目录 1
序 1
导言 1
第一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念及其发展 3
第一节 城市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 3
1 理论方面 3
2 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方面的实践——生态城市建设 4
3 存在的问题 6
4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的必要性 7
第二节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念 8
1 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 8
2 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 10
3 城市生态安全的基础 11
4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根本问题 13
5 不同阶段的城市生态安全状况 14
6 城市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14
第三节 理论探源:生态环境伦理 16
1 朴素的自然生态思想 16
2 生态环境伦理 17
3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19
4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意识的觉醒 20
第四节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因素及其设计原则 22
1 自然资源方面 22
2 人为灾害方面 22
小结 24
1 基本概念 26
第二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 26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 26
2 基本原理 27
3 产生及发展 28
4 组成与结构 28
5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30
6 城市生态系统可能的模式 33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34
1 基本功能 34
2 服务功能 35
3 支持功能 35
1 城市生态系统的思想渊源 36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36
2 发展演变 37
3 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37
第四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 38
1 理论依据 38
2 控制原则 39
3 生态过程重建的原则 40
小结 40
第三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选址要素 42
第一节 古代城市选址中的生态安全意识 42
1 早期人居环境的安全意识 42
2 朴素的生态安全意识 43
3 借自然生态的优势 44
5 “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 46
4 实用务实的环境思想 46
第二节 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生态安全的关系 47
1 城市的选址和位置与环境的关系 47
2 自然生态与生态廊道的利用与制约 48
3 古代都城生态系统安全的基本维护 50
4 结合自然规划城市 51
5 选址不当所遭致的灾害 53
第三节 案例分析 54
1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对生态安全的考虑 54
2 古都长安、洛阳衰落的生态因素 55
3 古都北京选址的生态安全意识与现代挑战 57
4 对我们的启示 60
1 生态破坏与文明的衰落 61
第四节 文明与城市衰落的生态因素 61
2 城市生态安全的抉择 63
小结 64
第四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环境要素影响及应对策略 65
第一节 水环境要素影响分析 65
1 水环境 65
2 我国城市安全供水的最大障碍 66
3 城市水环境不安全的危害 67
4 城市水环境安全的维护及对策 69
第二节 城市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77
1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77
2 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78
3 地表土形成及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 79
4 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 80
5 城市水土流失的防治与对策 81
第三节 城市土地不良开发与污染的影响分析 83
1 城镇土地不良开发的后果 83
2 城市土地开发中的安全与保护策略 85
3 城市土地污染及对策 86
第四节 城市物理环境的影响分析 88
1 光环境的生态负效应 88
2 施工噪声污染的危害及对策 90
3 城市热环境的生态影响及对策 91
4 建筑物疾病的影响及对策 94
5 “城市病”与瘟疫 97
6 城市大气物理环境的影响 98
1 高层建筑对城市生态安全的负效应 101
第五节 高层建筑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 101
7 城市气候的影响 101
2 高层建筑及其社区的生态问题 104
3 未来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关系 107
小结 107
第五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论框架与评价模式 109
第一节 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 109
1 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109
2 生态承载力及城市生态安全度 112
3 环境承载力的量化 113
4 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 118
5 以水资源承载力为例的分析 119
6 生态承载力的判定 120
2 生态足迹 122
第二节 基于承载力意义上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122
1 概念框架 122
3 生态足迹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128
4 城市的生态足迹 129
第三节 建设生态安全城市的途径 131
1 方法、目标及途径 132
2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两种投资战略 134
第四节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式 137
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37
2 指标体系的内容及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137
3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及模式 138
小结 143
第一节 广义生态建筑技术策略 144
第六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技术、设计与管理策略 144
1 生态建筑技术及其设计 145
2 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147
3 广义生态建筑技术观 148
第二节 基于生态安全的生态建筑 149
1 绿色建筑 150
2 掩土建筑 151
3 自治建筑 153
4 节能建筑 153
5 整合生物气候建筑 157
第三节 绿色建材的安全理念 158
1 生态建材 158
2 木构建筑的生态安全的特性 160
3 融于自然的纸构建筑物 162
4 技术与自然融合的智慧 164
5 国外生态建材的应用 165
6 环境协调性 165
7 生态设计方法——LCA的生态安全理念 166
第四节 生态安全社区的设计与管理策略 167
1 社区的分类与演进 168
2 生态安全社区的设计策略 169
3 生态社区的安全理念 170
4 生态安全社区的设计原则 172
第五节 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的转型策略 173
1 转型方法 173
2 生态设计策略的嬗变 173
第六节 城市生态安全的设计、维护与管理 177
1 城市生态安全设计 178
2 城市生态安全的维护与管理 179
3 切实把握城市化进程 180
4 对城市问题实行综合决策 180
第七节 建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护体系的设想 181
1 指标 181
2 临界值预警 181
3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判别 182
小结 183
第七章 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的策略与案例分析 184
第一节 基于安全的生态社区设计与规划 184
1 国际生态安全示范社区 184
3 澳大利亚自给自足的住宅 185
2 德国社区的生态住宅及屋顶绿化热 185
4 英国莱斯特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区 186
5 广州汇景生态小区 187
6 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规划——辛辛那提“生态村” 188
7 有机更新与菊儿胡同 188
第二节 国外典型生态城市的建设实例 189
1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 189
2 丹麦生态城市建设 192
3 库里蒂巴的生态城市建设 193
4 实现循环型社会 195
第三节 扬中市生态安全建设的实践 195
2 自然环境 196
1 概况 196
3 生态安全建设的内容与特色 197
4 成效与启发 200
第四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生态安全策略 204
1 绿地系统的概念 204
2 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流派 204
3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206
4 现代绿色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探索 210
5 有待深入的问题 212
6 市区绿地系统规划——以东莞、邯郸为例 213
7 生态广州:健康安全活力发展 214
8 城市绿地的生态化设计 218
第五节 加强城市森林的绿色屏障功能 219
1 生态效应 219
2 绿带设计 220
3 建立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乡土生态环境系统 221
4 协调共生与整体优化 221
小结 222
第八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实践——生态镇海建设 223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镇海的土地安全性分析 223
1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 223
2 镇海庄市的土地安全性分析 225
3 城市化进程中镇海土地安全的对策 226
4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的减少的原因及对策 230
第二节 城区绿地及与建成环境的优化配置 231
1 逐步确立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区目标 231
2 绿地系统规划的建立 231
3 镇海园林绿化建设 232
4 绿化建设养护向多元化转变 234
5 镇海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234
第三节 老工业区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239
1 老工业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240
2 环境状况分析 240
3 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243
4 镇海老工业区的水污染防治对策 244
5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244
6 工业安全对策 246
小结 247
结语 248
主要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