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1
编辑说明 1
目录 1
序 李国英 1
商都数迁(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4
商侯冥治河(约夏前期) 4
一、虞夏至春秋战国时期 4
大禹治水(约公元前21世纪初) 4
蒲津建桥(公元前625年) 5
晋、秦泛舟之役(公元前647年) 5
陕西岐山地震(公元前780年) 5
葵丘之会(公元前651年) 5
引漳十二渠(公元前421年) 6
山西开智伯渠灌田(公元前453年) 6
禹河大徙(公元前602年) 6
修白起渠(公元前306~前302年) 7
赵国决河灌齐魏(公元前332年) 7
开鸿沟运河(公元前360年) 7
楚伐魏决河(公元前358年) 7
秦灌大梁(公元前225年) 8
开郑国渠(公元前246年) 8
赵伐魏决河(公元前281年) 8
河决酸枣(公元前168年) 12
“黄河”之称始见于汉初(西汉初) 12
二、秦汉时期 12
整治河防(公元前215年) 12
蒙恬发兵屯垦九原(公元前214~前211年) 12
引汾溉皮氏(公元前128年~前117年) 13
关中漕渠建成(公元前129年) 13
濮阳瓠子河决(公元前132年) 13
开龙首渠(公元前120年~前111年) 14
移民河套引黄灌田(公元前127年~前104年) 14
开褒斜道(公元前128年~前117年) 14
开凿白渠(公元前95年) 15
河决馆陶分出屯氏河(公元前109年) 15
开六辅渠(公元前111年) 15
河决鸣犊口(公元前39年) 16
引湟灌溉(公元前61年) 16
齐人延年建议改河(公元前95年) 16
濮阳裁弯取直工程(公元前69年) 16
贾让治河三策(公元前7年) 17
开宽三门河道(公元前17年) 17
馆陶及东郡金堤河决(公元前29年) 17
孙禁建议改河(公元前17年) 17
王景治河(公元69年) 18
河决魏郡(公元11年) 18
张戎论黄河水沙(公元4年) 18
河溢金城(公元178年) 19
建八激堤(公元113年) 19
继续在河湟地区屯田(公元102~132年) 19
遏淇水入白沟(公元204年) 20
杜预建桥(公元274年) 24
河、洛、伊、沁皆溢(公元271年) 24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24
伊、洛河大水(公元223年) 24
伊、洛、河、汉皆溢(公元230年) 24
孝文帝诏令屯田灌溉(公元488~489年) 25
刁雍修渠(公元444年) 25
五原屯田(公元386~395年) 25
崔楷议治河(公元516年) 26
开永济渠(公元608年) 30
开通济渠(公元605年) 30
四、隋唐五代时期 30
开广通渠(公元584年) 30
黄水淹毁西受降城(公元713~813年) 31
水入会州城(公元713年) 31
引黄灌溉(公元624年) 31
河溢河北县(公元637年) 31
李铣决河(公元759年) 32
辟开元新河(公元741年) 32
引洛灌溉(公元719年) 32
博州、棣州河决(公元722年) 32
黎阳开分洪道(公元813年) 33
《吐蕃黄河录》问世(公元798年) 33
引汾灌田(公元785年) 33
开延化、咸应等渠(公元791年) 33
推广水力机械(公元828年) 34
开特进渠(公元824年) 34
修复光禄渠(公元820年) 34
刘元鼎寻河源(公元821年) 34
梁决河拒唐(公元923年) 35
梁决河拒晋(公元918年) 35
贵德流沙(公元841年) 35
河口北徙(公元893年) 35
朱全忠决河(公元896年) 35
杨刘至博州河溢(公元954年) 36
河决澶、滑、怀诸州(公元946年) 36
修酸枣至濮州堤防(公元930年) 36
河决滑州(公元944年) 36
河决郓州(公元1000年) 40
河决滑州(公元983、984年) 40
五、北宋时期 40
河决阳武(公元965年) 40
岁修之始(公元967年) 40
举物候为水势之名(1021年) 41
河溢滑州(1019年) 41
夏州河决(1002年) 41
李垂上书(1012年) 41
河决商胡(1048年) 42
河决横陇(1034年) 42
宋代卷埽(1021年) 42
闭北流开二股河(1069年) 43
黄河分出“二股河”(1060年) 43
塞商胡回横陇故道(1056年) 43
河决曹村(1077年) 44
设疏浚黄河司(1073年) 44
制定农田水利法(1069年) 44
利用多沙河道大放淤(1070~1080年) 44
回河东流(1081~1094年) 45
河决小吴埽(1081年) 45
蒲津河堤创建埽坝工程(1078~1085年) 45
导洛通汴(1079年) 45
瀛州、沧州河决(1117年) 46
宽立堤防(1101年) 46
东流断绝(1099年) 46
何灌引邈川水灌田(1118年) 47
河决阳武(1194年) 52
整饬河防(1187年) 52
六、金元时期 52
杜充决河(1128年) 52
河决李固渡(1168年) 52
郭守敬勘测黄河提出“海拔”概念(1275年) 53
修复古渠(1264年) 53
颁布《河防令》(1202年) 53
决黄河寸金淀(1234年) 53
河决蒲口(1297~1298年) 54
河决开封等县(1286年) 54
都实考察河源(1280年) 54
开凿运河(1282~1293年) 54
贾鲁堵口(1351年) 55
河决白茅口、金堤(1344年) 55
宁夏立河渠司(1309年) 55
编著《河防通议》(1321年) 55
开广利渠(1374年) 60
兰州建黄河浮桥(1372年) 60
七、明代 60
河决曹州(1368年) 60
宁夏修汉、唐旧渠(1370年) 60
河决朝邑、荥泽等地(1382年) 61
河决原武、祥符等地(1381年) 61
河决开封(1375年) 61
耿炳文浚泾阳洪渠堰(1375年) 61
河决兰阳、封丘等地(1378年) 61
黄河连决河南各地(1384~1397年) 62
僧宗泐路经河源(1382年) 62
宋礼修浚会通河(1411年) 63
开封、陈州河决(1409~1410年) 63
修筑河南各地堤防(1404年) 63
河决范县(1437年) 64
修筑阳武等县河堤(1437年) 64
河南黄河继续决溢成灾(1418年) 64
宁夏灵州河患(1428年) 64
浚封丘荆隆口河道(1431年) 64
徐有贞治河(1453年) 65
宁夏河决汉、唐两坝(1448年) 65
宁夏修浚古渠(1439年) 65
王永和奉命治河(1448年) 65
项忠修郑、白旧渠(1465年) 66
开封、兰州黄河决溢(1461年) 66
河续决开封等地(1456~1460年) 66
白昂治河(1489年) 67
平凉一带引泾开渠(1485年) 67
专设总理河道之职(1471年) 67
沁河发生特大洪水(1482年) 67
河南归德连续决口(1500年) 68
刘大夏治张秋决河(1493年) 68
南流北流之议纷起(1526年) 69
黄河河道北徙(1509年) 69
修筑蒲州黄河堤(1506年) 69
刘天和治河(1534年) 70
河决徐州(1552年) 71
河决曹县(1547年) 71
河决野鸡冈夺涡入淮(1540年) 71
周用倡沟洫治河议(1543年) 71
古鹳雀楼被洪水围困(1562年) 72
河再决曹县(1558年) 72
陕西华州发生强烈地震(1555年) 72
兰州创制天车提黄河水灌田(1566年) 73
朱衡开新河(1565年) 73
万恭治河(1572年) 74
汉、唐渠以石建闸(1572年) 74
河连决沛县、邳州等地(1571年) 74
潘季驯四任总河(1588年) 75
潘季驯第三次出任总河(1578年) 75
杨一魁分黄导淮(1596年) 76
《河防一览》刊印成书(1591年) 76
袁应泰大修广济渠(1600年) 77
曹时聘大疏朱旺以下河道(1605年) 78
李化龙开泇避黄(1603年) 78
河州黄河见底(1602年) 78
贵德黄河断流(1602年) 78
徐州、淮安一带连年泛滥(1626年) 79
灵州河大决(1622年) 79
徐州上下接连溃决(1616年) 79
河决河南阳武(1619年) 79
总河刘荣嗣等获罪(1635年) 80
孟津及泗州等地河水泛滥(1632年) 80
河决曹县、睢宁(1629年) 80
河决原武、封丘等地(1631年) 80
开封为黄水沦没(1642年) 81
沿河连年大旱(1641年) 81
河决封丘荆隆(1650年) 86
河决兰阳(1648年) 86
八、清代 86
河决温县等地(1644年) 86
杨方兴出任河督(1644年) 86
河决考城等地(1645年) 86
河决原武、祥符等地(1662年) 87
河决陈留、虞城(1660年) 87
封丘、祥符、邳州河决(1652年) 87
河决祥符、陈留(1657年) 87
河决山阳、阳武(1658年) 87
河再决桃源(1668年) 88
河决桃源、萧县(1667年) 88
河决睢宁(1663年) 88
河决杞县、祥符(1664年) 88
河决河南及安东等地(1665年) 88
河决萧县、邳州等地(1672年) 89
萧县、清河黄河溢决(1671年) 89
河决清河(1669年) 89
河决曹县、单县(1670年) 89
宁夏河溢(1670年) 89
靳辅出任河督(1677年) 90
河决宿迁、清河等地(1676年) 90
河决桃源(1674年) 90
河决徐州、宿迁等地(1675年) 90
建砀山等处减水坝(1679年) 91
建立河防营(1678年) 91
河决宿迁杨家庄(1677年) 91
河决萧县(1678年) 91
靳辅治河获奖(1678年) 91
朝廷命浚海口(1686年) 92
靳辅巡视河南堤工(1685年) 92
河决宿迁(1682年) 92
康熙帝南巡河工(1684年) 92
靳辅议修中河(1684年) 92
康熙帝再次南巡河工(1689年) 93
中河成后康熙帝肯定靳辅功绩(1688年) 93
工部劾靳辅治河不力(1686年) 93
靳辅免职(1688年) 93
《河防述言》刊印成书(1698年) 94
河决仪封、安东等地(1696年) 94
陕西大旱,沣、渭断流(1690年) 94
靳辅复任河督(1692年) 94
康熙帝议修石堤(1702年) 95
张鹏翮出任河督(1700年) 95
康熙指示蒙古宜引水灌田(1698年) 95
康熙巡河指示方略(1699年) 95
高士铎扩整美利渠(1706年) 96
拉锡、舒兰探河源(1704年) 96
《禹贡锥指》刊印成书(1702年) 96
康熙帝再至江南视河(1703年) 96
移建中河口(1703年) 96
晋、陕争滩地(1714年) 97
青铜峡设立报汛水尺(1709年) 97
河决丰县(1707年) 97
宁夏开大清渠(1708年) 97
河决兰阳、仪封等地(1709年) 97
以皮混饨传递水情(1709年) 97
河决武陟马营口等地(1722年) 98
河再决武陟等地(1721年) 98
康熙帝派人测量河源(1717年) 98
河溢武陟(1718年) 98
加修太行堤(1724年) 99
嵇曾筠任副总河(1724年) 99
齐苏勒出任河督(1723年) 99
广福等祭河源(1723年) 99
河决中牟、武陟等地(1723年) 99
分设江南、河东两河道总督(1729年) 100
雍正帝褒扬齐苏勒(1729年) 100
河决睢宁、仪封(1725年) 100
《行水金鉴》刊印成书(1725年) 100
宁夏开惠农、昌润渠(1726年) 100
《河防奏议》刊印成书(1733年) 101
高斌任南河总督(1733年) 101
嵇曾筠任南河总督(1730年) 101
通智大修唐徕渠(1731年) 101
胡定建议中游筑坝拦沙(1743年) 102
河决丰县、沛县(1742年) 102
白钟山出任东河总督(1734年) 102
宁夏发生强烈地震(1738年) 102
孙嘉淦议引河水入大清河(1753年) 103
开始用捆厢船法进占堵口(1753年) 103
河决阜宁(1745年) 103
河决阳武(1751年) 103
河官李焞等受极刑(1753年) 103
兰州河涨(1753年) 103
黄河多处决口(1761年) 104
兰州修筑挑水坝(1760年) 104
河决铜山孙家集(1756年) 104
渭河建防洪堤(1756年) 104
宁夏横城堡修河防工程(1759年) 104
《治河方略》刊印成书(1767年) 105
河决韩家堂(1766年) 105
《水道提纲》成书(1761年) 105
陕州、巩县、武陟设水志报汛(1765年) 105
仪封大工费帑五百余万两(1778年) 106
大修宁夏诸渠(1777年) 106
朝邑沿河发生水灾(1772年) 106
郭大昌堵口(1774年) 106
阿弥达探河源(1782年) 107
青龙冈堵口费帑两千万两(1781年) 107
宁夏等地黄河泛滥(1780年) 107
河水漫朝邑县城(1793年) 108
兰州修建河防工程(1791年) 108
河决睢州(1784年) 108
河决桃源(1786年) 108
河决睢宁(1789年) 108
河决睢州(1798年) 109
河决砀山、曹县等地(1797年) 109
河决丰县(1794年) 109
河再决丰县(1796年) 109
河决封丘衡家楼(1803年) 110
河决丰、萧两县(1802年) 110
河决徐州、砀山等地(1799年) 110
兰州黄河水涨成灾(1808年) 111
近海河堤多处溃决(1807年) 111
河决宿县、睢宁等地(1806年) 111
嘉庆帝斥河工弊端(1806年) 111
河工用款剧增(1818年) 112
睢州河决(1812年) 112
江南境河决多处(1811年) 112
陈凤翔革职枷号河干(1812年) 112
仪封堵口(1820年) 113
兰阳、武陟决口(1819年) 113
徐州河道淤积严重(1818年) 113
张井奏报东河淤积状况(1825年) 114
黎世序卒后受表扬(1824年) 114
议于东河推广石工(1821年) 114
包头地商开挖缠金渠(1828年) 115
兰州黄河水溢(1827年) 115
张井等会勘海口(1826年) 115
始用倒塘法沟通航运(1826年) 115
《续行水金鉴》刊印成书(1832年) 116
桃源人为扒口(1832年) 116
林则徐任东河总督(1831年) 116
河决祥符(1832年) 116
祥符张家湾决口(1841年) 117
黄河西移逼洛改道(1835年) 117
栗毓美任东河总督(1835年) 117
中牟九堡大工(1843年) 118
魏源主张改河北流(1842年) 118
桃源河决(1842年) 118
兰州一带河涨受淹(1850年) 119
宁夏河涨成灾(1850年) 119
吴城等地河决(1849年) 119
河再决丰县(1853年) 120
开挖刚济渠和永泉渠(1851~1861年) 120
内蒙古黄河改走南河(1850年) 120
河套东部黄河决口(1850年) 120
丰县河决(1851年) 120
铜瓦厢决口黄河改道(1855年) 121
沈兆霖主顺河水之势入海(1860年) 122
黄赞汤奏报河决后情况(1859年) 122
兰州黄河浮桥冲断(1858年) 122
培修北金堤(1867年) 123
西宁大饥贵德河竭(1865年) 123
江南河道总督裁撤(1860年) 123
黄水泛流灾害严重(1863年) 123
谭廷勷主疏马颊、徒骇以减河水(1863年) 123
黄河南流北流之争(1868年) 124
河淹兰州、榆中滩地(1868年) 124
黄河在萨拉齐决口(1867年) 124
荥泽十堡决口(1868年) 124
利津河口变迁(1873年) 125
甘肃靖远修筑河堤(1873年) 125
英人艾略斯考察河道(1868年) 125
李鸿章反对河归故道(1873年) 125
沿河各省发生罕见旱灾(1877年) 126
山西境内黄河支流发生特大暴雨洪水(1876年) 126
菏泽贾庄合龙(1875年) 126
南北两岸续修堤防(1876年) 126
历城、濮州、齐河决口(1881年) 127
齐河、历城、东明河决(1880年) 127
武陟、开州、惠民等地决口(1878年) 127
河决历城、阳谷(1879年) 127
游百川提出治河建议(1883年) 128
山东凌汛多处决口(1883年) 128
山东黄河多处决溢(1882年) 128
潘底特测量河源(1882年) 128
法国人潜入青藏绘制“西藏全图”(1882年) 128
山东设河防总局(1884年) 129
山东新堤多处溃决(1884年) 129
山东加紧筑堤(1883年) 129
山东复堤工程完成(1884年) 129
张曜再提回河南流之议(1886年) 130
山东黄河复决(1886年) 130
普尔热瓦尔斯基探河源(1884年) 130
山东长清等县河决(1885年) 130
郑州十堡大工(1887年) 131
朝邑县筑坝防河(1889年) 132
美国人探测星宿海(1889年) 132
第一条黄河专用电报线架通(1887年) 132
黄河口试用挖泥船挖泥(1889年) 132
山东、直隶多处河决(1889年) 132
山东濒河之民迁往堤外(1892年) 133
齐河赵庄建分水闸(1890年) 133
河南至山东河道图测成(1890年) 133
山东河工添设铁车运土(1890年) 133
李鸿章建议沿堤安装电话(1898年) 134
李鸿章奉命勘河(1898年) 134
汾、沁、丹河同时涨水(1895年) 134
贻谷将蒙旗水利收归官办(1902年) 135
河东河道总督裁撤(1902年) 135
首次河床地质钻探(1898~1903年) 135
英国人考察黄河上游(1899年) 135
陕西大旱成灾(1900年) 135
俄人探测鄂陵湖、扎陵湖(1900年) 135
黄河上游涨水成灾(1904年) 136
山东议架两岸电线(1903年) 136
周馥治河建议(1903年) 136
台飞探河源(1907年) 137
科兹洛夫探河源(1906年) 137
郑州黄河铁桥建成(1905年) 137
测量后套乌加河(1905年) 137
孙宝琦主张统筹治河(1911年) 138
开州、濮州、东明等地河决(1911年) 138
济南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兴建(1908年) 138
兰州黄河铁桥建成(1909年) 138
林阿德登上海心山(1909年) 138
河南省设立河防局 144
民国2年(1913年) 144
九、民国时期 144
民国元年(1912年) 144
黄河下游河务改归各省都督兼管 144
泰安设立雨量站 144
山东省设立三游河防局 144
濮州葵丘堌堆决口 144
制定河套灌区水利章程 144
施测黄河流域地形图 145
河南筑成兰封小新堤 145
濮阳双合岭决口 145
濮、范民埝多处决口 145
沁河多处决口 145
直隶省设立东明河务局 145
沁堤改归官办 145
民国3年(1914年) 145
山东河防局改组 146
民国6年(1917年) 146
民国4年(1915年) 146
南城子水文站设立 146
濮阳双合岭堵口合龙 146
老大坝竣工 146
民国5年(1916年) 146
河南修筑温孟大堤 146
宁夏建成新南渠 147
直隶省北岸民埝改为官民共守 147
冀、鲁间民埝多处决口 147
河口变迁 147
汾河陡涨 147
沁河方陵、北樊决口 147
杨家河渠开工 147
濮县双李庄决口 148
沁河多处决口 148
费礼门来华研究治河 148
民国7年(1918年) 148
直隶省设立北岸河务局 148
郓城门庄凌汛决口 148
顺直水利委员会成立 148
李仪祉考察黄河 148
调查黄河流域地质 149
寿张、郓城数处决口 149
上游首航机轮 149
山东河务总局成立测量组 149
民国8年(1919年) 149
设立陕县、泺口水文站 149
华北大旱 150
孟津筑成铁谢民埝 150
运河工程局测量黄河堤岸 150
下游三省河务机构改组 150
调查宁夏、绥远灌区 150
民国9年(1920年) 150
《濮阳河上记》出版 150
河南培修老安堤 151
民国11年(1922年) 151
民国10年(1921年) 151
利津宫家决口 151
黄、沁河多处决口 151
河南修筑华洋民埝 151
恩格斯教授做黄河丁坝试验 152
《豫河志》出版 152
陕西施测引泾灌区地形图 152
濮县廖桥决口 152
梅里乐、塔德调查引泾工程 152
李仪祉《黄河之根本治法商榷》发表 152
民国12年(1923年) 152
黄、沁河多处决口 152
李升屯、黄花寺决口 153
民国14年(1925年) 153
民国13年(1924年) 153
《制驭黄河论》译成中文 153
金陵大学设置径流泥沙试验小区 153
《绥远河套治要》成书 153
李升屯、黄花寺堵口合龙 154
民国15年(1926年) 154
山东加强汛期河防 154
张含英查勘黄河下游 154
利津虎滩决口 154
绥远收回黄土拉亥河灌区 154
潘镒芬创修柳箔工程 155
民国16年(1927年) 155
河口改道 155
东明刘庄、利津卢家园决口 155
绥远杨家河灌区收归官有 155
山东、河南黄河大堤辟作公路 155
《豫河续志》出版 155
河南河务局建立造林场 156
绥远将河套官办渠道改归地方 156
《历代治黄史》出版 156
河南创立黄河平民学校 156
沁河北樊、高村决口 156
民国17年(1928年) 156
利津棘子刘、王家院决口 156
兰州越城引黄灌田 157
华北水利委员会测量黄河地形 157
包西水利会议召开 157
《山东河务特刊》创刊 157
河南举办机引黄水灌溉工程 157
直隶省黄河河务局改组 158
绥远颁布水利章则 158
黄河流域大旱 158
民利渠开工 158
民国18年(1929年) 158
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条例公布 158
东明黄庄决口 159
绥远民生渠开工 159
利津扈家滩凌汛决口 159
黄河水利委员会筹备处在南京成立 159
《淮系年表全编》出版 159
河南举办虹吸引黄工程 159
陕西在黄河东岸建立平民县 160
绥远成立包西各渠水利管理局 160
河口改道 160
中牟抢险 160
绥远水灾 160
河南河务局改组 160
陕西泾惠渠开工 161
濮县廖桥决口 161
陕、甘大旱 161
方修斯教授来华 161
民国19年(1930年) 161
国民党中央通过开发黄、洮、泾、渭等河提案 161
施测壶口瀑布 161
伊、洛河发生大洪水 162
湟水流域洪水成灾 162
山东成立黄河上游民埝专款保管委员会 162
民国20年(1931年) 162
濮县廖桥、利津崔庄凌汛决口 162
渭河设站测流 162
恩格斯教授做黄河模型试验 163
冀鲁豫成立三省黄河河务联合会 163
利津尚家屋子决口 163
内政部召开黄河河务会议 163
共和修建黄河水车 163
陕西省成立渭北水利工程委员会 163
民国21年(1932年) 163
阎锡山实行“绥西屯垦” 164
武陟沁河决口 164
汾河决堤成灾 164
王应榆、张含英视察黄河下游 164
《豫河三志》出版 164
首次黄河河床质泥沙颗粒分析 164
陕县水文站出现大洪水 165
长垣土匪扒决石头庄大堤 165
民国22年(1933年) 165
绥远磴口凌汛决口 165
李仪祉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165
华北水利委员会派员查勘黄河 165
齐河董桥、东阿邵庄决口 165
刘庄架通过河电话线路 166
李仪祉召开六省黄河防汛会议 166
京汉铁桥被冲毁 166
下游堤防横遭决溢 166
安立森应聘任职 166
冯楼堵口开工 167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测量队 167
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成立 167
国民政府成立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 167
黄河水利委员会举行委员会议 167
太原修建上兰村水电站 168
山东举办四处虹吸引黄工程 168
航测下游灾区水道堤防图 168
黄河水利委员会迁至开封 168
我国第一个水工试验所成立 168
秦厂水文站设置无线电台 169
杨虎城视察黄河潼关险工 169
沁河武陟北王村决口 169
华北水利委员会派员调查宁绥河段 169
民国23年(1934年) 169
成立泾惠渠管理局 169
《黄河水利月刊》创刊 169
李仪祉制定《治理黄河工作纲要》 169
山东六县人民申请将民埝收归官守 170
首次用土钻钻探坝基 170
洛惠渠龙首坝正式开工 170
青海省拟定开发黄河水利计划 170
塔德两次勘测汾河 170
首次进行悬移质泥沙颗粒分析 171
长垣太行堤决口四处 171
黄河流域进行精密水准测量 171
泾洛工程局成立 171
钻探渭河拦河坝基 171
黄河流域测定八处天文经纬度 171
邵鸿基弹劾孔祥榕 172
山东河务局局长获奖 172
孙庆泽被撤职查办 172
绥远临河县黄河决口 172
李仪祉视察黄河上游 172
河口改道 172
利津两处决口 173
《黄河志》编纂会正式成立 173
河套灌区渠道测量完成 173
李仪祉写出《黄河水文之研究》 173
黄河流域增设水文站 173
孔祥榕接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 174
国联专家来黄河视察 174
山东专用电话全部畅通 174
甘、宁两省兴办水利工程 174
黑岗口敷设河底电缆 174
宁夏云亭渠开工 174
民国24年(1935年) 174
培修北金堤工程开工 175
贯台堵口合龙 175
陕西渭惠渠开工 175
李仪祉视察北金堤 175
两报发表社论评议治河 175
汾河流域水灾 175
绥远、兰州、宁夏黄河暴涨 176
鄄城董庄决口 176
《黄河志》三篇志稿完成并出版 176
青海提出沿河设立雨量站 176
黄河水利委员会改隶全国经济委员会 176
伊、洛河大水 176
日本空摄黄河下游 177
《黄河年表》出版 177
李仪祉建议黄水入苏补救办法 177
李仪祉辞职 177
洮惠渠开工 177
塔德兼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 178
恩格斯荣获我国一等宝光水利奖章 178
李仪祉写出大量治河论著 178
德人高钧德应聘任上游测勘队队长 178
甘肃水渠设计测量队成立 178
民国25年(1936年) 178
陕晋会商划滩地 178
入汛日期改为7月1日 179
万晋发表《黄河流域之管理》 179
历城王家梨行凌汛决口 179
董庄堵口合龙 179
建立苗圃兼做防止冲刷试验 179
孔祥榕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179
孔祥榕、韩复榘视察河口 179
航空测量黄河陕县至包头段 180
成立灵宝防止土壤冲刷试验区 180
钻探宝鸡峡坝址 180
青海省政府奉令沿江、河造林 180
推销黄灾奖券形成摊派 180
《治河论丛》出版 180
黄河水利委员会兼办阻塞长江航道御敌工程 181
菏泽地震波及堤坝 181
民国26年(1937年) 181
修正公布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法 181
豫、鲁两省河务机构改组 181
范县、寿张多处民埝决口 181
河套灌区地形图绘制完成 182
四川省陆地测量局勘测河源 182
日机连续轰炸黄河堤坝 182
山东省境年内决口七处 182
武陟沁河决口 182
黄河流域大旱 182
扒决中牟赵口黄河大堤 183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迁 183
民国27年(1938年) 183
国民党军炸毁京汉铁路黄河铁桥 183
日伪成立山东河务工赈委员会 183
日本空摄黄河中下游 183
河南修筑防泛西堤 184
陕西梅惠渠竣工放水 184
扒决郑县花园口黄河大堤 184
李西河设立水位站 184
王郁骏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184
日伪堵塞赵口口门 185
民国28年(1939年) 185
甘肃洮惠渠竣工放水 185
日伪修筑防泛东堤 185
扒决沁堤 185
《中国水利史》和《中国之水利》出版 185
陕北织女渠竣工放水 186
陕甘宁边区建成裴庄渠 186
日本东亚研究所成立第二调查(黄河)委员会 186
日伪筹堵花园口口门 186
设立青铜峡水文站 186
加修花京军工堤 187
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渝设立兼办各项水道测量工程联合办事处 187
日军修筑汴新铁路 187
孔祥榕再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187
日军扩大花园口口门 187
日本空摄黄泛区 187
李书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 187
郑县金水河改道 188
晋陕间架起一道索桥 188
日军残杀治河民工 188
整理沙河 188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林垦设计委员会 189
民国29年(1940年) 189
安徽省修筑防泛堤 189
多处扒决沁堤 189
郑肇经查勘苏北黄泛区 189
河南修防处恢复沁西总段 190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防泛新堤尉氏段抢堵临时工程委员会 190
绥远水淹日军 190
第一次林垦设计会议提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190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陇南水土保持试验区 191
民国30年(1941年) 191
李仪祉遗著刊印成书 191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黄河上游工程处 191
中央水工试验所在武功设立水工试验室 191
《黄河问题》在欧美引起讨论 191
黄河水利委员会在花园口修筑河防御敌工程 191
联合侦察班潜入敌后侦察 192
河南修防处修筑河防军工坝 192
中央水工试验所在扶风设立黄土防冲试验场 192
傅作义提出“治军与治水并重” 192
日伪河南省政府加修防泛东堤 192
日伪再次筹堵花园口口门 193
日军在郑州一带沿河肆虐 193
宁夏举办黄河裁弯取直工程 193
日伪在河南境黄河北岸挑挖长沟 193
甘肃省成立水利林牧公司 194
日本东亚研究所完成黄河治水及水力发电报告 194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关中水土保持试验区 194
张含英接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194
河南修防处进行引河南流查勘 194
查勘甘肃省水利水土保持 195
甘肃湟惠渠竣工 195
沁河又有四处决口 195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湟水河道 195
民国31年(1942年) 195
河南修防处加修军工挑水坝 195
甘肃溥济渠竣工 195
陕西黑惠渠竣工 195
拟定花园口堵口复堤计划 196
临泉会议讨论防范泛水南侵 196
宁夏黄河水枯 196
陕县水文站观测洪水位发生失误 196
黄河水利委员会改隶全国水利委员会 196
整修黄泛工程部署防汛 197
民国32年(1943年) 197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水文总站 197
日伪补修防泛东堤 197
沁河决口 197
《再续行水金鉴》出版 197
甘肃举办高抽引黄工程 198
行政院组织考察西北水土保持 198
青海汪什科山崩塌堵塞黄河 198
河套灌区各级水利机构成立 198
绥远复兴渠竣工放水 199
石嘴山黄河出现洪峰 199
河南沿黄大旱 199
日伪举办引黄济卫工程 199
甘肃永乐渠放水 199
甘肃汭丰渠建成放水 200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整理兰宁段航道 200
赵守钰接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200
巴里特查勘黄河 200
中央水利实验处调查甘青两省黄河水利 200
西宁水电站建成 200
民国33年(1944年) 200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宁夏工程总队 201
民国34年(1945年) 201
吴以?等赴美实习考察 201
青海芳惠渠开工 201
黄委会派队测量北川灌区 201
拟定黄泛区善后救济计划 201
临河县制定黄河堤防管理办法 201
甘肃靖丰渠基本建成 202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花园口堵口工程处 202
关中水土保持试验区建成一座沟壑土坝 202
赵守钰勘察绥西黄河 202
天水水力发电厂建成 202
整理湟水航道工程竣工 202
黄河水利委员会迁汴 203
冀鲁豫行署调查黄河故道 203
《历代治河方略述要》出版 203
花园口堵口大型模型试验在四川进行 203
黄委会组队查勘唐乃亥以下黄河于流 203
民国35年(1946年) 203
赵守钰求见“三人小组” 204
花园口堵口工程开工 204
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局成立 204
晋冀鲁豫边区成立治黄机构 204
行政院聘请外国专家成立治黄顾问团 205
菏泽协商达成协议 205
开封会谈达成协议 205
黄河水利委员会建立河北修防处 205
白崇禧、刘峙视察花园口 205
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 206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就黄河堵口发表谈话 206
渤海解放区建立治黄机构 206
宋子文反对延缓堵口 206
解放区开展复堤工程 207
山东解放区各界致电联总反对国民党两月内合龙 207
南京会谈达成协议 207
周恩来同联总代表达成口头协议 207
整理洮兰段黄河航道竣工 208
刘季青代表在济南被扣 208
国民党故意拖拨复堤粮款 208
渤海解放区布告沿河男子均有治黄义务 208
上海会谈达成协议 209
周恩来向马歇尔提出暂停堵口 209
塔德等评论国共两区复堤 209
花园口堵口工程受挫 209
渤海解放区成立河防大队 209
黄河水利委员会扩大无线电通信设备 209
黄河上游出现大洪水 210
国民党军队掠夺解放区治河物资 210
周恩来向张玺等部署工作 210
朱光彩接任花园口堵复局局长 210
水利委员会成立黄河治本研究团 210
国民党军炮轰救济物资 211
花园口堵复局恢复堵口 211
解放区培训治黄测绘人员 211
渤海解放区治黄工程计划编出 211
宁夏工程总队改组为宁绥工程总队 212
…东修防处迁回济南 212
故道居民迁移救济费拨付办法定出 212
导黄入卫测量完竣 212
蒋介石电促堵复花园口口门 212
张秋会谈无结果 212
张方出任冀鲁豫黄委会副主任 212
绥远制定出《后套灌溉区初步整理工程计划概要》 213
绘制宁夏灌区图 213
治黄顾问团查勘黄河 213
航空测量三花间地形 213
黄河水利委员会测量黄泛区地形 213
周恩来就黄河堵口发表声明 214
邯郸会谈 214
防泛新堤多处决口 214
民国36年(1947年) 214
蒋介石再次限期完成堵口工程 214
国民党军政要人到花园口视察 215
花园口堵口工程再次受挫 215
河南举行泛区善后建设会议 215
上海会谈未获结果 215
艾格顿向宋子文提出堵口复堤建议 215
郭万庄治黄会议开幕 216
花园口增挖引河竣工放水 216
再次举行上海会谈 216
冀鲁豫边区黄河河防指挥部建立 216
董必武就花园口合龙发表声明 217
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将治黄列为中心工作 217
黄河花园口堵口合龙 217
冀鲁豫、渤海解放区部署造船 217
《黄河治本论》出版 217
冀鲁豫边区召开复堤会议 218
河南修防处接管沁黄旧堤 218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治黄会议 218
黎玉抗议联总助蒋放水 218
渤海解放区确定柳荫地范围 218
刘邓大军渡黄河 219
黄河水利委员会改组为黄河水利工程局 219
冀鲁豫行政公署号召群众复堤自救 219
堵复局庆祝堵口合龙 219
赵明甫撤离开封 219
沣惠渠竣工放水 219
解放区完成全年复堤工程 220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通令表扬治黄干部 220
复堤混合委员会会议无结果 220
王汉才等为人民治黄捐躯 220
山东大马家和王庄大抢险 221
冀鲁豫黄委会增设第五修防处 221
解放区部署防汛 221
国民党军扒决贯孟堤 222
冀鲁豫黄委会揭露国民党军破坏治黄 222
史王庄群众抢堵漏洞 222
沁河大樊决口 222
张含英写出《黄河治理纲要》 222
解放区召开安澜大会 223
解放区调查黄河归故后所受损失 223
山东河务局在宫家修建窑厂 223
潘镒芬任黄河水利工程局副局长 223
山东河务局建立估工报批制度 223
涝惠渠竣工放水 223
中央善后事业委员会成立黄泛区复兴事业管理局 224
民国37年(1948年) 224
陕西洛惠渠竣工 224
钱正英任山东河务局副局长 224
甘肃鸳鸯池水库建成 224
解放区布置植树护堤 225
渤海解放区行署发出春修指示 225
水利部公布冀鲁豫三省修防处组织规程 225
冀鲁豫黄委会召开复堤会议 225
河南修防处全部迁汴 225
解放区布置防汛 226
冀鲁豫黄委会派人赴平陆设立水文站 226
渤海解放区调整治黄民工待遇 226
赵明甫任冀鲁豫黄委会副主任 226
青海兴修庆凯等渠 226
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紧急呼吁 227
刘德润兼代黄河治本研究团团长 227
高村抢险 227
中共冀鲁豫区党委作出黄河防汛决定 228
渤海解放区制定工程队员待遇 228
黄河水利工程局改称黄河水利工程总局 228
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规定黄河抢险可直接调用民工 228
冀鲁豫黄委会完成造船任务 228
渤海解放区治黄防汛总指挥部成立 228
青海发生旱、洪、雹、霜灾损失惨重 229
靖乐渠竣工 229
堵复引黄济卫进水口 229
冀鲁豫黄委会首次考察黄河 229
黄河水利工程总局部分人员南迁 229
华北人民政府冀鲁豫黄委会成立驻汴办事处 230
渤海解放区群众踊跃献石 230
山东河务局接收山东修防处 230
冀鲁豫黄委会隶属关系变更 230
李赋都接任上游工程处处长 230
冀鲁豫黄委会驻汴办事处召开中原区治黄会议 231
渤海解放区规定治黄干部要相对稳定 231
山东河务局颁发工程勘估要点 231
西柏坡会议筹建统一治黄机构 231
民国38年(1949年) 231
沁河大樊堵口合龙 232
冀鲁豫黄委会印发《复堤须知》 232
冀鲁豫黄委会调整下属治河机构 232
山东河务局成立黄河航运公司和石料公司 232
渤海解放区治黄总指挥部成立 232
三大区联合治黄机构成立会议在济南召开 233
山东河务局编出三年治黄决算 233
西安军管会接管水利机关 233
黄河水利委员会向沿河机关首次发出通知 234
贯台抢险 234
河南、山东党政分别作出黄河防汛决定 234
平原省黄河河务局建立 235
黄委会在濮阳坝头建立前方防汛指挥部 235
战胜1949年大洪水 235
平原省建立省地县三级防汛指挥部 236
黄委会向华北人民政府报送治理黄河初步意见 236
渤海区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发布秋汛工作纲要 236
《新黄河》杂志创刊 241
11月 241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241
1949年 241
10月 241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41
黄委会接收上游工程处等单位 241
黄委会改属水利部领导 241
山东举行安澜庆功大会 242
豫、平、鲁三省联合考察修防工程 242
查勘引黄灌溉济卫工程线路 242
全国水利会议在北京举行 242
山东河务局增设分局 242
12月 242
筹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 243
黄委会改为流域机构 243
1950年 243
1月 243
1950年治黄工作会议在汴举行 243
黄委会成立测量总队 244
全河水文会议在汴举行 244
2月 244
河南修防处改组为河务局 244
政务院任命黄委会正副主任 244
西北黄河工程局建立 244
全河供给会议在汴举行 244
黄委会查勘宁绥灌区 245
全河政治工作会议在汴举行 245
3月 245
绥远省修筑黄河左岸防洪堤 245
封丘段锥探大堤隐患试验成功 245
濮县修防段首次在堤上种植葛巴草 245
山东黄河防汛指挥部建立 246
黄委会发出防汛指示 246
4月 246
下游沿堤设置公里桩 246
5月 246
整修洛惠渠 246
6月 246
中央决定建立各级防汛指挥部 246
黄委会部署全河堤防大检查 247
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汴举行 247
河南黄河防汛会议在汴举行 247
黄委会完成河套黄河防洪堤测量工作 247
黄河龙孟段查勘结束 247
傅作义、张含英等查勘潼孟河段 248
黄河防总发布《关于防汛工作的决定》 248
下游春修实行“按方给资” 248
7月 248
山东颁布消灭堤防隐患奖励办法 249
8月 249
黄委会等查勘东平湖 249
黄河防总对东平湖蓄水问题作出决定 249
山东河务局改组下属机构 249
政务院任命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 250
11月 250
查勘黄河故道 250
綦家嘴引黄放淤工程竣工放水 250
黄河总工会筹委会成立 250
9月 250
山东省颁布护堤禁令 250
广花黄河铁路专用线重新修建 251
王化云等考察邙山、芝川坝址和无定河流域 251
12月 251
东平湖蓄洪问题达成协议 251
黄河机构和人员迅速扩大 251
利津王庄凌汛决口 252
2月 252
1951年 252
1月 252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开封举行 252
豫、平、鲁三省河务局分别召开庆祝安澜大会 252
治黄爱国劳动竞赛广泛开展 252
西北黄河工程局组织查勘泾、渭、北洛和无定河流域 253
4月 253
黄委会布置施测黄河下游大断面 253
3月 253
黄河水利学校开学 253
绥远防凌首次使用飞机、大炮 253
黄委会拟出防御黄河洪水的初步意见 253
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开工 253
中央财经委关于防御黄河异常洪水的决定 254
查勘下游预筹滞洪区 254
防御黄河陕县23000立方米每秒洪水工程设计完成 255
全河职工响应号召捐献“黄河号”飞机 255
黄委会和河南省水利局查勘伊、洛河 255
5月 255
兰坝铁路支线建成 255
6月 255
黄委会等多次查勘托克托至龙门河段 255
绥远省防汛指挥部成立 255
龙门水文站误报水情 256
石头庄溢洪堰竣工 256
7月 256
陕县水文站首次驾驶机船测流 256
8月 256
小街子减凌溢水堰建成 257
12月 257
9月 257
黄委会筹建西峰水土保持工作站 257
10月 257
《黄河工人》创刊 257
11月 257
潇河大坝灌溉工程建成 257
赵明甫考察禹潼河段 258
创筑陈兰新小新堤 258
抢修汴济电话线路 258
人民胜利渠举行放水典礼 259
4月 259
1952年 259
3月 259
政务院对治黄工作提出具体任务 259
绥远人民战胜黄河凌汛 259
查勘潼关、三门峡、八里胡同坝址 259
王化云提出《关于黄河治理方略的意见》 260
绥远黄杨闸正式放水 260
平原省河务局进行沁河查勘 260
5月 260
黄河义生永裁弯工程竣工放水 261
8月 261
河套灌区水利岁修告竣 261
7月 261
黄河防总改变防洪标准 261
河南省颁发“保护黄河、沁河大堤公约” 261
永济黄河护岸堤坝工程竣工 261
保合寨抢险 262
陕晋达成黄河滩地协议 262
黄委会举行锥探工作经验座谈会 262
查勘黄河龙青段 262
9月 262
查勘黄河尾闾 262
调查发现道光二十三年特大洪水 263
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 263
黄委会整编历年黄河水文资料 263
10月 263
黄委会查勘黄河源 264
政务院指示水土保持应以泾、北洛、渭、延、无定河为重点 264
11月 264
西北区水土保持委员会成立 264
平原河务局撤销 264
12月 264
中国农林水利工会黄河委员会成立 265
3月 265
1953年 265
2月 265
黄委会作出《关于1953年治黄任务的决定》 265
毛泽东主席接见王化云询问治黄情况 265
王化云等考察水土保持 265
五百人查勘水土保持 266
王化云向邓子恢报告黄河防洪和根治意见 266
山西省水利局查勘汾河 266
4月 266
张含英率团考察西北水土保持 266
5月 266
黄河防总召开防汛会议 267
对黄河入海口进行第一次人工改道 267
6月 267
水利部派员检查黄河防汛工作 267
黄委会查勘青铜峡至托克托河段 267
人民胜利渠移交地方管理 268
战胜8月洪水 268
7月 268
黄河资料研究组成立 268
8月 268
菏泽刘庄抢险 268
王化云考察黄河禹门口坝址 269
完成黄河中上游河道勘测任务 269
12月 269
全国水利会议对黄河提出任务 269
黄委会迁郑 269
黄委会作出1954年治黄任务的决定 270
2月 270
1954年 270
1月 270
帮助黄河规划工作的苏联专家组到京 270
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270
黄委会提出《黄河流域开发意见》 270
河套灌区各大引水口调整合并 271
5月 271
中央黄河查勘团沿河查勘 271
3月 271
北金堤滞洪区修筑避水工程 271
4月 271
黄河规划委员会成立 271
齐河南坦抢险 272
战胜1954年洪水 272
6月 272
陈东明任河南河务局局长 272
8月 272
陕甘晋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273
11月 273
渭河发生大洪水 273
10月 273
黄委会拟出临时防洪方案 273
安阳黄河修防处成立 273
黄委会调查1933年洪水情况 273
赵明甫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治黄工作 274
黄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 274
国家计委听取柯洛略夫的黄河规划报告 274
12月 274
利津五庄凌汛决口 275
山西省编出水土保持15年远景规划 275
1955年 275
1月 275
黄河下游全部封冻 275
全国水利会议对治黄提出任务 275
李赋都任黄委会副主任 275
三门峡库区地形测量会战 276
下游修堤推广碌碡硪和胶轮车 276
2月 276
黄委会召开治黄工作会议 276
国家计委、建委同意黄河规划报告 276
3月 276
黄委会编出伊洛沁河规划 277
黄委会组织干支流洪水调查 277
五庄堵口工程竣工 277
中央批转王化云《关于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报告》 277
李赋都查勘大功滞洪区 278
青海开始营造黄河水源林 278
4月 278
《下游堤防工程设计标准审查报告》报部 278
黄河防汛抢险技术座谈会在郑州举行 279
6月 279
黄委会公布河产管理暂行办法 279
5月 279
山东河务局等单位查勘汶河 279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黄河规划报告 279
中国科学院组成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 279
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治黄规划决议 280
兰州黄河暴涨成灾 280
江衍坤副主任到会工作 280
西宁朝阳电灌站建成 280
河南河务局对老口门进行加固 280
王化云再次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治黄工作 280
7月 280
王化云考察山西、陕北水土保持工作 281
8月 281
毛泽东主席观看治黄展览 281
金滩渠建成 282
10月 282
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三门峡工程设计任务书 282
9月 282
全面开展三门峡地质勘察 282
全河水文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 283
11月 283
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283
小街子溢水堰扩建工程开工 283
毛泽东主席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 284
黄河首届劳模会议在郑州举行 284
12月 284
刘子厚任三门峡工程局局长 284
甘肃北塬渠工程动工 285
山东河务局调整修防处、段 285
1956年 285
2月 285
黄河勘测设计院成立 285
3月 285
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在延安举行 285
大功临时分洪工程开工 286
4月 286
黄河春修实行以农业社为单位进行包工 286
编制三川河流域规划 286
郑州花园口潭坑引黄放淤完成 287
8月 287
大型《黄河》画册出版 287
苏联水土保持专家来黄河考察水土保持 287
中国科学院200人考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287
6月 287
秦厂出现洪峰 287
黄委会查勘渭河支流 288
11月 288
开展下游河道演变观测工作 288
9月 288
刘家峡水电站选定坝址 288
水利部批准陈东明、王国华、刘希骞等任职 288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会议在郑州举行 289
山东修建的一批虹吸引黄工程竣工 289
黄委会查勘延河和北洛河 289
打渔张引黄闸竣工 289
12月 289
山东黄河第一艘客货轮试航成功 289
《汾河流域规划报告》编制完成 290
黄委会泥沙研究所更名 290
黄委会完成水文站网规划 290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291
4月 291
1957年 291
1月 291
国务院批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由黄委会指导 291
2月 291
黑岗口引黄闸开工 291
黄河下游战胜凌汛 291
首次水力冲填坝试验在韭园沟进行 292
变更黄河防汛开始日期 292
项立志任西北黄河工程局局长 292
5月 292
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成立 292
查勘青海省黄河流域水土资源 292
6月 292
国务院发布水土保持暂行纲要 293
黄汶相遇艾山出现较大洪水 293
《黄河变迁史》出版 293
黄河下游春修工程竣工 293
7月 293
完成泾河及延河流域规划 294
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会议在北京举行 294
8月 294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294
10月 294
水利部批准兴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 294
11月 294
破冰船由上海驶抵山东泺口 294
12月 294
谢寨引黄灌区开工兴建 295
西部地区南水北调查勘 296
兰考三义寨人民跃进渠动工兴建 296
1958年 296
1月 296
国家计委、经委同意提前修建位山枢纽 296
2月 296
组建勘测设计工作队 296
3月 296
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三门峡工程现场会议 297
中央防总检查黄河防汛工作 297
4月 297
青海省撒拉族自治县黄丰渠竣工 297
1958年黄河防汛会议在郑州召开 298
渭惠渠高抽工程开工 298
5月 298
位山枢纽第一期工程开工 298
岗李东风渠渠首闸动工修建 298
引洮上山工程开工 299
黄委会组织黄河下游综合利用规划查勘 299
黄委会成立规划办公室编制黄河“三大规划” 299
6月 299
鲁布契可夫来黄河查勘并指导渗流研究工作 299
黄河下游两百万人民战胜大洪水 300
山西省进行定向爆破筑坝试验 300
马扎子引黄闸竣工放水 300
7月 300
山西七一渠建成放水 300
为应急需再次造船 301
共产主义渠渠首闸竣工 301
周恩来总理视察黄河 302
赶修东平湖围堤 302
8月 302
黄河防总召开紧急会议 302
黄委会编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水土保持规划 302
中央防总电贺豫、鲁人民战胜洪水 302
引大济湟工程开工 303
周总理听取黄河三大规划汇报 303
王化云回黄委会工作 303
青铜峡水利枢纽开工 303
黄委会建立工程局 304
9月 304
黄河内蒙古建设委员会建立 304
下游河道及三门峡库区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研究 304
黄河工会停止活动 304
黄委会组织引汉济黄查勘 305
刘家峡、盐锅峡两枢纽同时开工 305
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正式成立 306
10月 306
甘肃省黄河水利电力工程委员会成立 306
甘肃省委发动水土保持大会战 306
蒲河巴家嘴水库开工 306
内蒙古引黄灌区总干渠开工 307
位山枢纽二期工程开工 307
山东河务局并入山东省水利厅 307
封丘红旗渠渠首闸竣工 307
水电部提出奋战十年实现全国水利化 307
11月 307
三门峡水利枢纽截流成功 308
天水、西峰、绥德三站划归黄委会直接领导 308
汾河水库正式开工 308
南北大运河京郑、京秦段查勘结束 308
12月 308
黄委会继续完成主要支流规划 309
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正式开工 309
朱德副主席视察黄河花园口 309
黄委会召开冀、鲁、豫三省用水协作会议 310
3月 310
1959年 310
2月 310
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规划会议在北京举行 310
黄河流域第一次水土保持试验研究现场会在天水举行 310
盐锅峡水利枢纽截流告捷 311
黄河上中游各省(区)开展飞机播种造林种草 311
水电部召开位山枢纽规划现场会议 311
4月 311
黄委会通知豫、鲁两省检查涵闸作好度汛准备 311
黄委会查勘西线南水北调引水线路 312
苏泗庄引黄灌区开工兴建 312
5月 312
1959年黄河防汛会议在郑州举行 312
水利、水保观测会议在太原举行 312
三盛公水利枢纽开工 313
赶修东平湖水库石护坡工程 313
6月 313
邓子恢主持研究黄河防洪问题 313
《人民黄河》出版 314
毛主席再次视察黄河 314
7月 314
郭沫若视察花园口 314
8月 314
菏泽刘庄抢险 314
9月 314
黄河防总提出处理生产堤的原则 314
黄委会报送继续根治黄河的报告 315
位山枢纽第三期工程开工 315
10月 315
周总理再次召开三门峡现场会议 315
花园口水利枢纽开工 316
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召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会议 316
中央确定黄河流域为水土保持的重点 316
11月 316
山东建成簸箕李等大型引黄闸并投入运用 317
内蒙古黄河防洪堤建成 317
周恩来总理指示水土保持是长期工作 317
12月 317
位山水利枢纽拦河坝截流成功 317
黄河第二届先进代表大会召开 318
黄河流域七省(区)水土保持电话会召开 318
1960年 318
1月 318
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 318
王旺庄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318
黄河流域第二次水土保持现场会召开 319
邓小平等视察花园口枢纽工程 319
三门峡水电站成立 319
2月 319
内蒙古黄河南岸总干渠动工兴建 319
红领巾水库建成 319
青年绿化黄土高原誓师大会召开 320
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科技会议召开 320
青铜峡枢纽工程截流 320
泺口水利枢纽工程破土兴建 320
3月 320
青海省建成一座黄河石拱桥 321
5月 321
4月 321
京广铁路黄河新桥建成通车 321
刘少奇、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三门峡工程 321
黄委会作出堤防建闸审批的规定 321
夹马口电灌站投入运行 322
7月 322
黄河流域飞机播种会议在兰州召开 322
6月 322
刘春家引黄闸竣工放水 322
黄河花园口站出现断流 322
花园口枢纽工程竣工 322
三门峡水库管理局建立 323
11月 323
位山枢纽工程基本完工 323
卧虎山水库竣工 323
8月 323
苏联三门峡工程设计代表组专家奉召回国 323
9月 323
三门峡水利枢纽蓄水运用 323
河南河务局与省水利厅合并 323
黄委会水科所研制成γ-γ淤泥密度计 324
渭河两岸修建防护大堤 324
12月 324
黄河通信开始使用载波机 324
汾河水库竣工 325
5月 325
1961年 325
1月 325
水电部决定撤销西北黄河工程局 325
水电部决定由北京勘测设计院承担三门峡工程设计 325
3月 325
内蒙古要求解决额济纳旗的牧业用水问题 325
4月 325
对泾河干支流进行拦泥规划 325
青海曲沟水电站建成 326
7月 326
6月 326
中共中央就黄河防汛问题发出指示 326
济南黄河大堤出现蛰陷、裂缝 326
黄委会党组提出关于水土保持工作问题的报告 327
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参观三门峡工程 327
8月 327
内蒙古达拉特旗八大“孔兑”暴雨成灾 327
9月 327
黄河水利学院停办 327
10月 327
河南、山东两河务局回归黄委会建制 328
黄委会组织河道查勘 328
三盛公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建成 328
11月 328
盐锅峡水电站开始发电 328
12月 328
尹庄4坝拆除 329
南水北调西线查勘告一段落 329
黄河流域七省(区)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召开 329
范县会议确定暂停引黄 331
调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次生盐碱化状况 331
1962年 331
1月 331
国务院任命韩培诚为黄委会副主任 331
2月 331
国务院发出《关于开荒挖矿、修筑水利和交通工程应注意水土保持的通知》 331
3月 331
陕西省人大代表要求增建三门峡工程泄洪排沙设施 332
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报告》 332
三门峡水库改变运用方式 332
4月 332
兰坝、广花铁路支线修复通车 333
中央防总电告黄委会认真处理相邻省边界水利问题 333
5月 333
黄委会发布《关于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工程在暂停使用期间的管理意见》 333
6月 333
黄河水利学校改归水电部领导 334
9月 334
8月 334
国务院同意1962年黄河防汛任务 334
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三门峡水利枢纽问题座谈会 334
1919~1960年黄河干支流水量、沙量资料集出版 335
颁发《黄河下游堤旁植树暂行办法》(草案) 335
10月 335
关于调查开荒破坏水土保持情况的报告 335
11月 335
黄河下游治理学术讨论会在郑州召开 335
黄委会设计院建制撤销 336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治理规划会议召开 337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机构和人员锐减 337
1963年 337
1月 337
周恩来总理批示在陕、晋、内蒙古进行水土保持专业队试点 337
国务院发出《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 338
4月 338
3月 338
部分堤段树木又遭破坏 338
黄河干支流水文站网形成 338
黄委会提出“上拦下排”治黄方策 338
赵明甫等调查多泥沙河流和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339
5月 339
内蒙古黄河灌区水量调配委员会会议召开 339
郑—济通信干线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