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书名篇 3
我们旋转在上海夜空 3
我国扩大开放又一重大部署 6
附:上海建立同新闻界通气对话制度 6
浦东新区加快改革开放 7
浦东:我国90年代充满希望的土地 8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涌现高科技产业小区 16
“桑塔纳”的春天 17
80年代走马看花在上海 20
改革篇 27
搞改革要敢打“风险球” 27
“倒过来放”与“A、B、C、D” 29
让每个细胞都活起来 31
38个专门委员会参与民主办校 33
向他们说“悄悄话”:试用半年 34
千百人“拍脑袋”的一个硕果 36
先聘工作,后聘职务 40
他丢弃“小组长”工作法 42
从“挂牌”开课到双向选择 44
人才扬长分流 45
这里是缓冲地带 47
华东化工学院的“移民区” 50
大刀阔斧之一着 52
今日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新特点 54
华东化工学院创建基础教育新格局 57
以准工作者身份走好即将毕业之路 59
附:向你“指南” 60
劳作者有其屋 贡献大者善其屋 61
推广“植宝18”的启示 64
上海交通大学80年代改革经验在哪里 66
附:把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联系起来 68
不改变“吃大锅饭”状况学校就没有希望 70
附:上海交大给教学科研人员发放技术提成费 72
附: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双师型”教师多 72
上海高校科技产业正在崛起 74
上海一师附小全面实施“愉快教学” 75
附:读书乐,乐读书 76
顾泠沅教改实验组走出一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道路 78
附:一个教育思想对头的典范 81
“社区教育委员会”在上海诞生 82
校厂结合办学的新创造 84
“神秘武器”移植到我国来了 87
上海进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88
让科技人员牵牛鼻子允许投标和自由组合 90
上海分析仪器厂着手改变“脑体倒挂”现象 91
上海虹口区选拔、优待拔尖人才 93
探索篇 99
上海向中央财政包干势在必行 99
高等学校要直接参与经济建设 100
附:上海高校科技主力军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 103
将高等专科教育办出特色来 104
“外婆产品”与工业美术设计 106
上海:广求缓解交通良策 107
建立农村互助合作医疗保健制度迫在眉睫 110
有经验的医生到哪里去了 112
清除“精神鸦片”必须堵截污水源头 113
大学要为中小学教育服务 115
重点高、初中脱钩势在必行 117
嘉定县试行重点中学高、初中脱钩的调查 119
百余专家呼吁大学语文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23
使常态儿童获得超常发展 123
改善博士生待遇之五计 126
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之六策 128
高中会考制度给中学教改提出的新课题 131
咨询业大有发展前途 133
高教界的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 134
上海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136
学生自费上大学是改革发展之必然 137
苏步青教授再次登上讲台培训中学教师 143
人物篇 143
董教授的小气候 145
建议向外商出租土地第一人 147
印满改革者足迹的光荣之路 149
青年知识分子的楷模 152
丁是娥努力培养青年演员超过自己 155
张佩珠不为名不谋利被评为优秀党员 156
他们留学归来之后 157
肝癌已由不治之症过渡为部分可治之症 159
苏步青教授与大中学生通信恳谈 160
一座桥梁,在蔚蓝色的天空中 162
他奉献给家乡农民三个“金娃娃” 165
小学教师蔡棣华结合儿童特点进行生动的理想教育 167
退居二线壮心不已 169
愿做万绿丛中一点红 170
奇妙的刀下艺术 172
给想象插上翅膀 174
“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176
恶性肿瘤细胞可“改邪归正” 178
猪心瓣膜是怎样放到人心上的 180
教育篇 185
李鹏就当前高等教育问题发表重要意见 185
如何帮助大学一年级学生适应新环境 186
大学生的形象要由大学生自己来描绘 190
上海大同中学对12名党员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194
怎样才能使哲学课有吸引力 198
引人入胜的大学思想品德课 201
请注意:“孔方兄”在向孩子们招手 203
“540高地战”及其反响 206
“既不要惊慌失措,又不要放任自流” 210
复旦举办校友百人系列报告大受欢迎 213
应继续加强高校校风建设 214
上海师大校长话校风 216
喜看今日夜上海数十万人上学忙 219
社会教育悄悄进入上海市民家庭 220
上海致力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21
出访篇 225
三分之一人口参加体育协会的国家 225
协调教育发展的机构 227
心得篇 233
关于怎样瞄准头版头条的回顾 233
从“吃在静安”说开去 237
附Ⅰ:吃在“静安” 240
附Ⅱ:“袖珍宾馆”印象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