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台湾变革的底流 1
现代主义的再开发 17
期待一个丰收的季节 24
知识人的偏执 30
关于“十·三事件” 35
无尽的哀思 42
台湾文学和第三世界文学之比较 47
绿岛的风声和浪声 66
打起精神,英勇地活下去吧! 71
大众消费社会和当前台湾文学的诸问题 78
“学院理想主义”的忧郁 87
《人间》杂志发刊辞 92
两鬓开始布霜 94
从台湾都市青少年崇日风尚说起 97
我们做的,还不够 102
石飞仁的正义感与台湾之冷漠 105
人文思想杂志的再生 109
科技教育的盲点 111
新种族 114
日本接触:实相与虚相 118
鸢山 122
四十年来台湾文艺思潮之演变 125
肃穆的敬意 141
你所爱的美国生病了 145
作为一个作家 149
历史性的返乡 168
悼念的方法 172
我们爱森林的朋友阿标 174
鞭子和提灯 177
日本军阀的阴魂未散 183
最牢固的磐石 189
自尊心和人道爱 199
《侵略》和《侵略原史》 204
台湾第一部“第三世界电影” 207
电影思想的开放 210
从一部日片谈起 213
台湾内部的日本 219
向着更宽广的历史视野 227
为了民族的团结与和平 232
严守抗议者的伦理操守 237
追究“台湾一千八百万人”论 241
“鬼影子知识分子”和“转向症候群” 249
台湾山地少数民族问题和党外 294
“炎黄子孙”靠哪边站! 298
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00
抗议日人藤尾正行来台 303
戒严体制和戒严体质 306
台湾劳工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 310
习以为常的荒谬 313
一个罪孽深重的帝国 317
美国统治下的台湾 322
世界体系下的“台湾自决论” 336
共同的探索 344
台湾的殖民地体质 354
“台湾”分离主义“知识分子的盲点” 369
为了民族的和平与团结 372
何以我不同意台湾分离主义? 380
国家分裂结构下的民族主义 385
大众传播和民众传播 405
建设具有主体性的高雄文化 440
时代呼唤着新的社会科学 444
黑松树林的回忆 456
评“中国不可以说不”论 459
为和平团结起来! 465
十句话 472
帝国主义者和后殖民地的精英 476
“台独”批判的若干理论问题 501
星火 523
安溪县石盘头 527
台湾史琐论 543
一本小书的沧桑 557
“马先生来了”? 559
精神的荒废 565
汹涌的孤独 582
附录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