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可斌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32518337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

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诞生的宏观历史背景: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变迁 1

一、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形成及其要素 4

二、从“比兴说”到“情景说”——先秦至六朝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发展 10

三、“意境说”——古典审美理想的实现与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14

四、理性化与俗化——古典审美理想的解体与中唐至南宋时期古典诗歌的分化和衰落 16

五、严羽等人的呐喊 29

六、南宋末至明前期古典诗歌的继续分化和衰落 32

第二章 复古运动的滥觞——茶陵派 36

一、茶陵派的形成 36

二、茶陵派的诗歌理论 40

三、茶陵派与复古派 52

第三章 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55

一、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55

1.弘治、正德间的社会政治与士大夫的心态 55

2.民风、士风、学风的变化及复古运动与阳明心学的关系 62

二、第一阶段:在茶陵派卵翼下 66

三、第二阶段:反刘瑾斗争及与茶陵派脱钩 68

四、第三阶段:作家群落 77

1.以李梦阳为首的开封作家群 77

2.以何景明为首的信阳作家群 78

3.以康海、王九思为首的关中作家群 79

4.以顾璘为首的南京作家群 80

五、余波:六朝初唐派与中唐派 82

六、归宿:弃文入道 85

第四章 前七子的文学理论 90

一、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 90

1.情为诗本 90

2.诗歌的情感特征与风格多样化 93

3.情感与文采 94

4.情感特征与“赋、比、兴”和“风、雅、颂” 95

5.关于杜甫诗歌 96

6.对理学家倡理贬情论的批判及对“性、情”、“理、气”相互关系的哲理思辨 101

7.提倡向民歌学习与李梦阳“晚年悔悟”问题 105

二、重格调 108

1.关于学古的目标 117

三、提倡学古 117

2.学古的原则和方法:李、何之争与学古主张内部的分歧 124

第五章 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的诗文创作 133

一、李梦阳 135

二、何景明 146

三、徐祯卿 152

四、康海、王九思 154

五、王廷相 162

六、边贡、顾璘 168

七、郑善夫 173

八、杨慎 176

九、薛蕙、高叔嗣 179

1.反严嵩斗争与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 187

第六章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187

一、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187

2.唐宋派与嘉靖中叶文坛风尚 193

二、第一个十五年 198

三、第二个十五年 222

四、第三个十五年 230

第七章 后七子的文学理论 245

一、古典诗歌审美特征论 245

1.美与善的统一 245

2.情与理的统一 247

3.意与象的统一 250

4.诗与乐的统一 257

二、古典诗歌体裁论 261

三、古典诗歌发展史论 269

1.以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为考察标准 269

2.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盛衰相倚 275

3.作家论 279

4.拘于格调与后七子复古派诗歌史论的局限性 282

四、古典诗歌创作论:意与法 286

1.意与法 286

2.学古与创新 294

五、关于王世贞的“晚年定论”问题 297

第八章 复古运动第二次高潮的诗文创作 305

一、李攀龙 308

二、谢榛 312

三、宗臣 316

四、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321

五、王世贞(附王世懋) 326

六、汪道昆 338

第九章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发展过程 341

一、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历史条件 341

1.浪漫主义狂飙之后的文坛风尚 341

2.明末社会现实 347

3.东林学派、蕺山学派与明末士大夫学风和心态的变化 348

二、复社 351

三、几社 362

第十章 复古运动第三次高潮的文学理论与诗文创作 377

一、继承前后七子,重倡复古主义 379

二、重雅正 382

三、重情采和体裁法度 385

四、张溥 393

五、陈子龙 395

六、夏完淳 405

七、徐孚远、张煌言 411

结语 417

一、复古派与明代社会 417

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 418

三、复古派与古典审美理想和古典诗歌的发展变迁 423

附录:主要引用参考书目 427

后记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