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的评价与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培明,陈正夫,张东平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2574468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了恶臭风险分析、恶臭污染暴露评价和风险管理及控制、料用分析和测定方法。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恶臭的概念 2

二、恶臭的来源 5

三、恶臭的危害 7

四、恶臭的研究历程 8

五、我国恶臭污染防控开展情况 10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恶臭风险分析初探 12

第一节 恶臭的迁移 12

第二节 恶臭物质的变化 14

一、恶臭物质的光降解 14

二、生物降解 22

三、恶臭的化学转化 26

一、恶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0

第三节 恶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0

二、恶臭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调查实例 31

参考文献 36

第三章 恶臭的污染源调查 37

第一节 恶臭污染源调查技术 37

一、污染源调查的目的 37

二、收集调查的资料 37

三、布点 39

四、采样量选择原则 41

五、分析测试 44

第二节 恶臭污染源调查的概况 49

第三节 恶臭污染源调查实例 52

一、水及废水中硫化物调查的目的 52

二、污染源的测试 52

三、硫化物调查结果与讨论 54

四、废水常规测试项目分析的结果 57

五、废水分析结果的数学处理 60

六、河水的恶臭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 65

七、小结 70

参考文献 71

第四章 恶臭污染暴露评价 72

第一节 恶臭污染扩散的数学模型 72

一、高斯扩散模型 72

二、计算机数学模型 75

三、恶臭扩散计算机数学模型应用实例 78

第二节 恶臭污染扩散的影响因素 80

一、气象条件对恶臭污染扩散的影响 81

二、地形地物对恶臭污染扩散的影响 88

三、其他因素 91

参考文献 95

第一节 恶臭风险评价与管理 97

一、恶臭的风险评价 97

第五章 恶臭的风险管理及其污染控制 97

二、恶臭的风险管理 99

第二节 城市污水处理的调查和评价 102

一、恶臭污染源调查 102

二、恶臭污染治理的技术改造评价 109

三、验证 111

第三节 畜牧业恶臭的污染资源化 116

一、畜牧业恶臭污染源调查的技术路线 116

二、畜牧场的恶臭源强 122

三、规模畜牧场的恶臭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123

第四节 垃圾恶臭的风险管理 131

一、城市垃圾分类及特点 131

二、垃圾处理处置方法 132

三、垃圾填埋场的恶臭污染评价 135

四、垃圾焚烧过程的恶臭控制技术要点 139

五、垃圾的清洁生产全过程 141

二、事故处理后的恶臭污染影响评价 143

一、九江恶臭污染事故 143

第五节 恶臭污染事故评价 143

参考文献 147

第六章 恶臭的感官分析 148

第一节 人类嗅觉探究 148

一、人体嗅觉器官的解剖 148

二、几种典型的嗅觉刺激理论 149

三、气味受体蛋白质与嗅觉过程 151

第二节 气味检测基础知识 153

一、物质的蒸气压及其在气液两相中的分配 153

二、物质的气味与其结构、性质的关系 154

三、人的嗅觉阈值和嗅觉疲劳 155

四、气味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157

第三节 气味特征的描述 159

一、浓度 159

二、强度 159

四、愉快、不愉快度 160

三、持久性 160

五、气味品质 161

六、气味的味觉和感觉 163

第四节 恶臭的感官分析方法 164

一、臭气强度法 164

二、臭气浓度法 164

三、测定方法简介 167

参考文献 182

第七章 恶臭的仪器分析 184

第一节 气相色谱法 184

一、气相色谱仪的主要检测器 185

二、分析恶臭物质适用的检测器 186

三、毛细管柱的选择 186

第二节 气相色谱-质谱法 195

一、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恶臭成分分析的一般步骤 195

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恶臭物质的仪器调谐问题 198

第三节 气相色谱-嗅觉计法 203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 206

第五节 分光光度法 208

第六节 传感器和检测器 208

一、电化学传感器 208

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211

三、离子化检测器 211

四、红外检测器 214

五、便携式仪器选配指南 216

第七节 电子鼻 220

一、电子鼻的传感系统 220

二、鉴别系统的工作步骤 222

第八节 比色测量 223

一、比色管 224

二、自动比色测量系统 224

四、斑点比色卡 225

三、纸带和金属箔气体监测装置 225

参考文献 226

第八章 恶臭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227

第一节 恶臭样品的采集 227

一、恶臭采样方法的分类 227

二、恶臭采样中的特殊要求 233

三、采样体积的计量 236

四、采样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237

一、气态样品的前处理 240

第二节 恶臭样品的前处理 240

二、溶液吸收样品的前处理 241

三、吸附样品的前处理 242

四、低温冷凝浓缩样品的前处理 243

参考文献 244

第九章 环境空气中恶臭污染物的测定 246

第一节 环境空气中恶臭污染物的来源 246

一、靛酚蓝比色法 247

第二节 环境空气中氨的测定 247

二、亚硝酸盐分光光度法 250

三、离子选择电极法 253

四、离子色谱法 255

第三节 环境空气中脂肪胺类恶臭物质的测定 257

一、二甲胺的测定方法——二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铜比色法 257

二、脂肪胺类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258

三、环境空气中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261

第四节 环境空气中含硫恶臭物质的测定 266

一、空气中甲硫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266

二、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269

三、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 274

四、居住区大气中二硫化碳卫生检验法——气相色谱法 277

五、空气质量 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281

第五节 环境空气中醛类恶臭物的测定 288

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AHMT分光光度法 289

二、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292

第六节 钢罐采样-预冷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 295

一、应用范围 295

二、方法概述 298

三、仪器设备 299

四、采样前的准备 299

五、仪器方法 300

六、质控/质保 301

七、TO-17 302

参考文献 303

第十章 水体中恶臭物质的测定 304

第一节 水体的污染和恶臭物质的来源 304

第二节 恶臭物质——醛酮类物质的测定 305

一、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305

二、水质 甲醛的测定——变色酸光度法 307

三、水中乙醛、丙烯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09

四、丙烯醛和丙烯腈——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311

第三节 硫化物的分析 314

一、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314

二、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319

第四节 酚类化合物的分析 324

一、水质 苯酚-间甲酚等五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325

二、酚类化合物的固相富集——气相色谱法 328

三、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329

第五节 微囊藻毒素的分析 332

一、简述 332

二、样品的制备 333

三、样品的测定 334

第六节 水中苯系物的测定 335

一、气相色谱法 335

二、顶空气相色谱法 338

一、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341

第七节 水中吡啶的测定 341

二、气相色谱法 342

第八节 脂肪酸类的检测 345

一、在水吸收溶液中C1~C6脂肪酸的测定 345

二、八种脂肪酸的分离和测定 345

第九节 毛细管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346

一、范围与应用 346

二、方法概述 347

三、干扰和安全 348

四、仪器设备 348

五、试剂 349

六、样品的采集、保护及贮存 350

七、校正 351

八、测定步骤 351

九、精密度、准确度和方法的检测限 352

十、注意事项 352

参考文献 354

第十一章 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排放恶臭污染物的测定 355

第一节 环境中恶臭物质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355

一、大气中甲硫醇的测定——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 355

二、环境空气中硫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58

三、水质中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363

四、水质中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乙酸铜分光光度法 366

五、液上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二硫化碳 369

第二节 环境中醛类恶臭物质的测定 370

一、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测定——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370

二、环境空气中丙烯醛的测定——4-己基间苯二酚分光光度法 374

三、环境空气中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77

四、醛和酮的液相色谱法 381

第三节 苯胺的测定 383

一、水中苯胺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383

二、大气中苯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86

三、环境空气中苯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389

第四节 环境空气中吡啶的测定 392

一、吡啶的测定——氯化氰-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393

二、环境空气中吡啶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95

第五节 胺类恶臭物质的测定 398

一、水质中三乙胺的测定——溴酚蓝分光光度法 398

二、空气中一甲胺的测定——硝基苯胺重氮比色法 400

参考文献 402

第十二章 食品中恶臭物质的测定 403

第一节 食品的腐败变质与恶臭物质的关系 403

一、食品腐败变质的实质 403

二、腐败变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05

三、如何鉴定食品的腐败变质 406

第二节 水产品及肉类及其制品中恶臭物质的分析 407

一、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407

二、半微量定氮法 408

三、微量扩散法 410

第三节 不挥发性腐败胺的分析 411

一、组胺的测定 411

二、不挥发性腐败胺的测定 415

三、鱼肉类食品中三甲胺氮的测定——比色法 418

四、鱼肉类食品中三甲胺氮的测定——气敏电极法 420

第四节 吲哚的分析 422

一、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 422

二、气相色谱法 425

三、液相色谱法 427

第五节 黄嘌呤氧化酶的分析 428

第六节 肉、禽与水产罐头中硫化氢的测定 431

第七节 油脂中恶臭物质的分析 431

一、单油脂中酸价的测定 432

二、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434

三、油脂中羰价的测定 436

四、猪油中丙二醛测定 437

第八节 植物中恶臭物质的分析 439

一、尿素的测定——脲酶测定法 439

二、尿素的测定——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比色法 441

三、脱水大蒜中挥发性有机含硫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442

参考文献 444

附录1 探讨恶臭分析质量保证措施 445

一、恶臭实验室和实验器材的筹备 446

二、恶臭监测分析人员的培训 447

三、恶臭成分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49

参考文献 451

附录2 水体中恶臭物质浓度的测定与计算 452

一、水体中恶臭物质浓度的测定 452

二、恒温后被测物质在气相中的量 452

三、恒温后被测物质在液相中的量 453

四、公式探讨 454

后记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