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病理学概论 1
第一章 病理学之沿革 1
第二章 神经病理学说之概念 3
第三章 病理学之意义 6
第四章 病理过程之发生 7
第五章 病理与生理之区别 11
第六章 病理学与自然机能 12
第七章 病理学与调节机能 13
第八章 病理上之免疫性 15
第九章 病理上之过敏性 17
第十章 病理上之素因与诱因 18
第二篇 病理学提纲 19
第一章 阴阳 20
第二章 五行与生克 22
第三章 虚实寒热表里邪正标本 27
第一节 虚实 28
第二节 寒热 29
第三节 表里 29
第四节 邪正 30
第五节 表本 32
第四章 气血 32
第五章 营卫 35
第六章 六经与三焦 36
第七章 新感与伏邪 39
第八章 恶寒与发热 41
第三篇 病理原因学 42
第一节 概说 43
第一章 外因 43
第二节 物理之刺激 47
第三节 化学之刺激 53
第四节 营养之变化 55
第五节 病原体之寄生 57
第六节 环境之影响 58
第二章 内因 59
第一节 概说 59
第二节 素因 62
第三节 体质 63
第四节 遗传 66
第四篇 病理症候学 67
第一章 疾病之名称 67
第二章 疾病之种类 84
第三章 疾病之症候 85
第四章 疾病之诊断 86
第五章 疾病之预後 88
第六章 疾病之经过 88
第七章 疾病之转归 89
第五篇 病理变化概论 95
第一章 循环障碍 95
第一节 概说 95
第二节 充血 96
第三节 贫血 97
第四节 血栓 98
第五节 栓塞 99
第六节 壤疽 100
第七节 出血 101
第八节 水肿 103
第九节 休克(虚脱) 106
第二章 营养障碍 107
第一节 概说 107
第二节 变性 108
第三节 萎缩 111
第四节 增大 112
第三章 自卫作用 113
第一节 概说 113
第二节 发炎 113
第三节 整复 116
第一章 病毒病病理学 117
(一) 流行性「乙型」脑炎 117
第六篇 传染病病理学 117
第四节 适应 117
(二) 麻疹 118
(三) 天花 118
(四) 水痘 119
(五) 风疹 119
(六) 流行性腮腺炎 119
(七) 流行性感冒 120
(八) 狂犬病 120
第二章 立克次氏体病病理学 121
斑疹伤寒 121
第三章 细菌病病理学 121
(一) 鼠疫 122
(二) 肠热症 122
(三) 副肠热症 123
(四) 细菌性痢疾 124
(五) 霍乱 125
(六) 百日咳 125
(七) 白喉 126
(八) 结核病 127
(九) 麻疯 132
(一○) 破伤风 132
(一一) 丹毒 133
(一二) 败血症 133
(一三) 猩红热 134
(一四) 肺炎 134
(一五)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36
第四章 螺旋体病病理学 136
(一) 疟疾 137
第五章 原虫病病理学 137
回归热 137
(二) 黑热病 139
(三) 阿米巴性痢疾 139
第六章 内脏虫病病理学 140
日本血吸虫病 140
第七篇 肿瘤学 141
第一章 肿瘤之定义 141
第二章 肿瘤之发生 141
第三章 肿瘤之种类 143
第四章 良恶性肿瘤之区别 144
第五章 肿瘤对人体之影响 145
第六章 放射线对肿瘤之作用 146
第七章 肿瘤之预後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