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2
第一辑 生是中华人 死是中华魂 2
略论秦邦宪的历史地位&富耀南 2
博古的曲折思想历程&陈夕 11
试论秦邦宪的历史功过&陈瑞良 19
知过即改 方为马列——纪念博古诞辰90周年&温济泽 29
秦邦宪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肖根荣 37
博古与周恩来&李海文 45
瞿秋白与秦邦宪关系述评(1925.9—1934.10)&龚景春 53
王明、博古比较研究&郭德宏 66
博古与潘汉年关系的背后&秦福铨 78
博古(秦邦宪)辉煌、短暂与悲壮的一生&黎辛 87
博古在遵义会议后的主要任职及活动&韩广富 93
博古访谈&[美]埃德加·斯诺 98
跟随博古同志长征——我的父亲康念祥的回忆片断&康小平 107
哭博古&郭沫若 133
他的心没有成灰&田汉 134
第二辑 上下求索 书生显意气 136
秦邦宪的早期革命活动&廖美珍 朱昱鹏 136
秦邦宪与《无锡评论》&许浩良 142
有关秦邦宪就读苏工专的几个问题&朱昱鹏 146
秦邦宪早年在苏州&缪军 150
秦邦宪早年思想探析&杨玉伦 153
秦邦宪早年思想撷珍&杨玉伦 160
在革命摇篮中成长&吴葆朴 李志英 164
王稼祥、秦邦宪、杨尚昆:从上海大学到中山大学&张元隆 169
秦邦宪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吴葆朴 李志英 177
关于“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问题&杨尚昆 183
第三辑 临危受命 沉重的历史(上) 198
秦邦宪临危受命&吴葆朴 李志英 198
对临时中央也要一分为二&何方 211
中央苏区的成长&黄道炫 217
博古中央在苏区的功与过&王健英 224
解读博古对第四次反“围剿”的总结&曹春荣 24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金冲及 256
苏区时期的毛泽东和博古&杨奎松 262
中央苏区时期的张闻天、博古和毛泽东&杨尚昆 272
毛泽东在瑞金时期的真实处境&曹春荣 274
博古与反“罗明路线”&吴葆朴 李志英 283
回望反“罗明路线”斗争&曹春荣 291
查田运动与中央苏区民众动员&张宏卿 肖文燕 301
查田运动:理念/策略与现实&黄道炫 309
评苏区的分田运动和肃反斗争&杨奎松 315
上海中央为何要迁往苏区&[德]奥托·布劳恩 322
回忆查田运动&朱开铨 325
第四辑 临危受命 沉重的历史(下) 334
中共中央对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正面作用与影响&曹春荣 334
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的军政战略方针&陈荣华 343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考察——以广昌战役为中心&黄道炫 353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探析——不以中共军事政策为主线&黄道炫 377
论共产国际对福建事变的影响&张运洪 397
博古对待福建事变的态度缘何前许后拒?&曹春荣 410
重析福建事变中共应对方针&黄道炫 417
试论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国内临时中央的关系&周文琪 434
“国际路线”和第三次“左”倾错误&金冲及 448
共产国际对中共中央的指导(1933—1934)&王健英 465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研究&邵雍 474
“左”倾路线与苏维埃共和国的兴亡&杨奎松 484
历史的弹性——如何看待中央苏区的失败&黄道炫 503
博古中央与福建事变&[德]奥托·布劳恩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