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关于日本人与中国人的问答——你究竟了解了多少? 1
第二章 唇与齿——交往的历史——从中国古代文献看日本历史 16
1与我无关的邻居 16
由淡泊而不幸的邻居关系 21
日本文明是中国文明的稀释 21
2指挥扇 21
3闻风而动令行禁止 26
中国人是目录狂、日本人是收藏迷 26
发现于日本的佚书《两朝平攘录》 26
拖辫和顶辫源出一家 31
第三章 “面子”和“心灵的感动”——决定性的区别在于:日本没有黄河 31
1男女老少齐上阵 31
令中国人惊叹的标语:祈战死 35
步枪输入后不出百年,日本就成了枪弹输出国 35
2胡服骑射 35
3相同的根 38
为区区军服的决定,也得耐心说服 38
索以文笔简练著称的司马迁失常了 38
治好黄河,才能成圣人 41
中国无神论的归结是面子 41
4一个差别 41
日本文学之根——心灵的感动 46
中国文学之根——对人的信赖 46
第四章 言语之灵——中日两国绝非同文同种 46
1路标 46
中国是日本的琢玉之锤 51
树路标的民族和看路标的民族 51
2含糊些 51
日语是日本人性急的原因 57
日语过于明确 57
3绝非同文同种 57
1血统主义 66
第五章 血和文明——日本文明的根源是对血统的信仰 66
中文的“杀”不等于日语的“杀” 66
血统信仰的顶点——天皇家族 70
日本才有的怪现象——师家制度 70
2文明始于中原 70
中华思想不是血统主义 74
“中国”意即“宇宙的中心” 74
3文明圈外 74
4决定性的东西 78
“天无二日、地无二正”的惯例和蛮夷 78
文身断发,立成蛮夷 78
“中华”与“夷狄”的区别不是决定性的 83
日本国内差别之严酷,世界第一 83
第六章 完全和不完全——中国人喜欢对称,而日本人则相反 83
1毁石碑者 83
2莫拉也斯的悲剧 90
3对称性 93
1罗敷姑娘之歌 97
第七章 人情味和适中——同是“自杀”却天差地别 97
中国人的形式主义源于对人的信仰 100
中国人以诗为文学之最 100
2“人” 100
中国的佛教艺术是形式主义的最突出表现 103
日本的佛像形体丰满、栩栩如生 103
3自杀的方法 103
三岛由纪夫的死没有人味 107
日本人的自杀与“心灵的感动”相通 107
4政治即文化 107
无意识地使用对句的中国人 115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 115
第八章 邻居们——取长补短的国家,依自然法则而共存 115
1名和实 115
洗脸时,是毛巾动还是脸动? 119
中国人最信赖的是“历史” 119
2龙与凤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