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20世纪世界文学,人类将永远记住你 1
第一编 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学 15
第一章 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学的延续性 17
第一节 历史的延续性 17
Ⅰ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 17
Ⅱ 1900~1918:20世纪第一个激荡的年代 18
Ⅲ 两个世纪之交的历史延续 20
第二节 文学的延续性 21
Ⅰ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重大文学思潮的回顾 21
Ⅱ 1900~1918:20世纪文学的“三足鼎立”初见端倪 23
Ⅲ 两个世纪之交的文学延续 24
第三节 20世纪文学与19世纪文学的基本关系 25
Ⅰ 关系之一:20世纪文学是对于19世纪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25
Ⅱ 关系之二:20世纪文学是对于19世纪文学的深化和丰富 25
Ⅲ 关系之三:20世纪文学是对于19世纪文学的裂变和再创造 26
第二章 现实主义文学的延伸 28
第一节 英国现实主义:伯纳·萧、吉卜林、高尔斯华绥 28
乔治·伯纳·萧 31
Ⅰ 生平与创作 31
Ⅱ 《芭芭拉少校》 35
约瑟夫·罗德雅德·吉卜林 37
Ⅰ 生平与创作 37
Ⅱ 《基姆》 39
约翰·高尔斯华绥 41
Ⅰ 生平与创作 41
Ⅱ 《福赛特世家》 44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法朗士、罗曼·罗兰 48
阿纳托尔·法朗士 49
Ⅰ 生平与创作 49
Ⅱ 《克兰比尔》 52
罗曼·罗兰 55
Ⅰ 生平与创作 55
Ⅱ 《约翰·克利斯朵夫》 60
第三节 德国现实主义:亨利希·曼、托马斯·曼 65
亨利希·曼 67
Ⅰ 生平与创作 67
Ⅱ 《臣仆》 69
托马斯·曼 71
Ⅰ 生平与创作 71
Ⅱ 《布登勃洛克一家》 74
第四节 北欧现实主义:拉格勒芙 77
塞尔玛·拉格勒芙 79
Ⅰ 生平与创作 79
Ⅱ 《骑鹅历险记》 82
第五节 中欧、东南欧现实主义:莱蒙特 84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 87
Ⅰ 生平与创作 87
Ⅱ 《农民》 89
第六节 美国现实主义:杰克·伦敦 91
杰克·伦敦 94
Ⅰ 生平与创作 94
Ⅱ 《马丁·伊登》 99
第七节 日本现实主义:夏目漱石 102
夏目漱石 106
Ⅰ 生平与创作 106
Ⅱ 《我是猫》 110
第八节 印度现实主义:泰戈尔 113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15
Ⅰ 生平与创作 115
Ⅱ 《吉檀迦利》 120
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 125
第一节 后期象征主义:瓦莱里、梅特林克、叶芝 125
保尔·瓦莱里 128
Ⅰ 生平与创作 128
Ⅱ 《海滨墓园》 130
莫里斯·梅特林克 132
Ⅰ 生平与创作 132
Ⅱ 《青鸟》 136
威廉·勃特勒·叶芝 137
Ⅰ 生平与创作 137
Ⅱ 叶芝的诗作 141
第二节 未来主义:阿波里奈尔、马雅可夫斯基 145
吉约姆·阿波里奈尔 149
Ⅰ 生平与创作 149
Ⅱ 《醇酒集》 150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马雅可夫斯基 153
Ⅰ 生平与创作 153
Ⅱ 《穿裤子的云》 160
第三节 意象主义:庞德 163
艾兹拉·庞德 169
Ⅰ 生平与创作 169
Ⅱ 《诗章》 173
第四节 表现主义:斯特林堡、卡夫卡 175
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179
Ⅰ 生平与创作 179
Ⅱ 《鬼魂奏鸣曲》 181
弗兰茨·卡夫卡 183
Ⅰ 生平与创作 183
Ⅱ 《变形记》 186
第五节 英国现代主义:康拉德 189
约瑟夫·康拉德 191
Ⅰ 生平与创作 191
Ⅱ 《吉姆爷》 194
第四章 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197
第一节 俄国无产阶级文学:高尔基 197
马克西姆·高尔基 199
Ⅰ 生平与创作 199
Ⅱ 《母亲》 203
第二节 北欧、西欧无产阶级文学:尼克索、巴比塞 206
马丁·安德逊·尼克索 207
Ⅰ 生平与创作 207
Ⅱ 三部曲:《征服者贝莱》、《莱特——人的女儿》、《红色的莫尔顿》 208
亨利·巴比塞 210
Ⅰ 生平与创作 210
Ⅱ 《火线》 212
第二编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文学 215
第五章 历史的演变性和文学的演变性 217
第一节 历史的演变性 217
Ⅰ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 217
Ⅱ 1919~1945:20世纪第二个激荡的年代 218
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演变 219
第二节 文学的演变性 220
Ⅰ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文学发展与演变 220
Ⅱ 1919~1945:20世纪文学的“三足鼎立”最终形成 223
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文学演变的特点 224
第六章 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再发展 226
第一节 英国现实主义:毛姆、劳伦斯 226
威廉·萨默思特·毛姆 229
Ⅰ 生平与创作 229
Ⅱ 《月亮与六便士》 231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235
Ⅰ 生平与创作 235
Ⅱ 《儿子与情人》 239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马丁·杜·加尔、莫里亚克、纪德 242
罗杰·马丁·杜·加尔 243
Ⅰ 生平与创作 243
Ⅱ 《谛波父子》 246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248
Ⅰ 生平与创作 248
Ⅱ 《蝰蛇结》 251
安德烈·纪德 254
Ⅰ 生平与创作 254
Ⅱ 《伪币制造者》 257
第三节 德国及德语国家现实主义:海塞、布莱希特、雷马克 260
赫尔曼·海塞 264
Ⅰ 生平与创作 264
Ⅱ 《草原狼》 267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270
Ⅰ 生平与创作 270
Ⅱ 《四川好人》 274
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 277
Ⅰ 生平与创作 277
Ⅱ 《西线无战事》 280
第四节 北欧现实主义:拉格克维斯特、拉克斯奈斯 283
帕尔·拉格克维斯特 286
Ⅰ 生平与创作 286
Ⅱ 《侏儒》、《强盗》 289
哈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奈斯 291
Ⅰ 生平与创作 291
Ⅱ 《冰岛之钟》 294
第五节 中欧、东南欧现实主义:皮蓝德娄 296
路易吉·皮蓝德娄 301
Ⅰ 生平与创作 301
Ⅱ 《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 304
第六节 美国现实主义:德莱塞、刘易斯、海明威、斯坦贝克 306
西奥多·德莱塞 310
Ⅰ 生平与创作 310
Ⅱ 《美国的悲剧》 315
辛克莱·刘易斯 321
Ⅰ 生平与创作 321
Ⅱ 《巴比特》 326
欧内斯特·海明威 328
Ⅰ 生平与创作 328
Ⅱ 《永别了,武器》 334
约翰·斯坦倍克 338
Ⅰ 生平与创作 338
Ⅱ 《愤怒的葡萄》 341
第七节 日本现实主义:志贺直哉 345
志贺直哉 350
Ⅰ 生平与创作 350
Ⅱ 《暗夜行路》 351
第八节 印度现实主义:普列姆昌德 355
普列姆昌德 357
Ⅰ 生平与创作 357
Ⅱ 《戈丹》 360
第九节 拉丁美洲现实主义:米斯特拉尔 363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366
Ⅰ 生平与创作 366
Ⅱ 《孤寂》、《柔情》、《有刺的树》 368
第七章 现代主义文学的繁荣 373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勃勒东 373
安德烈·勃勒东 376
Ⅰ 生平与创作 376
Ⅱ 勃勒东的诗作 378
第二节 后期象征主义:艾略特 382
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 382
Ⅰ 生平与创作 382
Ⅱ 《荒原》 386
第三节 表现主义:奥尼尔 389
尤金·奥尼尔 389
Ⅰ 生平与创作 389
Ⅱ 《毛猿》 393
第四节 意识流:普鲁斯特、乔依斯、吴尔夫、福克纳 395
马赛尔·普鲁斯特 397
Ⅰ 生平与创作 397
Ⅱ 《追忆似水年华》 400
詹姆斯·乔依斯 406
Ⅰ 生平与创作 406
Ⅱ 《尤利西斯》 409
弗吉尼亚·吴尔夫 413
Ⅰ 生平与创作 413
Ⅱ 《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 417
威廉·福克纳 421
Ⅰ 生平与创作 421
Ⅱ 《喧嚣与疯狂》 427
第五节 存在主义:萨特、加缪 433
让-保罗·萨特 436
Ⅰ 生平与创作 436
Ⅱ 《死无葬身之地》 441
阿尔贝·加缪 443
Ⅰ 生平与创作 443
Ⅱ 《鼠疫》 447
第六节 奥秘主义:蒙塔莱、夸西莫多 450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451
Ⅰ 生平与创作 451
Ⅱ 《乌贼骨》、《境遇》 454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457
Ⅰ 生平与创作 457
Ⅱ 《转瞬即是夜晚》、《日复一日》 459
第八章 无产阶级文学的高潮 463
第一节 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阿·托尔斯泰、法捷耶夫、肖洛霍夫、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463
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469
Ⅰ 生平与创作 469
Ⅱ 《苦难的历程》 472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法捷耶夫 475
Ⅰ 生平与创作 475
Ⅱ 《青年近卫军》 479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 482
Ⅰ 生平与创作 482
Ⅱ 《静静的顿河》 485
尼古拉·阿历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490
Ⅰ 生平与创作 490
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92
第二节 欧洲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文学:阿拉贡、西格斯 494
路易·阿拉贡 497
Ⅰ 生平与创作 497
Ⅱ 《共产党人》 499
安娜·西格斯 502
Ⅰ 生平与创作 502
Ⅱ 《死者青春长在》 505
第三节 美国无产阶级文学:马尔兹 507
艾伯特·马尔兹 510
Ⅰ 生平与创作 510
Ⅱ 《潜流》 513
第四节 亚洲无产阶级文学:小林多喜二 518
小林多喜二 521
Ⅰ 生平与创作 521
Ⅱ 《党生活者》 524
第三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末的文学 529
第九章 历史的对抗性和文学的对抗性 531
第一节 历史的对抗性 531
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末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 531
Ⅱ 1945~1970:20世纪“冷战”的年代 533
Ⅲ 二次大战后至60年代末的历史演变关系 534
第二节 文学的对抗性 535
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末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535
Ⅱ 1945—1970:20世纪文学的“三足鼎立”继续保持,对立中又相互趋同 537
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末文学对抗和趋同的本质 539
第十章 现实主义文学的更新和再提高 541
第一节 英国现实主义:格林、戈尔丁 541
格雷厄姆·格林 544
Ⅰ 生平与创作 544
Ⅱ 《问题的核心》 547
威廉·戈尔丁 549
Ⅰ 生平与创作 549
Ⅱ 《蝇王》 552
第二节 联邦德国现实主义——“废墟文学”:伯尔 555
海因里希·伯尔 558
Ⅰ 生平与创作 558
Ⅱ 《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 562
第三节 北欧现实主义:马丁松 565
哈里·埃德蒙·马丁松 568
Ⅰ 生平与创作 568
Ⅱ 《荨麻花开》、《道路》 570
第四节 中欧、南欧现实主义:安德里奇 572
伊沃·安德里奇 578
Ⅰ 生平与创作 578
Ⅱ 《波斯尼亚三部曲》 581
第五节 美国现实主义:贝娄、辛格 583
索尔·贝娄 587
Ⅰ 生平与创作 587
Ⅱ 《洪堡的礼物》 593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596
Ⅰ 生平与创作 596
Ⅱ 《卢布林的魔术师》 600
第六节 日本现实主义:川端康成 602
川端康成 605
Ⅰ 生平与创作 605
Ⅱ 《雪国》 608
第七节 大洋洲现实主义:怀特 612
帕特里克·怀特 614
Ⅰ 生平与创作 614
Ⅱ 《风暴眼》 617
第八节 北非现实主义:马哈福兹 620
纳吉布·马哈福兹 623
Ⅰ 生平与创作 623
Ⅱ 《两宫之间》 627
第九节 黑非洲现实主义:索因卡 631
沃雷·索因卡 635
Ⅰ 生平与创作 635
Ⅱ 《疯子与专家》 639
第十节 拉丁美洲现实主义:聂鲁达、阿斯图里亚斯 642
巴勃罗·聂鲁达 646
Ⅰ 生平与创作 646
Ⅱ 《诗歌总集》 649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652
Ⅰ 生平与创作 652
Ⅱ 《总统先生》 655
第十一章 现代主义的深入: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 658
第一节 荒诞派戏剧:贝克特、尤内斯库 660
塞缪尔·贝克特 660
Ⅰ 生平与创作 660
Ⅱ 《等待戈多》 664
欧仁·尤内斯库 668
Ⅰ 生平与创作 668
Ⅱ 《秃头歌女》 670
第二节 法国新小说:西蒙 673
克洛德·西蒙 676
Ⅰ 生平与创作 676
Ⅱ 《佛兰德公路》 679
第三节 黑色幽默:海勒、冯尼格特 682
约瑟夫·海勒 684
Ⅰ 生平与创作 684
Ⅱ 《第二十二条军规》 686
库特·冯尼格特 691
Ⅰ 生平与创作 691
Ⅱ 《第五号屠场》 695
第四节 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略萨 698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700
Ⅰ 生平与创作 700
Ⅱ 《百年孤独》 704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708
Ⅰ 生平与创作 708
Ⅱ 《绿房子》 710
第十二章 无产阶级和左翼文学的开拓与分化 713
第一节 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开拓——从“解冻”走向“写真实”:爱伦堡、特瓦尔多夫斯基、西蒙诺夫 713
伊里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 718
Ⅰ 生平与创作 718
Ⅱ 《解冻》 721
亚历山大·特里丰诺维奇·特瓦尔多夫斯基 723
Ⅰ 生平与创作 723
Ⅱ 《山外青山天外天》 725
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 729
Ⅰ 生平与创作 729
Ⅱ 《生者与死者》三部曲 731
第二节 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分化: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津 734
鲍利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736
Ⅰ 生平与创作 736
Ⅱ 《日瓦戈医生》 739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津 743
Ⅰ 生平与创作 743
Ⅱ 《癌症楼》 746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文学的兴起:塞费尔特 750
雅罗斯拉夫·塞费尔特 756
Ⅰ 生平与创作 756
Ⅱ 塞费尔特的诗作 759
第四编 70年代以后的文学 765
第十三章 历史的趋同性和文学的趋同性 767
第一节 历史的趋同性 767
Ⅰ 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 767
Ⅱ 1970年以后:从冷战进入冷战后的年代 769
第二节 文学的趋同性 771
Ⅰ 70年代后的文学发展与演变 771
Ⅱ 1970年以后:“三足鼎立”现象逐渐消失,文学出现趋同倾向 772
Ⅲ 70年代后世界文学趋同的本质 773
第十四章 欧洲文学 775
第一节 西欧文学:希尼 775
西默斯·希尼 782
Ⅰ 生平与创作 782
Ⅱ 希尼的诗作 784
第二节 中欧、东南欧文学:昆德拉 790
米兰·昆德拉 795
Ⅰ 生平与创作 795
Ⅱ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799
第三节 前苏联文学:邦达列夫、艾特玛托夫 803
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 808
Ⅰ 生平与创作 808
Ⅱ 《岸》 810
钦吉兹·艾特玛托夫 814
Ⅰ 生平与创作 814
Ⅱ 《一日长于百年》 817
第十五章 亚非文学 821
第一节 日本文学:大江健三郎 821
大江健三郎 824
Ⅰ 生平与创作 824
Ⅱ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829
第二节 黑非洲和南非洲文学:戈迪默 832
内丁·戈迪默 834
Ⅰ 生平与创作 834
Ⅱ 《我儿子的故事》 838
第十六章 美洲文学 841
第一节 美国文学:厄普代克、奥茨、莫里森 841
约翰·厄普代克 844
Ⅰ 生平与创作 844
Ⅱ “兔子”四部曲 847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 852
Ⅰ 生平与创作 852
Ⅱ 《奇境》 854
托妮·莫里森 856
Ⅰ 生平与创作 856
Ⅱ 《所罗门之歌》 859
第二节 拉丁美洲文学:沃尔科特 863
德里克·沃尔科特 864
Ⅰ 生平与创作 864
Ⅱ 沃尔科特的诗作 868
跋 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