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谈“闲笔” 1
和氏璧的启示 3
酌奇而不失其真 6
从咏桧诗谈到反坐 8
“缠足”的联想 1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3
杂谈“幽默” 16
想起范仲淹和富弼 19
乾隆皇帝与南明河 21
轿子史话 23
不坠青云之志 25
人生最大的荣耀 28
失足青年应有自知之明 30
杨龙友和秦巨 32
从吴太学荐杜牧说起 34
张勋为何要逃跑? 36
科学的背时与走运 38
批评家的“文德” 40
文艺家要重视反映农村生活 43
“无为而治”是文艺发展的好药方吗? 46
买书随想 49
附: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50
女人们的鞋子 53
要克服文艺批评中的自由化倾向 56
周总理关怀程砚秋 59
联想于遵义会议时间的确立 62
创业难,还是守成难? 64
参差不齐谓之美 66
用人贵在挑精干 68
否定就是背弃 70
改革与创见 72
算盘+《论语》 74
伍子胥和范蠡的悲喜剧 76
改革家郑子产 79
魏文侯的用人之道 82
文艺家也应是开拓型的 86
西瓜与芝麻 88
从“乌台诗案”看苏轼 90
“人才难得,亦难知” 93
爱惜“招牌” 96
唐甄和他的《潜书》 98
倒过来试试看 101
压抑知识分子的张居正 103
“无缺点计划”的启示 106
讲话为何不灵? 109
理想与理想教育 111
照亮前途的灯火 113
把改革写深刻一点 115
革命理想与英雄主义 117
要追求新知 119
想 122
为理想献身的喻培伦 124
多宣传“老三” 127
时代召唤新人形象 129
项羽垓下兵败后怎么办? 131
大赤包之丑 134
“硅谷”的人事干部与我们 136
黄荆棍下 139
取和予的原则 141
且说“德宗遗风” 143
愿出现“诗史”式的作品 145
回头浪子韦应物 147
需要“共同语言” 150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152
为了不迷失方向 155
莫作“中转站”干部 157
李贽和他的女学生 159
他们为何捧你? 162
想起林则徐 164
说“咱们” 166
“社会实际”琐言 168
鲁迅先生如是说 170
从盛其顺引起的思考 172
一死一生乃见精神 174
《鸣凤记》与严嵩 176
门不受私谒 179
抵御可怕的诱惑 181
就造屋结庐说短论长 183
要做规律的主人 186
也说“君子动口不动手” 188
以王国维为镜 190
何须有杨志的苦恼 193
让愚公精神发扬光大 196
谈“转化型领导” 198
沈括的幸与不幸 201
捣鬼者的心机 204
《钧天乐》引起的风波 207
实事求是的李滋然 210
谈“留后路” 213
笑话中应有所警觉 216
我这一滴水 219
难得的品德 222
广告心理纵横谈 224
“人心不古”赞 227
敢为天下先 230
超越与反思 233
清除心理积垢 236
时代呼唤“杂家” 238
“江郎才尽”的思索 241
需要英雄主义 244
行卷·走后门·拉关系 246
“君子”的视野 248
应该争什么? 251
“力行新政 率由旧章” 253
企业家张謇的成与败 256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