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元代舞台艺术的演进 3
第一章 总论 3
第二章 北杂剧的形成 12
第一节 北曲体系 12
第二节 北杂剧形成的时间 26
第三节 前后期发展 35
第三章 北杂剧体制 45
第一节 音乐结构 45
第二节 演出结构 54
第三节 北杂剧的分类 64
第四章 院本的发展 71
第五章 南戏的演进 83
第一节 概述 83
第二节 南北交融 87
第三节 南戏与北杂剧的比较 94
第六章 舞台艺术的成熟 100
第一节 表演的进展 100
第二节 服饰化装概貌 108
第七章 艺人状况 115
第一节 女艺人极盛 115
第二节 男艺人特色 119
第三节 艺人的社会角色 122
第八章 创演活动 126
第一节 书会与才人 126
第二节 戏班活动 131
第九章 剧场的繁盛 137
第一节 庙宇戏台形制的变迁 137
第二节 庙戏活动 144
第三节 勾栏的繁盛 149
下编 元杂剧与南戏 167
第一章 元杂剧:时代的激愤 167
第一节 元杂剧的创作 167
第二节 贫困的文学 170
第三节 作者内心二极 180
第四节 宣泄的直白 191
第二章 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 203
第一节 生平与作品 203
第二节 激烈壮阔的美学风格 211
第三节 惊天动地《窦娥冤》 218
第四节 戏剧冲突的明确二极 223
第五节 不朽的丰碑 229
第三章 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238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 238
第二节 千古传颂《西厢记》 242
第三节 《西厢记》的形象画廊 252
第四节 王实甫的艺术造诣 262
第四章 马、白、郑三大家 271
第一节 马致远的慨叹 271
第二节 白朴的怨愤 284
第三节 郑光祖的自强 295
第五章 一些特色剧作家 307
第一节 公案剧:孟汉卿的《魔合罗》 307
第二节 李逵戏: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312
第三节 伦理剧:秦简夫的《东堂老》 316
第四节 杨梓的忠臣义士剧 321
第六章 一些剧作家的倾向 327
第一节 社会意识:张国宾与李潜夫 327
第二节 幽默:郑廷玉与孔文卿 333
第三节 女性视角:杨显之、石君宝与尚仲贤 339
第四节 以道德医世的纪君祥、宫天挺 346
第五节 特例:李直夫的《虎头牌》 352
第七章 南戏:人生伦常 357
第一节 主旋律:悲欢离合 357
第二节 《荆钗记》 365
第三节 《刘知远白兔记》 371
第四节 《拜月亭记》 377
第五节 《杀狗记》 384
第八章 高明与《琵琶记》 390
第一节 高明其人 390
第二节 《琵琶记》的立意 395
第三节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407
第九章 戏曲理论的奠基 416
第一节 溯源 416
第二节 元代曲论概述 420
第三节 胡祗遹论表演 425
插图目录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