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波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4935638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资本理论和风险理论为基础,对西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景式分析和阐述,并结合中国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实践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目录 1

第一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2 理论依托与研究方法 9

1.3 研究特点和主要观点 11

1.4 研究的逻辑思路和全书框架 13

第二章 资本充足率的两个理论基础 17

2.1 资本理论 17

2.1.1 资本的含义 18

2.1.2 资本的来源与形态 20

2.1.3 资本的构成 22

2.1.4 资本结构理论 26

2.1.5 银行资本的构成与特点 33

2.1.6 银行资本的功能与作用 37

2.1.7 适度资本需要量的理论分析 43

2.2 风险理论 46

2.2.1 风险的一般理论 46

2.2.2 金融风险的定义与特征 49

2.2.3 金融风险的种类 51

2.2.4 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理论与假说 54

2.2.5 信息经济学关于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的理论 58

2.2.6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及金融风险传染理论 63

第三章 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标准与国际规则 69

3.1 资本充足性衡量标准的演变 69

3.1.1 资本充足性的评价指标 69

3.1.2 资本充足性衡量标准的演变 71

3.1.3 资本充足性的影响因素 78

3.2 《巴塞尔协议》确立了国际银行业统一的资本标准 82

3.2.2 《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 83

3.2.1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 83

3.2.3 《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87

3.2.4 《巴塞尔协议》的局限性 88

3.3 《新资本协议》: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新框架体系 89

3.3.1 《新资本协议》的诞生与五大原则 89

3.3.2 《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 91

3.3.3 《新资本协议》的主要进步与创新 97

第四章 《新资本协议》的理论分析 99

4.1 《新资本协议》理论上的成就 99

4.1.1 资本控制与银行风险间的关系得以建立 100

4.1.2 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得以体现 104

4.1.3 具有“三道防线”(三大要素)的风险监管框架得以形成 117

4.2 《新资本协议》有待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 120

4.2.1 银行面临全部风险的涵盖问题 121

4.2.2 亲经济周期效应加剧了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22

4.2.3 银行风险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与可比性问题 123

4.2.4 国家信用与经济金融化水平较低国家的特殊性问题 124

4.2.5 标准法中风险权重分类及短期信用期限问题 124

4.2.6 内部评级法中不同质资产风险衡量的一致性问题 125

4.2.7 操作风险评估中的技术问题 126

4.2.8 准备金提取与资本管理协调问题 126

4.2.9 适度信息披露问题 127

4.3 《新资本协议》在国际银行业的适用性问题 129

4.3.1 国际金融组织对适用性的争论 129

4.3.2 商业银行对适用性提出的意见 135

4.3.3 适用性问题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138

4.3.4 《新资本协议》对监管当局的挑战 142

4.4 《新资本协议》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145

4.4.1 国别差异条款:灵活性不够 145

4.4.2 监管中使用外部评级结果确定风险权重的条件还不成熟 146

4.4.3 给予中小企业优惠风险权重不适合我国国情 147

4.4.4 我国监管当局尚不完全具备《新资本协议》要求的监管水平 148

4.4.5 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新资本协议》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50

第五章 资本充足率管理:中国的实践 152

5.1 历史纵览: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管理 152

5.1.1 特区银行业的率先改革 153

5.1.2 制定全面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未来资本管理的“紧箍咒” 154

5.1.3 制定资本充足率标准: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促进机制 156

5.2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结构现状 159

5.2.1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结构 160

5.2.2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结构 165

5.2.3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下的成因:以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分析对象 169

5.2.4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的危害 171

5.3 《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73

5.3.1 最低资本标准(第一支柱)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74

5.3.3 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第二支柱)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76

5.3.2 操作风险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76

5.3.4 市场纪律(第三支柱)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77

5.3.5 总体资本水平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178

5.4 跟踪《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修订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179

5.4.1 《充足率办法》的核心内容设计 179

5.4.2 对《充足率办法》的分析与评价 183

第六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机制和政策环境 190

6.1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机制 190

6.1.1 降低风险资产 191

6.1.2 提高核心资本 197

6.1.3 增加附属资本 202

6.2 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政策环境 203

6.2.1 内源资本补充政策:减轻银行税负,加大营业税返还 204

6.2.2 外源资本补充政策:发行次级定期金融债券 207

6.2.3 国内资本联合政策:鼓励银行业并购重组 211

6.2.4 国外资本运用政策: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217

第七章 资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222

7.1 资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224

7.1.1 资本的风险价值理论 225

7.1.2 资本的风险收益理论 232

7.1.3 资本成本理论 237

7.2 银行资本管理的实践 242

7.2.1 银行资本水平的确定 243

7.2.2 银行内部资本配置 250

7.2.3 银行资本结构的确定 263

7.3 银行资本管理方法的创新——经济增加值(EVA) 276

7.3.1 什么是经济增加值 276

7.3.2 EVA的功能 278

7.3.3 EVA在银行业的应用 279

7.4.1 红利分配政策 282

7.4 银行资本管理的必备工具 282

7.4.2 权益工具 285

7.4.3 混合型权益工具 290

7.4.4 债务工具 295

7.4.5 资本管理工具的财务比较分析 298

7.4.6 资本结构管理和剩余资本处理 299

附录 304

资本定义 304

表内资产风险权重表 306

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及表外项目的定义 307

市场风险资本计算的标准法 308

信息披露的内容 314

参考文献 318

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