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电 贺函 1
目录 1
前言 1
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张明 1
贺电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1
张明同志致开幕词 1
照片 1
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 1
高维真同志讲话 2
宋来君同志致欢迎词 2
贺电 上海民生实业总公司、上海华夏扶贫基金会 2
侯继唐同志讲话 3
武训塑像揭幕式 3
贺信 山东省文物事业管理局 3
武训碑廊 4
光大武训精神,实施科教兴国 高维真 4
贺信 安徽师范大学 4
李增珠同志致闭幕词 4
贺信 聊城地区文化局、聊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聊城地区博物馆 5
与会部分专家、学者合影 5
贺辞 孙起孟 6
在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上的讲话 侯继唐 7
武训先生故居纪念馆 孙起孟 7
贺信 邓兆祥 7
题词 7
为武训纪念馆书 胡绳 8
贺函 翟向东 8
在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上的致辞 宋来君 8
武训纪念馆扩建志庆 邓兆祥 9
贺函 徐运北 9
赞武训勉今人 赵健民 10
弘扬武训精神、发展冠县教育事业——在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上的讲话 呼丙旭 10
贺函 何鲁丽 10
贺函 王黎之 11
祝临清武训小学复办 丹彤 11
贺电 陶城 12
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 端木蕻良 12
贺信 陶城 13
祝武训研讨会成功 北京师范大学 13
贺电 陆懋曾 15
在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李增珠 15
贺信 崔惟琳 16
贺电 梁步庭 17
贺函 丁方明 18
武训先生画赞 陶行知词 陶城曲 19
歌曲 19
何于一丐作苛求 臧克家词 陶城曲 20
武训颂 陶行知词 陶城曲 21
《武训传》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里? 张劲夫 21
武训颂 陶行知词 陶城曲 22
张劲夫同志来信 24
鲁迅没有否定过武训 李公天 25
何于一丐作荷求——兼论电影《武训传》应当复出 孙永都 31
我对先父陶行知先生与武训先生的一些认识 陶城 45
用另一双眼睛看武训 林乃忠 61
试论武训感化教育方式的现实运用及其条件 张经济 66
论武训的人生观 尹祥霞 谷国华 72
浅析武训的“义利观” 李义善 84
也谈陶行知提倡武训精神 谷国华 尹祥霞 96
农民教育家武训 马明琴 103
武训先生——伟大的教育事业家 于书堂 112
谈谈深入研究武训精神的问题 李光耀 徐广祜 114
评价武训之我见 康国俊 118
中国传统思想与武训兴学实践 刘清月 126
武训研究述评 吴晓奎 陈成瑞 132
武训评价散论 杨国藩 143
武训办学与希望工程 丁方明 149
弘扬武训兴办“义学”的精神 李武林 153
武训·五训·吾训 冯国晨 160
喜见武训精神再现 申海田 166
武训精神及其在当今的意义 刘文学 171
为了黄河故道的明天 么富江 178
孙之?先生三画武训 孙静 185
赵丹与武训 赵长聚 童子安 梁秀申 188
何思源与武训 邢培华 马立珍 赵秀玲 194
李士钊与武训 邢培华 张庆年 200
武训兴学与临清 修东海 207
武训档案文献史料概览 邢培华 212
武训后人更重教 贾建舟 刘磊 220
用时代眼光看武训——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综述 弓强 222
弘扬武训兴学精神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综述 张国红 225
弘扬武训精神,振兴人民教育——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综述 邢培华 吴晓奎 马明琴 228
为纪念武训先生逝世一百周年征集诗文书画及文物的倡议书 235
第一次全国武训研讨会 238
在第一次全国武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张明 238
在第一次全国武训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李增珠 242
弘扬武训兴学精神 李光耀 247
武训兴“义学”的历史意义 李武林 253
纪念武训 学习武训 张永恩 262
奇特的文盲乞丐教育家 申海田 267
武训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 姜林祥 276
陶行知和武训 乔植英 283
武训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祁秀生 孟庆仁 296
陶行知心目中的“武训精神” 张经济 306
弘扬武训办学精神 发展人民教育 于超 309
武训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李泉 315
武训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李义善 324
武训生平及其研究系年 邢培华 马明琴 吴晓奎 赵长聚 336
弘扬武训兴学精神 振兴中华教育事业——第一次全国武训研讨会综述 马春庆 377
丐圣武训兴学记 张荣大 杨凤山 385
武训,一个永不抹灭的名字——一位流芳后世的教育事业家 张子杰 404
后记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