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编 中国自然灾害概况 1
目录 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4
20世纪世界巨大自然灾害 4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概况 6
综合活动程度概况 6
综合危害程度概况 10
巨灾和大灾 14
第一编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危害性时空分布 19
洪涝灾害 22
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 22
气象灾害 30
干旱灾害 30
风雹灾害 34
低温冷冻灾害 38
热带气旋灾害 42
地震灾害 46
构造地震灾害 46
地质灾害 58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58
地面沉降灾害 62
地面塌陷灾害 64
地裂缝灾害 66
海洋灾害 70
海洋灾害概况 70
风暴潮灾害 74
风暴海浪灾害和海冰灾害 76
赤潮灾害和海啸灾害 78
农业生物灾害 80
农作物虫害 80
农作物病害 84
农田杂草灾害 88
森林灾害 90
森林病虫鼠害 90
森林火灾 94
第二编 中国历史时期的自然灾害 99
隋前时期自然灾害 102
隋、唐、五代时期自然灾害 104
宋代自然灾害 106
元代自然灾害 108
明代自然灾害 110
清代自然灾害 112
中华民国时期自然灾害 114
中国自然灾害的历史演娈规律 116
第三编 中国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19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 122
人口受灾 122
房屋受灾 126
农作物受灾 130
自然灾害对产业和城市的危害 134
对农业的综合影响 134
对交通运输业的危害 138
对城市的威胁和危害 142
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50
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 150
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深度 152
自然灾害对资源环境的破坏 154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154
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 158
大灾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62
1959-1961年大面积旱灾 162
1998年大水灾 166
第四编 中国减灾工作现状和减灾能力分析 169
灾害监测网络 172
气象监测网、地壳运动与地震监测网 172
水文测站网和海洋灾害监测网 174
防灾工程 176
防灾工程分布 176
防灾工程概况 178
防洪工程效益 180
1949-1987年七大江河及太湖流域防洪效益 180
1998年长江中游防洪效益 182
气象减灾系统 184
气象监测系统 184
气象预报与服务系统 186
临汾市减轻地震灾害系统工程示范 188
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工程 188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92
防治崩塌、滑坡、泥石流 192
防治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 194
东川泥石流防治工程示范 196
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工程 200
生态林业工程 202
减灾能力分析 204
农业抗旱除涝能力 204
工程性防洪能力 208
非工程性防灾能力与灾后重建能力 212
综合减灾能力 214
苍溪县农业综合减灾示范 220
第五编 中国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发展趋势和风险预测 223
中国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226
地貌条件 226
地质构造条件 230
气候条件 234
海洋环境与陆地水文环境 238
社会经济条件 242
人为致灾活动 246
预测依据 250
21世纪初中国自然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250
发展趋势 252
21世纪初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分析 254
自然灾害风险概况 254
巨灾风险 256
第六编 中国减灾基本对策建议 259
建立减轻自然灾害综合管理系统 262
自然灾害综合管理系统模式 262
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测与预报 264
天文气象监测 264
海洋监测与陆地水文监测 266
地震信息综合监测 268
地质体活动性监测 270
加强综合防灾 272
非工程性防灾 272
工程性防灾 274
推进抗灾、救灾社会化 276
明确职责、协调行动 276
抗灾救灾社会化 278
发展灾害保险、提高社会承灾能力 280
保险业现状 280
保险与减灾 282
加强灾后重建综合管理与统一规划 284
综合管理的内容 284
建设减灾信息系统、加强灾害科学研究 286
中国减灾信息系统 286
加强减灾立法和法制教育 288
中国减灾立法的现状 288
扩展国际与地区间减灾合作与交流 290
减灾合作与交流 290
国内外“减灾十年”活动 292
参考文献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