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磁兼容性对系统效能的影响 1
1.1 引言 1
目录 1
第一篇 电磁兼容性概论 1
1.5 对可靠性的影响 2
1.4 对设计准则的影响 2
1.2 对精度的影响 2
1.3 对安全性的影响 2
1.8 电磁兼容性的效/费权衡 3
1.7 电磁兼容性与环境控制的关系 3
1.6 对质量保证的影响 3
2.2 电磁兼容性研究的范围 4
2.1 引言 4
第二章 电磁兼容性研究的基本内容 4
2.3 电磁兼容性工程管理 7
2.4 频谱利用与管理 8
2.5 电磁能的危害 10
2.7 电磁兼容性分析与预测 11
2.6 系统电磁兼容性研究 11
2.8 电磁兼容性标准、规范和手册 12
3.1 引言 14
第三章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14
3.2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概要 15
4.2 一般防护设计程序 18
4.1 引言 18
第四章 电磁兼容性设计程序 18
4.3 系统设计程序 20
4.4 电磁兼容性验收准则 23
5.4 电磁兼容性检验/证书要求 25
5.3 电磁兼容性大纲的文件和资料要求 25
第五章 电磁兼容性系统设计的检查内容 25
5.1 引言 25
5.2 电磁兼容性大纲的管理控制要求 25
5.6 系统适用性、工作环境和特殊考虑 26
5.5 设备及其特性的分类 26
5.7 系统分析 27
5.8 系统规范 28
5.10 电磁兼容性工程技术检查要领 29
5.9 电磁兼容性基本设计参量 29
1.1 引言 33
第一章 电磁兼容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33
第二篇 电磁兼容性管理 33
1.2 电磁兼容性管理的内容 34
1.3 电磁兼容性管理的方法 35
2.2 论证阶段 36
2.1 工程阶段的划分 36
第二章 工程阶段中的电磁兼容性工作内容 36
2.3 方案阶段 37
2.5 定型阶段 38
2.4 工程研制阶段 38
2.6 生产和使用阶段 39
3.2 电磁兼容性控制计划 40
3.1 电磁兼容性大纲 40
第三章 电磁兼容性管理的关键内容 40
3.4 工程频谱管理 42
3.3 电磁兼容性技术组 42
3.5 电磁环境考虑 45
3.6 电磁兼容性分析与预测 46
3.7 电磁兼容性试验 48
3.8 标准的应用和剪裁 49
3.9 技术评审 50
3.10 电磁兼容性培训 51
1.2 电磁干扰性质 53
1.1 定义 53
第三篇 电磁干扰特性和效应 53
第一章 概述 53
1.3.1 系统间电磁干扰 54
1.3 系统内和系统间电磁干扰 54
1.3.2 系统内电磁干扰 56
2.2.1 电磁干扰和干扰源的分类 58
2.2 电磁干扰源 58
第二章 电磁干扰与敏感性 58
2.1 引言 58
2.2.2 自然干扰源 59
2.2.3 人为干扰源 65
2.3.1 电磁干扰敏感性评定标准 82
2.3 敏感性 82
2.3.2 电磁干扰敏感机理 90
2.4 电磁干扰耦合 101
2.4.1 传导耦合 102
2.4.2 辐射耦合 104
3.2 术语 114
3.1 引言 114
第三章 静电特性与效应 114
3.3 静电起因及静电效应 115
3.4.1 ESD失效类型 121
3.4 静电敏感特性 121
3.4.3 失效机理 122
3.4.2 器件翻转 122
3.4.4 对ESD敏感的器件 124
3.5 火箭飞行过程中静电充电的机理 126
3.5.2 火箭发动机的静电充电作用 127
3.5.1 大气电场引起感应电荷 127
3.6.2 电弧放电 128
3.6.1 电晕放电 128
3.6 火箭飞行过程中静电放电的机理 128
3.6.3 表面电流放电 129
3.7.4 静电放电 130
3.7.3 摩擦起电 130
3.7 飞行器静电放电特性 130
3.7.1 沉积静电的影响(P—静电的影响) 130
3.7.2 山特·爱尔莫火花 130
3.8 飞机燃油系统的静电效应 131
3.7.5 交叉场梯度 131
4.2 自然雷电的电特性 133
4.1 引言 133
第四章 雷电特性与效应 133
4.2.1 雷电放电类型 134
4.2.2 雷电过程 136
4.2.4 电闪频谱 141
4.2.3 雷电性能数据 141
4.2.5 大气和大地中电场表达式 142
4.3.1 机械和热效应 144
4.3 效应 144
4.2.6 雷暴区与电闪密度 144
4.3.2 电效应 146
4.3.4 对飞行器的影响 148
4.3.3 对人员的影响 148
5.2.2 均匀大气层核爆炸产生的EMP 151
5.2.1 EMP产生的机理 151
第五章 核电磁脉冲特性与效应 151
5.1 引言 151
5.2 EMP源与EMP环境 151
5.2.3 地面与近地面爆炸产生的EMP 153
5.2.4 高空爆炸的EMP 154
5.2.7 内电磁脉冲(IEMP) 161
5.2.6 NEMP特性综述 161
5.2.5 电磁脉冲与雷电冲击的比较 161
5.2.8 系统电磁脉冲(SGEMP) 162
5.3.2 电磁脉冲在电性小的导体中的感应 163
5.3.1 概述 163
5.3 核电磁脉冲在电气系统中的感应 163
5.3.6 传导的电磁脉冲 167
5.3.5 EMP通过缝隙和孔洞的耦合 167
5.3.3 EMP在较大结构物中的感应 167
5.3.4 EMP通过屏蔽和机壳的耦合 167
5.4.1 工作失灵 171
5.4 电气系统的敏感性 171
5.4.3 相对灵敏度 172
5.4.2 功能损坏 172
5.4.4 损坏阈值 174
5.4.6 电路敏感性分析 175
5.4.5 电缆的损坏 175
6.2.1 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机理 177
6.2 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77
第六章 射频辐射的危害性 177
6.1 引言 177
6.2.2 对生物的危害性 181
6.2.3 射频辐射对人体危害标准 185
6.3.2 电爆管类型及起爆原理 191
6.3.1 概述 191
6.3 射频辐射对军械系统电爆装置的危害 191
6.3.4 安全距离 194
6.3.3 危害电爆装置的潜在干扰源 194
6.3.5 安全系数 195
6.4.1 燃烧的物理性能 196
6.4 射频辐射对燃油的危害 196
6.4.2 燃料特性 198
6.5.1 危害性 200
6.5 射频辐射对元器件和设备的危害 200
6.5.2 电磁危害性的控制 201
6.5.3 保护设备免遭电磁辐射危害的方法 202
6.5.4 干扰功率传输和转换 203
1.1.2.1 瓷介电容器 205
1.1.2 电容器选择 205
第四篇 电磁兼容性设计 205
第一章 元器件选用 205
1.1 电容器 205
1.1.1 引言 205
1.1.2.7 电解电容器 206
1.1.2.6 玻璃釉电容器 206
1.1.2.2 金属化纸介电容器 206
1.1.2.3 涤纶电容器 206
1.1.2.4 云母电容器 206
1.1.2.5 漆膜电容器 206
1.1.3 应用考虑 207
1.2.2.1 合成电阻器 212
1.2.2 电阻器选择 212
1.2 电阻器 212
1.2.1 引言 212
1.2.2.3 线绕电阻器 213
1.2.2.2 薄膜电阻器 213
1.2.2.6 敏感电阻器 214
1.2.2.5 固定薄膜电阻网络 214
1.2.2.4 可变电阻器 214
1.2.2.7 各种电阻器的电流噪声、电压系数、阻值、功率范围和温度系数 216
1.2.3 应用考虑 217
1.3.1 电感器 221
1.3 磁性元件 221
1.3.1.1 电感器参数 222
1.3.1.2 电感器应用考虑 223
1.3.1.3 有关电感器的电磁干扰问题 224
1.3.2.1 电源变压器 225
1.3.2 变压器和磁耦合元件 225
1.3.2.2 信号和脉冲变压器 229
1.3.2.4 隔离变压器 231
1.3.2.3 抗干扰变压器 231
1.3.2.5 中和变压器 232
1.3.2.6 铁氧体珠 234
1.4.1 电磁继电器 236
1.4 继电器 236
1.4.2 固态继电器 239
1.4.3 应用考虑 243
1.5.1 辉光和电弧现象 245
1.5 开关 245
1.5.2 开关的动态过程 246
1.6.1 连接器中的交扰 248
1.6 连接器 248
1.5.3 开关自身触点的保护 248
1.5.4 减少感性负载的开关瞬态 248
1.5.5 保护器件的选择 248
1.6.2 特性阻抗和失配 249
1.6.3 接触阻抗和插入损耗 251
1.6.6 滤波器插脚连接器和压敏电阻插脚连接器 252
1.6.5 浮地连接器 252
1.6.4 转移阻抗与屏蔽效能 252
1.7.1 同轴电缆与屏蔽双绞线的比较 253
1.7 电缆 253
1.6.7 同轴连接器 253
1.7.3 引出端的效应 254
1.7.2 编织屏蔽 254
1.7.4 带状电缆 255
1.7.5 各种电缆形状的磁屏蔽效能 256
1.8.1 敏感度门限值的确定 257
1.8 模拟和逻辑有源器件 257
1.8.2 晶体管噪声和电磁干扰情况 265
1.8.3 模拟器件 269
1.8.5 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 275
1.8.4 逻辑器件 275
1.8.6 微电子器件的静电放电(ESD)敏感度 281
1.8.7 电子管 282
1.9 光纤光缆 284
1.9.2 光纤尺寸 285
1.9.1 光纤光缆类型 285
1.9.4 在数字光纤系统中的元件布置 286
1.9.3 光纤应用的一般电磁干扰防护措施 286
1.10.1.1 印制电路的阻抗 291
1.10.1 单面板 291
1.9.5 光纤适配器 291
1.9.6 光纤传输系统的防辐射 291
1.10 印制电路板 291
1.10.1.2 线路板布线 294
1.10.2 双面板 295
1.10.3 多层板 296
2.1 引言 298
第二章 设备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298
2.2.1 选择准则 301
2.2 电源及其变换 301
2.2.2 电源变换方法 302
2.2.3 无工频变压器开关电源 304
2.3.1 基本的整流器 311
2.3 交流 直流整流所产生的电磁干扰 311
2.3.2 其他整流器的电磁干扰 319
2.3.3 减少整流器谐波的方法 320
2.4 来自开关变换的电磁干扰 322
2.4.1 电网的传导差模干扰 323
2.4.3.3 机械结构抑制技术和高频滤波 329
2.4.3.2 晶体管上升和下降时间的控制 329
2.4.2 输出导线上的纹波 329
2.4.3 内部辐射干扰的抑制 329
2.4.3.1 快(软)恢复二极管的应用 329
2.5.1 半导体开关器件 332
2.5 元器件和电路设计考虑 332
2.4.3.4 变压器和电感器的EMI抑制技术 332
2.4.4 未来低干扰设计的两个主要改进 332
2.5.2 电容器 336
2.5.3 电感器 338
2.5.4 变压器 339
2.5.5 铁氧体和铁氧体磁珠 341
2.5.6 导体 342
2.5.9 滤波器 343
2.5.8 机械触点的保护 343
2.5.7 电阻器 343
2.5.10 屏蔽 344
3.2 电源EMI滤波器 345
3.1 引言 345
第三章 电磁干扰滤波器设计 345
3.2.3 电源EMI滤波器的网络结构 347
3.2.2 共模和差模干扰信号 347
3.2.1 电磁环境 347
3.2.4 插入损耗 353
3.2.5 开关电源的噪声等效电路和EMI滤波器 361
3.2.6 EMI滤波器应用举例 366
3.2.7 电源EMI滤波器的技术参数 374
3.2.9 电源EMI滤波器的安装及标识 379
3.2.8 交流三相供电电源EMI滤波器 379
3.2.10 电源EMI滤波器的网络结构和外形特点 385
3.3.1 损耗线EMI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393
3.3 损耗线EMI滤波器 393
3.3.2 损耗线EMI滤波器的结构 395
3.3.3 损耗线EMI滤波器的安装 396
3.4.1 影响数字系统的EMI信号 397
3.4 数字信号线滤波器 397
3.3.4 电缆滤波器 397
3.3.5 滤波连接器 397
3.3.6 损耗线EMI滤波器与电源EMI滤波器的组合应用 397
3.4.2 数字信号线滤波器 399
3.4.3 磁性滤波 401
3.5.1 印制电路板EMI滤波器 403
3.5 印制电路板EMI滤波器 403
3.5.2 三引出端电容器 404
3.6.1.2 信号线滤波器 406
3.6.1.1 计算机房电源EMI滤波器 406
3.6 特种EMI滤波器 406
3.6.1 计算机房用EMI滤波器 406
3.6.2 EMP滤波器 408
3.6.1.3 控制线滤波器 408
3.7 反射EMI滤波器 409
3.8 专用滤波器 410
3.8.1 发射机滤波器 411
3.8.2 接收机滤波器 413
3.8.3 专用滤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415
4.2 天线集合的合理布置 418
4.1 引言 418
第四章 天线集合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418
4.2.1 确定带有天线的电子设备清单 419
4.2.5 数学模型法 420
4.2.4 缩尺模型法 420
4.2.2 确定天线的位置 420
4.2.3 天线布置性能判据 420
4.3.4 天线—船体耦合及其控制 421
4.3.3 天线—电缆耦合及其控制 421
4.3 天线集合的EMI控制 421
4.3.1 天线—天线耦合干扰及其控制 421
4.3.2 天线—设备耦合干扰及其控制 421
4.4.1.2 有源天线 422
4.4.1.1 宽带天线 422
4.4 天线的选型 422
4.4.1 减少天线数量 422
4.4.2 共体天线 423
4.4.1.3 相控阵天线 423
5.2.1 低频耦合 424
5.2 线间电磁耦合现象 424
第五章 电线电缆的分类与布局 424
5.1 引言 424
5.2.2 高频耦合 429
5.3.1 分类 430
5.3 一般设计要求 430
5.3.3 电缆的选用 432
5.3.2 最小间距 432
5.3.4 电缆和连接器 433
5.3.5 屏蔽层接地 436
5.3.6 安装控制 437
5.4.1.5 分系统互连线(Ⅵ类) 438
5.4.1.4 隔离线(Ⅴ类) 438
5.3.7 电缆标识 438
5.4 飞机布线 438
5.4.1 分类和说明 438
5.4.1.1 电气负载供电线(Ⅰ类) 438
5.4.1.2 电子负载供电线(Ⅱ类) 438
5.4.1.3 敏感电路(Ⅳ类) 438
5.4.3 屏蔽、屏蔽层接地和扭绞要求 439
5.4.2 最小间距 439
5.5.1.4 Ⅳ类电路——电引爆装置 440
5.5.1.3 Ⅲ类电路——低电平信号电路 440
5.5 航天器布线 440
5.5.1 分类和说明 440
5.5.1.1 Ⅰ类电路——电源和控制电路 440
5.5.1.2 Ⅱ类电路——高电平信号电路 440
5.5.3 屏蔽端接和屏蔽接地 441
5.5.2 屏蔽 441
5.5.1.5 Ⅴ类电路 441
5.5.4.4 天线电缆 442
5.5.4.3 电引爆装置 442
5.5.4 电路隔离 442
5.5.4.1 最小间距 442
5.5.4.2 连接器插针分配 442
5.6.2.2 特殊电缆敷设间距要求 443
5.6.2.1 电缆间距一般要求 443
5.6 舰船布线 443
5.6.1 分类和说明 443
5.6.1.1 一类电缆——电磁发射电缆(E) 443
5.6.1.2 二类电缆——电磁敏感电缆(S) 443
5.6.1.3 三类电缆——既有电磁发射又敏感的电缆(ES) 443
5.6.1.4 四类电缆——中性电缆(N) 443
5.6.1.5 五类电缆——专用电缆(X) 443
5.6.1.6 多芯电缆 443
5.6.2 最小间距 443
5.6.4 电缆屏蔽层接地 444
5.6.3 电缆选用 444
6.2.2 搭接电阻 446
6.2.1 搭接目的 446
第六章 搭接、接大地、接地 446
6.1 引言 446
6.2 搭接 446
6.2.3 直接搭接 447
6.2.4 间接搭接 453
6.2.6 腐蚀电位序和搭接金属的相容性 460
6.2.5 搭接表面处理 460
6.2.7 搭接方法 463
6.2.9 典型搭接结构 466
6.2.8 搭接设计指南 466
6.3.2.1 接地电阻 477
6.3.2 接地电阻要求 477
6.3 接大地 477
6.3.1 接大地的目的 477
6.3.3 土壤电阻率 478
6.3.2.5 雷电保护接地电阻要求 478
6.3.2.2 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要求 478
6.3.2.3 通信电子设备的接地电阻要求 478
6.3.2.4 飞机安全电气接地电阻要求 478
6.3.4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479
6.3.5 大地电极的类型 483
6.3.6 电极的接地电阻 485
6.3.8 减小电极接地电阻的措施 492
6.3.7 电极的瞬态阻抗 492
6.4.2 地线的阻抗 498
6.4.1 电子系统和设备接地目的 498
6.4 接地(信号地) 498
6.4.3 电子设备(或系统)接地类型 500
6.4.4 单元电路的接地 511
6.4.5 多级电路的接地 512
6.4.6 按地线性质分类敷设的复杂电子设备的接地 513
6.4.7 信号电路屏蔽罩的接地 514
6.4.8 地线中的干扰 516
6.4.9 减小地线干扰的措施 519
6.5.2 典型数字计算机的接地系统(单点接地) 523
6.5.1 金属船的接地系统 523
6.5 舰船设备接地要求 523
6.5.3 非金属船的接地系统 524
7.2 屏蔽效能 525
7.1 引言 525
第七章 屏蔽 525
7.3.1 电场屏蔽机理 526
7.3 电场屏蔽 526
7.3.2 电场屏蔽设计要求 527
7.3.3 电场屏蔽的典型结构 528
7.4 磁场屏蔽 531
7.4.1 单层屏蔽效能的计算 532
7.4.2 双层磁屏蔽效能的计算 533
7.4.4 磁屏蔽体的热处理 535
7.4.3 磁屏蔽体的结构 535
7.5.1 实心型屏蔽 537
7.5 电磁屏蔽 537
7.4.5 磁屏蔽体的设计要点 537
7.5.2 非实心型屏蔽 549
7.5.2.1 缝隙的屏蔽 550
7.5.2.2 通风孔的屏蔽 553
7.5.2.3 截止波导通风窗屏蔽效能估算 560
7.5.2.4 截止波导通风窗的设计 561
7.5.2.5 表头孔的屏蔽 562
7.5.2.6 调控轴的屏蔽 564
7.5.2.7 开关、指示灯的屏蔽 565
7.5.2.8 显示器的屏蔽 566
7.5.2.9 信号线在机箱出入处的屏蔽(电缆线连接器的屏蔽) 567
7.5.2.12 非实心型屏蔽体屏蔽效能计算 570
7.5.2.11 保险丝座的屏蔽 570
7.5.2.10 电源线的处理 570
7.6 电磁屏蔽设计导则 571
7.7.1 常用金属材料的相对电导率和相对磁导率及其屏蔽性能 573
7.7 屏蔽材料 573
7.7.2 导电衬垫 575
7.7.3 屏蔽用金属网 583
7.7.4 穿孔薄金属板 588
7.7.5 导电薄膜与透明导电玻璃、导电塑料 589
7.7.7 导电布、导电纤维与导电纸 591
7.7.6 屏蔽喷涂料 591
7.7.9 导电润滑脂 592
7.7.8 导电胶和导电填隙胶 592
7.7.11 常用磁屏蔽材料 593
7.7.10 导电橡胶 593
7.8.2 屏蔽室壁板的结构形式 599
7.8.1 屏蔽室的种类 599
7.8 屏蔽室设计 599
7.8.3 屏蔽室关键部分的结构 600
7.8.4 屏蔽室的谐振 602
7.9 电波暗室 604
7.8.5 屏蔽室的接地 604
7.10.1 屏蔽舱室的一般要求 605
7.10 舰船屏蔽舱室 605
7.11 方舱 606
7.10.2 屏蔽舱室的结构设计要求 606
8.1 引言 608
第八章 微电路电磁兼容性设计 608
8.2 数字微电路与模拟微电路的关系 613
8.3.1 数字逻辑噪声 614
8.3 数字电路的噪声干扰 614
8.3.2 内部噪声源 615
8.4 减小数字电路的噪声 617
8.3.3 数字电路接地噪声 617
8.4.1 减小电感 618
8.4.2 实际数字电路接地系统 619
8.4.3 减小环路面积 620
8.4.5 电源去耦 621
8.4.4 电源配电系统 621
8.4.7 去耦电容的类型和数值 622
8.4.6 大容量去耦电容 622
8.4.8 去耦电容器的布局 623
8.4.9 选择去耦方法 624
8.4.10 噪声电压设计目标 625
8.4.11 噪声电压测量与控制 626
8.5 数字电路的辐射 627
7.4.13 逻辑族 627
8.4.12 无用输入端的处理 627
8.5.1 集成电路差模辐射 628
8.5.2 环面积—控制差模辐射 629
8.5.4 傅里叶级数 630
8.5.3 环电流—控制差模辐射 630
8.5.5.1 电路板布线 632
8.5.5 印制电路板差模辐射的控制 632
8.5.5.2 多层板 634
8.5.5.3 底板 635
8.5.5.4 互连电缆 636
8.5.6 共模辐射 637
8.5.5.5 屏蔽电缆 637
8.5.7.2 电缆的去耦和屏蔽 639
8.5.7.1 共模电流和共模电压 639
8.5.7 共模辐射的控制 639
8.5.7.4 共模电流的测量 641
8.5.7.3 共模扼流圈 641
8.6 逻辑器件 642
8.6.1 逻辑电路的噪声抗扰度 644
8.6.1.1 交流噪声容限 645
8.6.1.2 噪声能量抗扰度 646
8.6.1.3 供电电源抗扰度和接地噪声 649
8.6.1.4 逻辑动态电阻与电磁干扰的关系 650
8.6.2 逻辑器件对带外电磁干扰的敏感度 652
8.6.1.5 电磁干扰对逻辑特性的影响 652
8.6.3 噪声发射 654
8.6.4 降低逻辑芯片中的电磁干扰 660
8.6.5 总线驱动器和接收器 662
8.6.6 驱动器/接收器电磁干扰的改善 664
8.6.7 微器件与其电磁干扰的影响因素 665
9.2.1 瞬态过程 669
9.2 感性负载瞬态抑制电路 669
第九章 典型电磁干扰抑制电路 669
9.1 引言 669
9.2.2 感性负载的瞬态抑制 671
9.2.2.2 压敏电阻电路 672
9.2.2.1 并接电阻 672
9.2.2.4 R—C网络 675
9.2.2.3 稳压管对电路 675
9.2.2.6 二极管与稳压管串接电路 679
9.2.2.5 二极管电路 679
9.2.2.7 耦合线圈电路 680
9.2.2.10 小结 682
9.2.2.9 受控可控硅电路 682
9.2.2.8 受控晶体三级管电路 682
9.2.3.1 电容器电路 686
9.2.3 开关触点保护网络 686
9.2.3.2 R—C保护网络 687
9.2.3.4 小结与举例 688
9.2.3.3 R—C保护网络 688
9.3.1.1 汇流条和电源馈线 690
9.3.1 电源去耦 690
9.3 去耦电路 690
9.3.1.2 并接电容器 691
9.3.1.3 R—C去耦电路 693
9.3.1.4 L—C去耦电路 695
9.3.2.2 调谐放大器的级间去耦 698
9.3.2.1 低频放大器的级间去耦 698
9.3.2 放大器去耦 698
9.3.2.3 射极跟随器 700
9.3.2.5 微波放大器去耦电路 701
9.3.2.4 VHF和UHF放大器去耦电路 701
9.4 平衡电路 702
9.4.1 平衡电路 703
9.4.2 共模抑制比 705
9.4.3 四芯电缆平衡结构降低容性耦合 707
9.4.4 扭绞线平衡结构减小感性耦合 709
9.4.5 差分放大器 710
9.4.6.1 单端混频器 714
9.4.6 平衡混频器 714
9.4.6.2 单平衡混频器 716
9.4.6.4 数字锁相环用作混频器 718
9.4.6.3 双平衡混频器 718
9.4.7 平衡调制电路 719
9.4.8.2 锁相环倍频器 721
9.4.8.1 乙、丙类放大器分析 721
9.4.8 平衡放大器 721
9.4.8.3 推挽放大电路 722
9.5.1 噪声消隐器 723
9.5 特殊噪声抑制电路 723
9.5.2 噪声抵消器 724
9.5.3.1 峰值限幅器 726
9.5.3 噪声限幅器 726
9.5.4 光耦合器与光缆 727
9.5.3.2 门控噪声限幅器 727
9.5.4.1 光耦合器 728
9.5.4.2 光缆和光缆通信 731
10.2 电爆装置元件选择 734
10.1 引言 734
第十章 电爆分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734
10.3.3 布线 735
10.3.2 电源 735
10.3 电爆分系统防射频危害设计 735
10.3.1 电气要求 735
10.3.10 点火线路 736
10.3.9 点火后的短路保护 736
10.3.4 导线分类 736
10.3.5 屏蔽 736
10.3.6 屏蔽帽 736
10.3.7 电缆 736
10.3.8 绝缘电阻 736
10.3.12 开关 737
10.3.11 连接器(插头座) 737
10.3.15 爆、不爆和解保、保险装置 738
10.3.14 电引爆器设计要求 738
10.3.13 机械要求 738
10.4 预防电磁辐射危害的标准 739
10.3.16 环境要求 739
10.5 防护措施 741
10.6 电爆分系统发火线路设计举例 744
11.2.1 ESD防护材料分类 753
11.2 静电防护材料 753
第十一章 静电防护 753
11.1 引言 753
11.2.3 成型的ESD防护材料 754
11.2.2 ESD防护材料的主要性能 754
11.2.4 局部抗静电剂 756
11.3.2 静电探测器 757
11.3.1 电离器 757
11.3 ESD防护设备 757
11.3.6 人体接地扣带 758
11.3.5 瞬态抑制器 758
11.3.3 防护地板 758
11.3.4 静电传感器和报警器 758
11.3.8 接地工作台 759
11.3.7 工作人员的服装 759
11.4 相对湿度 760
11.3.13 喷雾、清洗、油漆和喷砂设备 760
11.3.9 分流棒、线夹、导电泡沫材料 760
11.3.10 电气设备、工具、烙铁、焊料盒、波峰焊设备 760
11.3.11 试验设备 760
11.3.12 温箱 760
11.5 接地考虑 761
11.6 保护网络设计 763
11.7 信息技术设备设计中ESD防护 764
11.8 飞行器的ESD防护 775
11.9 火箭的ESD防护 776
11.10 燃油的ESD防护 779
12.3.1 高度低于100m的结构物 780
12.3 吸引面积 780
第十二章 雷电保护 780
12.1 引言 780
12.2 基本的保护要求 780
12.3.2 保护的圆锥区 782
12.5.1 雷电感应电压 783
12.5 飞机雷电防护考虑 783
12.4 雷电路径考虑 783
12.5.2 决定感应电压大小和类型的因素 784
12.5.3 几个特殊问题 785
12.5.4 设计的一般考虑 786
12.6.3 箭(弹)体结构 787
12.6.2 发射场地 787
12.6 火箭、导弹雷电防护考虑 787
12.6.1 发射时气象条件 787
12.7.1 危险估计 788
12.7 设备保护考虑 788
12.6.4 箭(弹)上仪器 788
12.6.5 发动机和电爆管 788
12.7.3 过电压保护装置 789
12.7.2 保护设计 789
12.7.4 其他措施 793
13.2.1 辐射危害场特性参数 796
13.2 电磁辐射危害性分析预测 796
第十三章 电磁辐射对人员和燃油危害的防护设计 796
13.1 引言 796
13.2.2 辐射危害场强度的确定 797
13.3.2 电磁辐射危害限值的确定 802
13.3.1 电磁辐射危害防护准则 802
13.3 电磁辐射对人员危害的防护设计 802
13.3.3 辐射危害防护设计 803
13.4.1 防护设计原理 806
13.4 电磁辐射对燃油危害的防护设计 806
13.3.4 对人员灼伤危害的防护设计 806
13.4.2 燃油防射频危害的设计 807
14.1 引言 811
第十四章 核电磁脉冲防护与加固 811
14.2.1 不连接(孔洞、缝隙)效应与防护技术 812
14.2 屏蔽 812
14.4 滤波器 813
14.3 设备的位置 813
14.2.2 贯穿导体 813
14.5.1 火花放电器与气体放电器 814
14.5 终端保护装置 814
14.5.3 半导体 816
14.5.2 变阻器 816
14.5.5 设计注意事项 817
14.5.4 火花隙放电器和滤波器混合装置 817
14.7 回避法 818
14.6 网络加固 818
14.8.1 电路布局设计规范 819
14.8 防EMP设计规范 819
14.8.2 屏蔽的设计规范 820
14.8.4 接地规则 821
14.8.3 电缆敷设设计规范 821
14.9 EMP加固设计 822
14.8.5 保护措施设计规则 822
14.9.2 加固保障试验 823
14.9.1 加固保障计划的制定 823
14.9.5 制定标准和规范 824
14.9.4 EMP加固保障的维持 824
14.9.3 系统规范中的EMP防护规则 824
14.10 EMP试验与评价 825
15.2 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指导思想 826
15.1 引言 826
第十五章 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826
15.3 兼容性设计的基本参数 828
15.4.1 一般要求 830
15.4 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 830
15.4.2 系统的兼容性要求 831
15.5.1 系统频段的选择和频率指配 832
15.5 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 832
15.5.2 电磁环境分析 835
15.5.3 电磁环境效应分析 839
15.6.1 系统总体布局设计 843
15.6 系统电磁兼容性控制设计 843
15.5.4 规范、标准的选用与剪裁 843
15.6.2 减小散射干扰的设计 849
15.6.5 分系统和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851
15.6.4 防雷电、防静电、防核电磁脉冲的设计 851
15.6.3 系统兼容性接口设计 851
15.6.6 敏感设备和分系统抗辐射干扰设计 852
15.6.7 设计中考虑使用兼容性 853
15.7.2 兼容性试验 855
15.7.1 兼容性状态跟踪控制 855
15.7 系统兼容性设计的保证 855
15.7.3 技术文件与评审 856
16.2.1 信号与频谱 857
16.2 电磁频谱 857
第十六章 频谱工程 857
16.1 引言 857
16.2.2 调制与带宽 859
16.2.3 波段划分及其命名 860
16.3.1 管理机构 861
16.3 频谱管理 861
16.2.4 频谱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861
16.3.2 我国无线电频谱管理的若干规定 862
16.3.3 无线电监测 864
16.3.5 战场无线电频率管理 865
16.3.4 频率指配 865
16.4.1 传播方式 871
16.4 电波传播 871
16.4.2 场强或路径损耗计算 872
16.5.1 短波预测与实时选频技术 873
16.5 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的若干技术 873
16.5.2 信息载体自适应技术 877
16.5.3 频率共用与频率再用 879
16.5.4 信道复用技术 881
16.5.5 码分多址与上频下时 883
16.5.6 频带压缩有关技术 885
16.6.1 频谱资源的开发 886
16.6 频谱资源的开发与频谱规划 886
16.6.2 频谱规划 888
17.1 引言 890
第十七章 C3I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890
17.2 C3I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特点及关键环节 891
点 892
17.3.2 通信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设计要 892
17.3 通信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892
17.3.1 C31系统的主要通信体制和通信手段 892
17.4.2 计算机局域网(LAN)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899
17.4.1 电磁环境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 899
17.4 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与设计 899
17.4.3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 902
17.5 TEMPEST要求及设计要点 906
18.1.2 TEMPEST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908
18.1.1 TEMPEST的概念 908
第十八章 TEMPEST及其有关技术 908
18.1 引言 908
18.2.1 屏蔽 909
18.2 TEMPEST有关技术与设计 909
18.2.4 热压密封技术 910
18.2.3 隔离与分红、黑区处理 910
18.2.2 滤波与吸收 910
18.3 TEMPEST标准与测试 911
18.2.8 改进信息技术设备 911
18.2.5 数据压缩技术 911
18.2.6 光纤应用 911
18.2.7 伪辐射技术 911
1.1 引言 913
第一章 基本原理 913
第五篇 电磁兼容性分析与预测 913
1.2 分级筛选原理 914
1.3 系统研制各阶段预测内容与要求 915
1.5 预测方程 916
1.4 预测型式 916
1.6 发射机模型 917
1.7 接收机模型 918
1.8.1 远场辐射表示法 919
1.8 天线模型 919
1.8.3 方向图分布函数 920
1.8.2 方向图特性的变化 920
1.9 传播模型 923
1.9.1 自由空间传播 925
1.9.2 地波传播 926
1.9.4 散射传播 927
1.9.3 电离层传播 927
2.1 引言 928
第二章 幅度筛选 928
2.2.1 基波发射幅度模型 929
2.2 发射机模型 929
2.2.2 谐波发射幅度模型 930
2.2.3 非谐波发射幅度模型 934
2.3.1 同频道敏感度阈值模型 935
2.3 接收机模型 935
2.3.3 带外敏感度阈值模型 936
2.3.2 邻近频道敏感度阈值模型 936
2.4.1 有意辐射区 940
2.4 天线模型 940
2.4.2 无意辐射区 943
2.4.3 天线有用区的确定 944
2.5 传播模型 947
3.1 引言 948
第三章 频率筛选 948
3.2.1 基波发射频率模型 951
3.2 发射机模型 951
3.2.2 谐波发射频率模型 956
3.3.1 同频道干扰频率模型 957
3.3 接收机模型 957
3.2.3 非谐波发射频率模型 957
3.2.4 发射机宽带噪声模型 957
3.3.2 邻近频道干扰频率模型 958
3.3.3 接收机乱真响应频率 960
3.5 传播模型 961
3.4 天线模型 961
4.2 发射机模型 962
4.1 引言 962
第四章 详细预测 962
4.3.1 互调模型 963
4.3 接收机模型 963
4.3.2 减敏模型 966
4.4.1 近场模型 968
4.4 天线模型 968
4.3.3 交调模型 968
4.4.2 时间依从关系 972
4.5.1.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974
4.5.1 传播模型 974
4.5 传播考虑 974
4.5.1.2 地波传播模型 975
4.5.1.3 电离层传播模型 989
4.5.2 传播损耗的概率分布 991
4.5.1.4 散射传播模型 991
5.1 引言 1000
第五章 性能预测 1000
5.3.2 清晰度指数 1001
5.3.1 清晰度记数 1001
5.2 工作性能考虑 1001
5.3 工作性能度量 1001
5.5 话音通信系统工作性能模型 1002
5.4 工作性能门限 1002
5.5.2 性能预测 1003
5.5.1 对收听者的干扰效应 1003
5.6 系统电磁效率模型 1004
6.2 系统间电磁干扰预测表格 1007
6.1 引言 1007
第六章 系统间电磁干扰预测与分析 1007
6.3.1 发射机—天线有效辐射功率(ERP) 1009
6.3 信噪比(S/N)预测 1009
6.3.4 检波前信噪比 1010
6.3.3 接收机—天线输入功率 1010
6.3.2 传播路径修正 1010
6.4 干扰—噪声比(I/N)的预测 1012
6.3.5 检波后信噪比 1012
6.5 简化形式预测方法 1019
6.6 系统电磁干扰预测模型示例 1025
7.1.1 耦合路径考虑 1038
7.1 系统内电磁干扰预测方法与步骤 1038
第七章 系统内电磁干扰预测与分析 1038
7.1.2 系统内电磁干扰预测方法 1041
7.1.3.1 显示画面设计 1044
7.1.3 电磁干扰预测和性能显示 1044
7.1.3.2 性能显示画面的应用 1045
7.2.1 公共地阻抗耦合 1046
7.2 耦合路径数学模型 1046
7.2.2 场—电缆共模耦合和地回路耦合 1047
7.2.2.1 电磁场与回路的耦合 1048
7.2.2.3 地回路耦合 1050
7.2.2.2 场—电缆共模耦合 1050
7.2.3.2 不平衡线对的差模耦合 1054
7.2.3.1 平衡线对的差模耦合 1054
7.2.3 场—电缆差模耦合 1054
7.2.4 电缆—电缆耦合 1057
7.2.5 共用电源耦合 1058
8.2 矩量法的基本理论 1062
8.1 引言 1062
第八章 共场地天线性能数模法预测与分析 1062
8.5 天线耦合度 1064
8.4 天线输入阻抗 1064
8.3 电流分布和天线方向图 1064
8.6 船壳与机身的电磁散射模型 1071
8.7 计算机图形模拟 1072
9.2 线天线近场预测与分析 1073
9.1 引言 1073
第九章 天线近场数模法预测与分析 1073
9.3.1 远场轴线上功率密度的计算 1074
9.3 面天线近场预测与分析 1074
9.3.2 近场轴线上功率密度的计算 1076
10.1 引言 1083
第十章 电磁兼容预测技术的应用 1083
10.4 场地选择 1085
10.3 性能预测 1085
10.2 系统影响的预测 1085
10.6 大功率影响 1086
10.5 频谱管理 1086
10.9 频谱特性数据的分析 1087
10.8 传输和耦合损耗问题 1087
10.7 制定规范与标准 1087
11.2 电磁兼容性数据库的设计要求 1089
11.1 电磁兼容性数据库概述 1089
第十一章 电磁兼容性数据库 1089
11.3.1 共用性能参数数据库 1090
11.3 电磁兼容性数据库的内容 1090
11.3.1.1 环境数据 1091
11.3.1.2 设备特性数据 1092
11.3.1.3 地形地物数据 1093
11.3.2.2 系统数据库内容 1094
11.3.2.1 数据组织 1094
11.3.2 系统数据库 1094
1.2.1 电磁环境电平 1096
1.2 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测量 1096
第六篇 电磁兼容性试验与测量 1096
第一章 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1096
1.1 引言 1096
1.2.2.1 概述 1097
1.2.2 宽、窄带电磁发射的鉴别和测量 1097
1.2.2.2 宽、窄带信号鉴别 1098
1.2.2.3 各种干扰测试设备宽、窄带电磁发射鉴别方法 1099
1.2.2.4 测量宽、窄带信号时电磁干扰接收机灵敏度的变化 1103
1.2.2.5 GJB152宽、窄带电磁发射鉴别实践 1105
1.2.3.1 电流法 1106
1.2.3 传导发射测量方法 1106
1.2.3.2 电压法 1107
1.2.3.3 电压法与电流法极限值和测试结果转换 1110
1.2.4 辐射发射测量方法 1111
1.3.1 传导敏感度测量方法 1112
1.3 设备和分系统电磁敏感度测量 1112
1.3.2 辐射敏感度测量方法 1113
1.3.3 辐射敏感度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 1114
1.4.1 电磁发射数据采集系统 1115
1.4 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自动测试系统简介 1115
1.4.2 电磁敏感度自动测试系统 1116
2.2.1 频谱特性测量的项目 1119
2.2 频谱特性测量的范围 1119
第二章 频谱特性的测量 1119
2.1 引言 1119
2.3.2 频谱特性测量的分类 1121
2.3.1 无线电频谱特性与电磁干扰特性的区分 1121
2.2.2 频谱特性测量的频率范围 1121
2.3 频谱特性测量内容 1121
2.3.3.1 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 1122
2.3.3 频谱特性的测量方法 1122
2.3.3.2 调制器带宽的测量方法 1123
2.3.3.4 辐射发射频谱特性的测量方法 1124
2.3.3.3 载频频率稳定度的测量方法 1124
2.3.3.5 接收机(非脉冲制)灵敏度的测量方法 1125
2.3.3.6 接收机(脉冲制)灵敏度的测量方法 1126
2.3.3.7 接收机选择性的测量方法 1128
2.3.3.8 接收机互调制特性的测量方法 1129
2.3.3.9 天线方向图的测量方法 1131
2.4.1 信号发生器 1132
2.4 频谱测量对测量仪器的要求 1132
2.4.2 设备的端接装置 1133
2.4.7 频率精度 1134
2.4.6 频谱分析仪 1134
2.4.3 选频电压表 1134
2.4.4 衰减器 1134
2.4.5 发射机信号的取样装置 1134
2.4.8 现代频谱特性测量中综合测试仪的使用 1135
3.2.1 漏电流测量 1137
3.2 电磁干扰滤波器安全性能参数的测量 1137
第三章 滤波器测量 1137
3.1 引言 1137
3.2.2 试验电压测量 1138
3.2.4 放电电阻测量 1139
3.2.3 绝缘电阻测量 1139
3.3.1 插入损耗的标准测量法 1140
3.3 电磁干扰滤波器插入损耗测量 1140
3.3.2 加额定电流/电压的测量及缓冲网络 1151
3.3.3 空载条件下插入损耗的测量 1154
3.3.5 在最恶劣条件下测量插入损耗 1155
3.3.4 插入损耗的现场测量法 1155
4.2.1.1 测试原理 1157
4.2.1 电位降法 1157
第四章 接大地电阻与搭接电阻测量 1157
4.1 引言 1157
4.2 接大地电阻测量 1157
4.2.1.3 测试电极的间隔与测试误差 1158
4.2.1.2 电位降法 1158
4.2.1.4 延伸的电极系统 1161
4.2.2 三点(三角)测量法 1162
4.2.1.5 测试设备 1162
4.4 搭接条阻抗测量 1164
4.3 搭接电阻测量 1164
4.4.1 插入损耗测量法 1165
4.4.2 扫频/T型分路器插入损耗测量法 1166
5.2 屏蔽效能测量的基本原理 1170
5.1 引言 1170
第五章 屏蔽效能测量 1170
5.3.2 小型电源变压器屏蔽盒磁屏蔽效能测量 1171
5.3.1 低频磁场测量探头 1171
5.3 低阻抗磁场屏蔽效能测量 1171
5.3.3 其他磁屏蔽体(罩)屏蔽效能的测量 1172
5.3.4 高频磁屏蔽效能测量 1174
5.4.1 平行板法 1175
5.4 高阻抗电场屏蔽效能测量 1175
5.4.3 孪生横电磁波室法 1176
5.4.2 平行板线和横电磁波室法 1176
5.5.1 带法兰的对接同轴线测量法 1177
5.5 平行波场屏蔽效能测量 1177
5.6 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 1178
5.5.2 时域测量法 1178
5.6.1 100Hz~20MHz范围内屏蔽效能测量 1179
5.6.2 300~1000MHz范围的屏蔽效能测量 1182
5.6.3 微波波段的屏蔽效能测量 1183
6.2.2 测试条件 1185
6.2.1 频率范围 1185
第六章 电磁环境测量 1185
6.1 引言 1185
6.2 危害电磁环境的测量方法 1185
6.2.3 电磁环境测试仪表 1186
6.2.4 对危害场测试准备 1188
6.2.5 危害电磁环境测量 1190
6.3.1 大气噪声和宇宙噪声测量 1194
6.3 背景电磁环境测量 1194
6.3.3 功能信号 1195
6.3.2 人为噪声测量 1195
6.4.3 分布式测量系统 1196
6.4.2 移动式测量系统 1196
6.4 测试系统 1196
6.4.1 固定式测量系统 1196
6.4.4 自动化测量系统 1197
7.2.1 现场测量 1198
7.2 天线干扰耦合测量分类 1198
第七章 天线干扰耦合测量 1198
7.1 引言 1198
7.3 测量界面 1199
7.2.3 模型测量 1199
7.2.2 模拟测量 1199
7.4.1 天线耦合度测量公式 1200
7.4 天线耦合度测量 1200
7.4.2 定向耦合器测量法 1201
7.4.3 常规测量法 1203
7.5 天线系统耦合度测量 1204
7.6 自由空间天线耦合度 1206
8.1 引言 1208
第八章 电线电缆耦合测量 1208
8.2 容性耦合测量 1209
8.2.2 测量扭绞线对容性耦合的影响 1210
8.2.1 测量屏蔽对容性耦合的影响 1210
8.2.3 测量距离对容性耦合的影响 1211
8.3 感性耦合测量 1213
8.3.2 测量扭绞对感性耦合的影响 1214
8.3.1 测量屏蔽对感性耦合的影响 1214
8.3.3 测量距离对感性耦合的影响 1215
8.4 混合耦合测量 1218
8.5 捆扎电线电缆的耦合测量 1219
8.5.2 感性线缆耦合测量 1220
8.5.1 容性线缆耦合测量 1220
8.6.1 印制电路板走线间耦合近似分析 1221
8.6 印制电路板走线间耦合测量 1221
8.6.2 测量方法 1224
9.2 人体静电放电模型 1227
9.1 引言 1227
第九章 静电放电测量 1227
9.2.2 静电放电敏感器件按敏感度分类 1228
9.2.1 静电放电敏感器件 1228
9.4.2 潜在故障试验 1229
9.4.1 步进应力试验 1229
9.3 试验类型 1229
9.4 试验方法 1229
9.4.6 信息技术设备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1230
9.4.5 组件和设备试验 1230
9.4.3 静电放电火花试验 1230
9.4.4 批样本试验 1230
9.4.7 电引爆器件的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1234
9.4.8 火箭静电放电的测量 1236
9.5.2 液体表面静电位的测量 1237
9.5.1 固体表面静电位的测量 1237
9.5 直流静电位的测量 1237
10.1 引言 1239
第十章 射频辐射对电爆分系统和燃油危害的测量 1239
10.2.2 电起爆器直流感度和射频感度对比试验 1240
10.2.1 样本容量、可靠性要求和费用考虑 1240
10.2 电引爆器统计试验法 1240
10.4.1 电磁环境电平要求 1249
10.4 军械系统中电爆分系统电磁兼容性安全裕度测试 1249
10.3 其他统计试验方法 1249
10.3.1 Probit方法 1249
10.3.2 Run Down方法 1249
10.3.3 非参数试验法 1249
10.4.3 鉴定试验需要的探测器 1250
10.4.2 电磁兼容性安全系数 1250
10.5.2 参数 1255
10.5.1 点火电平 1255
10.5 射频辐射对燃油危害测量方法 1255
10.5.3 试验设备和测试方法 1256
10.6.2 面电流测量 1257
10.6.1 金属物体感应电压测量 1257
10.6 金属物体感应电压和面电流测量 1257
11.2.1 试验波形 1260
11.2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 1260
第十一章 雷电放电敏感度测量 1260
11.1 引言 1260
11.2.2 波形的产生 1261
11.2.2.2 单极性冲击波发生器电路 1262
11.2.2.1 基本电路 1262
11.2.2.3 低输入阻抗的试验电路 1263
11.2.3 试验程序 1264
11.2.2.4 衰减振荡冲击波发生器电路 1264
11.3.1 飞机的鉴定试验 1265
11.3 飞机的雷电试验 1265
11.3.2 飞机的工程试验 1270
12.3 典型核电磁脉冲波形和基本注入参数 1277
12.2 核电磁脉冲模拟的分类 1277
第十二章 核电磁脉冲敏感度测量 1277
12.1 引言 1277
12.4.2 核电磁脉冲传导注入法 1279
12.4.1 核电磁脉冲模拟注入应用 1279
12.4 核电磁脉冲注入方法 1279
12.4.3 核电磁脉冲辐射场模拟装置 1280
12.4.4 面电流模拟 1281
12.5 核电磁脉冲测量技术 1282
12.5.1 电流探头 1282
12.5.2 电压探头 1282
12.5.3 磁场探头 1283
12.5.4 电场探头 1283
12.6 美军标准关于核电磁脉冲要求和测量方法 1285
12.7 核电磁脉冲系统试验和模拟 1297
12.7.1 全比例试验场试验 1297
12.7.2 核电磁脉冲模拟 1297
第十三章 系统电磁兼容性试验 1300
13.1 引言 1300
13.2 系统EMC试验项目 1300
13.2.1.1 试验目的 1301
13.2.1.2 试验对象和范围 1301
13.2.1.3 试验的一般原则 1301
13.2.1 安全裕度试验 1301
13.2.1.4 确定故障准则和安全系数的方法 1302
1 3.2.1.5 确定故障准则和安全系数实例 1303
13.2.2 电源特性测量 1307
13.2.3 载体产生的互调干扰试验 1308
13.2.4 设备相互干扰试验 1308
13.2.8 静电试验 1309
1 3.2.7 雷电试验 1309
13.3 系统EMC试验要点 1309
13.2.6 天线耦合测量 1309
13.2.5 电磁环境测量 1309
14.2 诊断指南 1311
14.1 引言 1311
14.2.1 一般诊断 1311
第十四章 电磁干扰诊断 1311
14.2.2 诊断细则 1312
14.2.2.1 天线 1312
14.2.2.3 接收机 1313
14.2.2.4 发射机 1313
14.2.2.2 天线馈线电缆 1313
14.2.2.5 终端设备和数字设备 1314
14.2.2.6 电源 1314
14.2.2.9 布线 1315
14.2.2.8 搭接 1315
14.2.2.10 接地 1315
14.2.2.7 电机 1315
14.3 典型的诊断方法 1316
14.2.2.12 滤波 1316
14.3.1 频谱分析仪法 1316
14.2.2.11 屏蔽 1316
14.3.2 分布式测量系统法 1318
14.4 电磁干扰诊断十例 1320
附录 1326
附录A 与电气和电子学科有关的国际组织名称及其缩写 1326
附录B 国内外电磁兼容性标准汇集(部分) 1328
附录C 无线电通信中所用的频率与各频段的命名 1346
附录D 与EMC有关的主要国际组织、出版物及学术会议简介 1347
附录E 几种辅助计算方法 1350
附录F 中国线规与英、美、德线规对照表 1356
附录G 部分RG电缆的主要结构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