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1
第一节 种和种下阶元 2
第二节 分类系统与高级阶元 6
第三节 命名法规 8
第四节 检索表(keys) 13
第五节 标本采集、鉴定和收藏 18
第二章 鸟纲分类概况 24
第一节 古鸟亚纲(Archaeornithes) 24
第二节 今鸟亚纲(新鸟亚纲,Neornithes) 24
第三节 基于DNA杂交的分类系统 32
第四节 鸟类的生态类群 35
第三章 中国鸟类分类各论 37
第一节 潜鸟目(Gaviiformes) 37
第二节 ??目(Podicipediformes) 38
第三节 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38
第四节 鹈形目(Pelecaniformes,全蹼目Steganopodes) 40
第五节 鹳形目(Ciconiiformes) 42
第六节 雁形目(Anseriformes) 44
第七节 隼形目(Falconiformes) 46
第八节 鸡形目(Galliformes) 49
第九节 鹤形目(Gruiformes) 51
第十节 ?形目(Charadriiformes) 53
第十一节 鸥形目(Lariformes) 57
第十二节 鸽形目(Columbiformes) 59
第十三节 鹦形目(Psittaciformes) 61
第十四节 鹃形目(Cuculiformes) 61
第十五节 ?形目(Strigiformes) 62
第十六节 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 64
第十七节 雨燕目(Apodiformes) 65
第十八节 咬鹃目(Trogoniformes) 67
第十九节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68
第二十节 ?形目(Piciformes) 70
第二十一节 雀形目(Passeriformes) 72
第四章 鸟类的分布 88
第一节 影响鸟类分布的自然因素 88
第二节 地理分布(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88
第三节 生态分布(ecological distribution) 95
第五章 鸟类的繁殖 100
第一节 领域 100
第二节 配偶 103
第三节 巢 106
第四节 卵和孵卵 110
第五节 雏及其生长发育 115
第六节 亲鸟抚育 118
第七节 鸟类繁殖的研究法 120
第六章 食物和食性 124
第一节 食物类型 124
第二节 取食器官 125
第三节 取食 过和与方法 126
第四节 鸟对食物的需要量及食物对鸟的限制作用 127
第五节 鸟类食性的变化 128
第六节 鸟类的社会性捕食习性 129
第七节 鸟类对水和盐的需要 130
第八节 鸟类食性研究法 131
第一节 鸟类行为的本质和决定因素 133
第七章 鸟类的行为 133
第二节 鸟类行为的分类 137
第三节 鸟类行为的研究方法 142
第八章 鸟类的发声 144
第一节 发声器官 144
第二节 鸟类鸣声的分类与功能 146
第三节 歌声与性别 150
第四节 鸟类鸣唱的周期 151
第五节 歌声的个体变异和方言 152
第六节 鸣唱的个体发生 152
第八节 鸟类的其他发声方式——机械声 154
第七节 声音的模仿 154
第九节 鸟类鸣声研究的记录法 155
第十节 研究鸟鸣的实践意义 157
第九章 羽毛及其脱换 159
第一节 羽毛 159
第二节 羽毛的脱换 167
第十章 鸟类的飞翔 175
第一节 鸟类是最适于飞翔生活的动物 175
第二节 翼的结构和类型 178
第三节 鸟类飞行动力学 179
第四节 鸟类飞行的起源和鸟类的祖先 184
第五节 鸟撞 185
第十一章 鸟类的迁徙 187
第一节 迁徙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187
第二节 鸟类的居留类型 188
第三节 鸟类迁徙的内容 189
第四节 鸟类迁徙行为形成的原因 196
第五节 鸟类迁徙和归巢(回归)的定向机制 199
第六节 鸟类迁徙的研究方法 203
参考文献 209
附录一 世界现存鸟类目、科系统 212
附录二 鸟类学之生僻字注间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