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 第1卷 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汝信主编;彭立勋,李鹏程副主编;凌继尧,徐恒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0448848
  • 页数:7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重要美学著作和美学家研究古希腊至中世纪各流派美学理论。

一 社会历史状况 3

目录第一编 古希腊美学导论 3

二 古希腊的文学艺术 8

三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脉络 15

第一章 希腊神话和史诗中的审美观 21

第一节 希腊神话和希腊美学 21

第二节 荷马史诗中的美学观念 26

一 宇宙观 27

二 审美观 29

三 艺术观 31

四 器物的美 33

第二章 早期希腊美学 37

一 数的和谐 38

第一节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38

二 艺术中的比例 43

三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的影响 47

第二节 赫拉克利特 50

一 艺术摹仿自然 50

二 美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3

第三节 恩培多克勒 55

第四节 德谟克利特 60

一 原子论美学观 61

二 艺术中的激情、灵感与对智慧的观照 63

第三章 智者和苏格拉底 68

第一节 智者 69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70

二 艺术制造幻觉 73

第二节 苏格拉底 78

一 美与效用的关系 79

二 人本主义的艺术意识 85

第三节 小苏格拉底派 88

一 麦加拉派 88

二 昔兰尼派 90

三 犬儒派 92

第四章 柏拉图 96

第一节 学术生涯及著作的风格 96

第二节 理式论 104

一 美的定义 104

二 理式的涵义 108

三 理式论的评价 112

第三节 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 115

一 “厄罗斯”的隐喻 115

二 “灵魂马车”的隐喻 120

第四节 现实中的美 122

一 宇宙学美学 123

二 和谐、比例、对称和尺度 129

第五节 艺术摹仿和摹仿艺术 136

一 艺术摹仿 137

二 诗、音乐、舞蹈、绘画 140

第六节 艺术教育 149

一 内容与方法 150

二 艺术教育的渗透性 152

第七节 艺术灵感 154

第八节 小结 157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 163

第一节 学术生涯及其特色 163

第二节 本体论美学 167

一 四因说 167

二 宇宙理性 178

第三节 美的本质和对象 181

一 美的本质 181

二 美的对象 183

第四节 诗学理论 191

一 摹仿 193

二 悲剧过失说 197

三 净化说 200

四 喜剧 207

五 史诗 209

第五节 修辞学理论和音乐理论 212

一 修辞学理论 212

二 音乐理论 218

第六节 其他艺术理论 220

一 对艺术的界定 220

二 艺术和审美 222

第七节 审美教育 224

一 闲暇 225

二 体育锻炼和音乐 226

第二编 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美学导论 233

一 社会历史状况 233

二 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的文学艺术 238

三 美学的演进轨迹及承上启下的作用 246

第一章 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早期的哲学美学 258

第一节 斯多亚派 258

一 斯多亚派美学的哲学基础 260

二 美在于适度和比例 264

三 对艺术的广义理解 273

第二节 伊壁鸠鲁派 280

一 伊壁鸠鲁 280

二 菲罗德谟 288

三 卢克莱修 293

第三节 怀疑论派 301

一 毕洛和学园派 301

二 恩披里柯 306

第一节 西塞罗 311

第二章 古罗马文艺美学 311

一 修辞学理论中的美学思想 312

二 折衷主义美学 320

第二节 贺拉斯 324

一 《诗艺》的主题和结构 325

二 理论渊源 331

三 基本的美学思想 333

第三节 维特鲁威 337

一 建筑的本质和要素 338

二 器物文化的创造原则 344

三 美的客观基础 348

第四节 朗吉弩斯 351

一 《论崇高》的结构和理论渊源 352

二 古典主义传统 357

三 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 360

第三章 普洛丁和新柏拉图主义 367

第一节 普洛丁 367

一 新柏拉图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 368

二 作为本体论的美学 373

三 审美知觉理论 385

四 艺术是理智美的闪光 395

五 普洛丁美学的影响   402

第二节 叙利亚和雅典新柏拉图主义   409

一 叙利亚新柏拉图主义   409

二 雅典新柏拉图主义   416

第三编 中世纪美学导论   427

一 欧洲文明的崛起与基督教的文化景观   427

二 中世纪美学的承前启后作用及其内在矛盾   441

三 中世纪的艺术形态及审美趣味 455

第一章 教父美学   469

第一节 大巴赛尔兄弟 472

一 对美的界定   472

二 艺术观与自然观   475

三 尼萨的格列高里   477

第二节 (托名)狄奥尼修斯   479

一 审美化的神学论证   480

二 绝对美与象征性   484

三 光的审美形而上学   488

四 美的动态结构   490

第三节 波埃修   492

一 音乐理论中的美学观念   492

二 哲学视界中的审美疑惑   497

第二章 奥古斯丁 500

第一节 奥古斯丁美学思想的渊源和理论特征 500

一 由美学起步的探索之路 502

二 奥古斯丁的人学观念 505

三 奥古斯丁的社会历史观 507

第二节 关于美与审美经验的学说 510

一 美在和谐、秩序和数的观念 510

二 美的层次论 513

三 美丑对比与多样统一 516

四 论审美经验 519

第三节 论艺术及艺术创作 522

一 论艺术 522

二 论艺术创作 526

三 论语言的符号功能 529

第三章 拜占庭美学 533

第一节 拜占庭人的世界观与美学观 535

第二节 圣像风潮的美学思考 540

一 圣像破坏运动的始末 541

二 圣像风潮的美学启示 543

第三节 艺术的理念及其风格的传播 547

一 艺术发展概况 547

二 艺术理念 553

三 拜占庭艺术的传播 556

第四章 前经院美学 560

第一节 爱留根纳 566

一 对现实美的肯定和美的特性分析 567

二 美的象征理论 570

三 艺术实践观 572

第二节 阿伯拉尔 573

一 辩证哲学观与理性伦理观 575

二 艺术情感论 577

第三节 维克多的雨格 581

一 美的类型说 581

二 论艺术的类型及其功能 584

第五章 经院论美学 588

第一节 奥沃金的威廉 591

一 从“善与恶”引出对“美与丑”的思考 592

二 美的关系论及感受性 594

第二节 哈勒斯的亚历山大 595

一 对真、善、美的区分 596

二 对美与艺术的进一步思考 598

第三节 格罗塞斯特 600

一 光与数学的美学观 601

二 论艺术的特性及其形式 603

第四节 波那文杜拉 605

一 基本美学观念 606

二 关于审美经验的理论 608

三 关于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610

第六章 托马斯·阿奎那 613

第一节 美的本体论 614

一 美与形式概念的关联 615

二 美与善的区分 618

三 人类的地位与人的美 621

第二节 构成美的三个要素 624

一 整一性或完善 626

二 比例或和谐 627

三 明晰 631

第三节 审美心理的探索 632

一 审美的心理要素 633

二 审美主客体的同一性 637

第四节 艺术哲学观 639

一 关于制作的艺术 639

二 文本意义的多重性 643

第七章 冲破神学樊篱的美学 646

第一节 维特洛 647

一 研究背景:视觉心理学的发展 647

二 视觉审美心理的探索 650

第二节 但丁 652

一 民族化语言的审美取向 653

二 《神曲》的人文主义闪光 658

第三节 民间文艺的审美趋向 662

一 民间文艺的兴起 662

二 民间文艺的审美趋向 667

第八章 中世纪美学的现代启示 672

第一节 宗教的神秘主义与审美的形上追求 672

第二节 审美形象中的寓意和象征 680

第三节 宗教经典的文化意象和审美内涵 689

参考文献 693

人名索引 698

术语索引 703

后记 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