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汉魏文学变迁大势 1
第二章 曹氏父子与建安诸子 10
第三章 七子之目 13
第四章 ?游与忧生 17
第二篇 本论 21
第一章 孔融学述 21
第一节 孔融生平考略 21
第二节 清流名士之身分 38
第三节 孔融之才情性格与政治立场 43
第四节 孔融诗文之风格 48
第五节 孔融肉刑议 52
第六节 孔融有关人物、地域优劣论探义 54
第二章 陈琳学述 60
第一节 陈琳生平考略 60
第二节 由应讥一文揣陈琳之政治思想 66
第三节 陈琳诗文特色 68
第四节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之时代意义 70
第三章 王粲学述 76
第一节 王粲生平考略 76
第二节 郑光祖王粲登楼杂剧纠谬 89
第三节 王粲与荆州学术 92
第四节 王粲之际遇、政治立场与心路历程 95
第五节 王粲之政治思想 99
第六节 王粲诗赋之特色及其评价 103
第四章 徐干学述 110
第一节 徐干生平考略 111
第二节 徐干之性行、志节与人生历程 116
第三节 徐干诗文之特色及其评价 120
第四节 徐干之政治思想 126
第五节 徐干之教学思想 136
第六节 徐干之哲学思想 140
第五章 阮瑀学述 145
第一节 阮瑀生平考略 145
第二节 阮瑀之才情、性格与政治立场 149
第三节 阮瑀之文章风格 151
第四节 阮瑀等咏史诗之旨义探讨 154
第五节 阮瑀驾出北郭门行之表现意识 156
第六章 应玚学述 161
第一节 应玚生平考略 161
第二节 应玚文章之低回风格 166
第三节 应玚文质论探义 169
第七章 刘桢学述 174
第一节 刘桢生平考略 174
第二节 刘桢之性格与政治立场 179
第三节 刘桢诗之风格与其评价 182
第四节 刘桢诗与王粲诗之比较 185
第五节 刘桢文气论索微 188
总论 192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