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气血脉形辨证的理论研究 2
绪论 2
目录 2
第一章 气血脉形辨证的理论基础 6
一、《黄帝内经》奠定了气血脉形辨证的理论基础 6
二、华佗、张仲景的主要贡献 9
三、晋、梁医家的重要作用 10
四、隋、唐医家的丰功伟绩 10
五、宋代医家的杰出贡献 11
六、金、元医家的卓越成就 12
七、明、清医家的重大突破 12
一、气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质 18
二、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18
第二章 气病证治 18
第一节 气的基本概念 18
三、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9
第二节 气的生成 19
第三节 气的生理功能 20
一、推动作用 20
二、温煦作用 21
三、防御作用 21
四、固摄作用 21
五、气化作用 22
第四节 气病证治 22
一、气滞证治 23
二、气逆证治 25
三、气虚证治 26
四、气陷证治 28
第三章 血病证治 30
第一节 血的生成 30
第二节 血的运行 31
第三节 血的功能 32
第四节 血病证治 33
一、充血证治 33
二、出血证治 38
三、血虚证治 41
四、血瘀证治 43
五、血毒证治 46
第四章 脉络病证治 51
第一节 脉络的基本概念 51
第二节 脉络的生理功能 52
第三节 脉络病证治 53
一、脉络失和证治 54
二、脉络阻塞证治 57
三、脉络失营证治 63
四、脉络损伤证治 65
第五章 形态病证治 69
第一节概述 69
第二节 脂肪变性 70
第三节 纤维化 72
第四节 萎缩 75
第五节 增生、肥大 79
第六章 气血脉形兼病证治 86
一、气滞血瘀,络阻形变 86
二、气虚血瘀,脉络梗塞 87
三、气血两虚,脉萎形消 87
四、络伤血溢,气随血脱 87
五、络伤血溢,瘀结成形 88
六、痰瘀阻络,互结成形 88
八、气血凝滞,络阻成痈 89
九、血虚络阻,色变形枯 89
七、邪客脉络,血泣而肿 89
十、血毒损络,络损形变 90
第七章 气血脉形辨证的科学意义 91
一、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92
二、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 93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96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96
五、揭示疾病的传变规律 97
六、判断疾病的预后 98
第八章 气血脉形辨证的适用范围 99
一、气病辨证的适用范围 99
二、血病辨证的适用范围 100
三、脉络病辨证的适用范围 101
四、形态病辨证的适用范围 102
第九章 气血脉形辨证与传统中医辨证理论的关系 104
一、气血脉形辨证与八纲辨证 104
二、气血脉形辨证与脏腑辨证 105
三、气血脉形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 106
四、气血脉形辨证与六经辨证 107
五、气血脉形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 107
六、气血脉形辨证与三焦辨证 108
七、气血脉形辨证与经络辨证 109
下篇 气血脉形辨证在临床上的应用 112
第一节 大叶性肺炎 112
第二节 胰腺炎 117
第三节 肾盂肾炎 120
第四节 盆腔炎 125
第五节 高脂血症 128
第六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0
第七节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133
第八节 高血压病 138
第九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43
第十节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147
第十一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49
第十二节 消化性溃疡 154
第十三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 157
第十四节 肝硬化 160
第十五节 前列腺增生症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