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1章 引言 1
1.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
1.2 未来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2
1.2.1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
1.2.2 先进信号处理技术 4
1.3 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实现技术的发展 5
1.4 本书的结构与特色 6
本章参考文献 7
第2章 移动信道与多载波系统 9
2.1 概述 9
2.2 移动信道 10
2.2.1 大尺度衰落 10
2.2.2 小尺度衰落 11
2.2.3 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WSSUS)信道模型 14
2.2.4 信号包络统计分布模型 16
2.2.5 信号功率谱模型 17
2.3.1 单载波与DS-CDMA 19
2.3 单载波与多载波系统分析 19
2.3.2 多载波与OFDM 21
2.3.3 OFDM与CDMA的结合 26
2.4 小结 31
本章参考文献 31
第3章 高效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33
3.1 概述 33
3.2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34
3.2.1 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差错控制 34
3.2.2 信道编码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35
3.2.3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 36
3.3 Turbo码的原理及相关技术 37
3.3.1 Turbo编码的基本概念 37
3.3.2 交织技术 38
3.3.3 Turbo码的译码 41
3.3.4 Turbo码的优势与应用 43
3.4 TPC码 44
3.4.1 TPC码的编码原理 44
3.4.2 TPC码的译码 46
3.5.1 LDPC码的定义 48
3.5 LDPC码 48
3.5.2 LDPC码的Tanner图表示 49
3.5.3 LDPC码的编码算法 50
3.5.4 LDPC码的译码 53
3.5.5 LDPC码的性能和优缺点 54
3.6 编码与高阶调制相结合 55
3.6.1 正交幅度调制及解调 55
3.6.2 高频谱效率的联合编码调制方案 58
本章参考文献 59
3.7 小结 59
第4章 多天线技术 61
4.1 概述 61
4.2 空时码 61
4.2.1 空时格码 62
4.2.2 空时分组码 64
4.2.3 空时编码的设计 69
4.2.4 分层空时码 72
4.3 基于特征空间的MIMO技术 75
4.4.1 空时分组码STBC及空间相关性影响 77
4.4 空间相关性对多天线技术的影响 77
4.4.2 分层空时码V-BLAST及空间相关性影响 78
4.4.3 基于特征空间的MIMO技术及空间相关性影响 79
4.5 小结 80
本章参考文献 81
第5章 多用户处理技术 82
5.1 概述 82
5.2 多址技术及其发展 83
5.3 多用户检测 85
5.3.2 线性多用户检测 86
5.3.1 最佳多用户检测 86
5.3.3 干扰删除技术 92
5.4 联合检测 94
5.4.1 联合检测基本原理 95
5.4.2 多天线联合检测 96
5.4.3 联合检测结合智能天线 98
5.4.4 联合检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中的应用 100
5.5 联合发送 102
5.5.1 联合发送基本原理 102
5.5.2 多天线联合发送 104
5.6 小结 106
本章参考文献 107
6.1 概述 110
第6章 链路自适应技术 110
6.2 自适应调制 111
6.2.1 基于门限判别的自适应调制 111
6.2.2 多载波多天线自适应调制 112
6.3 自适应功率和比特分配 116
6.3.1 自适应功率和比特分配原则 117
6.3.2 单用户子载波自适应分配算法分析 117
6.3.3 多用户子载波自适应分配算法分析 117
6.4.1 ARQ技术 118
6.4 自动请求重发(ARQ) 118
6.4.2 HARQ技术 120
6.5 信道预测 122
6.5.1 信道模型 122
6.5.2 线性预测技术 123
6.5.3 数据位置信道预测 124
6.6 链路自适应控制与双工方式 125
6.7 链路自适应有效性分析 126
6.7.1 帧结构与信道时变性的影响 127
6.7.2 额外信令开销的影响 128
6.8 小结 130
本章参考文献 131
第7章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133
7.1 超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与标准化 133
7.2 超宽带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134
7.2.1 超宽带技术的定义 134
7.2.2 超宽带技术的主要特点 136
7.3 超宽带无线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 136
7.3.1 超宽带脉冲信号的波形设计与产生 136
7.3.2 超宽带小型化天线设计与收发前端的联合优化设计理论研究 138
7.3.3 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与信道模型 140
7.3.4 高性能接收系统的理论与技术 143
7.4 IEEE 802.15.3a两大物理层方案 147
7.4.1 Multi-band DS-CDMA PSK MBOK UWB 147
7.4.2 Multi-band OFDM UWB 151
7.5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155
7.5.1 勘测成像领域 155
7.5.2 通信领域 157
7.6.1 DS-CDMA阵营 158
7.6 产业化新动向以及未来展望 158
7.5.3 汽车电子领域 158
7.6.2 MBOA阵营 159
7.6.3 UWB中国发展状况 160
7.7 小结 161
本章参考文献 161
第8章 移动通信信号处理的硬件实现技术 164
8.1 概述 164
8.1.1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字信号处理 164
8.1.2 数字信号处理器 166
8.1.3 浮点/定点处理器和算法的定点化 171
8.1.4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开发流程 173
8.2 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175
8.2.1 TI公司TMS320C6416T定点DSP 175
8.2.2 ADI公司TS201浮点DSP 177
8.3 阵列信号处理器 180
8.3.1 picoChip 181
8.3.2 可重配置阵列 183
8.3.3 FastMATH 185
8.3.4 现场可编程对象阵列 187
8.3.5 光处理器Enlight256 190
8.4 FPGA 192
8.4.1 Stratix Ⅱ/GX系列FPGA 193
8.4.2 Virtex 4系列FPGA 196
8.5 移动通信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实现 198
8.5.1 专用处理器、DSP、阵列处理器及FPGA的选择 198
8.5.2 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互连技术 200
8.5.3 并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202
8.6 移动通信信号处理系统实例 204
8.6.1 6个TS201的B2-AMC 204
8.6.2 Berkeley BEE系统 205
8.6.3 采用多种数字信号处理器件WCDMA信道板 206
8.6.4 BUPT C6416 CPCI系统 207
8.6.5 picoChip开发系统 208
8.6.6 基于picoChip的HSDPA微微蜂窝 209
8.6.7 Freescale的WCDMA/TD-SCDMA方案 209
8.6.8 Vanu公司的纯软件基站 210
8.7 小结 211
本章参考文献 212
缩略语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