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犯罪心理学的理解 1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念 1
一、什么是犯罪心理学 1
(一)犯罪和犯罪人 1
(二)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 2
(三)犯罪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3
(四)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 4
二、犯罪心理学与犯罪科学、心理科学的关系 4
三、为什么要学一点犯罪心理学 4
(一)有助于全面了解犯罪问题 5
(二)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5
(三)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活动的水平 6
(四)有助于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 6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7
一、人为什么会犯罪 7
二、哪些人有犯罪可能 7
三、犯罪人心理与正常人心理的区别 7
四、犯罪心理是怎样形成的 7
五、犯罪行为是怎样发生的 8
六、不同类型犯罪人犯罪心理与行为的特点 8
七、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什么样的心理 8
八、怎样预防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8
九、罪犯的心理诊断与矫治 8
第三节 研究犯罪心理学应注意的问题 9
一、犯罪心理学方法论 9
(一)犯罪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10
(二)犯罪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 11
二、犯罪心理学常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13
(一)观察法 13
(二)调查法 14
(三)实验法 15
(四)心理测验法 15
(五)归因法 15
(六)案例分析法 16
(七)数量统计分析法 16
三、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 16
(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16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17
(三)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17
(四)常规研究和采用现代方法技术的研究 18
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发展概况 18
一、国外犯罪心理学研究状况 18
(一)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8
(二)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 22
二、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思想 23
(一)关于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论述 24
(二)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 25
(三)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 25
三、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 26
第二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 28
第一节 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28
一、人生来就具有犯罪心理吗? 28
(一)先天论 28
(二)后天论 31
(三)犯罪心理是在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33
二、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34
(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个人因素 34
(二)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环境因素 38
三、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40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复杂、有机的整体系统 41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系统具有层次性 41
(三)犯罪心理原因系统的结构性 41
(四)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系统的动态性 42
第二节 犯罪心理形成过程 42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心理机制 42
(一)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 42
(二)观察学习与角色扮演机制 44
(三)自我强化机制 45
二、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 45
第三节 犯罪心理形成的规律 48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是个体内外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48
二、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恶性发展过程 48
三、犯罪心理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 49
第三章 犯罪行为的发生 51
第一节 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 51
一、犯罪动机 51
(一)什么是犯罪动机 51
(二)犯罪动机的类型 53
(三)犯罪动机的形成 54
二、犯罪目的 56
(一)什么是犯罪目的 56
(二)影响犯罪目的确定的因素 57
(三)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之间的关系 58
三、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 60
(一)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行为统一于犯罪活动之中 60
(二)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行为的关系 60
第二节 制约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 61
一、犯罪行为人因素 61
(一)犯罪行为人的身心条件 61
(二)犯罪人具有作案的知识和技能 62
(三)行为人对作案方式、时机及作案工具的选择 63
二、犯罪行为情境因素 63
(一)什么是犯罪情境? 64
(二)犯罪情境构成要素 65
第三节 犯罪行为发生过程及其模式 67
一、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 67
二、犯罪行为发生模式 68
(一)一般模式 68
(二)特殊模式 71
第四章 犯罪心理发展变化 73
第一节 犯罪人在不同阶段中的心理状态 73
一、犯罪行为人犯罪前的心理状态 73
(一)犯罪人的自我辩解 73
(二)犯罪决意形成状态 75
(三)等待犯罪时机中的焦虑状态 76
二、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76
三、犯罪后的心理状态 77
(一)情绪表现 77
(二)异常行为表现 78
第二节 犯罪过程中动机的发展变化 79
一、影响犯罪人犯罪动机发展变化的因素 79
(一)外部因素 79
(二)内部因素 82
二、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的动机冲突 82
(一)双趋冲突 82
(二)双避冲突 83
(三)趋避冲突 83
三、犯罪动机变化的形式 83
(一)犯罪动机的派生 84
(二)犯罪动机的转移 84
(三)犯罪动机的重合 85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85
一、犯罪心理结构概述 85
(一)什么是犯罪心理结构 85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要素 86
二、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变化的因素 91
(一)主体外因素 91
(二)主体因素 93
三、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和弱化 94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 94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 96
第五章 犯罪类型心理 98
第一节 物欲型犯罪人的心理 98
一、什么是物欲型犯罪 98
二、物欲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99
(一)物欲型犯罪人的一般心理特点 99
(二)物欲型犯罪的行为特征 101
三、几种主要的物欲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02
(一)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02
(二)盗窃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02
(三)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04
(四)贪污、受贿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05
第二节 性欲型犯罪心理 106
一、什么是性欲型犯罪 106
二、性欲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07
(一)性欲型犯罪的动机 110
(二)腐朽的性意识、性观念 111
(三)消极的个性品质 111
(四)利用被害人的心理 112
三、几种主要的性欲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12
(一)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12
(二)聚众淫乱犯罪人心理特点 113
(三)女性性欲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14
第三节 情绪型犯罪心理 122
一、什么是情绪型犯罪 122
二、情绪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23
(一)偏激的认识特点 124
(二)消极的情绪、情感品质 125
(三)异常的自尊心理水平 126
(四)较低的挫折承受力 126
三、几种主要的情绪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27
(一)反社会情感的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27
(二)消极心境的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28
(三)激情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28
(四)应激状态的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29
第四节 信仰型犯罪心理 130
一、什么是信仰型犯罪 130
二、主要类型的信仰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31
(一)政治信仰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31
(二)封建迷信信仰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133
第六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 137
第一节 初犯和偶犯的心理 137
一、初犯、偶犯的概念 137
(一)初犯的概念 137
(二)偶犯的概念 137
二、初犯和偶犯的区别 138
(一)年龄差异 138
(二)犯罪人的心理结构差异 139
三、初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39
(一)初犯的心理特征 139
(二)初犯的行为特征 143
四、偶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44
(一)偶犯的心理特征 144
(二)偶犯的行为特征 146
第二节 累犯和惯犯的心理 147
一、累犯和惯犯的概念 147
(一)累犯的概念 147
(二)惯犯的概念 148
二、惯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49
(一)惯犯的心理特征 149
(二)惯犯的行为特征 152
三、累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54
(一)累犯的心理特征 154
(二)累犯的行为特征 158
第三节 职业犯心理 159
一、职业犯的概念 159
(一)什么是职业犯 159
(二)西方学者对职业犯的理解 160
(三)职业犯与惯犯的异同 161
二、职业犯的心理特征 161
(一)动机特征 161
(二)性格特征 161
三、职业犯的行为特征 162
(一)犯罪行为的严密性 162
(二)犯罪行为的多方向性 162
第七章 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 163
第一节 少年犯罪心理 163
一、少年年龄特征与犯罪 163
(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164
(二)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的矛盾 165
(三)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 167
二、少年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68
(一)个性特征 168
(二)认识特征 169
(三)情感特征 170
(四)意志特征 170
三、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171
(一)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 171
(二)情境性 171
(三)戏谑性 171
(四)冲动性 172
(五)反复性 173
第二节 成年男性犯罪心理 174
一、成年男性的年龄特征与犯罪 174
(一)婚姻状况 174
(二)社会适应 174
(三)工作成就 175
(四)社会参与程度 175
二、成年男性犯罪的心理特征 175
(一)个性特征 175
(二)认识特征 176
(三)情绪情感特征 177
(四)意志特征 178
三、成年男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178
(一)预谋性 178
(二)独立性 179
(三)功利性 179
第三节 老年犯罪心理 179
一、老年年龄特征与犯罪 179
(一)社会适应障碍 179
(二)家庭关系障碍 180
(三)性心理障碍 181
二、老年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182
(一)个性特征 182
(二)认识特征 183
(三)情绪情感特征 184
(四)意志特征 185
第四节 女性犯罪心理 185
一、女性性别特征与犯罪 186
(一)女子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不可塑性与心理发展的可塑性的矛盾 186
(二)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 187
(三)女性的依附心理强与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矛盾 187
(四)女性月经期与绝经期和犯罪的关系 188
二、女性犯罪心理特征 188
(一)个性特征 188
(二)认识特征 190
(三)情感特征 190
(四)意志特征 191
三、女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191
(一)从属性 192
(二)欺骗性 192
(三)冲动性 192
(四)性色彩浓厚 193
第八章 群体犯罪心理 194
第一节 群体犯罪心理概述 194
一、什么是群体犯罪 194
二、什么是群体犯罪心理 195
三、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 195
四、群体犯罪心理的一般特点 196
(一)犯罪人犯罪心理的相同、相似性 196
(二)犯罪人犯罪心理的相异、互补性 196
(三)群体犯罪心理的压力效果 197
(四)群体犯罪心理的互动效应 198
(五)群体犯罪心理的情境性 198
第二节 团伙犯罪心理 199
一、什么是团伙犯罪 199
二、团伙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99
(一)相似的犯罪动机与明显的归属意识 199
(二)心理相容性 200
(三)具有控制与被控制作用的封建等级观念 200
(四)具有催化作用的依附心理与安全感 200
三、女性团伙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201
(一)偏离正常的安全意识 203
(二)畸形的生理性、物质性需要 204
(三)近乎泯灭的性道德 205
(四)不良的个性心理 206
第三节 集群犯罪心理 207
一、什么是集群犯罪 207
二、集群犯罪心理、行为形成和发生的过程 208
(一)事件刺激与互相暗示阶段 208
(二)情绪感染与行为感染阶段 208
(三)情绪爆发阶段 208
(四)产生越轨阶段 209
三、集群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209
(一)无责任性或责任扩散心理 210
(二)个人缺乏判断力 211
(三)受暗示性增强 211
(四)个性的丧失 211
四、集群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211
(一)自发性 211
(二)狂热性 212
(三)非常规性 212
(四)短暂性 212
(五)有广泛的、普遍的或富有刺激性的诱发因素 212
(六)行为后果的严重性 212
第四节 有组织犯罪心理 213
一、什么是有组织犯罪 213
(一)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213
(二)有组织犯罪的类型 214
二、有组织犯罪的原因 215
三、有组织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215
(一)恶性膨胀的金钱欲 215
(二)强烈的帮派意识与等级观念 215
(三)心理的受暗示性与情绪的感染性 216
(四)罪恶感的减弱、消退 216
(五)心理应变能力提高 216
四、有组织犯罪的行为特征 216
(一)犯罪计划的周密性 216
(二)犯罪类型的限定性 217
(三)犯罪活动的控制性 217
(四)犯罪行为的暴力性 217
第九章 变态心理犯罪 218
第一节 概述 218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 218
(一)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 218
(二)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 219
(三)变态心理的常见类别 221
二、变态心理形成的原因 222
(一)变态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222
(二)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223
(三)心理变态的社会文化根源 224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 225
一、人格障碍概述 225
(一)人格与人格障碍 225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227
二、人格障碍与犯罪 228
(一)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点 228
(二)人格障碍类型与犯罪 229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 232
一、性变态概述 232
(一)什么是性变态 232
(二)性变态与人格障碍 233
(三)性变态与性犯罪 234
二、性变态与犯罪 234
(一)性变态者违法犯罪的特点 234
(二)性变态类型与犯罪 234
第四节 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危害行为 238
一、精神病概述 238
(一)精神病及其特点 238
(二)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239
二、精神病的类型及其社会危害行为 240
(一)精神分裂症与犯罪 241
(二)情感性精神病与犯罪 242
(三)偏执性精神病与犯罪 243
(四)癫痫性精神病与犯罪 244
第五节 司法精神鉴定 245
一、概述 245
(一)什么是司法精神鉴定 245
(二)刑事责任能力与分级 246
(三)受审能力与服刑能力 246
二、各种变态心理犯罪者的责任能力与鉴别 247
(一)精神病人和精神发育迟滞者的责任能力 247
(二)人格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 248
(三)性变态犯罪者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 248
第十章 过失犯罪心理 250
第一节 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异同 250
一、过失犯罪与过失犯罪心理 250
(一)过失犯罪及其特征 250
(二)过失犯罪心理 252
二、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异同 252
第二节 疏忽大意过失犯罪心理 255
一、什么是疏忽大意过失犯罪 255
二、可能导致行为人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心理因素 257
三、可能导致行为人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其他因素 260
(一)生理因素 260
(二)外界强烈、新异的刺激 261
(三)被害人的因素 261
第三节 过于自信过失犯罪心理 262
一、什么是过于自信过失犯罪 262
二、导致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心理因素 265
(一)不良的气质和性格特点 265
(二)自我意识不完善 266
(三)认知的片面性 267
(四)智能与经验 267
三、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心理发生机制的异同 268
第四节 过失犯罪的动机 269
一、过失犯罪有犯罪动机吗 269
二、导致过失犯罪的消极动机类型 270
(一)贪利动机 270
(二)虚荣、自我显示动机 270
(三)取乐动机 271
(四)逃逸或避险动机 271
(五)晋升或图名 271
第十一章 犯罪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273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273
一、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前后的反侦查心理 273
(一)反侦查心理及其表现 273
(二)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手段的识别 275
二、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及对策 277
(一)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及行为反应 278
(二)缉捕犯罪嫌疑人的对策 280
三、被跟踪、守候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281
(一)被跟踪、守候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281
(二)侦查人员跟踪、守候犯罪嫌疑人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282
四、被采取不同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反应 283
(一)拘传的心理反应 284
(二)监视居住的心理反应 284
(三)取保候审的心理反应 284
(四)拘留、逮捕的心理反应 285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在讯间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286
一、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常见的心理状态 287
(一)畏罪 287
(二)侥幸 287
(三)恐慌 288
(四)悲观 289
(五)戒备 289
(六)抵触 290
二、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290
(一)试探摸底 291
(二)对抗相持 291
(三)动摇反复 292
(四)供述罪行 292
三、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和方法 293
(一)讯问策略 293
(二)讯问的基本方法 298
第三节 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300
一、被告人在审判中的心理 300
(一)影响被告人心理活动的因素 300
(二)被告人在不同审判阶段中的心理 301
二、审判人员在审判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05
(一)法庭辩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05
(二)审判人员认定犯罪事实时应注意的问题 306
(三)审判员在定罪时应注意的问题 307
第十二章 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 308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概述 308
一、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概念 308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 308
(二)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 309
(三)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的关系 310
二、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的心理学依据 310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心理学依据 310
(二)犯罪心理预防的心理学依据 311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 312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类型 312
(一)直观型预测 312
(二)因素分析型预测 313
(三)指数评估型预测 314
二、犯罪心理预测的技术 314
(一)资料的收集 314
(二)预测因素的选择 315
(三)预测因素的数量化 315
(四)预测表的制作 315
三、犯罪心理预测的适用范围 316
(一)初犯可能性预测 316
(二)再犯可能性预测 320
四、再犯罪预测的方法 322
第三节 犯罪心理预防 324
一、一般心理预防的内容和原则 324
(一)一般心理预防的内容 324
(二)一般心理预防的原则 325
二、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和原则 330
(一)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 330
(二)特殊预防的原则 331
第十三章 罪犯心理矫治 335
第一节 罪犯心理特点 335
一、罪犯心理及其形成 335
(一)罪犯心理 335
(二)罪犯心理的形成 336
二、罪犯心理的特点 337
(一)罪犯心理的基本特征 338
(二)罪犯心理的差异性 342
第二节 对罪犯的心理诊断 345
一、罪犯心理诊断概述 345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诊断 345
(二)对罪犯进行心理诊断的目的和意义 346
二、对罪犯心理诊断的方法 346
(一)常用的诊断方法 347
(二)对特殊罪犯的心理诊断 350
第三节 对罪犯的心理矫治 351
一、罪犯心理矫治概述 351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矫治 351
(二)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意义 352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方法与技术 353
(一)罪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353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方法与技术 355
主要参考书目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