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方法及其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殷永元,王桂新编著(加拿大环境部适应及影响研究所)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4014011X
  • 页数:3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当前国际前沿研究的方法论著作。内容涉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系统脆弱性及适应能力、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分析、气候变化影响与可持续发展评估等重要课题。为使读者了解如何建立和应用先进的、有效的分析工具和评价方法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系统脆弱性和适应对策进行科学评估,本书在对评估系统和方法原理给出理论阐释的同时,更注重各种评估方法的实际应用。在介绍和讨论一些部门评价方法的同时,特别重视对综合评估研究方法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本书详细介绍了根据系统分析框架,把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适应能力及适应对策、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估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结合在综合评估研究框架之中的具体步骤,并对各种评估方法的具体应用实例进行介绍和讨论。本书介绍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不仅可以应用在气候变化研究中,也可以应用于环境分析及管理、自然资源管理、风险评估以及区域可持续性等。本书可供以上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研究生和大学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

目录 1

第1章 全球气候变化及适应对策研究:问题的提出 1

1.1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 2

1.1.1 全球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 2

1.1.2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 3

1.2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进展 6

1.3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9

第2章 气候变化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及其研究的连接 13

2.1 气候变化影响与区域发展 14

2.1.1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4

2.1.2 气候变化影响与区域发展 17

2.2.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21

2.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系统特点 21

2.2.2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特点 23

2.3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连接 26

2.3.1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连接 26

2.3.2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及要求 27

2.3.3 需要综合评估研究方法 29

第3章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方法(Ⅰ) 33

3.1 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方法概述 34

3.1.1 IPCC的技术指导及UNEP的工具书介绍的方法 35

3.1.2 进一步发展异常天气影响评估的方法 46

3.2 自然生态评价方法和途径 50

3.2.1 土地分类法 51

3.2.2 生态模拟模型 55

第4章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方法(Ⅱ) 69

4.1 经济影响评价方法 70

4.1.1 成本效益分析法 72

4.1.2 投入产出分析法 87

4.2 社会影响评估方法 91

4.2.1 社会影响评估方法概述 91

4.2.2 社会情景法 93

4.2.3 代尔斐法 97

4.2.4 社会影响评估模型 98

4.2.5 社会影响评估与公众参与 98

第5章 综合评估方法(Ⅰ) 103

5.1 综合评估方法概述 104

5.1.1 综合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04

5.1.2 综合评估方法的目的和特征 105

5.2 系统分析方法 110

5.1.3 几种综合分析工具与技术 110

5.2.1 系统及其有关概念 111

5.2.2 什么是系统分析 112

5.2.3 系统分析的程序和步骤 114

5.2.4 系统分析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中的应用 118

5.3 线性规划方法 118

5.3.1 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119

5.3.2 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122

5.3.3 目标规划模型 125

第6章 综合评估方法(Ⅱ) 133

6.1 决策者参与和模型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 134

6.1.1 瑞士焦点讨论小组结合信息工具途径 135

6.1.2 乔治盆地可持续发展项目 138

6.2.1 欧洲区域酸雨信息与模拟模型 145

6.2 国际知名气候变化综合评估项目评介 145

6.2.2 IMAGE和ESCAPE模型 151

6.2.3 美国MINK研究项目 155

6.2.4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综合数据库 158

第7章 气候变化脆弱性及资源系统适应能力评价方法 173

7.1 脆弱性的概念、估测及一般评估方法 174

7.1.1 脆弱性的概念 174

7.1.2 脆弱性的测度与估量 176

7.1.3 气候脆弱性的一般评估方法 179

7.2 一种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气候脆弱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评估方法 185

7.2.1 综合评估研究框架的基本结构及分析步骤 185

7.2.2 暴露于气候胁迫压力的程度 187

7.2.3 系统相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188

7.2.4 应用模糊形态识别方法进行气候脆弱性和适应能力评价 190

7.3 黑河流域应用实例 191

7.3.1 黑河流域概况 191

7.3.2 选择关键性指标 193

7.3.3 确定指标临界值 195

7.3.4 确定各指标对系统脆弱性及适应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196

7.3.5 用模糊形态分类模型进行系统脆弱性评价 198

7.3.6 用模糊形态分类模型进行系统适应能力评价 199

7.3.7 模糊形态分类的期望结果 200

第8章 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203

8.1 引言 204

8.2 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定义及当前适应对策评价研究现状 207

8.2.1 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有关概念和定义 207

8.2.2 适应对策评价工具的现状 208

8.3 两类适应对策的评估途径及方法 209

8.3.1 利用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工具进行适应对策评估 210

8.3.2 用于政策分析的适应评价工具 212

8.4 多标准评价工具 215

8.4.1 TEAM模型 216

8.4.2 目标规划 218

8.4.3 利用模糊形态分类方法进行适应对策评价 220

8.4.4 神经网络 226

8.4.5 AHP法适应对策评价 229

8.5 气候适应对策评估研究新动向 237

第9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影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实例 241

9.1 研究地区简介 242

9.2 综合土地评价框架及有关前期研究 245

9.2.1 综合土地评价框架的设计 245

9.2.2 设定未来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情景 246

9.2.3 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指标 250

9.3 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各种参数及数据资料 253

9.4 气候变化对不同部门影响的评价 260

9.4.1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需影响的评价 261

9.4.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价 264

9.5 气候变化与适应对策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估 267

9.5.1 综合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型 267

9.5.2 气候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估 271

9.5.3 适应对策分析评估 277

9.6 简单的结论 279

附录:ILAF模型的基本结构 280

参考文献 285

英文缩写名称对照表 305

索引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