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循环经济学 中国的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季松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2118442
  • 页数:4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语言流畅,文字活泼生动。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新世纪一种新经济学——新循环经济学的诞生、发展及新循环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

目录前言——中国的经济学 1

第一章 经济发展史回顾——我们面临经济理论的革新一、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我们面临经济理论的革新 1

(一)2005年3月在阿布扎比召开的世界思想者节日论坛 2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从3R变成5R 3

二、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回顾 5

(一)农业 7

(二)工业 7

(三)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就是循环经济 8

三、发展中大国不可能再成功地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 11

(一)短缺资源制约 11

(二)环境制约 14

(三)国际政治形势制约 17

第二章 我们面临的新形势——西方经济学的缺失一、我们面临的新形势 20

(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蜕变 21

(二)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飞速发展 23

(三)世界经济一体化 26

二、西方经济学的缺失 27

(一)科学基础的欠缺 27

(二)第二财富——维系、修复生态系统 28

(三)需求与供给理论的条件与自然条件约束的市场 30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

(五)研究资源循环 39

(一)研究对象不同 42

(二)理论基础不同 42

三、新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区别 42

(三)研究和谐社会的形成 43

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走得通吗? 45

(一)从历史看今天 45

(二)西方发展就存在不走老路的先例 47

(三)新知识与高技术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保证 48

第三章 新经济学的轨迹与作者的研究历程一、作者亲历了人类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51

(一)1965年在中国北京近郊插秧 51

(三)1971年在中国新疆仪表厂当车工 52

(二)1969年在中国新疆当拖拉机手 52

(四)1979年在巴黎的高科技应用研究——受控热核聚变工程 53

二、人类面临危机的启蒙教育“增长的极限” 54

(一)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增长是有极限的 55

(二)上层建筑可以继续繁荣 57

(三)科学技术的作用 58

三、与“可持续发展”创意者讨论 59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 59

(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60

(三)《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61

(一)没有定义的概念 62

四、对“生态环境”的研究 62

(二)与黄秉维先生讨论 63

五、主持联合国最早的系统知识经济的研究 64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课题 65

(二)主持最早的系统知识经济研究 65

(三)知识经济研究的继续 66

六、关于GDP与PPP的研究 67

(一)1990年在巴黎的PPP研究 67

(二)在今天的中国,是用GDP,还是PPP? 68

(三)PPP的未来与欧元实行是否过早 70

(一)组织首次真正的世界科技园区大会 71

七、关于科技园区的研究 71

(二)对科技园区的研究 72

八、循环经济的研究 72

(一)在联合国“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于经济发展”时的循环经济研究 73

(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任顾问时的循环经济研究 73

(三)研究的继续 74

第四章 新循环经济学概论一、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6

(一)“人”的假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 76

(二)对高科技的研究 78

(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 82

(一)宇宙飞船经济学阶段 83

二、循环经济的由来 83

(四)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 83

(二)生态经济学阶段 84

(三)新循环经济学阶段 85

三、循环经济的定义 86

(一)从经济发展史看循环经济 86

(二)循环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与环境保护相联系的经济 89

(三)循环经济的定义 90

(四)循环经济的三重循环 90

(五)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异同 91

(二)新的经济观 94

(一)新的系统观 94

四、循环经济的理念 94

(三)新的价值观 95

(四)新的生产观 95

(五)新的消费观 96

第五章 系统论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一、系统论 98

(一)系统的定义 98

(二)系统的基本特征 98

(三)系统的类型 99

二、信息论 100

(一)狭义信息论 100

(二)广义信息论 101

(三)信息论的应用 102

(四)中外对信息意义认识的比较 105

三、控制论 106

(一)控制论的基本概念 106

(二)“黑箱”理论 108

四、循环经济系统控制论 110

(一)经济系统控制论的历史 111

(二)系统论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112

(三)信息论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114

(四)控制论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115

(一)罗加兰的资源经济史 117

五、挪威罗加兰地区历史上经济失控的实例 117

(二)市长的经验总结 118

第六章 生态学是循环经济的实践基础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121

(一)生态系统概念的由来 121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 121

(三)生态系统的初始概念——食物链 123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126

(一)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规律 127

(二)目前生态系统蜕变的主要原因是天灾还是人祸? 130

(三)人工生态系统 132

(四)金钱堆起的波斯湾沿岸人工生态系统 135

(五)生态系统动平衡的特点 138

(六)生态系统动平衡的维护观 139

三、生态经济学 140

(一)什么是生态经济学 140

(二)生态经济学的由来 141

第七章 高技术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保障一、八大高技术 143

(一)高技术发展回顾 144

(二)高科技体系 146

(三)主要高科技简介 147

二、信息科学技术与循环经济 154

(一)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史 154

(二)循环经济的信息技术应用 155

三、生命科学技术与循环经济 156

(一)生命科学技术 157

(二)循环经济中应用生命科学技术解决农业问题 160

四、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与循环经济 164

(一)环境科学发展史 165

(二)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 165

(三)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 168

(四)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的市场前景 170

五、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71

(一)建筑业的高技术改造 171

(二)汽车工业的高技术改造 172

(三)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前景 173

第八章 循环经济的指导学科——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一、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 176

(一)什么是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 176

(二)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科学基础 178

(三)作者对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初步研究 179

二、资源系统分析的新观念 182

(一)资源系统观 183

(二)资源层次观 184

(三)资源动态平衡观 185

(四)资源价值观 185

(五)资源开放观 186

(六)资源法制观 187

三、十大自然资源 188

(一)土地资源 190

(二)水资源 190

(三)森林资源 190

(四)草原资源 191

(五)海洋资源 192

(六)矿产资源 193

(七)物种资源 194

(八)气候资源 194

(十)能源 195

(九)旅游资源 195

四、资源的若干特性 196

(一)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 196

(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197

(三)稀缺资源 198

第九章 新循环经济学理论创新——循环经济方程一、循环经济方程 200

(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p) 201

(二)人的享受程度(A1) 201

(三)有益于生态技术(Te)的开发和应用 203

(四)新资源理论 204

(五)稀缺资源的价格(Pr) 205

(一)可持续发展方程的建立 206

二、可持续发展方程 206

(二)有关系数的讨论 207

三、传统工业经济方程的新内涵 210

(一)总供给因子的循环经济分析 210

(二)总需求因子的循环经济分析 218

第十章 新循环经济学的5R理论一、再思考(Rethink)——新经济理论 221

(一)国内生产总值要协调、健康、可持续增长 222

(二)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223

二、减量化(Reduce)——建设节约型社会 225

(一)减少料、水和能的投入,清洁生产 225

(三)人与自然和谐、减少需求——建立节约型社会 226

(二)减少大多数人本不需要的产品生产 226

(四)人的享受程度与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和谐有关 227

三、再利用(Reuse)——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28

(一)长寿产品和一物多用 228

(二)废料“再制造业” 229

(三)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共享 229

(四)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230

四、再循环(Recycle)——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230

(一)企业内部的资源循环 231

(二)建设21世纪的新工厂——科技园区 231

(三)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239

第十一章 修复生态系统(Repair)——最伟大的循环经济工程一、第二财富——生产的另一个目的 241

(一)什么是财富 241

(二)修复和维系生态系统是生产的另一个目的 243

(三)循环经济方程的生态影响分析 243

二、建立绿色GDP和绿色消费制度 244

(一)绿色GDP计算公式 245

(二)建立绿色消费制度的原则 246

三、什么是工程管理 247

( )什么是工程管理——狭义和广义的工程管理 248

(二)生态修复的工程也是工程 249

(三)综合手段的系统工程也是工程 250

(一)三门峡水库的教训 251

四、现代工程管理的循环经济分析 251

(二)珠江三角洲有必要建7个国际级机场吗? 253

(三)近年中国钢铁工业的急剧扩张和兼并可以避免吗? 254

(四)在长江上要建多少座桥? 256

(五)京津之间要修多少条路? 257

(六)南水北调工程要调多少水? 259

第十二章 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一、国民生产 265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265

(五)通货膨胀率(Inf) 266

(六)购买力平价法国内生产总值(PPP) 266

(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 266

(四)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GDP增长/年) 266

(二)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 266

(七)购买力平价法与汇率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比较系数(PPP/GDP) 267

(八)财政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F/GDP) 267

二、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体系的循环 267

(一)出口贸易总值(Ep) 268

(二)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Ep/GDP)——出口调节指数 268

(三)外汇储备收益率(Fc)——合理出超指数 268

(五)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Ip/GDP)——进口调节指数 269

(六)石油进口占石油消费的比例(Pei/Pec)——石油安全指数 269

(四)第四产业(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例(Epind4/Ep) 269

三、产业结构 270

(一)人均粮食产量(Fo/人)——粮食安全 270

(二)重工业占工业的比例(Ind2h/Ind2)——新型工业化的标志 270

(三)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Ind3/GDP)——公众生活质量指数 271

(四)第四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Ind4/GDP)——知识经济指数 271

四、资源利用 271

(一)万元GDP能耗(E/单位GDP) 272

(二)人均能耗(E/人) 272

(三)可再生资源利用率(Rr/R) 272

(六)万元GDP水耗(W/单位GDP) 273

(七)工业水重复利用率(Wind2) 273

(四)万元GDP钢耗(S/单位GDP) 273

(五)平方千米土地的第二、第三、第四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ha) 273

(八)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Windl) 274

(九)千克粮用水(W/kgF) 274

(十)每亩耕地粮食产量(F/亩) 274

(十一)城市人口年均用水量(Wc) 274

(十二)中水回用率(Wr/W) 275

五、生态修复 275

(一)森林覆盖率 275

(四)地下水位——生态系统状况指数 276

(二)城市人均绿地 276

(三)城市人均水面 276

(五)污水处理率  277

(六)化肥与农药使用强度  277

(七)退化土地修复率  277

(八)单位GDP的CO2排放  277

(九)城市公共交通利用率  277

(十)生态修复投入/基本建设投入——生态修复指数  278

六、人民生活  278

(一)贫困人口数  278

(五)居民轿车保有率(汽车数/户) 279

(六)知识产品/居民总消费 279

(三)恩格尔系数——富裕指数 279

(四)人均住房面积 279

(二)失业率——社会安定指数 279

七、和谐社会 280

(一)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城乡差别指数 280

(二)最高省份人均GDP/最低省份人均GDP——地区差别指数 280

(三)基尼系数——贫富差别指数 281

(四)企业最高工资/企业最低工资 281

(五)城镇居民受教育年限/农村居民受教育年限 281

(六)城镇居民万人医护人员数/农村居民万人医护人员数 281

(一)生态系统恢复的标准 284

第十三章 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的理念与规划一、生态系统修复的几个理论问题 284

(二)生态水的吴氏计算法 287

(三)水资源与植被的关系 289

二、新理念的规划——《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292

(一)北京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形势 293

(二)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 296

(三)规划的内容 301

三、桂林兴建我国第一组生态水库——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 306

(一)什么是生态水库 307

(二)漓江上游修库补水的生态需求 309

(三)水库的生态规划 311

(四)水库的生态设计 314

(五)三库的生态施工 315

(六)水库的生态运行 315

第十四章 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的实践与成果——一曲绿色的颂歌一、黄河为什么不断流了 318

(一)黄河断流国际影响重大 319

(二)黄河断流的危害 320

(三)黄河断流的原因 320

(四)解决黄河断流问题 322

二、罗布泊还能恢复吗? 323

(一)恢复塔里木河的规划 323

(二)规划的实效 324

(三)能不能恢复罗布泊? 326

三、黑河生态建设奏响绿色颂歌 327

(一)生态水是理论的创新 328

(二)实施的关键在于分水 329

(三)执行的关键在于建设节水型社会 330

(四)恢复东居延海 331

第十五章 中国可以不缺水一、以科学发展观认识“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浑” 334

(一)水多 336

(二)水少 336

(三)水脏 338

(四)水浑 339

二、对于我国缺水问题的认识 340

(一)资源性缺水的标准及对中国水情的判断 340

(二)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认识 341

(三)关于修水库与跨流域调水的新认识 343

(四)如何看中国缺水 345

三、中国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和基本对策 348

(一)我国水资源管理的近期目标是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 348

(二)2015年以前仅靠节水中国就可能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 350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出路 354

第十六章 实现循环经济到2020年中国可以不缺油一、我国能源供需现状及2020年消费预测 356

(一)煤炭 356

(二)石油和天然气 357

二、从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国际比较分析GDP翻两番能源翻一番的可能性 358

(一)中国的情况分析 358

(二)世界的情况分析 359

(三)日本的情况分析 360

(四)韩国的情况分析 361

三、2000—2020年我国GDP翻两番,能源供应仅翻一番的必要性 362

(一)世界能源供求形势预测 362

(二)我国能源供求形势 362

四、实施循环经济是我国不缺油的保证 365

(一)新循环经济的新3R理念的贯彻实施 365

(二)国际水平的万元GDP能耗是新型工业化的标志 366

(三)能源的节约与需求抑制 367

(四)抑制石油消费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369

(五)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选择是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369

五、到2020年中国可以不缺油 374

(一)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平衡分析 375

(二)关于机动车用油的分析 375

第十七章 2030年前建成中国循环经济体系展望一、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大差别问题 376

(一)农民问题 377

(二)地区差别问题 379

(三)城市各阶层收入差别问题 380

(一)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动力 381

二、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381

(二)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第五产业 382

三、循环经济统一海峡两岸 387

(一)人均GDP达到同一水平 387

(二)构成循环经济体系 388

四、循环经济体系建立消除“中国威胁论” 390

(一)中国建设和谐社会 391

(二)共同修复生态系统 391

(三)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393

(四)中国“和平崛起”促进世界繁荣 393

(一)从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股份说起 398

第十八章 对2050年的世界经济展望一、国际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398

(二)以新循环经济学分析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 399

(三)恐怖主义的经济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02

二、人类将能彻底解决能源与水资源问题 403

(一)太阳能 404

(二)受控热核聚变 406

(三)水资源 409

三、2050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展望 411

(一)中国生态系统修复对世界的影响 411

(二)2050年世界经济的大趋势 416

(三)2050年世界经济的十大产业 419

参考文献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