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波澜壮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
一 在政治风波的考验中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1
(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2
(二)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打破“制裁” 4
(三)狠抓党的建设,取信于民 9
(四)进一步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 10
二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实施宏观调控 13
(一)邓小平的影响深远的南方谈话 14
(二)党的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9
(三)理论武装和“两手抓” 21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 22
(五)改革的全面推进与跨世纪宏伟蓝图 25
(六)宏观调控的决策与“软着陆”的实现 28
三 高举旗帜,应对挑战,昂首跨入新世纪 32
(一)邓小平逝世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告 32
(二)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的确立与跨世纪的发展战略 35
(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与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38
(四)经受严峻考验,从容应对挑战 40
(五)“三讲”教育的开展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45
(六)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宣言和行动纲领 46
第二编十个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本经验 49
(一)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 50
一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50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55
(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62
(四)深刻认识十六大在思想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新发展,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74
二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75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 76
(二)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展采取了新思路 81
(三)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95
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3
(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 103
(二)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 106
(三)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12
(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19
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22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健康发展 123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127
(三)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 131
(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35
(五)基层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发展 139
(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规律 145
五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4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149
(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155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立足中国现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58
(四)切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65
六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68
(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168
(二)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174
(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186
(四)防范和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警惕和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192
七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95
(一)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196
(二)坚决做到“四个确保” 199
(三)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202
(四)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解决好新时期两大历史性课题 204
(五)坚定不移贯彻科技强军战略 211
(六)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走协调发展道路 214
八 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18
(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 218
(二)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指导方针 223
(三)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37
九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247
(一)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248
(二)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59
(三)促进世界多极化进程,履行大国责任和义务 263
(四)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营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265
(五)抓住关键环节,改善和调整大国关系 267
(六)实行稳定周边的战略,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 274
(七)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多边外交、民间外交、党际关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276
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79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80
(二)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82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288
(四)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93
(五)改革和完善党的干部制度,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机制 300
第三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本经验的集中概括 307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308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80年艰辛探索的必然结论 314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15
(二)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19
(三)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21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年来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 324
(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明确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324
(二)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以精神文明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 327
(三)我国所以能够开辟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亿万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328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3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3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333
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39
后记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