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天文学 1
a 绪论 1
图八十五 天球上各大圈的图解 13
图表 13
b 定义 13
(ⅰ)欧洲的文献 20
c 天文图书概要 20
(1)中国天文学史 20
(ⅱ)中国和日本的文献 26
(2)主要的中国资料来源 28
(ⅰ)中国天文学的官方特性 28
图八十六 命官授时图 30
(ⅱ)古代历书 38
(ⅲ)周至梁的天文著作 40
(ⅳ)梁至宋初的天文著作 46
(ⅴ)宋、元、明 52
d 上古及中古的宇宙观念 58
(1)盖天说 59
图八十七 盖天宇宙说示意图 62
(2)浑天说 65
(3)宣夜说 69
(4)其他学说 76
(5)一般概念 79
e 中国天文学的极和赤道特性 81
(1)拱极星和赤道的标点 86
图八十八 拱极星和其他各星的关键示意图 87
表二十四 二十八宿表 91
表二十五 各星系指表十二四中第九行的星 95
图八十九 古代中国天球的区分和其地平关系示意图 96
图九十 大熊带天官之一,武梁祠石拓片 97
(2)宿系的发展 98
图九十一 古中国赤道区分图 100
图九十二 甲骨上所刻文字为叙述鸟星 101
图九十三 唐时铜镜显示二十八宿的星座图 105
图九十四 宿、二十八月宫图 106
图九十五 龙和月的象徵图 112
(3)宿系的起源 113
图九十六 巴比伦的三平三球示意图 117
(4)极和极星 123
图九十七 北极平面投影图 124
f 星体命名、星录和星图 129
(1)星录和星体坐标 129
图九十八 西元一九二五年拱极星运转时的露光照片图 130
图九十九 西元九四○年敦煌石室写本星图 131
图一○○ 西元九四○年时敦煌写本星图 132
表二十六 古星表中总星数 133
图一○一 三种天球座标示意图 136
表二十七 星录中诸星观测的可能日期 140
(2)星体命名 144
表二十八 西方所承认的星座 145
表二十九 西方星座和中国星团间的关系 149
(3)星图 151
图一○二 汉石刻图片 152
图一○三 道教旗帜上的星座 153
图一○四 「新仪象法要」中的星图 154
图一○五 「新仪象法要」中天球星图 155
图一○六 苏州天文图 157
图一○七 高丽星图 158
图一○八 铜钵中的星图 159
图一○九 晚近绘在丝绸上的星图 160
(4)星的传说和民间故事 163
(1)测影表和圭影版 166
g 天文仪器的发展 166
图一一○ 夏至致日图 167
图一一一 婆罗洲土人用测影表和圭影版测量夏至日影图 169
图一一二 黄道斜度和表影长关系的示意图 172
图一一三 黄道斜度的古代和中古时期的测量结果位置投影点 174
表三十 回归年和恒星年的岁余数值表 182
(2)巨大的石砌仪器 182
图一一四 Hommel游标刻划图 184
图一一五 洛阳的「周公测景台」照片 186
图一一六 阳城的「周公测景台」照片 187
图一一七 阳城「周公测景台」影尺照片 188
图一一八 朝鲜庆州天文台图 189
图一一九 测影仪及其铜影尺的大理石基础 194
图一二○ 印度乾普的观测台 195
图一二一 印度德里的观测台 196
图一二二 印度乾普观测台的赤道式自动时角圈 197
图一二三(a)朝鲜半球形式日晷仪 198
图一二三(b)有罗盘针的半球形日晷仪照片 199
(3)日晷仪 200
图一二四 镜及栻上的TLV图案 202
图一二五 武梁祠石刻的一景 202
图一二六 汉代TLV铜镜 204
图一二七 小丹山道观中的壁景 205
图一二八 图一二九所示日晷仪上的刻划 206
图一二九 前汉时期的平面日晷仪 207
图一三○ 汉镜鉴的TLV图案 208
图一三一 中国日晷仪 210
图一三二 汉日晷仪模型的复制品 213
(ⅰ)可移动的赤道日晷罗盘仪 216
图一三三 日晷仪(A型) 217
图一三四 日晷仪(B型) 218
图一三五 日晷仪(A式日晷仪背面) 220
图一三六 赤道日晷仪 220
图一三七 日晷仪(C型) 222
(4)漏壶(水钟) 224
(ⅰ)漏壶类型;由水钟至机械钟 229
图一三八 中国漏壶类型 232
(ⅱ)漏壶史 234
图一三九 前汉的浮漏 237
图一四○ 古制莲漏图 240
图一四一 元代多壶式浮漏 242
图一四二 受水式浮漏 243
图一四三 连合式浮漏 243
图一四四 挈壶图 245
(ⅲ)燃烧钟和时差 252
图一四五 金属香的记时器 255
(5)窥管和拱极星座图版 256
图一四六 望筒和景表版 258
图一四七 窥管 259
图一四八 典礼中的古玉、璧和琮 260
图一四九 璧和圭连合的玉器 261
图一五○ 拱极星座版应用说明图 262
图一五一 极星座版 264
图一五二 Nocturmal仪器的示意图 264
图一五三 (原书未注明为何仪器) 265
(6)浑天仪和其他主要仪器 266
图一五四 Ptolemy的浑天仪 269
图一五五 Tycho Brahe的浑天仪 271
(ⅰ)浑天仪的一般发展 272
表三十一 中国浑天仪的构造 274
图一五六 郭守敬的赤道装置浑天仪 283
图一五七 希腊传统的黄道浑天仪 284
图一五八 戴进贤的赤道浑天仪 285
图一五九 苏颂的浑天仪 286
(ⅱ)汉代及汉以前的浑天仪 290
图一六○ 苏颂的漏壶发动,赤道装置的浑仪 290
图一六一 Alfonsox,King of Castile的浑天仪 291
(ⅲ)时钟发动机件的发明 297
图一六二 苏颂在开封所建的水运仪象台 303
图一六三 郭守敬的赤道浑天仪 315
图一六四 郭守敬设计的简仪 315
图一六五 郭守敬的赤道简仪 316
图一六六 郭守敬的赤道简仪 317
图一六七 简仪 318
图一六八(a)印度的简仪 319
图一六八(b)P·Apianus的简仪 320
图一六九 弟谷的最大赤道浑天仪 327
图一七○ 十九世纪的赤道装置 331
图一七一 赤道望远镜装置 332
图一七二 简仪形式的空中航行天文罗仪针 333
图一七三 南怀仁在北京建立的黄道浑天仪 334
图一七四 马勒夫天文台的天球仪 335
(7)浑象(天球仪) 338
图一七五 苏颂的浑象 346
图一七六 南怀仁为北京观象台所制的天体仪 347
图一七七 耶稣会士的太阳系仪 348
图一七八 C.Platus的实验浑天仪 349
图一七九 钟表发动的浑天仪 350
h 历和行星的天文学 351
(1)日、月、和行星的运动 354
表三十二 太阴月长的数值 354
图一八○ 日月冬夏九道之图 355
(2)六十甲子循环 359
(3)行星的公转 362
图一八一 周年黄道图 364
表三十三 行星公转周期的估计 365
(4)十二的(周期)系列 366
表三十四 十二次 369
表三十五 二十四节气 370
(5)周期的会合 371
i 天象的记录 376
(1)食 376
(ⅰ)食的理论 379
(ⅳ)赤道装置的发明 380
(ⅱ)记录的范围、可靠性、和精密度 387
表三十六 古中国天文学家的日食观测 389
(ⅲ)食的预测 392
(ⅳ)地球返照和日冕 395
(2)新星、超新星、和变星 396
图一八二 一新星的最古记录(甲骨文上刻录日期) 397
图一八三 金牛座中蟹形星云 403
图一八四(a)彗星的手绘稿 407
图一八四(b)彗星(在剑桥摄) 408
(3)彗星、流星、和陨石 409
(4)太阳现象;太阳黑子 417
j 耶稣会士时期 421
(1)中国和水晶球说的消失 423
(2)不完全的交流 431
图一八五 Emanuel Diaz的「天问略」 435
图一八六 第一个中国望远镜 438
图一八七 木星诸月的示意图 439
图一八八 太阳系弟谷说的示意图 440
(3)「西方」科学抑「新」科学 442
图一八九 南怀仁(智多星吴用) 447
图一九○ 南怀仁重修的北京观象台 448
图一九一 北京观象台 449
(4)中国天文学的纳入现代科学 450
图一九二 北京观象台的六分仪 451
图一九三 耶稣会士为北京观象台仪器的制作情形 453
图一九四 铜制浑天环的准确度之测验 454
图一九五 五星行度图的几何结构 456
k 提要 460
表三十七 东西天文学比较发展表 461
译後记 465
索引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