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洪波著
  • 出 版 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862104
  • 页数:609 页
图书介绍:

目录第一章 书院:新生的文化教育组织 1

第一节 唐代的民间书院 2

一、唐代初年民间书院的出现 2

光石山书院:早于丽正、集贤的民间书院 2

地方志记载的唐初书院 4

二、松洲书院:服务公众,传道授业的标志 6

三、唐诗中的书院 8

四、唐代各地书院概况 18

第二节 唐代的官府书院 26

一、丽正、集贤书院的设置 27

二、集贤书院的职事设置与组织分工 31

三、丽正、集贤书院的文化学术活动 34

第三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书院 42

第四节 书院的初期形态 49

一、关于书院的起源 49

二、初期书院在书院发展史中的地位 50

三、初期书院的三个发展阶段 51

四、初期书院的分布特点 52

五、初期书院的功能形态 53

六、初期书院的教学功能 56

七、初期书院的建设特点 58

第二章 书院的名扬天下 60

第一节 北宋书院发展概要 60

一、北宋书院基本情况统计 62

二、北宋书院的区域分布与特点 65

三、时间分布特点与两个发展阶段 67

第二节 替代官学的角色与教育功能的强化 72

一、书院替代官学的角色 72

二、书院教育功能的强化 77

第三节 天下四大书院 81

一、各家各说“四书院” 81

二、与“四书院”并行的“三书院”之说 86

三、天下书院三四家 89

岳麓书院:天下书院之首 89

石鼓书院 91

白鹿洞书院 92

应天府书院 94

嵩阳书院 96

茅山书院与徂徕书院 99

第四节 官学运动与书院的流变 102

一、兴学运动中书院与官学的互动 102

二、北宋后期书院的流变 106

第三章 书院制度的确立 110

第一节 南宋书院发展概况 110

一、南宋书院基本情况统计 111

二、南宋书院的区域分布 113

三、南宋书院的时间分布 116

四、书院建设力量的对比与分析 119

第二节 理学家与南宋书院的兴起 123

一、理学家掀起的书院运动 123

二、理学家追求的书院目标与理想 129

第三节 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 136

一、书院与理学的一体繁荣 136

二、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形态 141

理学家的书院情结 142

学人、学派与书院的结合 144

书院讲学倡导理学精神 148

第四节 书院制度的确立 153

一、书院基本规制的日趋完善 154

学术研究 154

讲学 155

藏书 156

刻书 157

祭祀 158

学田 159

二、规章制度建设 161

《白鹿洞书院揭示》:理学家高扬的书院精神 161

丽泽书院学规:书院倡导的行为规范 164

延平书院日习常式:书院课程表 166

三、书院的管理制度 167

山长与堂长负责制 168

师资管理制度 169

学生管理制度 171

教学管理制度 172

四、明道书院:规制最完备的南宋书院 174

一、南宋四大书院的缘由 180

第五节 南宋四大书院 180

二、岳麓书院 183

三、丽泽书院 185

四、白鹿洞书院 186

五、象山书院 188

第四章 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 189

第一节 元代书院发展概况 189

一、元代书院基本情况统计 190

二、元代书院的区域分布 191

三、元代书院的时间分布 194

四、元代书院建设力量对比与分析 197

一、宋遗民的书院讲学 198

第二节 宋遗民兴学与元代的书院政策 198

二、元代的书院政策 204

第三节 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 210

一、南方书院的继续发展 211

二、书院向北方地区的推广 217

三、理学与书院的同步北移 220

四、书院的官学化趋势 224

第四节 西湖书院:国家重要的出版中心 234

一、西湖书院的历史沿革 234

二、西湖书院的规制与组织 236

三、西湖书院的刻书事业 238

四、西湖书院重整书目:书院刻书事业辉煌的标志 242

第五节 元代书院空间的拓展 246

一、少数民族的加入:书院建设队伍的扩大 247

二、医师、方书与门诊:书院教学内容的扩展 250

三、教授与训导:书院制度的革新 253

双山长制 253

山长改教授 255

训导主持教学 257

第五章 书院的繁荣与辉煌 260

第一节 明代书院发展概况 260

一、明代书院基本情况统计 261

二、明代书院的区域分布 261

三、明代书院的时间分布 267

四、明代书院建设力量的对比与分析 270

第二节 斯文维系:明代前期书院的生存状态 271

一、百年沉寂 272

二、近半个世纪的恢复 278

第三节 书院与学术的再度辉煌 285

一、王守仁的书院实践与书院观 286

门生群集的书院生活 287

王守仁的书院观 292

二、足迹所至必建书院的湛若水 299

三、王、湛后学与书院的辉煌 302

第四节 走向民众:书院的平民化 305

一、面向平民:书院发展的新动向 305

二、儒学诠释的平民化:书院讲学的新特点 313

王、湛首开儒学平民化之先机 313

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之学” 317

其他书院的平民化讲学 322

一、扩张与普及的努力 330

第五节 兴盛中的新动向 330

二、新型书院 333

军事书院 334

社团书院 338

王府书院 340

三、修志编书:书院经验的总结 342

第六节 走向朝鲜:书院制度的移植 347

一、朝鲜书院发展史 348

二、朱熹及白鹿洞书院对朝鲜书院的影响 356

三、中朝书院的异同 362

第七节 禁毁笼罩下的明季书院 363

嘉靖之毁:矛头直指王、湛讲学 364

一、明季三毁书院 364

万历之毁:张居正痛恨讲学 368

天启之毁:魏忠贤残害东林 373

二、禁毁笼罩下的明季书院 379

三、天下东林讲学书院 381

天下东林讲学书院概说 381

东林书院的重建与讲学 386

东林开创的书院新传统 392

首善书院 397

第六章 书院的普及与流变 404

第一节 清代书院发展概况 404

一、清代书院基本情况统计 405

二、清代书院的区域分布 405

三、清代书院的时间分布 410

四、清代书院建设力量的对比分析 413

第二节 晚明遗风与清初政策 415

一、清初书院的晚明遗风 415

二、清初的书院政策 429

由不许别建到赐书赐额:顺治、康熙年间的书院政策 429

构建官办书院体系:雍正、乾隆时期的书院政策 434

第三节 书院的普及性发展 438

一、书院的大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 439

雍正、乾隆时期的书院与发展特点 439

清代中期的书院与发展特点 443

晚清书院的超高速发展 446

二、书院的普及 450

一、省会书院的建立 460

第四节 省会书院:遍布全国的教育学术中心 460

二、省会书院的特点 466

三、省会书院的新生代 472

第五节 书院与乾嘉汉学 474

一、书院与乾嘉汉学的昌明 474

二、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乾嘉汉学的鼎盛 481

第六节 和而不同:书院与科举 492

一、创建或修复书院:以科举为目标 492

二、生徒和山长的选拔:以科举为指向 497

三、书院教学:以八股文为核心 501

四、书院资助赴考生徒:从经费上支持科举 508

五、修建考棚和祭祀建筑:书院科举化的具体象征 510

六、书院的全面科举观:应试和育才的统一 512

第七节 东洋、西洋与南洋:书院制度的移植 515

一、走向东洋:日本的书院 516

作为日本学校的书院 517

作为出版机构的书院 525

作为留学教育机构的书院 526

日本在中国创办的书院 528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在日本的影响 530

二、走向西洋:意大利与美国的书院 535

意大利那不勒斯文华书院 535

美国旧金山大清书院 537

三、走向南洋:东南亚的华侨书院 538

新加坡萃英书院:华侨书院的典型 539

第八节 西学东渐:教会书院 544

一、中国教会书院概况 545

二、教会书院的发展历程与阶段性特征 555

三、教会书院的影响 560

第九节 书院的改革与改制 562

一、旧院新颜:传统书院的改革 562

二、新型书院的创立 567

三、走向现代:书院的改制 578

改革高潮与戊戌书院改制 579

20世纪初的书院改制 588

附录 本书图表索引 598

主要参考文献 601

后记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