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理念:可持续发展 1
一、《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 1
1.关于“发展”:人类的发展观初始阶段以经济增长为特征 1
目录 1
2.关于“可持续”:对可持续性的理解与其应用领域有关 2
3.对“发展”来说,“可持续”是与它的受限制相关的 2
4.《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界定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
5.对于“可持续发展”,也有一些偏重经济、社会和科技属性的定义 3
6.胡锦涛总书记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深刻阐释 4
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 4
2.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增长为主导和保障,鼓励经济持续增长 5
3.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
1.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志 5
三、可持续发展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层面,主张公平分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 6
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即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包括横向代内公平和纵向代际公平 6
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 6
3.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要求全球共同面对和配合行动,履行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共同责任 7
四、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在现代有机论自然观、系统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哲学基础之上 7
1.现代有机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7
2.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系统价值观的体现 8
3.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和环境公正的伦理准则 9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的是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发展战略的总称 11
1.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具体的行动过程 11
2.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战略 11
3.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整体战略 11
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伴随着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演化而逐步发展 12
1.工业革命后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深刻的反思,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72人类环境会议正式吹响人类共同向环境问题挑战的进军号,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12
4.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根本的战略 12
2.内罗毕会议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为“环境和发展世界委员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催生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3
3.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行动计划,就全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总动员 15
4.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将可持续发展行动推向高潮 15
七、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宝贵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16
1.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美国:为了促进未来的进步和发展,美国认识到必须就环境保护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在资源保护、社区建设、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一系列整体措施 16
2.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欧盟:把节约资源和能源,转变消费方式,作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带有比较浓厚的资源战略的色彩 17
3.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日本:立足国情,着眼未来,致力于节约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负荷 18
4.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东盟:响应联合国《21世纪议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了以10大战略和27个支撑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战略行动计划 19
八、从国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我国长远发展战略 19
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之后,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的 19
2.《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它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 20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2
4.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2
5.《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了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 23
6.党的十六大和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为我国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4
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直面现实,在制定推行经济发展、人口、扶贫、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国际贸易与合作等政策的同时,强化了城市、农村、沿海、中西部可持续发展 25
1.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市民整体生活质量、激发和保持城市经济活力、提高城市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应有作用为目标,推进城市的协调、永续发展 25
2.农村是中国重要的社会区域、经济区域,也是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集中的地方,中国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7
3.中国沿海地区有优势也有劣势,有机遇更有挑战,现实选择是立足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其生存资源能力、社会支持能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 28
4.认清形势,立足大局,着眼长远,增强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29
十、随着人类世界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三化”)的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增强 29
1.综观世界,美国、日本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各项指标居于前两位,巴西、印度、南非居后三位,我国居中 29
2.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提高国家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治调控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30
十一、拓宽途径,硬化措施,积极致力于培育和提升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以期在21世纪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战略地位 35
1.从主体观的角度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政府、企业和公众必须协调行动,强化和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意识 35
2.目前我国要快速发展经济,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及相关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把这种压力转化为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有效资源 36
3.生态力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是构成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必须不断增强中国生态力 37
4.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摇篮,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必须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8
5.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已日益渗透到经贸、科技、社会、政治、外交、生态环境等国际社会竞争或角逐的领域,中国要在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强筋壮骨” 40
B 理念:以人为本 43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由来已久,中国历代思想家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做出了突出贡献,马克思主义继承了早期“以人为本”思想的积极成果,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为现代“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43
1.西方“以人为本”思想是与“以神为本”思想相对立的意识形式,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以人为本理念更多地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观点 43
2.我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始现于春秋时期,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逐渐演化为“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 44
3.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哲学对“人的思想”研究的积极成果,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为现代“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45
4.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46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顺应了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6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揭示了社会主义对人的 47
全面发展的价值体现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47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48
3.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最终目的 48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顺应了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49
1.“人定胜天”的理念和“加速赶超”模式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大误区 50
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既要做到一切依靠人,又要做到一切为了人;在确立社会发展目标时,既要有“物”的目标,更要有“人”的目标,不能“见物不见人” 50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识到人是发展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51
3.中国共产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进一步升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 51
4.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52
1.人类来源于自然,是自然之子,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中都不能够摆脱自然 53
2.环境危机并不完全是人类从主观上刻意制造的,而是人类缺乏对自身发展行为的全面认识和把握 54
3.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制造的,它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危机,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危机,人类必须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 54
四、人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环境为人提供了必须的生存条件,人在系统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寻求自身最大的发展 55
五、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以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为出发点,参 55
与经济决策,引导文化方向,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5
1.制定任何经济指标、新建任何经济项目,都必须考虑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都必须以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为基础 56
2.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决策应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57
3.任何方面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经济利益需求,还要保障他们的政治、文化和环境权益 57
六、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与环境是相互统一、共同促进的 58
2.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只有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有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才有人的全面发展 59
1.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重新审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引发的负面效应 59
3.当代人在创造今世发展和消费的同时,不能自私地剥夺后代人应当享有的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机会,也就是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这是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内涵 60
七、在环境保护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认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一致性,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坚持环境是资源、是资本,正确处理好资源、发展、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关系,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密切融合起 61
1.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国情观和效益观,认清我国有限的环境容量、较低的人均资源储备和相对落后的产业构成,积极探寻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61
2.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政绩观,将环境意识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之中 62
3.要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64
八、树立环境保护是造福于民千秋大业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人民 64
的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在参与环境保护中实现自身的环境利益 64
1.维护公民的环境知情权,扩大每个公民对行政机关所持有的环境信息的获得利用范围,通过公开环境信息,广泛接受公众舆论监督 65
2.保证公民的环境决策参与权,从政策法律制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项目论证等方面给予公民参加环境决策的机会 66
3.公民环境权益受到损害时,应有效地使用司法程序和行政程序,使其获得补偿 67
4.加强与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68
一、现行GDP和绿色GDP:前者没有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计算在内,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扣除了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 71
1.现行GDP核算没有考虑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它只能反映经济增长情况,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发展水平 71
C 理念:绿色GDP 71
2.绿色GDP是在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基础上对现行GDP的修正和完善,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发展水平 73
二、绿色GDP理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发展 75
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开始从事对环境成本的核算和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正研究,并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76
2.1992年里约会议之后,在联合国的支持下,“绿色GDP”的核算研究进一步深入 78
三、绿色GDP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新的资源价值观,绿色GDP值是在全面核算“投入”、“产出”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79
1.环境资源价值观的确立为绿色GDP核算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现代资源环境经济学观点,环境资源的价值由现实使用价值、 79
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三部分构成 79
2.绿色GDP计算基于投入、产出核算 81
四、资源环境价格的确定是绿色GDP核算的关键,然而目前世界上尚没有统一的方法确定资源和环境的价格,科学确定资源环境价格尚有技术困难,核算绿色GDP也缺乏法规依据 83
1.绿色GDP核算的关键是确定资源、环境的价格 83
2.准确地评估资源、环境的价格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困难 83
3.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方法确定资源和环境的价格 84
五、绿色GDP核算中资源和环境价值可以运用环境经济学中的资源环境价值来估算,其价值估算基础是人们对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 86
4.有关绿色GDP核算或环境成本核算方面的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86
2.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是从其他事物中所蕴涵的有关信息中,获得偏好和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而进行资源价值估算的方法 87
1.直接市场评价法是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偏好和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而进行资源价值估算的方法 87
3.陈述偏好价值评估法是通过直接调查个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获得偏好和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而进行资源价值估算的方法 88
六、资源、环境核算是测算绿色GDP的基础和前提,绿色GDP核算是构建绿色核算体系的核心 89
1.测算绿色GDP以资源环境核算为基础和前提,资源环境核算以绿色GDP为最终目标 89
2.资源、环境核算不仅仅是绿色GDP指标的核算,还应包括资源、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89
3.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以绿色GDP核算为核心的一系列绿色指标的核算 90
4.绿色核算体系由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构成 90
七、发达国家的绿色GDP核算实践从挪威的资源环境实物核算开始,之后芬兰等国纷纷效仿;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帮助下,率先实行绿色GDP核算 91
1.挪威的资源环境核算重点是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流动性资源(水力)、环境资源,还有土地、空气污染以及两类水污染物(氮和磷) 92
2.芬兰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包括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空气排放调查三部分 92
3.法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先后开展了绿色GDP核算的实践 93
4.在联合国支持下,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率先实行了绿色GDP实践,之后博茨瓦纳、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尼等国也先后进行了绿色GDP实践 93
1.中国已开展了近十年的有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面的研究,为开展绿色GDP核算实践奠定了基础 94
八、尚处起步阶段的中国绿色GDP核算: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将逐步显示出对制定、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旺盛生命力 94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全面推进中国绿色GDP核算具有重大意义 96
3.一些省市的自然资源核算研究和试点工作,为在全国推行绿色GDP核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97
4.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初步建立,由环境实物量核算、环境价值量核算、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及绿色GDP核算四个核算框架组成 99
5.绿色GDP核算的实施将推动政绩观和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 99
6.绿色GDP核算的实施将对企业的环境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化 100
九、中国绿色GDP核算应由理论到实践,由点到面,循序推进,逐步完善 101
1.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合作与分工,推动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 101
2.根据国情选择合适的目标模式,在完善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 101
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 101
3.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框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实物量核算方案和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量核算方案研究确定为研究的重点,逐步推进绿色GDP核算 102
4.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绿色GDP核算 103
5.构建有利于绿色GDP核算的法规政策体系,以制度化手段推进绿色GDP核算 103
7.加快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完善绿色GDP核算理论框架 104
6.明晰资源环境产权,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为资源环境定价奠定基础 104
8.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促进绿色GDP核算的全面推进 105
D 理念: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107
一、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理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重新认识,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实施、深入而萌芽、发展、成熟 107
1.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思索和大讨论,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理念的萌芽提供了思想土壤 107
2.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理念日渐成熟,被提上了联合国议事日程,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将环境问题纳入决策过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109
二、传统决策的失误呼唤综合决策,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催生综合决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手段 110
1.传统决策的失误带来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环境 110
与发展综合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手段 110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渐深入人心催生了综合决策理念,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又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大重要举措 111
3.环境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不正确的发展决策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正确的决策将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11
4.综合决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体制变革和经济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能够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12
1.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根本目标 113
三、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坚持决策成本适度、从源头控制污染,充分体现科学性、可持续性和民主性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3
2.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规模要有一个合理限度,坚持决策成本适度,保证决策效率与效益 114
3.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控制污染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116
4.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充分体现科学性,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综合知识指导决策,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相结合,避免决策失误 116
5.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始终坚持可持续性原则,立足全局和长远利益,兼顾今世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利益,立足于国情并着眼于全球环境问题,致力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117
6.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充分体现民主性,决策参与者要求多样性和具有代表性 118
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理念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艰难历程,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环境政策 119
五、人们通常所说的“综合决策”,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指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广义”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主体包括国家中央政府、政府各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工商企业界、非政府组织、社区和公众等多种形式 123
六、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机制建设和能力建设,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纳入法制化轨道,以制度化规范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行为,强化宏观环境管理,提高综合决策能力 126
1.建立环境与发展决策领导机制,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以制度化规范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行为的根本保障 127
2.建立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监督机制和重大决策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以环境行政执法手段保障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实施 128
3.建立完善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是提高综合决策的有效性的基础 129
4.建立重大决策部门联合会审制度,提高综合决策的组织保障能力,将多主体联合决策落到实处 129
5.建立环境与发展资金保障制度,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环境建设投融资与运营机制,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资金保障 131
6.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咨询制度,完善综合决策智力支持体系,强化宏观环境管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32
7.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教育培训制度,加强环境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决策者的综合决策意识、水平和能力 134
七、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的内涵、意义和本质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化、创新的产物,同时又是地方和企业、项目综合决策的依据 135
1.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是在对环境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系统总结、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指导方针 135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决策时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是综合决策成功的关键 137
E 理念:循环经济 141
一、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开发、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基于生态学理论的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141
1.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142
2.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既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又是一种新型的、具体的发展形态和实践模式 143
3.3 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 LE)原则,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143
二、循环经济理念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新经济规律,而形成的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资源观、发展观、生产观、消费观、效益观、科技观、主体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143
1.新的系统观: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在充分估计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同时,进行科学生产和适度消费 144
2.新的经济观:强调经济活动不能超出资源的现状和潜力,要求在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时,有效控制生态成本的总量 144
4.新的资源观:认为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很少有真正的废物,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再资源化,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145
3.新的价值观:要求按照新的价值理念考虑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和人自身的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系统的持续价值,强调利用再生资源的重要性 145
5.新的发展观:追求资源的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和谐、生态系统整体的动态平衡和经济社会与环境持续发展 146
6.新的生产观:主张按照3R原则使生产成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一部分,要求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存在的有限性,尽可能节约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提倡废物的再循环 147
7.新的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要求消费活动中充分考虑废物的资源化,强调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147
8.新的效益观:认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决策时应统筹考量 148
9.新的科技观:提倡生产的“非物质化”,重视知识投入和管理科学,要求通过知识与科技投入替代物质投入 148
10.新的主体观: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和公众成为主体,要求以政府为倡导,政策法规作保证 149
12.新的文明观: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的产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 151
11.新的道德观:要求树立正确的自然道德观念,把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维护持续生存,作为人类道德准则,强调各地各国人、世世代代人都有同样选择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的机会 152
三、循环经济理念萌芽可追溯到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和我国的循环经济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经验 152
1.欧美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受到20世纪60年代“宇宙飞船理论”的推动,70年代边发展边研究,80年代思想上、政策上有所升华,90年代开始成为世界潮流,进而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新的实践模式之一 152
2.中国循环经济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40年的探索发展,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三个层面上大胆实践 153
的物质闭环流动 154
1.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在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 154
四、循环经济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 154
2.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 155
3.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通过对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的全面整合,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现生产、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156
五、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走在前列,在全世界发挥了引领作用 157
1.德国堪称楷模:循环经济系统日臻健全,规模不断扩大,法制渐趋完善,已成为企业和民众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157
2.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源于废物问题,先有总体性再生利用法,再向具体领域推进,旨在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循环经济已是一种“国家机器” 158
3.按人均,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垃圾生产国,直到目前仍没有一部全国实行的循环经济和再生利用法规,但有一半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循环在美国已是一种生活方式 160
六、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环境立法和政策上的创新,这些创新又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法制、政策保障 161
1.发达国家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建立了较强的法律支撑体系和政策引导体系,并以此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162
2.将环境保护提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政策依据;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正在三个层次上逐渐开展 165
七、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改变“全球环境状况仍在恶化,经济发展对商品、服务需求增长正在抵消环境改变努力”的趋势,促进全球经济模式由物质单线流动的线性经济向生态型经济重组转型 168
1.从资源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要从整体上降低资源消耗,解 169
决资源矛盾问题,战略上必须选择发展循环经济 169
2.从生产和消费方式上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发展对资源、生态环境的压力与破坏和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对发展的持续支撑等重大问题,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体现 169
4.从环境与经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原则,通过资源循环和提高生态效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服务增长,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 170
3.从经济与社会关系看,发展循环经济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 170
八、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实践仍处于试验示范的初级阶段,推动其向广泛、深入发展仍需加强研究,形成共识,勇于实践,借鉴外国经验,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子 171
1.抓深入: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173
2.抓拓展:强化政府指导、服务和市场引领的作用 173
3.抓转变: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173
4.抓动力:引导公众消费,倡导绿色消费 174
5.抓落实: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废物利用率 174
6.抓考核:探索建立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引导各级政府既注重经济指标,也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 175
7.抓支撑:建立绿色技术体系,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实现节能、降耗、减污 176
F 理念:生态城市 180
一、生态城市是一个高度和谐、整体协调的“社会、经济、环境” 180
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和谐、高效、多样性、个性化和全球开放性的特点,其经济机制是以高效低耗为特征的知识经济体系 180
1.生态城市是高度和谐的有机体,其中人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各组分高度协调、和谐共生 180
2.生态城市是整体协调的复合生态系统,其自然、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及其各组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耦合、协调发展 180
3.生态城市是高效低耗的知识经济体系,以知识、信息高效运转,物质、能源多级利用和废物循环再生为特征 181
4.生态城市是多样性的个性化地域空间组合,既具有多样性的文化、景观、功能、空间、产业和建筑等更广泛的内容,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 182
5.生态城市是全球性的开放系统,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与区域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越来越广泛 183
6.生态城市是在保证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持城市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人均生态足迹尽量减少的城市 183
二、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日益突出和文明进化的产物,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产物 184
1.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生态城市理念提供了思想支持 184
2.人类文明的进化,孕育了生态城市理念 185
3.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催化了生态城市理念的产生 187
4.建设生态城市,是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87
三、生态城市涵括了卫生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普世城、园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及山水城市等城市内涵,是广义生态观的具体体现,突破了传统的城市理念,是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城乡融合的共同体 188
1.“绿色城市”是在“绿色运动”中提出的狭义的生态城市,二者具有一致性 189
2.健康城市不一定是生态城市,但生态城市一定是健康城市 190
3.普世城是带有技术乌托邦色彩的超级大都市 190
态环境质量为目标,而不涉及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 191
4.园林城市强调城市绿化、美化和环境质量的提高,以提高城市生 191
5.山水城市是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提出来的,不能全面反映生态城市的广义生态观 192
6.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与生态城市一脉相承,是生态城市的初级阶段 193
7.生态城市是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94
四、生态城市是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人类住区,要从哲学、文化、经济和技术层次上认识其特征、领会其实质 195
1.从哲学层次上看,生态城市是在人与自然系统整体协调、和谐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195
2.从文化层次上看,生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营造、保存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196
3.从经济层次上看,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式的循环经济模式,有利于提高城市生存力和竞争力,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197
4.从技术层次上看,生态城市凭借生态技术实现自我发展 199
五、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一个层次化、具有递阶结构的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类组成 200
1.生态城市的指标选择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动态性和重点性的原则 201
2.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包括6项基本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类28项指标 202
六、从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出发,进行城市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城市建设标准,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 208
1.国外生态城市建设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简称MAB)计划中提出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居住区开始,逐步发展,建立了生态城市标准,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第四代城市的发展目标 209
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生态研究,并于1986年在江西省宜春市规划建设了第一个生态城市。进入90年代生态城市规划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在研究范围和深度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 210
七、生态城市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城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高度和谐的城市 214
1.建设生态城市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提高生态意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5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环境管理为手段,构建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216
3.建立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制度,充分发挥规划的法律作用,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 218
4.运用城市生态学理论,选择最佳城市生态位,建设有特色的生态城市 219
5.统筹区域发展,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提高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220
6.运用产业生态学理论,构建生态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建立节约型的生态城市 221
7.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全方位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223
G 理念:清洁生产 227
一、清洁生产是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 227
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27
二、清洁生产作为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是对传统的末端治理手段的根本变革,是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是人类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危机的必然选择 229
三、开展清洁生产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解决环境与经济相割裂的矛盾和增强可持续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233
1.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233
3.开展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末端治理的不彻底而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234
2.开展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234
4.开展清洁生产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有助于解决环境与经济相割裂的矛盾 235
5.实施清洁生产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236
四、从源头控制与消减,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采取措施搞好末端治理,实施全过程控制,在农业生产、服务性行业、建筑工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行业普遍实施清洁生产,是清洁生产取得实效的关键 236
1.改进设计、原料替代、改革工艺、强化管理等源头控制与消减方法是清洁生产的根本措施 237
2.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清洁生产的必要手段 238
3.搞好末端治理仍是清洁生产必不可少的措施 239
4.在农业生产、服务性行业、建筑工程、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等行业中都应实施清洁生产 239
五、推行清洁生产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各级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应按各自的职责推行清洁生产 241
1.各级政府应从制定政策、规划布局、采购和使用清洁产品等方面,推行清洁生产 242
2.政府有关部门应从制定推行规划,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技 243
术咨询服务体系,发布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编制清洁生产指南和技术手册,发布限期淘汰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产品的目录等方面,推行清洁生产 243
3.环境保护部门应从公布污染严重企业名单,对一些企业实施强制审核,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企业优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对不依法实施审核或不按规定要求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企业实施处罚等方面,推行清洁生产 244
1.强制性要求是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的清洁生产义务,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46
六、国家一方面通过立法规定必须履行的清洁生产义务,采取强制手段推进清洁生产,一方面推行表彰和奖励制度、资金扶持、基金支持、税收减免和成本列支等措施,鼓励、引导清洁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246
2.采取表彰和奖励制度、资金扶持、中小企业的基金支持、税收减免和成本列支等五个方面鼓励措施,确保清洁生产促进工作能够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 247
七、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对污染来源、废物产生原因及其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化分析和实施过程,是组织实行清洁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持续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有利于组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使其环境绩效实现持续改进 248
1.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应重点加强组织、等划和宣传,注重审核过程的系统科学,逐步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250
八、作为一种环境战略,清洁生产既体现于宏观层次的总体污染预防,又可以从微观上体现于企业采取的预防污染措施;清洁生产的实施要依靠各种工具,综合应用各种工具可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清洁生产 252
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与清洁生产 253
2.环境标志与清洁生产 254
3.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与清洁生产 255
4.生态设计与清洁生产 257
九、在经过多年的试点和近年的依法推进之后,我国实行清洁生产已取得一定成绩,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之 258
H 理念:经营环境 263
一、环境是重要的资本来源,不仅具有直接使用价值,而且具有间接和潜在使用价值 263
1.环境资源一部分是物质性“商品价值”,即经济价值;一部分是无形的“服务价值”,即生态价值、社会价值 264
2.环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美学、生态价值之间,不仅有全面兼顾的问题,而且有综合平衡的问题 265
4.环境资源是资本的来源,环境资源价值的形成要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来实现 266
3.对自然界的价值要用人和自然本身两种尺度进行评价 266
二、经营环境的过程是实现环境资源保值增值的过程,要按“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纳入经济活动的分析和决策过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经济制度,使环境保护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杠杆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 267
1.经营环境是实现环境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市场化,借以提高生态环境的总体功能、环境质量和综合实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谋略和行为方式 267
2.排污收费制度是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排污者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资源的一项经济制度 269
3.征收环境税制度是国家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环境资源被开发利用和污染损害的程度收取税费的制度 269
4.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环境容量已经确定的特定区域内,生产经营者将政府许可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作为商品进行相互交易的制度 270
5.发展循环经济是经营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生态环境潜在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有效利用 270
6.绿色GDP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的修正,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 271
三、经营环境在绿色需求的不断上升、环境保护产品市场份额的日益增长中得到快速发展,并蕴含着无限生机 272
1.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为经营环境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72
2.绿色需求的日益增长、环境政策法制的日趋完善构成了经营环境快速发展的宏观原因 273
3.企业对环境利润的追求、环境保护产品市场份额的加大、环境概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引入,以及企业对树立绿色形象的需求,构成了经营环境快速发展的微观原因 274
四、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将城市环境作为资本进行经营,生态示范区是将生态资源作为资本进行经营,两者都是经营环境的重要形式 276
1.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过程是经营环境的一种投入形式,污染治理、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经营环境投入的具体体现,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经营环境的成果 277
2.生态城市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它注重城市的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体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营环境方面处于最高层次 278
3.生态示范区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既可以看到经营环境的直接成果,同时又将大部分经营效益储存在自然中 280
五、经营环境是经营城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营城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82
1.经营城市是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产物,我国经营城市理念得 282
到广泛认同,并且普遍将经营环境作为重中之重 282
2.经营城市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薄熙来的城市经营观和大连市的实践具有典型意义,其经营城市的根本在于经营环境 285
六、环境产业化作为经营环境的重要组成,已经进入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之中,在近几年中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287
1.生态工业是工业与生态学的结合,引起了传统工业范式的根本性变化 287
2.生态农业是农业与生态学的结合,将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之中 288
3.建筑和第三产业的生态设计充分考虑了环境的资本因素 289
I 理念:环境文化 292
一、环境文化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 292
1.全球资源的日渐枯竭已经成为制约工业生产和人居生活发展的“瓶颈” 293
3.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生态系统失衡影响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94
2.环境污染的加剧使传统工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人类生存面临重重危机 294
4.核能作为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既是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又是对人类自身和自然界造成灭顶之灾的巨大威胁 295
5.全球人口总量的爆炸式增长,严重影响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95
二、现代环境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归纳和延伸,在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中得到发展与完善 296
1.被动依赖自然,人类行动适应环境的“天人合一”阶段 296
2.以大自然的征服者自居,人类主动发掘自然,努力改造环境的“天人对立”阶段 296
3.人类珍惜爱护自然,积极保护环境的“和谐促进”阶段 297
三、中国环境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298
1.环境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环境意识的总和,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 298
2.中华民族历史上积聚的环境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的环境保护事业,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299
四、环境文化的前提是承认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生存两者具有共同利益,两者间符合规律的关系是和谐发展、相互促进 300
1.环境文化认为人类以文化的方式生存,所有先进文化都是存在于自然中的文化,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 300
1.发展循环经济是处理好环境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途径 301
五、发展环境文化必须处理好环境文化与经济增长、国家安全、法治德治、政治文明及民族精神之间的五大关系 301
2.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的生存存在一定矛盾,环境文化使这种矛盾向非对抗性转变 301
2.环境文化构成了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中新的因素,成为事关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问题 302
3.环境文化理念的指导作用通过相应的法律和道德体系得以实现 303
4.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发展绿色、民主的社会主义,符合马克思赋予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其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303
5.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弘扬环境文化,是对中华民族自然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认同和推进 304
六、环境文化引发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从人统治自然的传统观念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思路 305
1.在哲学研究领域,利用生态科研智慧和观点认识现实事物,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哲学,代替了片面强调人统治自然观点的传统哲学 305
2.在意识形态方面,尊重各种生命形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道德,将人类的意识形态逐步引向理性和成熟 305
3.从思维方式上讲,整体性的环境思维打破了单纯强调人的主观作用的传统思维方式,使人类开始全面地审视自身的行为和发展 306
七、建立环境保护的特定政策、法规、制度及组织机构对环境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推进和保障作用 306
1.生态运动作为一场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促进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逐步使环境保护走上制度化轨道,建立起了促进环境保护的内在机制 306
3.国际社会范围的环境保护制度也在各国人民的共同推动中得到建立和完善 307
2.中国政府于1983年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指导方针 307
八、环境文化在文艺、德育和宗教等领域均有所体现,引导人们树立环境观念的环境文学、指导人们善待自然的环境道德、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神学正逐步成为人类的主流思潮 308
1.环境文学是一种以创作环境保护主题的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新形式 308
2.环境道德是致力于建立公正平等的全人类伙伴关系、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确立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道德 309
3.宗教与自然保护密切相关,环境文化在现代宗教中得到认可与接纳,生态神学正在逐步建立 310
九、中国政府不断在政策法律、产业发展、公众参与等方面积极推进环境文化的构建与普及 312
1.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在文化方面意蕴着对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三 312
个关系的全面认识 312
2.我国已经建立的相对完备的环境法制是环境文化的重要构成,环境法律体系在实践中的执行和落实,就是环境文化的外显和实现 313
3.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全国得到广泛开展,同时也为其他环境文化形式的传播营造了浓厚氛围 314
J 理念:环境安全 317
一、环境安全是指国家乃至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性部分,具有广泛性、扩散性、长期性、全球性、整体性、滞后性、不可逆转性等特点 317
1.环境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319
2.环境安全可以细化为个人、区域(流域)、国家、全球环境安全,每一类的组成也不尽相同 322
3.环境安全与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324
4.环境安全具有广泛性、扩散性、长期性、全球性、整体性、滞后性、不可逆转性等特点 325
5.每一类别的环境安全都有其具体的目标 329
6.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相协调,环境安全有四个衡量标准 330
二、人类文明因生态破坏而衰落,我们要从历史上的公害事件吸取足够的教训,时刻警醒自己,高度重视环境质量安全 331
1.历史上的公害事件是环境质量安全问题的典型 331
2.历史上文明的衰落是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典型 334
三、目前环境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土地、森林、草地、海洋等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36
1.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国土安全问题严重 337
2.森林、草地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338
3.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一些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338
4.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令人担忧,外来生物入侵已影响生物多样性 339
5.海洋资源衰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赤潮频发,“死亡地带”正在逐渐增多 340
6.淡水资源短缺,地表水污染严重,地下水严重超采,水安全问题突出 340
7.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341
8.难降解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开始显现 342
9.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剧 342
10.酸雨污染趋严重,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 343
11.大气污染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愈显突出 343
四、导致环境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既有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的问题,也有决策失误、生产和消费方式粗放、对外来物种进入缺乏有效监管和对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 344
五、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将生态环境安全作为环境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构筑环境安全体系 346
1.将生态环境安全作为环境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347
12.职业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 348
2.构筑完整的环境安全体系 349
3.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351
4.进行全民环境安全意识教育 352
5.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个国策100年不动摇 352
2.广东将投六百亿元创建生态安全体系 353
3.沈阳六大重点工程保障农村生态安全 353
1.对环境安全问题的研究日趋广泛和深入 353
六、环境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对环境安全问题的研究日趋广泛和深入,各地已采取措施构筑环境安全 353
4.首部生物环境安全地方立法在上海实施 354
K 理念:环境保护合作 357
一、人类与环境问题作斗争经历了工业污染防治、城市污染综合防治、生态环境综合防治、区域环境防治以及全球环境合作五个阶段,区域和全球环境问题促成了区域与国际环境合作 357
1.当前已进入全球环境问题时代,不论是区域环境问题还是全球环境问题都需要共同合作来解决 357
2.国际环境合作提到议事日程,保护臭氧层行动是国际环境合作的一个最成功的范例 360
二、参与国际合作对于推进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引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急需的资金、提高环境科技水平、改善环境质量、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62
1.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 363
2.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普及 363
1.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缔结或参加了一系列公约和协定 364
国、加拿大、韩国、意大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及欧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协定,在环境保护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364
三、我国缔结和参加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公约、议定书,与挪威、德 364
5.有利于改善我国环境质量 364
4.提高了环境科技水平 364
3.引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急需的资金 364
2.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和双边国际环境合作 366
四、中国在国际环境合作中的原则立场: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作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发达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处理全球环境问题应当兼顾各国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 367
1.我国确立了参与国际合作的若干基本原则立场 368
2.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环境合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代表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370
五、我国认真履行环境公约,国际环境合作取得较大成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及有效工作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环境合作一大创举 371
1.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紧密相关,为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我国成立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372
2.与联合国环境署开展了有效的合作 374
3.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保护臭氧层活动成效显著,可称为各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的典范 374
4.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376
5.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有效工作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创举 377
六、国际合作有效促进了清洁生产在我国的推行;欧盟-辽宁合作项目成为欧盟与发展中国家环境合作的范例 379
1.区域环境合作初露端倪 381
七、国内区域合作初露端倪,长江三角洲区域环境合作呼之欲出,泛珠三角区域环境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381
2.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迈出实质一步 384
3.辽宁七城市联手实施辽河浑河流域环境保护 387
八、省级国际环境合作得到普遍重视,成为国际合作和履约的重要方面 388
L 理念:公众参与 395
一、广义的“公众”应理解为政府职能组织之外的一切与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单位、部门、群体和个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对环境保护事业全方位的参与,是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巨大动力 395
1.广义上理解和定义“公众参与”有助于发挥社会各阶层的作用 395
2.参与行为可划分为不同的层面和层次 398
3.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巨大动力 398
二、公民环境权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的提出,为公众参与确立了理论基础;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奠定了法律基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有权力和义务的双重性 400
1.环境权益是公众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公共财产”论、“公共委托”论、公民环境权理论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为公众参与确立了理论基础 400
2.我国许多与环境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对公众参与进 402
行了规定,特别是近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立法法》,分别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