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方志的发展 1
方志解 郑玄 1
地志起于史官 李宗谔 2
方志即古之图记 卢镇 5
郡县守宰书其政令而成方志 孙世芳 7
方志昉于采诗观风之制 王掞 8
历代方志的演变 纪昀 11
唐以前方志的沿革源流 魏徵 12
唐宋的修志制度 朱长文 20
宋以后方志的发展 梁启超 23
二、方志的内容 34
两汉方志的内容 范晔 34
汇史事、地理、人物于一编 常璩 36
综记一方地理、政事、人物 施润章 40
备载一方全貌 杨敬德 42
方志为博物之书 司马光 43
详载生民衣食之所系 李好文 45
着重反映一方民生疾苦 丁大荣 48
重在记载古今变化 冯达道 50
三、方志的性质 52
郡有志犹国有史 郑兴裔 52
图经为一郡之史 杨维桢 56
志属史类 龚用卿 57
方志如古国史 章学诚 60
方志属于地理 颜师古 62
地志原以志地 王源 63
地志在于考证地理 戴震 65
会图、志、籍而为方志 王存 66
四、史志关系 70
志为史之余 杨佐国 70
地志为史之支流 王棻 71
大则史小则志 李东阳 73
史志详略繁简不同 金鋐 74
志在隐恶扬善 吴美秀 76
方志有褒无贬 钱大昕 79
修志难于修史 郜焕元 81
方志不及史书影响大之原因 魏裔介 83
后世修史当代修志 方苞 85
五、修志的目的及意义 88
控制天下攻守形势 李吉甫 88
不下堂而知各地形势 乐史 91
维持天下一统的局面 许有壬 94
为后世提供鉴戒 赵抃 97
有补于长治久安之道 张九徵 99
知历代因革兴废之典 史安之 101
有补于社会风化 董弅 102
尽宰相体国驭远之责 权德舆 105
尽地方官守土之责 张荩 106
地方官勤政之助 欧阳玄 108
提供兴利除弊的借鉴 孔自洙 110
尽郡人之责 王天泽 112
不修志为邑中士人之耻 李兆洛 114
六、修志的要求 116
公心直笔著信史 蒋士铨 116
发扬史家传信的传统 姚鼐 119
要取信于天下后世 汪懋林 120
史家三长不可缺一 范嵩 122
要有严谨的态度 杨潜 124
要经得起实践考验 元稹 126
处理好详略关系 杨椿 127
反映出时代特点 阮元 130
摆脱愚腐与肤浅 吕南公 131
做到贯通与典雅 顾广圻 134
七、方志的体例 137
统一体例的重要性 方苞 137
体例应服从修志宗旨 程廷祚 139
方志立三书议 章学诚 143
方志四体 章学诚 148
方志并非纂类体 章学诚 152
仅用纂录不合志例 焦循 154
志书不应仿史例 王棻 161
不必翻新例乱旧法 洪亮吉 163
不拘旧例 李慈铭 167
金陵新志之体例 张铉 169
直隶州志例 孙星衍 173
温州经籍志叙例 孙诒让 174
扬州艺文志商例 刘寿增 183
八、方志的资料 188
靠文献而不托于空言 黄溍 188
采集资料应设分访与专访 孙诒让 190
广泛询访 贾耽 194
应进行实地考察 姚鼐 197
资料取舍的标准 冯福京 198
考辨资料的次序 陈耆卿 200
设志科以存资料 章学诚 202
九、方志的编纂 207
修志程序 周应合 207
主修之责任 胡太初 213
主笔之人选 马光祖 215
编纂边陲志书的人选 姚鼐 217
修志十议 章学诚 219
不可苟简与滥收 洪亮吉 226
应审慎不苟 张琦 228
修志有三难 朱鹤龄 230
明代修志之弊 阮元 233
不可失真传讹 章鉴 235
处理旧志谬误之法 焦循 237
志书有三失 邢址 242
志书之失有二 姚文田 243
《?录》之失 许汝霖 244
夸饰乡邦为志书大弊 刘知几 246
寓是非于故实之中 黄岩孙 250
命辞措字宜有规矩准绳 章学诚 252
十、方志人物 256
修志应以人物为重 胤祯 256
人物编排应以时代为序 钱大昕 257
人物列表有三益 章学诚 260
一统志不必及人物 阎若璩 262
不应连篇累牍载进士、状元之名 叶盛 263
修志难在人物传 王应奎 264
人物传之四忌 龚炜 266
张照应载入志书 弘历 266
佟养甲不当立传 全祖望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