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民族教育史略 上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日嘎拉图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05044152
  • 页数:229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前言 1

清朝时期呼伦贝尔盟少数民族教育 3

第一章 呼盟地区有学校之前的少数民族教育形式 3

第一节 清朝初期先后迁居呼盟地区的少数民族 4

第二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先民的家庭教育 5

一、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5

二、达斡尔族的家庭教育 6

三、鄂温克族的家庭教育 7

四、鄂伦春族的家庭教育 8

第三节 岭东地区派学童到江东就学 9

第四节 呼盟地区的萨满教 10

第五节 岭西地区喇嘛教的教育兴起 11

第六节 呼盟地区的“家塾”和“塾师” 14

一、牧区的拜师习俗 14

二、新巴尔虎家塾 15

三、塾师学童 16

本章附录二则: 18

一、墨尔根满官学 18

二、黑龙江省各属宗教表 19

第二章 呼盟地区私塾和官学的出现 20

第一节 历史背景简介 21

一、行政区划及变迁 21

二、人口资料 22

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22

第二节 南屯私塾 22

第三节 海拉尔满汉文官学 23

第四节 土房子学校 25

第五节 旧学堂向新式学校过渡 26

二、呼盟岭西地区的近代学校 27

一、呼盟岭东地区的近代学校 27

三、毗邻地区出现中等学校 28

第六节 教学形式和条件 29

一、先生 29

二、教课 29

三、课本 30

四、文具 30

五、牌位 31

六、戒尺 32

二、满蒙师范学堂 33

一、文庙 33

本章附录二则: 33

中华民国时期呼伦贝尔盟少数民族教育 37

第一章 辛亥革命以后的二十年间(1912—1931年) 37

第一节 历史背景简介 38

一、行政区划及变迁 38

二、人口资料 39

三、教育管理机构 40

第二节 岭东地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 42

一、偃武修文的歌谣 42

三、公立学校 43

二、私塾或私立学校 43

第三节 岭西地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 44

一、季节游牧学校 45

二、呼伦贝尔蒙旗小学 46

三、莫和尔图女子小学 48

四、辉河地区鄂温克族学校 48

五、新巴尔虎牧区的定居学校 49

六、牧区各地教育调查 50

一、呼伦贝尔蒙旗学校 51

第四节 呼盟少数民族中等学校教育 51

七、海拉尔地区回族学校 51

二、呼伦贝尔蒙旗中校 53

第五节 喇嘛教的教育 55

一、牧区喇嘛教的兴盛 55

二、锡尼河庙的世俗学童 62

三、阿尔善的“喇嘛医校” 63

第六节 赴外地中学和大学深造 64

本章附录五则: 67

一、岭西各旗教育行政委员会成员名单 67

二、齐齐哈尔蒙旗中学 68

三、黑龙江省私立蒙旗师范学校 69

四、东北蒙旗师范学校简介及呼盟学生名单 69

五、呼伦贝尔青年赴苏联、蒙古学习情况 72

第二章 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间(1932—1945年) 83

第一节 历史背景简介 84

一、行政区划及变迁 84

二、人口资料 87

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92

第二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初等教育 92

一、岭东地区少数民族小学校 92

二、岭西地区牧业各旗小学校 96

三、鄂伦春族学校 100

四、海拉尔市清真寺私立小学校 101

五、海拉尔市朝鲜族小学 101

第三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中等教育 101

一、兴安东省省立师道学校 102

二、兴安东省省立国民高等学校 104

三、兴安东省省立布西农业中学 107

四、兴安东省卧牛河农业学校 107

五、兴安东省省立女子国民高等学校 108

七、兴安北省省立第一国民高等学校 110

六、兴安东省私立音河农业职业中学 110

八、兴安北省省立教师养成所 113

九、兴安北省省立女子国民高等学校 114

第四节 赴外地中学和高校深造 115

一、赴王爷庙的中等学校就读 116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 116

三、少数民族留日学生 117

第五节 殖民地奴化教育种种 118

一、殖民地奴化教育方针 118

二、泯灭民族意识的典礼 119

三、把日语定为第二国语 120

四、法西斯军事教育 121

五、“勤劳俸仕”苦役 121

六、日本教员凌驾于中国校长之上 122

第六节 东北沦陷时期的喇嘛教及喇嘛学校 122

一、喇嘛教及世俗学校 122

二、兴安北省喇嘛学校 124

第七节 反日学潮与抗日斗争 126

一、校园里的反日情绪 127

二、海拉尔第一国民高等学校的反日学潮 127

三、抗日烈士金寿鹏 129

四、投奔苏蒙革命的抗日烈士 130

五、侵略者内部的分化现象 132

本章附录三则: 134

一、兴安北省各旗蒙古族小学校名及教师名单 134

二、王爷庙几所中等学校简介 139

三、达斡尔族留日学生名单(1945年以前) 142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的四年间(1945.10—1949.10) 149

第一节 历史背景简介 150

一、行政区划及变迁 150

三、教育管理机构 151

二、人口资料 151

第二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初等教育 152

一、岭西地区少数民族小学 152

二、岭东地区少数民族小学 154

三、呼纳盟地区少数民族小学校统计 156

第三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中等学校教育 157

一、岭西地区少数民族中等学校 157

二、岭东地区少数民族中等学校 159

三、呼纳盟地区少数民族中等学校统计 161

第四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高等院校 163

一、呼伦贝尔高等学院 164

二、内蒙古工业学院 166

第五节 赴外地学习和出国深造 168

一、少数民族青年赴外地学习 168

二、少数民族青年出国深造 169

本章附录二则: 170

一、历史性的革命学校简介 170

二、内蒙古自治政府关于教育的指示 171

第一节 捐资助学 175

一、荣禄 175

第四章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中的特有现象 175

二、郭道甫 178

三、额尔钦巴图 180

四、金耀洲 182

五、巴金保 184

六、秀杰 185

七、盟档案馆满文档案目录简介 186

第二节 学习和掌握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字 186

第三节 呼盟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历史之最 190

第四节 呼盟教育界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简介 192

一、现呼盟境内有学校之前的教育形式 211

二、现呼盟境内私塾和官学的出现 211

呼伦贝尔民族教育史略(上编)大事记 211

清朝时期呼盟地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大事记 211

中华民国时期呼盟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大事记 212

一、辛亥革命以后的二十年间 212

二、东北沦陷后的十四年间 214

三、人民解放战争的四年间 216

主要参考书目 219

清朝及民国时期公元年代对照表 223

编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