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工读教育的初创阶段(1955~1966年) 10
第一节 创设工读学校的历史性尝试 10
一、第一所工读学校在北京诞生 11
二、各地相继创办工读学校 15
第二节 艰难的起步 20
一、特殊的教育对象与艰巨的教育任务 20
二、教育思想的争论与发展 24
三、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 32
四、工读学校的领导与管理体制 34
第三节 以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为基本出发点 39
一、工读学生罪错原因与类型 39
二、工读学生的教育管理 42
三、成功的教育个案 46
第四节 工读学校教师的艰辛与奉献 47
一、工读学校的师资来源 47
二、工读学校的师资培养 49
三、工读教育的科学研究 52
第五节 工读学校的劳动教育与文化教学 54
一、工读学校的劳动教育 55
二、工读学校的文化教学 57
第六节 工读学校的校际交流 60
第二章 工读教育遭受破坏与复办阶段(1966~1982年) 6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读教育遭受的严重破坏 61
一、各地工读学校陆续停办 61
二、重庆市沙坪坝工读学校坚持办学 63
四、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上升与学校教育秩序混乱 64
三、工读学校停办后校舍、教师的安排 64
第二节 再度创业 67
一、各地复办工读学校 67
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69
三、新闻媒体对工读教育的宣传报道 83
四、工读学校复办后的管理 85
第三节 复办时期工读学生的特点及矫治措施 89
一、复办时期工读学生的特点 89
二、工读学生罪错类型及原因分析 90
三、教育矫治的新措施 94
四、成功的教育个案实例 100
第四节 复办时期工读教师的新奉献 103
一、师资来源与要求 103
二、师资的培养与管理 105
第五节 复办时期的劳动教育与文化教育 106
一、复办时期工读学校的劳动教育 106
二、复办时期工读学校的文化教育 109
第六节 复办时期工读教育的特点 112
第三章 工读教育的调整与改革阶段(1982~1992年) 114
第一节 社会治安形势好转后的工读教育 114
一、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得到遏制 114
二、生源减少带来的新问题 115
三、工读学校布局的调整 116
四、实现教育多功能的转化 117
五、全国第二次工读教育工作会议 118
六、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几点意见》 119
八、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对工读教育的作用 120
七、西安会议的议题 120
第二节 工读教育管理的逐步转变 121
一、工读教育的严峻现实 121
二、工读教育的新探索 122
三、工读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配合 124
四、工读教育的管理体制 126
第三节 加强工读教育科学研究 127
一、全国工读教育研究会的筹备与建立 127
二、三级科研网络的成立 128
三、工读教育科研蓬勃发展 130
第四节 工读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132
一、师资来源和教师队伍状况 132
二、培养教师队伍采取的相应对策 133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135
第五节 工读学生的新特点 136
一、工读学生罪错概况 136
二、工读学生罪错的主要类型 137
三、工读学生罪错的新特点 139
四、新的教育内容与形式 141
第六节 加强职业教育和教学规范化 144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在扩展 144
二、文化教育普遍受到重视 145
三、文化教育的成功实践 146
四、校办企业为教学服务 150
第七节 工读教育的国际交流 152
一、工读教育对外交流 152
二、举办工读教育国际学术讨论会 154
三、工读教育考察团出访澳大利亚 157
第四章 工读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阶段(1992~1999年) 159
第一节 挑战与机遇 159
一、工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159
二、邓小平南巡讲话促进了工读教育的改革 161
第二节 工读学校深化改革的实践 172
一、各地工读学校的改革状况与经验 172
二、工读教育的行政隶属与学籍管理 178
三、工读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184
第三节 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187
一、工读学生罪错类型及其原因 187
二、工读学生的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194
第四节 教师的一专多能 200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情况 200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举措 202
三、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概况 207
四、教师集体和个人获奖情况 209
第五节 工读教育科研结硕果 216
一、工读教育科研领域的拓宽 216
二、工读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势 217
三、始终把教育科研置于重要地位 218
四、全国工读学校交流活动的开展 220
五、工读教育研究结硕果 224
第六节 工读教育国际交流的新局面 231
一、国外专家、学者访问我国工读学校情况 231
二、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我国共同研究 232
三、走出国门介绍中国的工读教育 234
结束语 235
后记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