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新文化的摇篮 1
“文学革命”的锣鼓 5
“双簧信”打破寂寞 8
“文学革命”中的鲁迅 14
繁星点点中的一颗璀璨新星 18
“为人生派”的文学研究会 23
人生弦音上的不和谐调子 28
从无爱的人生道路上走过来 31
“东方稚儿”的“心弦上乐谱” 34
《女神》——诗的火山 37
《沉沦》——心的炼狱 42
异军突起的创造社 46
爱美剧 51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55
湖畔诗社 59
红烛诗人 63
独标一格的小品 67
满贮诗意的散文 71
李金发、徐志摩登上诗坛 73
走向“革命文学” 78
《夜》话 81
“左联”的旗帜 85
“左联”的三大战役 89
报告文学的勃兴 94
“夜正长,路也正长……” 98
《子夜》——长篇小说的丰碑 104
丰收的悲剧 109
母亲的赞歌 113
“当年海上惊雷雨” 117
始喜终憾前前后后 120
“奴隶丛书”合力编印 126
《骆驼祥子》艰难成书 131
新的步伐 135
“文协”诞生 138
“三厅”史事 144
上海“孤岛”的文学活动 152
“华威”论争表里 160
《蜕变》编演前后 166
时代的鼓点 174
黎明的号角 179
“无关抗战”和“战国时代” 185
“民族形式”与“民间形式” 190
笔端心防曲 195
剧坛雾城图 202
《腐蚀》轰动华土 206
《屈原》震撼山城 211
“长夜行人”怀上海 216
《四世同堂》写古城 223
延安文艺座谈会 228
从闹秧歌到《白毛女》 234
从信天游到《王贵与李香香》 239
“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245
沙汀的“乡土三记” 250
艾芜的《故乡》《山野》 255
“大时代的小插曲” 260
郁达夫在南洋被难 266
《升官图》舞台上下 273
《寒夜》里悲剧人生 278
从剃须到拍案 283
马凡陀的山歌和臧克家的讽刺诗 292
土改运动的壮丽史诗 300
结束语 305
后记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