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从进化论到结构主义 1
古典进化论与传播论 3
社会学派、历史具体主义与心理学派、功能学派 11
社会人类学、新进化论、民族学、结构主义 22
二需要与社会:功能主义社会人类学再思考 34
功能主义与结构—功能主义 35
对功能主义的重新思考和理论更新 44
学科本体的讨论 55
结语 60
三社会、文化与个人:“集体性格论”批判 62
“文化与人格”研究 65
“文化与人格”的批判与再批判 73
社会、文化与个人 82
四象征、实践与反思:“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93
象征人类学 94
结构马克思主义 97
政治经济学派 99
结构、实践与能动性 102
反思人类学 104
理论范式的多元化 107
五文化的解释:格尔兹的诠释学探索 111
六文化想像的力量:萨伊德论“东方”的表述 122
萨伊德与《东方学》 123
东方学的范畴和历史 127
东方学的文化深层结构 131
“本土化”、文化霸权、文化人类学 134
七远方文化的谜: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 139
引子:远方的求索 139
民族志与“文化科学”的建造 143
文本学派对民族志的重新思考 147
实验民族志的“艺术” 153
民族志的“面具” 158
附录:传媒时代人与文化的新视野 161
八文化翻译中的“诱”、“讹”与“化” 173
翻译与文化翻译 173
文化翻译中的“诱” 175
“诱”—“讹”结合的文化误解 181
关于文化的“化” 189
九从异域回归本土:文化批评、萨林斯、布迪厄 191
西方本土文化的批评 192
西方经济的符号解读:作为文化并置者的萨林斯 197
人的实践及其可沟通性:布迪厄的追求 205
十“文化遗存”的启蒙:两篇文章的两种观点 222
费彻尔和马尔库思的文章 223
萨林斯的文章 233
读后的一点感想 244
参考文献 247
索引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