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 森林问题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383448X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有关的国际森林问题、森林功能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章 国际森林问题的产生与行动 8

一、国际森林问题的产生 8

第一篇 全球关注的重大森林问题 8

表1.1 历次世界林业大会主题 9

第一篇 9

第一部分·表 9

二、92环发大会后国际森林问题的行动 10

表1.2 直接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有关的国际倡议 12

三、国际森林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及分析 17

表1.3 国际森林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分析 20

一、国际森林问题的全球共识 26

第二章 国际森林问题的焦点 26

二、联合国森林论坛的核心问题 29

三、国际森林问题的主要分歧 31

四、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主张 32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的国际化 34

第三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的国际化及其发展 34

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试验和示范区活动 35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 37

第二部分·图 38

第一篇 38

图1.1 全球主要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进程分布示意 38

一、森林认证的含义 40

第四章 森林认证及其影响 40

二、森林认证问题的产生与认证体系 41

四、认证的成本和效益 45

三、认证和自由贸易 45

五、森林认证的影响 47

一、相关重大国际公约概述 51

第五章 重大国际公约中的森林问题 51

二、重大国际公约中的森林问题 52

第六章 中国履行森林问题相关重大国际公约的情况 64

一、《湿地公约》履约 65

三、《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 68

二、《国际热带木材协定》执行 68

四、《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 70

五、《京都议定书》执行 74

六、我国对与林业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森林问题的原则立场 75

图2.1 森林生态系统降水调节过程示意 81

第二篇 81

第七章 森林的生态水文功能 81

第二篇 森林功能的再认识 81

一、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 82

图2.3 林冠穿透水率和截留率与林外降水量关系的一般模式 83

图2.2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量和截留率 83

表2.1 中国不同气候带森林植被地上部凋落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分布 84

第二篇 84

图2.4 各种森林林地枯落物现存量和持水率 85

表2.2 不同森林土壤孔隙结构的比较 86

图2.5 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层(0~60厘米)的蓄水量 87

二、森林对坡面径流的影响 88

三、森林对河川水文的影响 90

四、森林对降水的影响 94

五、有效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水文功能 95

一、土壤侵蚀的成因与我国土壤侵蚀状况 98

第八章 森林的防蚀功能与固沙改土作用 98

二、森林对土壤侵蚀的防止作用 101

表2.3 裸地与林地土壤流失量比较 104

表2.4 各类森林植被类型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 105

表2.5 土壤流失量及养分流失量对比表 105

三、森林防治滑坡和泥石流的功能 107

表2.6 几种树木根系抗拉力比较 108

图2.6 不同树种抗拉力与根径关系曲线 109

四、森林的固沙改土功能 111

表2.7 我国北方现代沙漠化(风蚀荒漠化)土地成因 113

第九章 森林的防风及小气候调节效应 116

一、防风效应 116

图2.8 疏透结构 118

图2.7 紧密结构 118

图2.9 透风结构 118

表2.8 我国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资料统计 119

表2.9 银杏-杨树混交生态经济型复合林带动力效应 120

二、空气温度调节效应 121

三、水分效应 122

第十章 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124

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25

二、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130

三、干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31

四、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35

表2.10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状况 137

表2.11 最近20年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法规、条例和专门发展计划 138

第十一章 森林的固碳功能与全球温暖化 140

一、森林的固碳功能与北半球的森林碳汇 140

图2.10 全球陆地碳收支的年际变化 144

图2.11 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变化 144

二、毁林对森林固碳功能的影响 145

表2.12 1981~1990年87个热带国家的森林面积和森林砍伐率 146

图2.12 我国20多年来人工林碳储量和单位面积碳密度的变化 147

三、中国森林的碳汇功能 147

图2.13 我国森林的碳汇和平均碳密度分布 148

图2.14 我国20年平均森林碳总量和平均碳密度 149

四、CO2减排与中国森林的固碳潜力 149

表2.13 中国逐年化石燃料、水泥生产折合的碳量消耗量或生产量 150

第十二章 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153

一、城市森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154

二、城市森林去除空气污染物的作用 155

四、减弱和消除噪声的功能 158

三、减菌、杀菌作用 158

五、建设城市森林体系,发挥生态服务功能 159

一、木材的特点与不可替代性 161

第十三章 森林的木材生产 161

表2.14 木材与常规材料能耗比较 162

二、我国木质林产品生产和消费现状 164

表2.15 木材的主要消费结构 165

表2.16 人造板应用比例 169

表2.17 胶合板和单板进出口情况 170

表2.18 2000年我国木浆进口情况 172

表2.19 2000年我国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木浆进口情况 172

表2.20 近年来铜版纸国内生产和进口情况 175

表2.21 近年来高强瓦楞纸进出口情况 176

第十四章 非木质林产品生产 179

一、经济林 179

二、花卉 193

三、竹藤 196

四、林化产品资源 200

五、其他林副产品 203

一、森林的文化价值 206

第十五章 森林的文化和游憩保健功能 206

二、森林的游憩功能 214

表2.22 太原市和石家庄市居民的出游动机统计 218

表2.23 北京市民对各种森林游憩项目的喜好度统计 219

三、森林的保健疗养作用 220

四、我国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222

表2.24 各采样点空气微生物数量测定结果 222

第三篇 我国资源配置中的森林问题 229

第十六章 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及森林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229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229

图3.1 自然资源分类结构 230

第三篇 230

表3.1 中国自然资源状况 231

第三篇 231

表3.2 三大林区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232

二、自然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234

图3.2 中国自然资源分布 234

表3.3 按草地面积分级统计分布情况 239

表3.4 我国东、中、西优势矿产资源统计 243

表3.5 中国气候资源综合生产力指数及面积 245

表3.6 世界部分国家森林资源主要指标 247

三、森林资源在自然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248

表3.7 不同采伐强度对森林小气候的影响 250

第十七章 中国森林资源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52

一、中国森林资源评价 252

表3.8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森林覆盖率情况 255

表3.11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1949~1998) 257

表3.10 全国森林资源分布统计 257

表3.9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覆盖率 257

二、我国森林资源未来发展趋势 258

图3.3 模型结构 259

表3.12 主要变量结果对比 260

图3.4 活立木蓄积量变化曲线 262

图3.5 森林覆盖率变化曲线 262

表3.13 运行结果 262

表3.14 增加4500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仿真结果 263

表3.16 出材率渐增仿真结果 264

表3.17 减少薪柴仿真结果 264

表3.15 倍数效应系数渐增仿真结果 264

表3.19 增加节约代用能力仿真结果 265

表3.18 增加进口仿真结果 265

表3.21 如2010年后继续退耕1.2亿亩仿真结果 266

表3.20 如不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仿真结果 266

表3.23 如加大三大工程投资仿真结果 267

表3.22 如取消三大工程投资仿真结果 267

表3.24 如四项工程全取消仿真结果 267

第十八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森林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关问题分析与建议 270

一、森林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任务、原则和依据 270

二、我国森林资源配置的对象、范围 272

三、全国森林资源总体配置有关问题分析与建议 273

表3.25 各气候带年平均气温及极端低温 274

表3.26 我国各地貌类型地区发展森林的土地比例 277

表3.27 主要流域水土资源分布 278

表3.28 全国人工林各优势树种按龄组划分的面积 279

表3.29 分区社会经济条件的梯度 280

表3.30 各地区林地利用率对比 280

表3.31 各不同类型地区需要的森林面积 284

表3.32 全国土地利用平衡规划表 287

四、各区域内森林资源合理配置有关问题分析与建议 293

图3.6 中国林业发展分区 294

表3.33 东北地区主要环境因子统计 294

表3.34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统计 295

表3.35 东北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 296

表3.36 三北风沙治理区环境因子统计 299

表3.38 三北风沙治理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 300

表3.37 三北风沙治理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300

表3.42 华北及中原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 305

表3.41 华北及中原地区森林资源统计 305

表3.40 华北及中原地区各类林地面积统计 305

表3.39 华北及中原地区主要环境因子统计值 305

表3.44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统计 308

表3.43 南方集体林区主要环境因子统计 308

表3.45 南方集体林区几个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结果 308

表3.46 华南热带地区主要环境因子统计 312

表3.48 华南热带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 313

表3.47 华南热带地区森林资源统计 313

表3.50 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各类林地面积统计 316

表3.49 西南高山峡谷地区主要环境因子统计 316

表3.51 西南高山峡谷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 317

表3.52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主要环境因子统计 319

表3.54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 320

表3.53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各类林地面积统计 320

表3.55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森林资源统计 321

第一部分·表 324

森林资源类表 324

附表1-1 世界主要国家2000年森林资源状况比较 324

附录 324

森林资源类图表 324

附表1-2 森林资源概况表 325

附图1-1 中国森林分布图 326

森林资源类图 326

第二部分·图 326

附图1-2 中国天然林分布图 327

附图1-3 中国人工林分布图 328

附图1-4 中国林种分布图 329

附图1-5 全国林业用地面积 330

附图1-6 全国森林面积 330

附图1-8 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 331

附图1-7 全国森林蓄积量 331

附表2-1 联合国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TEMS)中收录的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 332

生态监测评估类表 332

生态监测评估类图表 332

附表2-2 联合国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TEMS)调查的生态因子 334

附表2-3 世界主要国家1996年二氧化碳排放状况比较 336

附表2-4 中国参加的与林业有关的多边环境公约一览表 337

附表2-5 中国参加的其他多边环境公约一览表 338

附表2-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基本情况统计 341

生态监测评估类图 344

附图2-1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分布 344

附表3-1 城市森林绿地的功能与需求量 345

森林功能类表 345

森林功能类图 346

附图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346

森林功能类图表 346

附图3-2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产生和反馈 347

参考文献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