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净化与绝对的合理对话》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兴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05062738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研究以往哲学生命的发展底蕴、走出现代人的知识困惑、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准不是单面的“文明”进步、现代人类的最大困惑、哲学对象的反思、哲学能力的反思、哲学能指的几种方式、哲学对话的能指规范等问题,得出结论:哲学是与绝对的合理对话。

第一章 前现代“时代精神的精华”:以往哲学生命的发展底蕴 1

目录 1

一、以往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思维上导引人类走出困境 3

1.真正哲学的使命:导引人类走出困境 3

2.哲学何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4

3.人类精神:民族精神的合力 8

4.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 10

5.哲学精神:民族精神与人类精神、时代精神的三合一 15

6.民族精神也有负价值,但世界精神只有正价值 18

1.古典中华民族的哲学精神 20

二、历史强势民族的哲学精神 20

2.古希腊民族哲学精神的发展轨迹 22

第二章 现代“时代精神的精华”:走出现代人的知识困惑 29

一、现代哲学的“知识”困惑 29

1.知识的困惑 30

2.现代科学哲学的困惑 31

二、爱因斯坦悲剧命运诉说的哲理 33

1.并不令人满意的两种解释 33

2.相对论不能把握绝对的对象 35

3.休谟的启迪 37

4.哲学真谛是把握绝对,科学把握不了绝对 39

5.爱因斯坦拥有一种哲学冲动和对宇宙的终极关怀 40

第三章 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准不是单面的“文明”进步 43

一、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准思考 43

1.走出困惑:把单面“文明”作为人类进步的标准是不科学的 43

2.怎样确定人类进步的标准 45

3.文明的本质思考 47

二、人类进步与族体文明 51

1.民族与文明研究的角度 51

2.人类进步与始终未解的三大问题 53

3.人类进步与人权及民主问题 56

三、21世纪的人类出路何在 59

1.人类进步、政治主义与人性问题 59

2.走出精神信仰的执著 61

3.人类最大的难题 64

第四章 当代世界热点问题聚焦:现代人类的最大困惑 69

一、世界热点问题聚焦 69

1.现代人类面临的新问题 69

2.现代人类的困惑:世界热点问题聚焦 70

3.世界热点问题聚焦亚洲的原因 74

二、全球化的理念 76

1.克服西方列强全球化理念的偏见:全球化不是西方化 77

2.人类学视野中的全球化 82

3.弘扬亚洲民族对全球文化多样化的贡献 85

三、从批判到建设:改变以往哲学姿态何以成为可能 88

1.哲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不同 88

2.“以往”的哲学精神 93

3.现代哲学的“哥白尼革命” 96

1.走出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误区 101

一、哲学的最高研究对象:哲学指向绝对 101

第五章 哲学所指:哲学对象的反思 101

2.从本原到本体再到绝对(本质) 104

3.绝对是一切(纯)哲学对象的核心 107

二、哲学的本质:与绝对的合理性对话 111

1.哲学是关于与绝对进行合理对话的学问 111

2.哲学的主词与宾词的关系:哲学的逻辑先在性 113

3.世界观不只属于哲学,哲学是对绝对的把握 115

三、绝对的指向与把握,对象的变与不变 117

1.盲人摸象的寓言启迪:人与宇宙绝对之象的合理对话 117

2.“人为自然立法”的启迪:解开绝对的宇宙密码之一 120

1.对象和手段决定性质的有序性 124

四、哲学的所指与哲学的净化 124

2.最高的智慧领悟 125

3.在与科学的对话关系中净化哲学 126

4.对哲学性质的几种误解 130

五、哲学基本问题的主题 132

1.把握绝对的矛盾范畴群 132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135

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138

1.无魂的哲学体系:离开绝对 142

六、哲学体系的灵魂 142

2.有魂的哲学体系:紧紧围绕绝对展开 145

第六章 哲学的能指:哲学能力的反思 152

一、哲学能指的前提与出发点 152

1.哲学对话的生命冲动:终极关怀与追求绝对的本性 152

2.哲学对话的自我意识:从终极关怀到绝对关怀 157

3.人性精华是哲学对话的真正“家园” 159

4.哲学对话的境遇:哲学对话的局限性与条件性 162

二、对话的哲学理性及典型哲学形态 166

1.哲学对话的最高尺度:合理性 166

2.哲学理性的界定 169

3.多重理性及其哲学形态 172

第七章 哲学能指的几种方式 174

一、直观理性哲学形态 174

1.古人的直观理性 174

2.古代直观理性哲学的特点 177

二、知性形式的理性哲学形态 184

1.“存在不可能不存在”的知性原则 184

2.形式理性的实质:固守规定性 185

3.古希腊式的形式理性哲学形态 188

4.经验论的形式理性 191

5.康德的知性形式理性 195

6.科学哲学的形式理性 196

三、思辨理性哲学与概念辩证法 198

1.辩证理性的两种形式:哲学的思辨与科学的实证 198

2.消极否定的辩证法 199

3.积极肯定的思辨理性 202

四、劳动实践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204

1.借黑格尔他山之石,筑马克思哲学大厦 204

2.劳动保持古典哲学大厦的完整性 208

3.劳动实践开辟了人与绝对进行对话的现实原则 210

4.劳动实践确立了新的真理标准 212

5.劳动实践开辟了人的自由解放道路 213

五、直觉理性及现代人本主义哲学 214

1.区分直观与直觉的意义 214

2.直觉:不是不要理性,而是抛弃古典理性 215

3.开辟与绝对进行对话的新途径:直觉理性 216

六、失去一切才能获得一切,“无家可归”才能真正“四海为家” 218

1.哲学只有“无家可归”,才能真正实现“四海为家” 218

2.三重世界的理论:现代哲学精神的反思 219

第八章 哲学对话的能指规范 223

1.古代哲学的发达“对话” 224

一、哲学对话的发展与对话意识的觉醒 224

2.近代哲学对话的内耗 225

3.解释学:对话意识的觉醒与不完全的对话运用 227

二、已获得的哲学对话规范 228

1.规范的根本:真理性与合理性 228

2.同一性:与绝对对话的可知论基础 232

3.开放性与透明性:展开哲学不同形态对话的必要性 234

4.劳动实践性:合理性、同一性、透明性的一种方法 238

5.对话的自我否定性与对他人合理性的认同 238

1.隔阂性、偏执性与非认同性 240

三、哲学对话的劣根性与非规范性及其克服 240

2.非开放的固守性、不透明的暧昧性 242

3.不平等性、层次性和不成熟性 244

四、哲学对话的其他规范 247

1.真诚自觉地进行对话 247

2.绝对价值的取舍 248

3.成熟、等价、平等与互尊 249

4.求同存异的意识与语言的转换 250

五、哲学理性的综合开发与运用 251

1.西方古典理性的完善发展圆圈 251

2.现代西方哲学对理性的开发 254

3.哲学全面发展的真谛:综合开发和运用各种理性 256

六、世界可否彻底认知,人终有其所不能 257

1.人到底能否彻底认知世界 257

2.知与不知以及真与伪是对于人而言的 258

3.“存在就是被感知”与“自知其无知”的真谛 259

4.人类永远需要信仰 262

第九章 哲学新解的价值 266

一、哲学的新角度 266

1.哲学新解 266

2.哲学新解中蕴含的绝对关怀 268

1.对本体的“绝对关怀” 269

二、三种绝对关怀 269

2.对主体的“绝对关怀” 271

3.对主客体关系的“绝对关怀” 275

三、哲学终止于现代吗? 278

1.哲学发展远未终止 278

2.对现代精神的精华的追问 280

附录一:社会与人生主客体进程之比较 284

1.新的视角 284

第十章 智慧反思的附录 284

2.主客体发展的起点 285

3.主客体的社会进程 289

4.主客体的归宿 294

附录二:智慧的真谛与智慧的妙用 297

1.智慧的真谛 297

2.智慧的妙用 305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309

本书后记:“十年磨一剑” 320

文库后记:探寻哲学智慧的艰辛与曲折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