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新编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友兰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1004189X
  • 页数:5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晚年的重要代表作。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对整个中国哲学史以至于文化史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新见解。在指导思想上,作者不依傍别人,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展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在内容结构上,本书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问题为基本线索贯穿中国哲学史,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灵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了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的世界意义。

目录 1

第五册 自序 1

第五册 绪论 5

第一节 从地主阶级贵族到“四民之首” 5

第二节 士与知识分子阶层 10

第三节 士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11

第四十九章 通论道学 14

第一节 什么是道学 14

第二节 从比较哲学的观点看道学的特点 17

第三节 道学的目的和方法 23

第四节 道学的发展阶段 25

第五节 道学的名称 27

第六节 道学的历史作用 31

第五十章 道学出现的政治条件——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 33

第一节 军阀和士的联合专政 33

第二节 当时变革的必要 35

第三节 庆历新政和范仲淹的改革“十事” 37

第四节 庆历新政和李觏的《周礼致太平论》 39

第五节 “熙宁变法”和王安石的“新政” 49

第六节 道学的兴起 56

第一节 谁是道学的创立者? 59

第五十一章 道学的前驱——周惇颐和邵雍 59

第二节 周惇颐的《太极图说》 61

第三节 周惇颐的《通书》 70

第四节 周惇颐论“孔颜乐处” 75

第五节 邵雍的“先天学” 77

第六节 邵雍的世界年谱 84

第七节 《皇极经世》的《观物内外篇》 89

第八节 对于周惇颐和邵雍的图像的两种了解 95

第五十二章 道学的奠基者——二程 100

第一节 二程的家世和经历 100

第二节 二程对于王安石新法的态度 103

第三节 天理或理 114

第四节 气、心、性、情 121

第五节 程颢的《识仁篇》和《定性书》 125

第六节 程颐的《易传序》 134

第七节 二程的“气象”和“孔颜乐处” 137

第五十三章 道学的奠基者——张载 141

第一节 张载的生平及其著作 141

第二节 发挥唯物主义的“有无混一”论 142

第三节 发挥辩证法的“二端”论 147

第四节 张载的《西铭》与人的精神境界 153

第五节 《正蒙》的《大心篇》与为学之方 156

第六节 《正蒙》的《诚明篇》与为学之方 160

第七节 张载的政治社会思想 167

余论 172

第五十四章 朱熹 173

第一节 北宋道学所引起的哲学问题 173

第二节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作 175

第三节 理,太极 179

第四节 气 185

第五节 朱熹的宇宙形成论 188

第六节 性、心、情、才 193

第七节 修养方法 198

第八节 “王霸之辩” 205

第九节 朱熹易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208

第十节 前期道学的高峰 219

第五十五章 陆、王心学的兴起 221

第一节 陆九渊对于“无极而太极”的批评 221

第二节 陆九渊的宇宙观和修养方法 226

第三节 鹅湖之会和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229

第四节 王守仁的《大学问》 232

第五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239

第六节 “良知”与“爱有差等” 243

第七节 “良知”与“动静合一” 246

第八节 从哲学上看理学和心学的异同 248

第五十六章 道学外的思想家——陈亮和叶适 253

第一节 陈亮的政治态度 253

第二节 陈亮的社会思想 254

第三节 陈亮对于程、朱“形上”和“形下”的批评 256

第四节 陈亮和朱熹关于“王霸”问题的辩论 260

第五节 叶适的政治态度和社会思想 264

第六节 叶适的哲学思想 265

第七节 陈亮和叶适重商思想的社会根源 272

第五十七章 气学的复兴和理学的自我修正及革新 274

第一节 王廷相对于道学的态度 274

第二节 王廷相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75

第三节 王廷相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79

第四节 王廷相对于心学的批评 281

第五节 罗钦顺对于心学的批评 282

第六节 罗钦顺对于理学的修正革新 285

第七节 王廷相和罗钦顺在后期道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88

第五十八章 心学的发展 290

第一节 杨简的《己易》 291

第二节 王畿的“四无”说 293

第三节 李贽的“童心”说 296

第一节 论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305

第五十九章 后期道学的高峰——王夫之的哲学体系 305

第二节 关于“有”、“无”问题 307

第三节 关于“动”、“静”问题 309

第四节 关于“形上”、“形下”问题 310

第五节 关于“理”及其各项对立面 311

第六节 王夫之的认识论及其对心学的批判 316

第七节 关于知行问题 318

第八节 关于“性”、“命”问题 320

第九节 王夫之的历史观 322

第十节 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 324

第十一节 王夫之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328

第十二节 王夫之的著作的幸与不幸 331

第六册 自序 333

第六册 绪论 337

第六十章 中国历史第二次大转变时期思想界中的先行者——黄宗羲 348

第一节 《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 348

第二节 对于罗钦顺的评论 351

第三节 对于心学的修正 356

第四节 《明夷待访录》所画的蓝图 359

第六十一章 颜元对于道学的批判 364

第一节 颜元的《四存编》 365

第二节 颜元对于“格物致知”的新解释 368

第三节 颜元对于“格物致知”新解释的历史意义 370

附记 371

第六十二章 戴震反道学的斗争 373

第一节 戴震论“道” 373

第二节 戴震论“形上”、“形下” 375

第三节 戴震论“理” 376

第四节 戴震论“性”、“气” 377

第五节 戴震论“欲”、“情”、“知” 380

第六节 戴震对于道学的政治的批判 384

第六十三章 魏源应付大转变的新形势的总对策及其哲学思想 387

第一节 魏源的总对策 388

第二节 魏源的“经世”精神 391

第三节 魏源的哲学思想 393

第四节 魏源“以夷为师”思想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396

第六十四章 农民大起义和太平天国的神权政治 398

第一节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情况 398

第二节 洪秀全传略 400

第三节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太平天国的神权政治 401

第四节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作用 404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408

第六节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410

第七节 总论洪秀全和太平天国 412

第六十五章 所谓“同治中兴”和“同治维新”的中心人物——曾国藩 416

第一节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斗争的历史意义 416

第二节 曾国藩的哲学思想 419

第三节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 424

第四节 曾国藩的洋务措施和洋务派思想 429

第五节 曾国藩与满汉斗争 436

第六十六章 戊戌变法(所谓“光绪维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康有为 442

第一节 康有为的生平和著作 442

第二节 康有为早期变法思想 443

第三节 康有为所领导的“公车上书” 444

第四节 康有为的《统筹全局折》 446

第五节 康有为所理解的君主立宪制 448

第六节 康有为的重商思想 452

第七节 康有为的《官制议》 455

第八节 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457

第九节 康有为与孔教 462

第十节 康有为的《大同书》和他的哲学思想 467

第十一节 近代维新时期的“格义” 473

第六十七章 戊戌维新运动的激进理论家和哲学家 ——谭嗣同 475

第一节 谭嗣同对于封建制度和道德的批判 476

第二节 谭嗣同论“仁”和“以太” 479

第三节 谭嗣同对于事物发展的了解和认识过程的分析 488

第四节 谭嗣同的道器说和三世说 493

第五节 谭嗣同对戊戌变法的说明和辩解 497

第六十八章 中国第一个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家——严复 502

第一节 严复对于当时所谓中学和西学的“格义” 504

第二节 严复对于当时中国的问题的看法 508

第三节 严复所介绍的《天演论》 514

第四节 严复论“自由” 518

第五节 严复与逻辑学 521

第六节 严复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523

第七节 严复的哲学思想 526

第六十九章 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王国维 531

第一节 王国维对于康德的推崇 532

第二节 王国维的《论性》 534

第三节 王国维的《释理》 536

第四节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538

第五节 王国维的《论哲学家及美术家之天职》 544

第六节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546

附记 555

第七十章 关于中学、西学斗争的官方结论 558

新版校勘后记 蔡仲德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