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问答录 3
一、意识对物质、思维对存在的关系 3
二、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1
三、哲学史上的一些问题 19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关系 25
五、世界的统一性 27
六、物质的运动 34
七、时间和空间、有限和无限 39
八、物质世界的规律性 41
九、意识的形式和发展 46
十、关于范畴的一般问题 51
十一、单一、特殊和一般 57
十二、因果关系,内因和外因 63
十三、内容和形式 67
十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72
十五、关于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的一些问题 77
金岳霖《知识论》讲课提纲 87
第一讲 感觉和实践 87
第二讲 概念的双重作用 88
第三讲 知识经验的必要条件 90
第四讲 本然、自然和经验 92
第五讲 时空和度量 94
第六讲 有关“类”和“故”的一些范畴 97
第七讲 事与理、语言和哲学 99
第八讲 知识的主体和知识的真假 102
金岳霖《论道》讲演录 109
第一讲 如何担保科学规律的普遍有效性 109
第二讲 道——元学的题材 128
第三讲 道是式-能 140
第四讲 本然世界与可能底现实 151
第五讲 现实并行不悖 169
第六讲 现实底个体化 185
第七讲 共相底关联与逻辑秩序 191
第八讲 关于时空与特殊 200
一、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社会理想和自由人格 221
专题讲演 221
二、中国近代哲学中的心物之辩 230
三、关于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关系的几个问题 237
四、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三个层次 244
五、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和内容的一些设想 246
哲学通信 267
一、致邓艾民(1980年1月—1984年7月,18则) 267
二、致左启华(1984年8月—1989年10月,7则) 302
三、致董易(1973年1月—1995年1月,46则) 312
附录一 冯契年表 377
附录二 索引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