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志媛著(中国政法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877054
  • 页数:5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基本概念,可采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可采性证据规则的具体内容以及操作程序系统介绍国外有关证据可采性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可采性规则所蕴涵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和完善可采性规则的总体设想及若干具体建议。

目录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之分析 1

第一节 关联性 2

一、关联性(relevance)的含义与判断 2

二、逻辑上的关联性与法律上的关联性(logical relevancy and legal relevancy) 13

三、附条件的关联性、多重关联性与有限的关联性 18

第二节 可采性 19

一、可采性的含义 19

二、可采性规则 23

三、可采性的司法裁量 27

第三节 与关联性、可采性相关的几个概念 29

一、实质性(materiality) 29

二、证明性(provability) 31

三、证明力(weight) 32

四、证据能力 33

五、合法性 37

第二章 可采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0

第一节 英美证据可采性理论的形成 40

一、英美可采性证据规则的形成与发展 40

二、英美可采性证据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9

三、英美证据可采性规则的成因分析 59

第二节 大陆法系有关证据能力的理论、立法与实践 64

一、大陆法系国家有关限制证据能力的理论 64

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关于证据能力的立法与实践 72

第三节 两大法系可采性规则之比较与评析 77

一、两大法系可采性规则之区别 77

二、两大法系可采性规则之联系 85

三、评论 91

一、可采性规则的体系与分类 92

第一节 概述 92

第三章 关联性规则——以关联性与可采性的关系为视角 92

二、关联性与可采性的关系 96

三、关联性规则在中国 103

第二节 品格证据规则 105

一、良好品格证据 110

二、不良品格证据 117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品格证据的规定 133

第三节 类似事实证据规则 135

一、类似事实证据规则的判例发展 137

二、类似事实证据的采纳标准 142

三、类似事实证据规则的例外情形 146

四、被告人的合并审理 153

五、对类似事实证据规则的评价 154

一、特定诉讼行为与事项的关联性 158

第四节 特定诉讼行为与事项的关联性 158

二、科技证据的关联性规则 160

第四章 确保证明真实性的可采性规则 167

第一节 意见证据规则 167

一、概述 167

二、英美法系意见证据规则的立法与实践 178

三、大陆法系意见证据规则的立法与实践 194

第二节 传闻证据规则 197

一、传闻规则的形成 199

二、传闻规则的理论基础 203

三、传闻陈述与非传闻陈述 211

四、传闻规则的适用 218

五、传闻规则的例外 221

六、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传闻规则的立法与实践 243

第三节 最佳证据规则 252

一、最佳证据规则的起源 252

二、最佳证据规则的演变 254

三、最佳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 256

四、最佳证据规则的例外 259

五、制定法的规定 262

第五章 确保证明正当性的可采性规则 264

第一节 概述 264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与范围 264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两种模式 267

第二节 非法搜查、扣押证据的排除规则 268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 268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依据 274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279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限制与例外 293

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07

一、非法自白排除规则的确立 333

第三节 非法自白排除规则 333

二、自白排除规则的理论依据 340

三、自白排除规则的适用标准 342

四、大陆法系国家的自白排除规则 357

第四节 “毒树之果”的可采性规则 361

一、“毒树之果”原则的确立 361

二、“毒树之果”原则的例外 363

三、“毒树之果”原则的适用 368

四、其他国家以及联合国法律文件的有关规定 372

第五节 特权证据规则 374

一、特权规则的理论基础 374

二、特权规则的分类 375

三、特权规则与证据的可采性 378

第六章 可采性规则的价值分析 382

第一节 可采性规则的实体法价值 383

第二节 可采性规则的程序价值 392

一、促成审前程序与法庭审理程序的分离 394

二、对取证活动的制约与影响 396

三、对被告人、证人等的权利保护 398

第三节 可采性规则的社会价值 400

第四节 可采性规则的价值权衡与选择 403

第七章 确定证据可采性的程序 409

一、可采性问题的判断主体 409

二、提出可采性争议的方式——当庭异议与审前动议 410

三、确定可采性的程序 416

四、与可采性有关事项的证明 436

五、其他国家确定证据可采性的程序 440

第八章 可采性规则在中国的确立 443

第一节 中国关于可采性规则的立法与研究现状 443

第二节 中国确立可采性规则的必要性 449

一、建立、健全可采性规则是保障实体公正的需要 449

二、建立、健全可采性规则是提高程序公正的需要 451

三、建立、健全可采性规则是提高诉讼效率和保护其他社会利益的需要 454

四、建立、健全可采性规则也是我国法制与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接轨的需要 456

第三节 中国确立可采性规则的总体设想 458

一、理论研究的准备 458

二、法律观念的转变 459

三、可采性规则体系的构建 461

四、配套制度的建设 464

第四节 几个亟须设立和完善的可采性规则 473

一、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 473

二、非法物证排除规则 479

三、传闻证据规则 484

四、特权规则 487

五、原始证据优先规则 493

参考文献 495

后记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