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论 1
一 从梁启超力倡“新语入诗”谈起 2
二 语言、词汇、术语的“非自足性”与借词的必然 6
三 “借词西洋”三阶段 15
四 清末民初新语的一大来源:日制汉字词 23
五 “文化互动”略解 29
第一章 汉字文化的拓展及古代借词 32
第一节 “汉字文化圈”界说 32
一 “文化圈”与“汉字文化圈” 33
二 汉字文化的境内传播 37
三 汉字文化的境外传播 39
第二节 汉字文化对日本的深广影响 45
一 汉字传日·“神代文字”子虚乌有 45
二 汉籍东传时段考 47
三 汉文及汉字词广泛使用 49
四 国名:从“山岛”、“邪马台”、“倭”、“大和”到“日本” 55
五 “天皇”、“年号”与汉字文化 58
六 “上位语”多源于中国 66
第三节 借词西域 70
一 军事外交“凿空”西域 70
二 “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文明的桥梁 73
三 西域名物词偕物入华 75
第四节 汲纳印度佛教术语 84
一 佛教东传 84
二 佛典汉译 90
三 佛语丰富汉语词库 93
四 汉译佛词进入日本语文 102
第五节 佛典汉译树立借词范式 107
一 “存梵音而变为熟语”:音译 108
二 “缀华语而别赋新义”:意译 110
三 梵音汉意联合:音意合璧译 114
第二章 明末清初西洋术语的译介 117
第一节 耶稣会的“适应政策”与“学术传教”方针 118
一 基督教的第三次入华 118
二 “适应政策”与“利玛窦规矩” 122
三 学术传教 126
第二节 澳门:耶稣会士与西学的入华之“门” 128
一 澳门在中西语汇互动史上的地位 128
二 “打开岩石” 131
三 经澳门入华的耶稣会士如过江之鲫 132
四 澳门是西书西语中转站 135
第三节 利玛窦翻译西洋术语的首创之功 137
一 先驱的足迹(一):以生理学、心理学术语“脑囊”为例 138
二 先驱的足迹(二):以地理学术语“地球”为例 142
三 先驱的足迹(三):证明“契丹”即中国, 151
“汗八里”即北京 151
四 利氏创译新语的合作者:徐光启、李之藻 157
第四节 西洋术语汉译及其论争 163
一 意译、音译并举,意译为主 163
二 “几何”:从疑问数词到数学术语 166
三 “天”“天主”“上帝”:借汉语古典词作基督教唯一神译名 169
四 龙华民及嘉定会议对唯一神译名的质疑:“中国礼仪之争”发端 176
第五节 早期汉文西书译词鸟瞰 184
一 著译西书的入华耶稣会士 184
二 早期西书及其术语创译 191
三 明清之际新语厘定与中国学术近代转型 200
四 中国早期汉文西书对日本的影响 208
第三章 晚清译业及新语厘定 213
第一节 道咸间经世派士人的劳绩 214
一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 214
二 魏源编纂《海国图志》 221
三 徐继畬编纂《瀛环志略》 228
四 《康輶纪行》、《海国四说》、《中西纪事》、《夷氛闻记》的新语 241
一 马礼逊的《圣经》汉译及《华英字典》编纂 253
第二节 新教传教士译介西学 253
二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等报刊的新语厘定 258
三 墨海书馆、广学会等传教士出版机构的译事 265
四 晚期汉文西书的新语厘定 271
五 中西术语能否对译的辩论·傅兰雅“名目生 277
新”说 277
第三节 同光间官方及民间译事 281
一 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官办机构译创新语 282
二 “今之仓颉”:李善兰、徐寿、华蘅芳 289
三 王韬、黄遵宪、林纾的译业 296
四 严复创译新语的实践与理论 307
第四章 日源汉字新语厘定 317
第一节 “不可避の他者”:近代日本与汉字文化 318
一 南蛮学、兰学、洋学的形成及双语译才的涌现 319
二 兰学、洋学对汉文西书译词的汲纳 330
三 近代日本对入华传教士编纂的汉外辞书的借鉴 337
四 二律背反:幕末明治间废止、制限汉字的呼声与汉字词空前繁衍的事实 339
第二节 借用中国古典词对译西洋概念 348
一 双重借用——以《哲学字汇》为例 350
二 采借中源汉字词(甲):保留原义(“伦理”“政治”“宣传”等) 353
三 采借中源汉字词(乙):引申新义(“范畴”“权利”“机器”等) 359
四 采借中源汉字词(丙):借形变义(“民主”“艺术”“世纪”等) 366
五 “科学”:概念在中、西、日之间游徙并走向定格 373
第三节 以汉语构词法制作新词翻译西洋概念 380
一 汉语构词法简述 380
二 日本关于汉字造词的理论 383
三 古代日制汉语(“旧汉语”)与近代日制汉语(“新汉语”) 386
四 制作新词对译西洋术语(“漫画”“民族”“社会主义”“义务”等) 394
五 学科分野观形成及学科名目厘定(“法学”“论理学”“体育”“美学”“心理学”等) 401
六 创制学科名目的典范——“哲学” 411
第五章 日源汉字新语入华 420
一 中日文化势位对比的古今异动 421
第一节 中日间文化传播主潮的转向 421
二 欧美词汇入华的“二传手”——日本“新汉语”急剧增长 424
三 汉字语汇传播方向转换动因(一):从古代日本“留唐热”到近代中国“留日热” 427
四 汉字语汇传播方向转换动因(二):从古代至近世汉籍大量输日到近代中国“广译东书” 434
第二节 入华“日本新名词”的统计与辨析 445
一 汪荣宝、叶澜(1903),胡以鲁(1914),彭文祖(1915),余又荪(1935)的论列 446
二 王立达、郑奠(1958)等的论列 457
三 高名凯、刘正埮(1958),刘正埮、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1984)的论列 465
四 实藤惠秀(1970),谭汝谦、林启彦(1983)的论列 494
五 马西尼(1993),沈国威(1994),刘禾(1995),方维规、陈力卫(2001)的论列 500
第三节 中国人对新语入华的反应 504
一 传输与迎受 505
二 抗拒与质疑 510
三 理性分析 519
四 “涵化”的结局 523
一 古典翻新(一):革命 525
第一节 古今中西之间 525
第六章 汉字新语个案考索 525
二 古典翻新(二):共和 545
三 中西涵化(一):自由 553
四 中西涵化(二):社会 560
五 概念升华:文化与文明 565
第二节 对译间的误植 572
一 歧义的“经济” 573
二 既放弃古典义亦不合西义的“封建” 579
三 “形而上学”的畸变 586
第三节 侨词来归 591
一 “地球”、“经纬线”、“回归线”等地理类词语考源 591
二 “卫生”的娘家 599
三 “物理”与《物理小识》 602
四 “小说”归故里 607
结语 近代新语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 612
主要参考文献 621
后记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