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史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登翰等主编
  • 出 版 社:福州市:海峡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
  • 页数:948 页
图书介绍:

第四编 当代文学 5

上篇 当代台湾文学的前期状况 5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 5

第一节 历史的巨大转折与台湾作家面临的新困境 5

第二节 大陆作家相继来台与台湾文学向祖国的汇流 8

第三节 文学园地的开拓与建设 14

第四节 杨逵、吴浊流等在光复后的文学活动与创作 18

第二章 文学的极端政治化和非政治化倾向对它的离弃 25

第一节 “战斗文学”的高倡及其演变和特点 25

第二节 文学的非“战斗”化倾向对“战斗文学”的游离和反拨 37

第三章 50年代前期各种思潮交迭下的文学创作 44

第一节 林海音、孟瑶、郭良蕙等女作家的创作 44

第二节 钟理和的创作 58

第三节 杨唤、钟鼎文等的诗歌创作 67

中篇 当代台湾文学的中期发展 75

第四章 传统、现代与本土三种文学思潮的对峙与消长 75

第一节 台湾经济转型的背景及其对文学思潮的影响 75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及其与传统文化思潮的冲突 83

第三节 乡土文学思潮的勃兴和乡土文学论争 93

第五章 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及其诗人创作 108

第一节 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发展及其论争 108

第二节 纪弦、郑愁予与“现代派”诗人群 128

第三节 覃子豪、余光中与“蓝星”诗人群 147

第四节 洛夫、痖弦与“创世纪”诗人群 171

第六章 现代派小说的兴起及其作家创作 198

第一节 《现代文学》杂志与现代派小说的兴起 198

第二节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 205

第三节 王文兴、欧阳子等“现代文学”作家群 217

第四节 七等生及其他现代倾向作家的创作 230

第一节 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和范畴 242

第七章 “留学生文学”与台湾旅外作家 242

第二节 “无根一代的代言人”於梨华 248

第三节 聂华苓的小说创作 256

第四节 丛甦、张系国、马森与后期的“留学生文学” 264

第八章 乡土文学思潮的兴起及其作家创作 279

第一节 乡土文学的复苏和发展 279

第二节 钟肇政的小说创作 286

第三节 郑清文、李乔的小说创作 296

第四节 黄春明的小说创作 309

第五节 陈映真的小说创作 318

第六节 王祯和、王拓、杨青矗的小说创作 328

第七节 宋泽莱、季季、曾心仪、洪醒夫的小说创作 340

第一节 从“笠”到“阳光小集”:对现代诗的反拨 353

第九章 现实主义诗潮的勃兴 353

第二节 林亨泰、白萩、陈千武与“笠”诗人群 366

第三节 吴晟、罗青等70年代的青年诗人 386

第十章 “军中文艺”的演变与军中小说家的创作 404

第一节 “军中文艺”的延续和演变 404

第二节 朱西宁、司马中原、段彩华等军中小说家的创作 411

第十一章 散文创作(上) 428

第一节 台湾散文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428

第二节 梁实秋、张秀亚与50年代的散文创作 439

第三节 余光中、琦君与60年代的散文创作 445

第四节 王鼎钧、张晓风与70年代的散文创作 454

第十二章 文学批评(上) 467

第一节 台湾文学批评的发展及其流派特征 467

第二节 夏志清、余光中等的主体派文学批评 470

第三节 叶石涛、陈映真等的客体派文学批评 477

第四节 颜元叔、欧阳子等的本体派文学批评 483

下篇 当代台湾文学的近期风貌 495

第十三章 80年代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特征 495

第一节 从社会的多元化到文学的多元化 495

第二节 大众消费文化的影响与文坛的因应 507

第三节 文坛的世代更替和新世代作家的崛起 518

第十四章 文学潮流的发展和衍变 532

第一节 “重认传统、关怀现实”的文学精神的延展 532

第二节 现实批判精神向政治领域的掘进 544

第三节 文学重心的都市转移 561

第四节 新女性主义与女性文学的主题发展 573

第十五章 多元格局下的小说创作 583

第一节 小说创作的新趋势 583

第二节 黄凡、张大春等新世代作家的小说创作 591

第三节 李昂与萧飒、廖辉英等女作家的小说创作 606

第十六章 诗潮的演变与新世代诗人的创作 617

第一节 诗歌体式和诗潮的流变 617

第二节 向阳、林燿德、简政珍等新世代诗人的创作 633

第三节 席慕容、冯青、夏宇等女诗人的创作 650

第十七章 散文创作(下) 662

第一节 80年代散文创作的特征和趋势 662

第二节 吴鲁芹、颜元叔等人的幽默散文 668

第三节 都市化进程中的新生代散文 675

第十八章 杂文创作 685

第一节 杂文创作概述 685

第二节 何凡、柏杨、龙应台等人的杂文 691

第十九章 报导文学 702

第一节 报导文学的兴起及其特征 702

第二节 陈铭磻、古蒙仁、林清玄等人的报导文学 710

第二十章 儿童文学和科幻小说 717

第一节 儿童文学 717

第二节 科幻小说 732

第二十一章 历史小说与社会消费取向下的通俗文学 741

第一节 通俗文学的流行及其特征 741

第二节 高阳及其他作家的历史小说 746

第三节 琼瑶及其他作家的言情小说 753

第四节 古龙及其他作家的武侠小说 759

第二十二章 戏剧和电影文学 765

第一节 戏剧创作发展概况 765

第二节 李曼瑰、姚一苇等的戏剧创作 772

第三节 电影文学创作 785

第二十三章 “山地文学”的萌生和发展 796

第一节 “山地文学”的萌生及其特征 796

第二节 田雅各、莫那能等高山族作家的创作 802

第三节 汉族作家的山地文学创作 808

第二十四章 80年代台湾旅外作家的创作 816

第一节 台湾旅外作家创作的新趋势 816

第二节 陈若曦、赵淑侠、李黎等反映两岸情结的小说 820

第三节 保真、顾肇森、黄娟、周腓力等描写海外华人社会的小说 834

第四节 施叔青和她的《香港人的故事》 845

第二十五章 文学批评(下) 851

第一节 80年代文学批评的趋势与特点 851

第二节 王德威、齐邦媛等的小说批评 858

第三节 郑明娳等的散文批评 868

第四节 叶维廉等的诗学理论 876

结束语 中国文学的分流和整合 891

附录 台湾文学大事记(下) 901

后记 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