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理论的对象和方法 1
第一节 人口理论和人口学 1
第二节 人口理论的基本范畴 9
第三节 人口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原理 23
第一节 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 23
第二节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的作用 32
第三节 人类自身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8
第四节 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规律 41
第五节 两种生产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6
第三章 人口再生产 55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及其特点 55
第二节 人口再生产过程的基本数量关系 60
第三节 影响人口再生产的因素 67
第四节 生育率的分析 72
第五节 死亡率的分析 82
第六节 年龄构成和人口再生产 93
第七节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05
第四章 人口质量 115
第一节 人口质量的内涵 115
第二节 优生与人口质量 122
第三节 社会经济技术发展与人口质量 130
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质量 137
第五节 人口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44
第五章 人口结构 149
第一节 人口结构及其分类 149
第二节 制约人口结构发展的诸因素 156
第三节 人口结构对人口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167
第四节 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 173
第六章 人口规律 179
第一节 人口规律及其性质 179
第二节 人口规律体系 185
第三节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 192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 201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 212
第七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225
第一节 人口分布及其特征 225
第二节 人口迁移 240
第三节 人口城市化与城乡人口分布 251
第八章 人口和经济发展 268
第一节 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268
第二节 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273
第三节 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83
第四节 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志 298
第九章 婚姻家庭与人口再生产 304
第一节 婚姻家庭的性质与职能 304
第二节 婚姻与人口再生产 309
第三节 家庭与人口再生产 316
第四节 生育观与人口再生产 322
第五节 家庭与计划生育 329
第十章 人口和生态环境 337
第一节 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337
第二节 人口和自然资源的关系 345
第三节 人口和环境的关系 353
第四节 人口容量和生态平衡 362
第十一章 人口政策 370
第一节 人口政策的性质、范围和种类 370
第二节 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 378
第三节 人口政策的措施体系 384
第四节 我国人口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393
第十二章 人口计划 402
第一节 人口计划的实践和作用 402
第二节 人口计划体系 406
第三节 人口计划的指标体系 410
第四节 人口预测 414
第五节 人口计划的制定 420
第六节 人口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 426
第十三章 对资产阶级人口理论的评述和批判 432
第一节 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 432
第二节 对社会学派、生物学派、数理学派人口理论的评述 441
第三节 对适度人口论、人口转变论的评述 453
第四节 对现代马尔萨斯主义的批判 463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470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470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发展 49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贡献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