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上部:中关村之死:作为技术创新栖息地的失败中关村之痛:中关村是如何痛失“技术中心”地位的? 3
●政策“泡沫”和媒体“泡沫”掩盖下的惊人事实 3
●转折时代,中关村全面痛失技术领导地位 4
●中关村错失中国互联网的领导地位 5
●中关村失去了风险投资的“中心”地位 7
●中关村大企业的庸俗化趋势 11
●中关村领头羊 联想面临困局 15
●中关村“贸工技”的大旗摇摇欲坠 18
●中国高科技力量率先在深圳崛起 21
●高科技基础——半导体业的中国力量在上海崛起 23
●揭掉中关村最后的“遮羞布”——新竹的成功经验 30
●结语 32
附录一:姜奇平:重估“贸工技”与“技工贸”价值 33
附录二:世界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36
完全头脚倒置:中关村死于方向性错误 41
●中关村之死:一个并不是危言耸听的预言 41
●一个方向性的危机:抛弃草根力量 42
●在错误的方向下,三大根本性的失败 46
●硅谷优势:一个更具可学性的秘密 47
●中关村首先死于市场生态升级的失败 49
●西瓜和芝麻都丢了:传统市场生态基本被摧毁 50
●中关村产业生态趋势:逐渐“波士顿”化 52
●彼此绝缘:中关村三大阶层的分化 54
●死亡历程:中关村四个发展阶段 56
●悲喜交加:中关村发展的10个脚印 59
●一错再错:中关村转折的6个标志 62
●草根至上:硅谷成功的秘密其实只有一个 65
附录:硅谷和新竹的成功历程 67
中关村之罪:中关村草根力量大围剿 74
●房地产:中关村草根力量大围剿 74
●圈地运动:中关村摧毁性的开采 74
●面向500强:中关村完全错误的不归路 76
●房地产:长远发展的票房毒药 78
●活水之源:回归草根才是真 80
●究竟是谁让中关村不断沦陷? 81
●中关村发展的核心问题 81
●中关村战略缺失谁之过? 82
●政府决策能力的柔弱和决策自主意识的崛起 84
●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盗版问题更具误导性了 85
●恃强凌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歧路 87
●理论禁区、知识灰区还是观念误区? 90
●知识产权,让虚伪走开! 92
●一份将改写知识产权发展历史的报告 94
附录一:高科技园区中的政府行为方式比较研究 97
附录二:比硅谷经验更具威力:小企业养活了美国人 102
中关村之败:财富和影响力的巅峰对决 108
●中国“阳光财富”的旗帜飘扬在中关村之外 108
●在媒体的排行榜上对决 111
●中关村和硅谷在财富巅峰的对照 115
●中关村和硅谷年轻一代在财富巅峰的对决 119
●影响力对决:高科技产业的指南针 122
●揭开中关村“数字化生存”的面纱 127
●技工贸总收入:数字化生存的第一法宝 130
●数字捷径:在地域不断扩大中跃进 131
●如何评估硅谷和中关村的“业绩”? 133
●寻找中关村的“瞪羚”企业 135
附录:2003年10月中关村经济发展月报 138
下部:中关村之生:寻找中关村的大智慧企业家:一个迫切需要正本清源的概念 141
●企业家:一个被中关村误用的词汇 141
●创业篇:高危险、高代价的死亡游戏 143
●已经离去的中关村创业典范:王志东 146
●村外故事:如果是一场赌博,我愿赌曹参一次! 148
●联想技术之痛,痛在何处,痛到何时? 151
●“产量”大跌——IT个人英雄时代是否终结? 155
●谁才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157
●中关村与硅谷的对话 158
附录:《IT史记——影响IT的100位英雄》(人物名单) 162
痛苦的裂变:联想集团与计算所之变 170
●世纪末风云突变 170
●联想集团该不该领导计算所 172
●李国杰院士能不能改变现有氛围? 175
●中关村大事值得思考 177
●最著名的中关村替罪羊 182
●缠绕的痛苦与委屈 184
●企业“路线”与国家“路线” 188
产学官研:一个美丽的童话? 191
●中关村居然死于繁荣之后 191
●科学家发财与大国之兴衰 192
●重返象牙塔 194
●50年才积累的经济奇迹 195
●日本人“凝固”的微笑 197
●栽树纳凉,与掠夺后人的人 198
●21世纪,美国的领导者地位岌岌可危? 199
●投资于未来 202
●科教兴国与知识创新 203
●谁在透支未来? 204
●科学家终将绝迹? 205
附录:高科技园区发展动因和组织及管理方式研究 207
忧患和狂喜:媒体和舆论上的中关村 221
●惶者生存:硅谷全面掀起忧患意识 221
●自我陶醉:中关村的“脆弱” 224
●中关村是全球“八大新文化圣地”之一吗? 225
●忧患意识千金难换:中关村呼唤惶者生存 228
●泡沫后遗症:中国IT媒体业步入“枪手时代” 230
●影响我们正视中关村问题的几大障碍 233
●我们如何回答未来 236
附录:吴敬琏谈中关村 237
附录:方兴东关于中关村的3篇主要文章 249
结语:拯救中关村必须纠正10大头脚倒置的思维模式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