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论 1
一、社会发展的科技推力 1
(一)宏观考察:科技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 1
(二)微观考察:科技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素 7
(三)现代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12
二、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15
第一章 网络经济:社会经济的新阶段 22
一、网络经济与社会经济 22
(一)网络经济的产生 22
(二)网络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23
(三)网络经济革命 31
(一)运行基础:信息化 36
二、网络经济的运行 36
(二)运行结构:联结经济 39
(三)运行机制:创新 41
(四)运行空间:虚拟世界 44
三、网络经济的管理 47
(一)网络经营与企业管理 47
(二)网络经济与企业文化 53
(三)网络经济风险与防范 57
第二章 网络政治:社会民主政治的新形式 68
一、网络政治适应了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68
(一)民主的内涵以及影响民主实现的因素 68
(二)网络政治出现之前民主政治的特点以及局限 72
(三)网络政治: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前景 77
(一)网络政治促使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新形式 78
二、网络政治把社会民主政治推向新阶段 78
(二)网络民主发展的集中体现——电子政府 81
(三)网络民主的优势 86
三、网络民主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对策 91
(一)网络民主面临的挑战 91
(二)网络民主发展的对策思考 97
第三章 网络文化:社会文化的新内涵 104
一、网络文化与社会文化 104
(一)网络文化的形成及构成 104
(二)网络文化的内涵及新特点 107
(三)网络文化的社会功能 111
二、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114
(一)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和冲突 114
(二)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整合性 116
(三)网络文化的双刃性 119
三、发展网络文化的新思考 127
(一)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127
(二)建设网络文化的原则和对策 130
第四章 网络媒体:社会传媒的新飞跃 134
一、网络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 134
(一)网络媒体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134
(二)网络媒体的概念 137
(三)网络媒体的特征 138
(四)网络媒体的主要形式 143
二、网络媒体的社会影响 145
(一)网络媒体促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145
(二)网络媒体的道德失范现象 146
(一)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冲击 155
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155
(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整合是大势所趋 158
第五章 网络交往:社会交往的新拓展 161
一、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 161
(一)社会发展与社会交往形式的演变 161
(二)网络交往的新特点 167
(三)网络交往:现代社会文明的里程碑 170
二、网络交往的二重性 179
(一)基于开放型网络交往的网络孤独感 179
(二)基于多样、新颖网络信息交往的知识浅薄化 181
(三)基于自主性网络交往的网络安全问题 183
三、规范网络交往的基本原则 187
(一)规范网络经济交往的基本原则:诚信 187
(二)规范网络政治交往的基本原则:平等互利 193
(三)规范网络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多元融合 195
第六章 网络伦理:社会伦理的新视野 199
一、网络伦理与社会伦理 199
(一)道德进步和网络伦理的形成 199
(二)虚拟性:网络伦理的实质 208
(三)网络伦理与普通伦理的辩证关系 212
二、网络伦理面临的新矛盾:虚拟与现实 215
(一)虚拟自由与现实责任 215
(二)虚拟共享与现实独有 218
(三)虚拟平等与现实霸权 221
三、构建网络伦理的新思考 224
(一)确立网络伦理的责任意识 224
(二)制定网络伦理的管理规范 227
(三)培育网络伦理的道德人格 233
第七章 网络管理:社会管理的新手段 239
一、网络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239
(一)网络社会管理的含义及其特征 239
(二)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 243
(三)建设电子政府的历史趋势 248
二、网络社会管理的内容 253
(一)网络政治管理 253
(二)网络经济管理 255
(三)网络文化管理 257
(四)网络社会管理的其他方面 259
三、网络社会管理发展的条件 260
(一)网络社会管理对领导工作的新要求 260
(三)网络社会管理对社会环境的新要求 262
(二)网络社会管理对管理人员的新要求 262
第八章 网络:社会发展的新机制 264
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撑 264
(一)现代信息技术促成网络技术 264
(二)现代信息技术促成赛博空间的诞生 268
二、现代信息技术促成网络社会的形成 270
(一)现代信息技术促成网络经济 270
(二)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群促成新型的社会结构 274
(三)网络技术促成社会生活方式变革 277
三、网络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 282
(一)技术应用的渗透效应增强 282
(二)资源利用的共享方式强化 287
(三)社会空间的跨越形式浮现 290
参考文献 296
后记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