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写在前面的话 1
上篇 3
第一章 四川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概述 3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四川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 3
编写说明 4
第二节 中共四川地方组织发动武装暴动建立的革命政权和游击区 7
第三节 红军主力转移到四川及相邻省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10
第四节 红军长征在四川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 15
第五节 四川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21
第六节 四川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历史贡献 28
第二章 川陕革命根据地 38
第一节 川陕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概况 38
第二节 川陕边人民革命斗争概况 38
第三节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39
第四节 根据地的党政及民众组织 45
第五节 根据地的人民武装 48
第六节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50
第七节 根据地的重要会议 55
第八节 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59
第九节 根据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61
第一节 湘鄂川黔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概况 64
第三章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64
第二节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开创与发展 65
第三节 根据地的党政和民众组织 69
第四节 根据地的人民武装组织及其活动 72
第五节 根据地的建设 75
第六节 根据地的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 80
第七节 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83
第八节 根据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85
第四章 古叙游击区 87
第一节 古叙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概况 87
第二节 古叙游击区的开创 89
第三节 红军在古叙地区的主要战斗 91
第四节 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革命斗争 93
第五节 古叙游击区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95
第五章 广绵革命根据地 96
第一节 广绵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概况 96
第二节 广绵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97
第三节 根据地的党政组织和民众组织 99
第四节 根据地的人民武装及其主要活动 101
第五节 根据地的建设 108
第六节 根据地的重要会议 110
第七节 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支援 111
第八节 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114
第九节 红军烈士肖福祯 116
第六章 川西北革命根据地 118
第一节 川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概况 118
第二节 川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开创与发展 119
第三节 根据地的党政群团组织 121
第四节 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及重要战役战斗 129
第五节 根据地的建设 132
第六节 根据地的重要会议 138
第七节 根据地的重大事件 142
第八节 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144
第九节 根据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47
第七章 川康边革命根据地 152
第一节 川康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概况 152
第二节 川康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53
第三节 根据地的党政组织 154
第四节 根据地的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 159
第五节 四川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160
第六节 红军在川康边的重大战斗 162
第七节 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165
第二节 康巴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发展 170
第一节 康巴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概况 170
第八章 康巴革命根据地 170
第三节 根据地的党政组织和民众组织 172
第四节 根据地的武装及其主要活动 175
第五节 根据地的建设 177
第六节 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184
第七节 根据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88
下篇 191
第九章 四川省革命老区概述 191
第一节 省情及老区概况 191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194
第三节 扶贫开发 207
第四节 资源优势与投资环境 211
第五节 支柱产业 215
第六节 老区的发展前景 217
第七节 老区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 219
第十章 巴中地区革命老区 223
第一节 区情概况 223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225
第三节 老区的贫困状况及扶贫开发 232
第四节 资源优势 237
第五节 土特名优产品 241
第六节 骨干支柱企业 244
第七节 老区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发展前景 246
第十一章 达川地区革命老区 250
第一节 地区及老区概况 250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251
第三节 扶贫开发 259
第四节 资源优势 261
第五节 土特名优产品 264
第六节 支柱产业 266
第七节 老区的发展前景 269
第八节 老区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 271
第一节 市情及老区概况 273
第十二章 南充市革命老区 273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275
第三节 扶贫开发 282
第四节 资源优势 286
第五节 名牌产品 289
第六节 支柱工业企业 291
第七节 老区的发展前景 293
第八节 老区的建设经验 295
第十三章 广元市革命老区 299
第一节 市情及老区情况概述 299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300
第三节 扶贫开发 308
第四节 资源优势与投资环境 310
第五节 名优特新产品 313
第六节 支柱产业 314
第七节 发展经济的“三步曲” 316
第八节 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 318
第十四章 黔江地区革命老区 321
第一节 区情概况 321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321
第三节 贫困状况和扶贫情况 330
第四节 资源优势 336
第五节 名特优产品 340
第六节 区域支柱产业 342
第七节 老区的发展前景 343
第八节 老区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 346
第十五章 绵阳市革命老区 348
第一节 市情及老区概况 348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建设历程 350
第三节 扶贫开发 364
第四节 资源优势 368
第五节 名优特新产品 371
第六节 支柱工业 374
第七节 老区的发展前景 377
第八节 老区建设的经验教训 380
第十六章 泸州市革命老区 382
第一节 老区情况概述 382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383
第三节 扶贫开发 391
第四节 资源优势与投资环境 394
第五节 名优特新产品 397
第六节 支柱工业企业 398
第七节 老区发展的前景 398
第八节 老区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 400
第十七章 雅安地区革命老区 402
第一节 区情及老区概况 402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404
第三节 扶贫开发 412
第四节 资源优势 414
第五节 老区的发展前景 417
第六节 老区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 419
第十八章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革命老区 420
第一节 州情及老区概况 420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423
第三节 扶贫开发 433
第四节 资源优势 437
第五节 名特优新产品 443
第六节 支柱产业与骨干企业 444
第七节 老区的发展前景与构想 448
第八节 老区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449
第十九章 甘孜藏族自治州革命老区 452
第一节 州情及老区概况 452
第二节 老区40多年的发展变化 454
第三节 扶贫开发 462
第四节 资源优势 467
第六节 老区发展前景 473
第五节 名优土特产品 473
第七节 老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476
第二十章 蓬溪县、城口县及涪陵市罗云乡革命老区 478
第一节 蓬溪县革命老区 478
第二节 城口县革命老区 493
第三节 涪陵市罗云乡革命老区 504
附录 515
一、四川省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烈士统计表 515
二、四川各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序列表 516
三、1993年四川省老区市、地、州县(市)人口、土地、产值、收支统计表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