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1992》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辑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2807047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

计算地球物理 1

矩量法多层网格反演声速 顾本立 邓东云 1

小波理论在地震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汪富泉 罗朝盛 2

分形与小波在地震信号的压缩及其恢复中的应用 罗朝盛 汪富泉 3

基于模拟退火学习的多层感知器模型及其应用 赵改善 4

弹性波叠加剖面有限元反时偏移 底青云 王妙月 5

地震资料处理的走时反演方法 袁晓晖 王妙月 6

一种射线追踪的层析方法与储油构造研究 傅淑芳 王卫东 7

从全波列资料中提取纵、横波时差以及瞬时信息 刘业新 李衍达 8

剪切波的多级次分裂模式 高 原 郑斯华等 9

二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点源激发的三分量地震波场研究 张中杰 何樵登等 10

横波分裂观测记录的合成地震图波形拟合 姚陈 熊扬武 11

预测合成地震图的曲面波前效应 熊扬武 姚陈 12

粘弹性介质中Love型槽波的传播特性 程久龙 刘天放 13

双相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有限元数值模拟 古学进 14

三维破裂拉应力判据临界K曲面 钟放庆 李世愚 15

三维破裂若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李世愚 钟放庆 16

一种确定震源机制的方法 马文涛 17

远震接收函数及非线性复谱波形反演 刘启元 R.Kind 18

位场矩量法广义反演 李家康 19

利用线性规划算法迭代反演磁性介质下界面 刘 展 潘作枢 20

利用回归分析划分重力异常场的可靠性研究 龚育龄 何建明 21

一种新的电磁波层析成像理论公式 苏朱刘 胡文宝等 22

多层媒质中偶极子场的系数递推法 徐建华 李鹏翔等 23

地震衍射CT中的弹塑性力学问题 刁顺 许云 24

非线性理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25

图象动力学 陈颙 季颖 25

相互作用的交叉地震活动带的细胞自动机模型 耿鲁明 石耀霖等 26

遗传算法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陈棋福 石耀霖等 27

神经网络在地震前兆场时空演化与地震预报中的某些应用 蒋淳 冯德益等 28

人工神经网络与地震预报 季颖 陈颙 29

地震时空分布结构多重分形特征 王琳瑛 朱传镇等 30

西南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的广义分维计算 吴小平 黄雍 31

点源信息的分形性 杨复生 32

固体围压三轴压缩下花岗岩剖面的裂纹系分维 程海旭 吴开统等 33

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压缩的分形技术 孙智峰 34

郯庐断裂带的分形与分维 黄建华 方明骏等 35

孕震过程中地震活动的1/fβ噪声行为 安镇文 王琳瑛等 36

离散不等间距数据的关联维计算方法初探 马文涛 37

地磁学中的非线性分析 梅绍基 38

具有滑动弱化本构关系的断层滑动细胞自动机模型 郑捷 李兴才 39

地球内部构造 40

从重、磁区域场特征分析华南中部地壳结构 黎春华 顾心如 40

孕震过程中波速比与S波分裂时空变化的数值模拟 张永仙 石耀霖等 41

在τ-ρ域提取爆炸地震资料中的横波信息 李秋生 崔作舟等 42

利用横波分裂参数提取裂隙和应力变化的信息 王培德 姚陈等 43

云南哀牢山带及其两侧磁场特征和地学认识 杨华 梁月明等 44

临汾震区地壳深部磁性构造特征 张先 李长法等 45

菏泽地震区地壳深部结构 张成科 任青芳等 46

滇西地壳结构和地壳深部构造 陈元坤 47

云南下关地区的微震活动与地壳结构 刘宝诚 王乐等 48

可可托海—阿克塞剖面的地电特征 李立 金国元等 49

由长周期地震面波研究华南地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构造 傅竹武 庄真等 50

用瑞雷面波相速度研究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的横向变化 陈国英 曾融生等 51

青藏高原的地震活动性及物质东流的讨论 曾融生 孙为国 52

澜沧和耿马大震Q值随时间的变化 陈学庭 53

山东断裂活动的时、空转换及其非均匀性 王华林 耿杰 54

地震体初探 战传富 王浙辉 55

高温高压下华北地壳韧性剪切带岩石波速各向异性实验研究 母润昌 高平等 56

流变性及其对地球内部研究的意义 臧绍先 冯会芙等 57

洋中脊动力学研究进展 孙荀英 58

中国东北地区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 卢造勋 59

黄山—温州地带的上地壳结构和东南碰撞造山带 熊绍柏 60

冲绳海槽地震活动和形成机制 黄培华 陈金波等 61

上地幔内部间断面相关震相走时的计算 魏东平 周蕙兰等 62

两种俯冲模型物理场的数值模拟 宁杰远 臧绍先等 63

青藏高原的Pa波速度及莫氏面的起伏 丁志峰 曾融生等 64

利用宽频带远震体波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 朱露培 曾融生等 65

天水地震区地壳Q值结构 周民都 张元生等 66

南沙群岛海域地震地层初步研究 姜绍仁 周效中等 67

块体转动与地震的关系 徐锡伟 程国良等 68

对台湾台东外海V字形震源带的研究 刘光夏 69

陇东及邻域地壳结构的某些特征及其与中强地震的关系 董奇珍 肖军 70

中国南海海域构造物理基本特征 陈家超 71

华北平原南部壳幔结构特征 祝治平 周雪松等 72

丹东地区基底构造与鸭绿江断裂带 赵国敏 高常波等 73

海城深地震资料的数字化处理 白 云 赵国敏等 74

区域重力异常和小尺度上地幔热对流 傅容珊 黄建华等 75

叠加及相关分析在上地幔间断面震相识别中的应用 王志秋 周蕙兰等 76

用基尔霍夫合成模拟核-幔边界地形 左兆荣 77

华南连县至港口爆炸地震测深的初步结果 尹周勋 赖明惠等 78

华南地区S波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刘宏兵 尹周勋 79

利用断裂产状推演古构造应力场的方位 杜子勤 80

华南及陆缘地带岩石圈结构和动力学 滕吉文 吴华等 81

中国航空磁力异常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刘寿彭 82

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震相研究 嘉世旭 刘昌铨 83

石油物探方法的进展 84

EDA介质中弹性波VSP模拟和横波双折射分析 董敏煜 汪和杰 84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二维格林函数的F-K域算法 何樵登 阎 贫 85

EDA介质中的弹性波 汪和杰 董敏煜 86

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场的分离 吕少明 李承楚 87

双相介质中有限元地震模型 王尚旭 牟永光 88

弹性波边界元法正演模型 牟永光 符力耘 89

AVO岩性参数反演 成世琦 雷晓 90

τ-ρ方法与层析联合剥层 查树贵 吴律 91

分形理论在裂缝预测中的尝试 高如曾 何光明 92

小波变换与信号分解 曹思远 牟永光 93

用神经网聚类方法分析地震道的横向变化 张学工 李衍达 94

用神经网络建立孔隙度预测模型 朱广生 刘瑞林 95

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地震道编辑 王庭阁 刘瑞林等 96

油气藏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汤磊 钱绍新 97

渭河盆地物探资料的重新研究 许炳如 98

由叠加速度谱反演层速度 甘永忠 朱广生 99

黄河口及附近地区高精度航磁测量的地质效果 粱月明 杨华等 100

预测大、中型气藏的地震参数反演系列(方法) 聂勋碧 王山山等 101

测井约束下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反演 陈小宏 牟永光 102

提高频谱分辨率的新方法 撒利明 103

卡尔曼新息子波反褶积的理论进展及应用 徐翔之 杨宝俊 104

横向变速介质中速度误差分析及校正 顾汉明 赵树元 105

分步相移法偏移的变深度外推步长方法 涂国田 106

砂岩孔隙发育规律研究的地震方法 朱向东 107

樊家地区储层横向预测方法 刘成斋 干维芬 108

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设计辐向水平井的方法 刘福贵 刘传虎等 109

地震相模式识别 白应甫 孙茵 110

用多元参数解释煤层宏观结构 朱华荣 崔若飞等 111

人机联作三维一步法地震偏移法及其在Sun4/470工作站的实现 徐峰 山连根 112

山区利用微重力测量探测石油构造 刘元龙 郭会庄等 113

三维多层界面叠加重力场的分离及界面反演 李庆春 潘作枢等 114

高精度航空磁测直接探测天然气藏 周伏洪 李卢玲 115

松辽盆地南部高精度航磁测量地质效果分析 张德润 116

用Euler反褶积法对台湾海峡磁异常的解释 刘长风 刘慧洁等 117

大地电磁解释工作站 魏胜 王家映 118

MT资料静态影响的特性及校正 胡文宝 苏朱刘等 119

油气勘探中的测井高技术 谭廷栋 120

神经元网络在利用测井资料划分裂缝性储层中的应用 舟波 刘四新等 121

变质岩系储集层的岩性识别方法 尚林阁 李舟波等 122

轴向与径向电、磁偶极子源高频介电测井的浸入影响研究 刘迎春 王秀江等 123

高频介电测井的围岩、薄夹层影响与分层能力 王秀江 吴洪柱等 124

利用测井曲线特征自动判别沉积微相 高才坤 徐顺等 125

微球聚焦测井仪非均质K值的研究 王 芸 吴信宝 126

重磁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袁业培 金文丽 127

松辽盆地北部综合物探解释 王家林 王一新等 128

油气放射性勘探的理论和方法技术研究 葛君伟 贾文懿等 129

放射性勘查油田的新依据——钻孔中放射性异常模式 戴丽君 王平 130

一种新的CSAMT资料近场校正方法 罗延钟 周玉冰等 131

金属物探方法的进展 131

CSAMT资料的一维广义逆反演 万 乐 132

EMAP波数滤波及其在MT中的应用 罗志琼 魏胜 133

钻孔套管电法异常的实验研究 张桂青 蒋旭阳 134

提高电法勘探深度的双二极垂直极化法 樊伟宏 陈宇同 135

近场源法在强干扰区找矿中的应用 张宗岭 136

时谱激电法理论与应用研究 周安昌 李金铭等 137

蚀变岩型金矿物探异常灰色模式识别法 徐忠祥 吴国平 138

金厂峪金矿成矿地质环境与冀东找矿预测 袁铁良 139

小秦岭金矿田地球物理找矿模式 陈铁华 胡天玉 140

土石金矿的物探效果及找矿模式 李润山 张宗岭等 141

高灵敏度核地球物理测量及其应用 韩耀昭 142

物探在勘查隐伏铜多金属矿床中的应用 张立公 143

寻找内生隐伏矿中数值预测法的应用效果 何裕盛 曹书静 144

利用综合信息寻找金刚石原生矿 潘玉玲 魏文博 145

我国大陆地区航磁数据图象处理结果 余钦范 146

利用磁各向异性与微磁测确定火山口位置 管志宁 侯国良等 147

高精度磁测在勘探铜多金属矿中的应用 刘光海 白大明 148

灰色综合物探成矿预测中关联度的影响因素 史元盛 冉贤华 149

安徽庐-枞地区放射性元素分布特征 杜永启 金和海 150

屏障过渡激发极化法对激电弱异常的识别 黄启声 陈进宝 151

地球物理场特征在划分大地构造单元中的应用 谢湘雄 152

非平稳场弱信号提取 王懋基 宋正范 153

频率域电磁测深中的等效电阻率 汤井田 何继善 154

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探讨 王庆海 华东一等 155

航空伽马能谱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 王平 戴丽君 156

电法多参数综合装置 夏建平 157

工程物探方法的进展 158

提高横波速度测量精度的方法 孙振国 刘文超等 158

井间走时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岩体质量分析 陈静 159

微动信号的性质及其在地质结构勘察中的应用 刘财 周辉等 160

单频发射的浅层剖面仪在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欧阳耕 161

工程地震资料分频处理 居兴华 162

KDY-1型矿井地震仪进行槽波探测的应用 李应山 祝志军 163

白垩纪地层的物探找水 程学江 刘成伍等 164

振动效应的观测与计算 敦振国 165

受损建筑结构性能鉴定的新方法 古晋雄 刘文超等 166

地形变中的慢倾斜在地震预报及工程中的应用 谭爱娜 杨导声 167

测斜仪在边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 谢昭晖 168

地基承载力动测的附加质量法 李丕武 169

大孔径砼灌注桩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刘文超 孙振国等 170

陆地声纳——种浅层弹性波反射法新技术 钟世航 高杰 171

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检查灌注桩的有关问题 杨绍田 172

瑞雷波勘探方法在煤矿中的应用 夏宇靖 杨体仁等 173

钻孔彩色电视微机图象处理系统 余健 174

常时微动在地基振动调查中的应用 赵永成 175

浅层物探在监测城市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吴仪芳 宋文荣等 176

新技术和仪器 177

核电站强震监测系统的研制 朱元清 张奕麟等 177

DCY型地震信号触发无线遥测系统 陆其鹄 吴清等 178

Mcseis-150型地震仪在浅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李振英 赵国敏 179

CE9201土建工程质量检测仪的研制 王铁男 180

三维石油地震勘探排列检查仪的研制 吕郊 张家田等 181

水平井感应测井仪器的偏心效应 胡启 张建华 182

水平井的层位标定技术 刘传虎 刘福贵 183

高分辨率16位A/D数据采集系统 廖彦平 184

DSM型数定旋转磁力仪的微机控制 卢军 曾晓献 185

数字自动补偿中强度磁通门磁力仪 黄源高 陈斯文 186

磁方位角的测量 陈斯文 黄源高 187

数字丝悬式垂直磁力仪 丁鸿佳 柳宗校等 188

用磁法确定探空火箭姿态的研究 赖世道 张培华 189

PC总线智能插板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陈鸿飞 陈祝东 190

LPDO-1型数字补偿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 李文涛 191

地电化学离子提取电源的研制 董浩斌 应晓健 192

一种岩石损伤本构方程 周光泉 席道瑛等 193

300MPa、300℃三轴实验系统 谢端 徐果明等 194

有关岩石Q值测试的若干问题 施行觉 曹文宝等 195

岩样声发射和电磁发射频率的关系 王丽华 孙正江等 196

岩样电阻率随电场频率的变化 孙正江 王丽华等 197

大尺度岩样缓慢破裂过程中视电阻率变化面分布特征 陈峰 陈大元等 198

三分量换能器的研制及应用 周铁英 刘小萍等 199

低孔渗含油粉砂岩波速、衰减系数的各向异性 姚秀云 施尚明等 200

制造三维超声隧道模型及其初步实验 许邦保 苗地等 201

含油岩石纵、横波速度特征 季钟霖 彭希龄等 202

岩石泊松比测定在碳氢检测中的应用 魏勇作 赖仲康 203

一种非均质体波场中的次生波 董其成 赵鸿儒等 204

非均质体波场中的绕射与转换波 夏秋丰 董其成等 205

地震地质解释中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 胡震中 朱海龙等 206

碳酸盐岩含水层涌水量预测模型 韦宏鹄 207

煤槽的Q值 刘天放 程久龙等 208

砂岩单轴压缩下的非线性共振模型 席道瑛 余跃国 209

地球物理信号处理 210

熵在地球物理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沈萍 郑治真 210

张液数字台网资料处理和该区微震震源参数及其特征 荣代潞 211

0—1序列及其反演时序分析 孙孝义 212

中国地磁台链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温小蕾 胡忠义等 213

瞬态谱分析在地球物理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郑治真 吴清等 214

分离纵波和横波的偏振旋转法 李英康 215

爆炸地震资料中的横波特征及其应用 崔作舟 李英康等 216

用最大似然法进行波场分解和震相识别 张范民 李清河 217

数字化地震记录波形线性度的两种分析处理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冯德益 吴国有等 218

日本Ashigara Valley国际地震动表面地质效应的预测 徐果明 李跃 219

一种新的反褶积方法 李衍达 张海云 220

利用测井信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张海云 李衍达 221

地表潮汐平面应变状态的估计与确定 张雁滨 蒋骏 222

地震前兆信息的几种新的分析处理方法 刘喜兰 冯德益等 223

MT剖面监测新“优显参数”的研究 张云琳 刘晓玲等 224

异常识别与分离的自适应曲率结构分选滤波器 文百红 225

小波变换及其在一维滤波中的应用 朱光明 高静怀等 226

中国构造-古地磁学研究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程国良 孙宇航等 227

地球磁场与古地磁 227

华南古纬度漂移及其对南海构造演化模式的限制 袁友仁 王保贵等 228

华南陆块白垩纪以来构造运动的古地磁证据 葛同明 吴能友等 229

华南陆块晚三叠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吴能友 刘坚等 230

塔里木石炭系古地磁新资料 孟自芳 卢伟等 231

从古地磁结果看我国东部主要地块在元古时期的关系 张惠民 232

宁镇山脉古生代及三叠纪古地磁与磁性构造学研究 楼刚 方大钧 233

山东胶莱坳陷莱阳组古地磁研究 朱湘元 何立琨 234

庐山下岸角剖面磁性地层及古地理环境 阎桂林 235

衡阳盆地白垩—第三系的磁性地层 刘坚 葛同明等 236

对武家堡剖面磁性地层的几点揭示 张景鑫 237

一种新的磁学现象——等温剩磁的异常特性 周姚秀 刘皇风等 238

宁夏、甘肃及东北地区史期地磁场的考古研究 江力 黄宝春 239

河南店房金矿的古地磁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王官福 240

上地幔及下地壳样品的岩石磁学研究 刘庆生 朱勤文 241

南极长城站的地磁现象与电性结构 林云芳 曾小苹等 242

中国地面总强度磁异常的计算与分析 安振昌 243

中国及邻区地磁正常场及其长期变化的计算与分析 王月华 安振昌等 244

中国及邻区地磁场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徐元芳 魏青云 245

区域变化磁场特征的分析 刘长发 王居易等 246

地球磁场长期变化动力学的Hamilton形式 徐升 马石庄等 247

地球发电机产生的三维非均匀地幔的电磁场 陆文松 马石庄等 248

大宗作物种籽磁性的基础实验研究 刘祖滨 仇艾夫等 249

震磁效应和地震前兆现象 曾小苹 林云芳等 250

分析岩石中磁性体磁畴状态的实验方法 孟小红 谭承泽 251

1950—1980年代中国地磁基本场模式 蒋邦本 陈化然 252

地磁场长周期变化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杨谦 蒋邦本 253

岩石脆性破裂过程中电磁辐射的物理机制 刘斌 郭自强 254

国际地磁参考场在震磁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李家发 吴一柱等 255

分数维在震磁预报中的应用 赵明 曾小苹等 256

马里亚纳海槽地磁场方向及沉积磁结构 丛有滋 程国良等 257

从古地磁看恐龙的绝灭 韩文骥 258

元谋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研究 李素珍 郑宏瑞等 259

不同太阳活动和QBO风场下中低纬平流层大气参量的扰动特性 阮雪琴 张训械等 260

空间地球物理 260

对流层顶高度变化同臭氧层的关系 王卫国 261

中层和低热层大气风场的准两天振荡 张训械 刘志军等 262

武昌电离层闪烁和磁暴的关系 雷源汉 赵正予等 263

武昌与鹿屋地区Pc3-4发生率的比较 赵正予 雷源汉等 264

太阳耀斑引起的相位周期丢失 刘万通 265

低纬Pi2地磁脉动的激发机制 杨少峰 266

多谐混杂哨声的观测和研究 汤克云 267

用Ляпунов直接法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和磁流体力学稳定性 彭丰林 268

中国南极长城站哨声频次和地磁活动的相关特性 杨义碧 269

磁暴的太阳源和中国日地物理预报中心 高美庆 J.Joselyn等 270

地球的电磁场结构及演化规律 季东 271

关于钱德勒章动的探讨 宋贯一 272

地磁扰动中的混沌现象 高玉芬 273

重力场与固体潮 274

京津唐地区密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 殷秀华 刘占坡等 274

浅谈昆明地区中生界盆地重力异常与盐类矿床关系 钟寿华 275

地壳年周形变正常动态的分析 钱生华 276

中国及邻域的重力异常及其分布特征 武传真 王谦身等 277

南海北部陆架区重磁场及地壳结构 焦灵秀 杨小毛等 278

中国西部盆地及周边地区区域重力场和地壳构造 江为为 武传真 279

重力场多重分形及其初步应用 杨新社 王谦身 280

边值问题综述(重力学) 贾继承 281

位场变换三维重力异常的密度界面反演 刘文忠 汪宏峰等 282

数字化地壳密度模型(DDM)的建立 杨震岱 283

山区重力测量中选择校正密度值的一种简易方法 普加忠 张学良 284

布格重力异常与高程的相关分析的某些应用 顾心如 黎春华 285

京津唐张地区的重力变化及构造活动性 张晶 286

地幔三维异常密度的反演 李光品 傅容珊 287

地热学理论及其应用 288

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类型初步划分 汪集旸 288

中国西部的地质演化和地热状态及其与东部的比较 曹荣龙 朱寿华 289

俯冲带增生棱柱体中水热效应概算 石耀霖 王其允 290

高喜马拉雅P-T-t轨迹的热模拟 金文 石耀霖 291

陆-弧-陆碰撞造山带的热模式 胡圣标 292

地震波速和地壳岩石生热率的关系 赵平 293

中国东南地区热流值的分析 熊亮萍 294

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及年龄的热历史意义及应用 王世成 康铁笙等 295

油气地热研究现状与问题 汪缉安 296

塔里木盆地地热状况的初态分析 王 钧 297

苏南油气盆地热结构研究 魏蕾 298

南华北盆地开封坳陷地温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任战利 赵重远 299

高地温在含油气盆地中的石油地质意义 李春光 300

复杂地质条件下古热流回剥模拟计算 庞雄奇 陈章明等 301

一种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新方法 邱楠生 302

反演古温度的一种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申时新 于汇津 303

地质热史及地层剥蚀量恢复的AFTA数值方法 周礼成 冯石等 304

构造应力对盆地地热史影响的数学模型及应用 张志敏 姜鹏等 305

羊八井热田成因模式及其特征 康文华 李德禄 306

水热对流系统中的温度测量与热流测量问题 李德禄 康文华 307

近水体开采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环境温度场分布规律初探 康永华 耿德庸等 308

放射性矿床对大地热流的影响 周文斌 李学礼 309

江西省地热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远景 孙占学 李学礼 310

东濮凹陷北部与临清坳陷东部地温场特征与油气关系 王留忠 胡有福 311

震前地热的一种微动态异常变化 杨修信 陈沅俊 312

天水地震区大地热流研究 梁恕信 王非等 313

四川盆地前震旦系地层与地热的关系 于汇津 李庆阳 314

闽西深层次推覆构造带的热历史 汪屹华 卢华复等 315

地球物理环境与灾害 316

地球物理环境与农业灾害 赵汉阶 程延年 316

全球变化和地球物理环境 邹其嘉 317

华北地震幕与气温异常的时空演化 陶淑芬 陈有发 318

南极海冰异常与异常海洋大气物理事件 解思梅 张林等 319

1991年苏皖暴雨洪涝致灾因素分析和成灾规律 冯定原 320

华东北部台风暴雨的特点及其预报 唐章敏 321

太阳辐射的50天振荡与厄尔尼诺事件 李志安 林巧等 322

从1991年大涝论江淮流域洪涝与厄尔尼诺的关联 向元珍 包澄澜 323

在人类环境研究中地球生物学的兴起 吴功建 324

地球的最新圈层——人类圈 陈之荣 325

浅论温室效应及其灾害和对策 阎志德 326

川滇的地震与山地灾害 张受生 327

福建东部深部地球物理环境及防震减灾对策 廖其林 邱陶兴等 328

西安地区地壳结构与地质灾害 杨家骑 329

远东地区强震系列与减灾研究 蒋明先 330

小震调制比动态检测和跟踪预报 秦保燕 331

加卸载响应比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尹祥础 尹灿等 332

耀斑—磁暴—地震 苗崇钢 郑柯献等 333

澜沧-耿马地震断裂模式分析 王绍晋 334

地震突喷有色气体与未来地震三参数的关系 姚国干 335

黄河流域地壳稳定性的分区 易明初 336

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李晓 易明初 337

长江三峡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球物理场研究 孙叶 338

大地震面波震级测定及其速报实用化 秦嘉政 陈培善 339

地电阻率临震突变与活断层、发震应力场 杜学彬 赵和云 340

滇西实验场区尾波的场地放大效应 华正兴 马云生 341

清江隔河岩遥测地震台网的布局及定位误差 李胜乐 陈步云 342

电磁多参数的综合观测与研究 陈有发 苏明达等 343

地球物理环境与海洋灾害 杨华庭 344

磁暴与灾害 贾文奎 34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会议纪要 34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稿件要求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