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人:创造者 1
1.拉美特里:《人是机器》 1
2.人:创造主体 4
3.体力与智力 10
4.科技能力 22
第二章 工具:人的取代物 26
1.机械与动力机:体力的放大 27
2.电脑:智力的解放 32
3.人与工具的统一 35
1.农业生产的特点 41
第三章 机器时代 41
2.工业生产的特点 47
3.机器:人对自身的超越 53
4.机器:劳动方式的变革 56
5.机器:革命的力量 61
6.对机器的崇拜 66
7.机器:世界的模型 72
8.机器文化的评论 75
9.机器与人的异化 81
第四章 现代机械论 94
1.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机械论 95
2.现代社会物理学 104
3.现代生物学机械论 114
4.关于人体的机械论 117
第五章 机器是人吗? 123
1.机器和机器人的发展 123
2.机器有生命吗? 127
3.机器能思维吗? 129
4.机器模拟思维的局限 135
5.机器人能成为人吗? 143
6.机器的本质 146
第六章 人机关系 151
1.人机大战 151
2.机器人能统治人类吗? 157
3.人永远是机器人的主宰 167
4.机器人发展的界限 172
5.评“人机共生论” 176
第七章 人不是机器 185
1.人是机器吗? 185
2.人类的进化 188
3.人体技术 194
4.新生殖技术 197
5.克隆人 199
6.器官移植 211
7.人造人 216
8.莫拉维奇的“超人” 229
9.生命的唯一性 234
第八章 以人为中心 241
1.人类中心主义 241
2.生态伦理学质疑(一) 252
3.生态伦理学质疑(二) 257
4.人兽之间 268
5.以人为中心的科学 276
6.人类至上 282
第九章 两类自然的碰撞 289
1.人工自然 289
2.人对人工自然的依赖 297
3.人工自然与环境的转型 303
4.自然资源危机 309
5.生态环境危机 315
6.评“反自然观念” 319
7.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 329
8.生态自然与人的生态化 333
第十章 两种文化的分离 340
1.物的文化与人的文化 340
2.文艺复兴:两者的结合 343
3.唯自然科学论 345
4.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的对峙 349
5.科学技术的非人性因素 353
6.反科技主义 360
7.斯诺的《两种文化》 363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利益 367
1.人类的利益 368
2.科学技术的价值 374
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381
4.高科技的评价问题 387
第十二章 现代科学技术危机 398
1.真理性危机与价值性危机 398
2.评《科学也疯狂》 404
3.评《科学的终结——在科学时代的暮色中审视知识的限度》 412
4.评唯科技主义 419
5.评《机器的征途——为什么机器人将统治世界》 425
6.评现代技术机械论 441
7.后现代主义的评论 444
第十三章 人与物的关系 450
1.哲学应以人为中心 450
2.人是世界的主体 461
3.人与人造物 465
4.人本主义与物本主义 475
5.物本主义的文化 479
6.评人的“非人化” 487
7.从物质经济到知识经济 492
第十四章 人文精神的复兴 504
1.高科技与人的命运 504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511
3.教育:培养人还是制造物 520
4.从技术化生存到艺术化生存 532
第十五章 科教兴国 536
1.我国古代的反科技传统 536
2.西学东渐的曲折 542
3.希望之路 555
后记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