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世界发达国家奶牛业的发展趋势 1
二、我国奶牛业的发展趋势 5
第一章 奶牛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 10
一、奶牛的外貌特征 10
(一)奶牛身体各部位的划分 10
(二)奶牛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12
(三)奶牛的外貌特征 12
二、奶牛的鉴定 13
(一)外貌鉴定 13
(二)年龄鉴定 20
三、奶牛的生产性能及其测定 22
(一)乳的分泌 22
(二)影响产乳性能的因素 24
(三)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与计算 30
第二章 奶牛的品种与杂交改良 36
一、奶牛的品种 36
(一)我国引进的优良品种 36
(二)中国地方良种奶牛品种 39
二、奶牛的品种改良 41
(一)奶牛育种改良的目标 41
(二)奶牛育种方法 41
(三)奶牛杂交育种的改良方案 43
第三章 奶牛的繁殖技术 51
一、母牛发情鉴定 51
(一)初情期、性成熟和体成熟 51
(二)母牛的发情规律和表现 53
(三)发情鉴定的方法 56
(一)人工授精 58
二、母牛人工授精技术 58
(二)精液的采集 59
(三)冷冻精液的保存与运输 59
(四)冷冻精液的解冻 60
(五)母牛的输精方法 61
(六)输精量 62
(七)影响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 63
三、妊娠与分娩 65
(一)妊娠期和预产期的推算 66
(二)妊娠诊断 66
(三)造成母牛流产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70
(四)分娩与助产 71
四、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技术 74
(一)衡量繁殖力的指标 74
(二)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75
五、胚胎移植 77
第四章 奶牛的营养 82
一、瘤胃发酵 82
(一)瘤胃内环境 82
(二)瘤胃内微生物群 84
(三)瘤胃内环境对微生物群的影响 86
(四)发酵率的提高 87
二、奶牛的营养 88
(一)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88
(二)含氮化合物的营养 93
(三)瘤胃内脂肪的营养 97
(四)维生素的营养 98
(五)矿物质的营养 99
(七)能量 100
(六)水的营养 100
第五章 奶牛的饲料和饲料配合 104
一、饲料和饲料分类 104
(一)饲料营养成分及功能 104
(二)饲料分类 114
(三)粗饲料 115
(四)青绿饲料 138
(五)青贮饲料 141
(六)能量饲料 156
(七)蛋白质饲料 163
(八)矿物质饲料 169
(九)维生素饲料 175
(十)饲料添加剂 177
(一)能量需要 184
二、奶牛的营养需要 184
(二)蛋白质需要 187
(三)矿物质需要 189
(四)维生素的需要 192
(五)水的需要 192
三、奶牛饲养标准和日粮配制 193
(一)奶牛的饲养标准 193
(二)奶牛饲料营养价值表 193
(三)日粮配合 194
第六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 200
一、奶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管理原则 200
(一)奶牛的生物学特性 200
(二)奶牛的饲养特点 202
(三)奶牛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 204
(四)奶牛的常规管理 206
二、采食和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231
三、犊牛的饲养管理 234
(一)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 235
(二)犊牛的饲养管理 238
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245
五、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 249
六、干乳期的饲养管理 262
七、分娩母牛的饲养管理 267
八、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270
九、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 272
十、放牧饲养管理 276
十一、奶牛日粮配合法 282
十二、改进奶牛现行饲养方法的探讨 287
附:奶牛饲养的100条基本原则 289
(一)乳腺的外部特征 300
第七章 泌乳 300
一、乳腺特征及生长发育 300
(二)乳腺的内部特征 301
(三)乳腺的生长发育 307
(四)泌乳控制 310
二、牛奶的合成 312
(一)乳房分泌细胞的细胞学 312
(二)牛乳的合成 315
(三)影响奶成分和产量的因素 320
三、挤乳方法 328
(一)排乳反射 328
(二)挤奶 330
(三)乳房炎的管理 342
(一)牛奶的化学组成 348
一、牛奶的组成与性质 348
第八章 乳品加工及综合利用 348
(二)牛奶的物理性质 355
二、牛奶微生物 358
(一)牛奶中的细菌 358
(二)牛奶中的真菌和噬菌体 359
(三)微生物侵入牛奶的途径 360
(四)微生物侵入牛奶后对奶质的影响 361
三、鲜牛奶的卫生指标 362
(一)感观指标 362
(二)理化指标 362
(三)细菌指数 362
四、鲜牛奶的卫生管理 363
(一)牛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363
(二)牛奶贮存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364
(三)牛奶运输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369
五、牛奶的运输与初步加工 369
(一)牛奶的运输 369
(二)初步加工 370
六、消毒牛奶 377
(一)消毒牛奶 377
(二)几种常见的牛奶饮料 379
七、发酵剂和发酵乳制品 384
(一)发酵剂 384
(二)发酵乳制品 386
八、奶油的制造 391
九、干酪的制造 394
十、冰淇淋的制造 395
(一)生物技术在乳业与乳品工业中的最新进展 400
十一、高新技术与奶业和奶品工业 400
(二)膜技术在奶品工业中的应用 401
(三)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在奶制品中的应用 402
(四)冷杀菌技术在奶品加工保藏中的应用 402
(五)高新技术在乳品检测中的应用 403
第九章 奶牛场的建设与产业化 405
一、奶牛舍建设与技术改进 405
(一)场址的选择及建筑物布局 405
(二)牛舍的建筑 409
二、奶牛业产业化 418
第十章 奶牛疾病防治技术 420
一、奶牛疾病综合防疫措施 420
(一)奶牛疾病的预防措施 420
(二)奶牛疾病的防治措施 424
(一)食道阻塞 426
二、奶牛内科疾病防治 426
(二)前胃弛缓 427
(三)瘤胃积食 429
(四)瘤胃臌气 430
(五)瘤胃酸中毒 431
(六)创伤性网胃腹膜炎及心包炎 433
(七)瓣胃阻塞 434
(八)腹泻 435
(九)肠便秘 437
(十)感冒 438
(十一)支气管炎 439
(十二)支气管肺炎 440
(十三)中暑 442
(十四)佝偻病 443
(十五)骨软症 444
(十六)白肌病 446
(十七)酮病 447
三、奶牛产科疾病的防治 449
(一)不孕 449
(二)流产 457
(三)难产 459
(四)胎衣不下 462
(五)产后子宫内膜炎 464
(六)乳房炎 465
(七)阴道脱出和子宫脱出 466
(八)产后瘫痪 468
四、奶牛传染病的防治 470
(一)结核病 470
(二)布氏杆菌病 472
(三)巴氏杆菌病 473
(四)沙门氏菌病 475
(五)犊牛大肠杆菌病 477
(六)坏死杆菌病 479
(七)牛副结核 480
(八)破伤风 482
(九)牛冬痢 483
(十)放线菌病 484
(十一)钱癣 485
(十二)口蹄疫 486
(十三)牛流行热 488
(十四)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490
(十五)恶性卡他热 491
(一)牛新蛔虫病 492
五、奶牛寄生虫病的防治 492
(二)牛胃肠线虫病 493
(三)牛肺线虫病 495
(四)牛伊氏锥虫病 496
(五)牛血孢子虫病 497
(六)牛胎毛滴虫病 499
(七)牛球虫病 500
(八)牛皮蝇蛆病 501
(九)牛螨病 502
六、奶牛外科疾病防治 503
(一)蹄变形 503
(二)创伤 505
(三)挫伤 507
(五)骨折 508
(四)脓肿 508
(六)关节炎 510
(七)结膜炎 512
(八)角膜炎 512
(九)直肠脱出 513
附录一 奶牛疾病临床检查技术 515
附录二 奶牛疾病常用治疗技术 527
附录三 奶牛常用疫苗使用技术 534
附录四 奶牛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 535
附表一 生长母牛的营养需要 538
附表二 成年母牛维持的营养需要 543
附表三 每产1千克奶的营养需要 544
附表四 母牛妊娠最后四个月的营养需要 544
附表五 种公牛的营养需要 546
附表六 奶牛常用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表 547
主要参考文献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