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合作行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涛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30269027
  • 页数:232 页
图书介绍:全球范围内,产业集群实践与研究发展迅猛。而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空前的机遇与威胁。因此,研究重心应逐渐从“集群是什么”的概念标准争论转向“集群有什么用”的作用与机制分析。本书系统地考察了产业集群中的合作行动以回答“集群怎么起作用”的问题。产业集群中众多主体(如企业、政府、协会、创新中心、学校等)积极并具有创造性地针对共同利益目标(面向具体发展问题)的合作行动是实现成功集群以及理论所描绘与预测的各种理想特征和作用的微观动力机制。本书进而对合作行动目标体系、合作行动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合作行动系统性与规划等三大部分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对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实践提供帮助。

1 第一章 开展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研究 1

第一节 为何要关注产业集群合作行动 2

一、现实对合作行动研究的需要 2

二、合作行动研究关注的重点 6

三、合作行动研究的理论意义 8

第二节 研究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的思路 9

一、研究目的 9

二、研究内容 10

第三节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研究的方法 11

一、理论建构方法 14

二、资料分析方法 18

三、观念数据的研究方法 20

四、系统动力学方法 24

参考文献 27

2 第二章 合作行动:产业集群理论的核心 31

第一节 产业集群研究重心的转换 32

一、外部性概念辨析 33

二、集体效率与合作行动 37

三、从集群概念到集体效率的研究重心转换 39

第二节 集体效率概念的理论拓展 43

一、柔性专业化学派 44

二、加利福尼亚学派 47

三、“黏性地方”学派 50

四、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学派 51

五、新经济地理学派 53

六、竞争优势学派 54

七、全球价值链学派 56

八、集体效率概念的理论拓展 57

第三节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的定义与分类 59

一、合作行动定义与类型的已有研究 59

二、对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类型的讨论 61

三、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的定义 63

第四节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的相关研究 64

一、合作行动与全球联系 64

二、信任、社会资本与合作行动 66

三、集群合作行动中的行为主体与问题解决 67

本章小结与讨论 70

参考文献 70

3 第三章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目标研究 77

第一节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区域产业发展目标 79

一、产业结构升级 80

二、劳动地域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 81

三、从企业角度思考区域产业发展目标 83

四、集群研究中的区域产业发展目标 85

五、区域产业发展目标的讨论 85

第二节 区域产业发展目标与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目标的建构 87

一、区域产业发展目标层次的现实思考 87

二、区域产业发展目标层次的划分 88

三、区域产业发展目标 91

四、产业集群合作行动支持各层次目标实现 95

第三节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对企业层次目标的引导与协助 99

一、企业要素成本目标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协助 102

二、企业经营效率目标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协助 103

三、企业差别化定位目标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协助 105

第四节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对区域层面目标的协调 106

一、人与自然关系协调 107

二、人际关系协调 108

三、政府效率改进 108

四、环境保护与整治 109

第五节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对集群层次目标的支持 111

一、本地经济效率提升的合作行动支持 111

二、本地创新效率提升的合作行动支持 115

三、外部联系中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 119

本章小结与讨论 127

参考文献 128

4 第四章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的主体能动作用分析 131

第一节 产业集群中主体能动作用的重要性 132

一、人文地理学对人类能动作用的讨论 132

二、产业集群主体能动性概念的提出 136

三、产业集群主体能动性的现实表现 137

第二节 从主体能动作用建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 140

一、主体能动作用的构成分析 140

二、主体能动作用的实现方案 146

三、集群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合作行动 147

第三节 现实主体参与合作行动的能动作用 147

一、惯例型与突变型产业集群合作行动 147

二、合作行动中的企业能动作用分析 151

三、合作行动中的政府能动作用分析 153

四、协会及其他第三方组织能动作用分析 155

第四节 佛山陈村花卉产业集群合作行动案例分析 157

一、陈村花卉集群合作行动类型演变 158

二、主体视角下的能动作用分析 160

本章小结与讨论 163

参考文献 165

5 第五章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系统性 167

第一节 增长类系统性分析 169

一、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170

二、区域产业增长正循环 173

三、增长瓶颈的基本模式 178

四、区域产业条件投资与供给不足 181

第二节 行动与对策类的系统性分析 183

一、行动与时间延滞 183

二、理想发展目标侵蚀 185

三、短期行为后遗症 185

四、表面行为后遗症 186

五、区域产业问题转移 189

第三节 主体关系类的系统性分析 190

一、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 190

二、竞争模仿 192

三、合作共赢模式 196

四、资源极限 197

第四节 区域关系类的系统性分析 198

一、流动要素区域间转移 199

二、不可流动要素与企业转移 200

三、市场带动型产业转移 201

第五节 集群系统性方法运用——以浙江长兴蓄电池产业为例 202

一、集群系统性方法的应用流程 202

二、浙江长兴蓄电池产业发展系统性分析 204

本章小结与讨论 210

参考文献 211

6 第六章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规划与未来研究展望 213

第一节 广东专业镇政策演变与合作行动规划 214

一、广东科技部门的专业镇政策演变 214

二、广东专业镇发展中的合作行动规划 217

第二节 集群合作行动规划的特点、机制与流程 221

一、产业集群合作行动规划的特点 221

二、产业集群合作行动规划的机制 222

三、产业集群合作行动规划的一般流程 223

第三节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研究结论与展望 224

一、结论——合作行动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枢纽 224

二、应用——集群实践中的合作行动规划 227

三、未来——合作行动视角下的集群研究 228

参考文献 229

后记 231

图1-1 本书的研究框架图 10

图1-2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研究框架图 11

图1-3 集群研究中的多方验证方法框架 21

图1-4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示意 24

图2-1 合作行动概念突破“市场-政府”的政策框架 39

图2-2 集群研究的两次焦点转换与本书研究重点的引出 42

图2-3 技术变化和组织变革下的生产模式转变图 46

图2-4 解释区域发展的“三位一体”构架 49

图2-5 拓展的“三位一体”构架 49

图3-1 区域产业发展目标理论分析图 86

图3-2 区域产业发展目标层次论 92

图3-3 温州制造业集群产业基地与重点专业镇区 99

图4-1 行动者的分层模式 149

图4-2 领先企业家的突破型合作行动以及模仿 152

图5-1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171

图5-2 负面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172

图5-3 区域产业增长的正循环 173

图5-4 区域产业增长与基础设施配套的正循环 174

图5-5 区域产业增长与社会发展互动正循环 175

图5-6 产业增长与产业联系正循环 176

图5-7 产业增长与服务的正循环 176

图5-8 产业增长与创新环境 177

图5-9 增长瓶颈的基本模式 178

图5-10 企业增长与电力供需瓶颈分析图 180

图5-11 企业增长与环保瓶颈分析图 181

图5-12 区域产业条件投资不足的模式 182

图5-13 行动与时间延滞模式 184

图5-14 理想发展目标的侵蚀 185

图5-15 短期行为后遗症模式分析图 186

图5-16 表面行为后遗症模式图 187

图5-17 招商引资与本地企业家精神的行动方案互动 188

图5-18 环境保护与社会矛盾治理 188

图5-19 区域产业发展问题转移模式 189

图5-20 温州市填海造陆的问题转移模式 190

图5-21 资源分配两极分化模式 191

图5-22 招商引资政策与企业极化 192

图5-23 创新鼓励与创新极化现象 192

图5-24 竞争模仿基本模式 193

图5-25 降价竞争模式 194

图5-26 逐底竞争模式 194

图5-27 浮夸风气形成中的竞争模仿模式 195

图5-28 多个企业整体创新的良好局面 195

图5-29 由相互需求契合带来的合作共赢模式 196

图5-30 供给或转包的共赢合作模式 196

图5-31 资源利用极限系统分析图 197

图5-32 劳动力要素转移与区域产业发展极化模式 199

图5-33 不可流动的土地要素与企业转移模式 200

图5-34 由市场扩大带来的区域产业发展 202

图5-35 铅酸蓄电池企业增长的正循环 205

图5-36 长兴铅酸蓄电池产业的环境问题带来的增长瓶颈 206

图5-37 长兴铅酸蓄电池环境问题的扩大化 206

图5-38 长兴蓄电池产业早期对策不当的表面行为后遗症模式 207

图5-39 长兴蓄电池环保监管严厉导致污染异地扩散与产业空心化 208

图5-40 增长的环境瓶颈的初步协调 209

图5-41 环境友好的理想增长格局 210

表1-1 研究案例选取 11

表1-2 人文地理学三大思潮的哲学基础 12

表1-3 产业集群主要研究方法讨论 12

表1-4 从数据类型的划分看集群研究方法的发展空间 14

表1-5 结构主义方法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运用 16

表1-6 结构功能主义的两种研究视角比较 17

表1-7 元研究方法、元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的对比 19

表1-8 集群研究应用多方验证方法的主要目标与工作 20

表2-1 集群概念双维度双标准辨析表 40

表2-2 集群研究主要学派中的集群作用与实践意义 44

表2-3 集体效率的结构分析 58

表2-4 企业间合作类型 59

表2-5 企业间的垂直与水平合作 60

表2-6 从产业联系角度观察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的类型 62

表2-7 集群产业阶段、社会资本、信任与合作行动 67

表3-1 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看区域产业发展目标 80

表3-2 劳动地域分工与产业转移 82

表3-3 雁行理论与区域产业发展 82

表3-4 企业的创新与升级 83

表3-5 区域产业发展目标的理论丰富性 86

表3-6 区域产业发展目标层次划分的依据与标准 90

表3-7 对区域产业的集群层次公共目标的理解 91

表3-8 区域产业发展目标层次论 92

表3-9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目标分类框架 95

表3-10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层面发展目标的四种方式 100

表3-11 企业竞争方式与策略分析 102

表3-12 企业要素成本目标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协助 103

表3-13 企业经营效率目标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协助 104

表3-14 企业差别化定位目标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协助 105

表3-15 区域层面目标的产业集群合作行动协调 106

表3-16 经济效率提升的合作行动支持案例分析 115

表3-17 创新效率提升的合作行动案例分析 116

表3-18 温州制造业集群对外联系中的合作行动表现形式 119

表4-1 人文地理各种观点中的人类能动作用分析 135

表4-2 主体能动作用构成分析 142

表4-3 典型主体的日常能动作用发挥 148

表4-4 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能动作用分析 159

表4-5 主体视角的能动作用分析 161

表5-1 四种类型产业集群系统性模式分析对比表 169

表5-2 增长类系统性模式的分析表 170

表5-3 增长瓶颈模式常见的例子 179

表5-4 行动与对策类系统性模式的分析表 183

表5-5 主体关系类集群系统性模式 190

表5-6 区域关系类的系统性模式 198

表6-1 广东省科技部门推进专业镇工作的重要合作行动分析表 215

表6-2 从《2009技术创新专业镇专项计划申报指南》看合作行动规划方向 218

表6-3 市级的专业镇规划中的合作行动规划表 219

表6-4 合作行动中的学习能力内涵 222

表6-5 合作行动中的运作机制分析 223

表6-6 产业集群合作行动规划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