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国际金融政策的争论——以日美贸易摩擦为中心 2
第一章 国际贸易与国民经济 2
1.国民收入的计算与经常性收支 2
目录 2
2.经常性收支的I—S平衡理论 8
3.储蓄和投资的调整 12
4.有关增加出口政策的争论点 16
5.以邻为壑的策略 19
6.经常性收支赤字的健全性与可持续性 20
7.经济开放程度或贸易依存程度 22
8.外汇储备水平及对外资产 25
10.有关比较优势的争论 28
9.贸易战 28
第二章 如何看待国际平衡收支表 33
1.复式记账原理 33
2.日本国际收支的特征 40
3.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42
第三章 经常性收支的决定要素 48
1.I—S均衡论 48
2.经常性收支的浮动方式 48
3.收支分析法 58
4.国际收支的通货方式 61
5.国际收支发展阶段论 64
1.外汇制度的选择 66
第四章 汇率 66
2.媒介货币和n货币问题 70
3.有效与真实汇率 73
4.外汇买卖和避免风险 78
第五章 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87
1.基础指标 87
2.购买力平价与“一物一价”的原则 88
3.利息平价说 94
4.浮动分析 102
5.资产分析 102
6.理论的历史性发展 112
7.应用性分析 113
8.汇率变动的相乘效应 118
第六章 日元的国际化问题 120
1.国际货币 120
第七章 汇兑制度和货币,金融政策 127
1.货币制度 127
2.干预政策 131
3.汇兑干预和金融政策 137
第二部分:国际货币制度——政策调节的尝试 148
第一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 148
1.大恐慌和金本位制的终止 148
2.IMF的成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156
3.美元本位制的成立 162
4.美国的改变和尼克松冲击 166
5.史密森协议和向浮动汇率制的过渡 175
6.浮动汇率制的经验 177
7.货币制度改革论 186
第二章 政策协调 192
1.经济政策的外部效应 192
2.向政策协调方向努力 197
3.20世纪80年代前期(“广场协议”前夕) 199
4.“广场协议” 203
5.“广场协议”以后 205
第一章 新外汇法的体系 216
1.外汇贸易管理法 216
第三部分:新外汇及外国贸易法——商业的新机会 216
2.1998年修改法律体系的目的 222
3.有关交易限制的重要变化 223
第二章 新的商业机会 228
1.自由业务和交易领域的扩大 228
2.社内银行业务等 229
第四部分:援助政策的变迁——超越项目 232
第一章 援助政策的变迁 232
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商业 232
2.发展经济学 233
3.援助政策的变迁 240
第二章 超越项目 249
1.第二代改革 249
2.制度性改革 251
3.援助有效性评估 252
第五部分:政府与个体企业在商业上的新关系 258
第一章 共同承担风险的观点 258
1.官与民的新关系 258
2.民营化与分类计价观点 259
3.货币价值(Value for Money):VFM 259
第二章 项目融资 261
1.项目融资的历史 261
2.项目融资结构 264
2.世界银行的改革 274
1.组织形式的不同 274
第一章 作为学习事例的世界银行改革 274
第六部分:作为商业伙伴的世界银行 274
第二章 几个主题的研究 276
主题1 理事会的作用和“监督与平衡” 276
主题2 组织和领导权 280
主题3 一个组织变革的尝试 284
主题4 关于组织运营的几个问题 287
主题5 努力沟通 298
主题6 致力于革新 300
主题7 人事政策 302
主题8 多样文化和组织 317
参考文献 320
译者后记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