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知识经济建立了新的发展观 1
1.1.2 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 3
1.1.3 建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4
1.2 研究的意义 5
1.2.1 有利于创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6
1.2.2 有利于整体竞争实力的提高 7
1.2.3 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8
1.3 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
1.3.1 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 11
1.3.2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12
1.3.3 技术创新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13
1.4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5
1.4.1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15
1.4.3 全书的结构框架 16
1.4.2 研究的路线与方法 16
第2章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 18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依据 18
2.1.1 区域创新理论的来源 18
2.1.2 区域创新问题的提出 20
2.1.3 区域创新的特点 21
2.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界定 22
2.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点 22
2.2.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概念的内涵 23
2.2.3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范围界定 25
2.3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 26
2.3.1 从线性创新到区域创新的发展 27
2.3.2 从要素重组到创新网络的形成 28
2.3.3 从市场推动到三元模式的建立 29
2.4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特征 31
2.4.1 系统模型的单一组织特征 32
2.4.2 系统模型的要素多元特征 33
2.4.3 系统模型的组合渗透特征 34
3.1.1 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发明与创新 36
3.1 一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式 36
第3章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非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与问题分析 36
3.1.2 发明与创新的企业内部化 37
3.1.3 企业内部的R D活动 38
3.2 政府—R D机构二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式 39
3.2.1 创新主体错位 40
3.2.2 成果转化率不高 42
3.2.3 科研机构机制不灵活 42
3.3 政府—企业二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式 43
3.3.1 科技意识不强 44
3.3.2 科技投入不足 46
3.3.3 科技需求乏力 47
3.4 企业—R D机构二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式 48
3.4.1 技术市场建设滞后 48
3.4.2 市场创新秩序混乱 49
3.4.3 政府调控职能缺位 50
4.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建立的基础 53
4.1.1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的要素基础 53
第4章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 53
4.1.2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的职能基础 55
4.1.3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的网络基础 56
4.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的结构与框架 58
4.2.1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的紧耦合状态 58
4.2.2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的序参量与动态平衡 60
4.2.3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模型的最佳形态 62
4.3 城市技术创新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的协同效应 65
4.3.1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的交互动因 65
4.3.2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的凝聚力 67
4.3.3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的协同作用 69
4.4 城市技术创新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缺位分析 71
4.4.1 调控主体尚不到位 71
4.4.2 研发主体尚难入位 72
4.4.3 创新主体尚未形成 73
第5章 城市技术创新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的支撑体系 76
5.1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的政府调控体系 76
5.1.1 政府调控的理论基础 76
5.1.2 政府调控的微观基础 80
5.1.3 政府调控体系的建立 83
5.2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的研究开发体系 85
5.2.1 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86
5.2.2 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组织体系 88
5.2.3 加快科研院所长入经济模式的建立 95
5.3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的企业创新体系 105
5.3.1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子系统 105
5.3.2 企业R D子系统 106
5.3.3 企业技术创新实施子系统 106
5.3.4 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子系统 107
5.4 三元行为主体系统的创新服务体系 108
5.4.1 建立技术市场 108
5.4.2 发展中介组织 110
5.4.3 培育投资体系 111
第6章 城市技术创新三元行为主体系统运行机制的建立 114
6.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调控机制 114
6.1.1 调控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114
6.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直接调控机制 118
6.1.3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间接调控机制 125
6.2.1 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传递机制 128
6.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成果转化机制 128
6.2.2 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学研联合机制 131
6.2.3 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激励机制 133
6.3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企业自成长机制 137
6.3.1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137
6.3.2 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机制 139
6.3.3 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机制 141
6.4.1 中介系统的运行机制 143
6.4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社会促进机制 143
6.4.2 市场激励的促进机制 148
6.4.3 企业创新的环境机制 153
第7章 加快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159
7.1 中试基地建设 159
7.1.1 中试基地的创建原则 159
7.1.2 中试基地的组建模式 160
7.1.3 中试基地的运行机制 161
7.1.4 中试基地的组织管理 163
7.1.5 中试基地的社会支撑 164
7.2 中介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168
7.2.1 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 168
7.2.2 建立技术创新评估中心 170
7.2.3 建立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171
7.2.4 建立科技成果经营公司 172
7.2.5 建立中介全方位服务模式 174
7.3 企业家支撑体系建设 178
7.3.1 企业家和职能的界定 178
7.3.2 职业企业家的成长机制 182
7.3.3 职业企业家成长的激励机制 187
7.3.4 职业企业家成长的制约机制 190
7.4 资金支撑体系建设 193
7.4.1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公司 193
7.4.2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担保基金 194
7.4.3 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196
7.4.4 建立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97
7.5 研发支撑体系建设 201
7.5.1 科研院所企业化 201
7.5.2 科研院所进入企业 202
7.5.3 建立产学研联合体 204
7.5.4 组建综合性大学科技园 211
7.6 企业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217
7.6.1 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217
7.6.2 建立国际企业孵化器 221
7.6.3 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 224
7.6.4 建立人才支撑体系 228
7.7.1 建立信息服务支撑体系的必要性 230
7.7 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230
7.7.2 建立信息服务支撑体系的原则 231
7.7.3 建立信息服务支撑体系的内容 231
7.7.4 建立信息服务支撑体系的实施要点 233
7.8 创新网络支撑体系建设 234
7.8.1 强化网络节点机制 235
7.8.2 促进网络知识流动 237
7.8.3 实现网络柔性管理 238
7.8.4 完善网络培育措施 239
参考文献 242